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就这样,尽管双方还是在误会之中。可得了副局长的大令,老胡和小柴就真的为破案行动起来。
于是下午三点多钟,也就是宋局长和杨厂长刚通过电话,都在为洪衍武被拘一事儿,心里正不痛快的时候。洪衍武、陈力泉很低调地,和老胡、小柴一起回到了“北极熊”厂子。
沿途看见他们的人都以为是公安办案,让洪衍武和陈力泉去犯罪现场讲述犯罪经过呢。无不心生同情。
可实际上,他们四个却是为了找人事科长和庞师傅调查一个看似与案件根本无关的情况。
说到这儿,咱也就别卖关子了。
敢情洪衍武被关起来单独待着的时候,就净琢磨这丢凳子的事儿了。
他也同样相信这是“内鬼”干的。否则为什么大门的挂锁没了呢
门上又没有明显的撬砸痕迹。很可能就是用钥匙正常打开的锁。
而食堂大门的挂锁,平时插着钥匙就在门上挂着,那要配一把钥匙太容易不过了。
至于那么多长条凳子怎么偷走的一个人肯定干不了啊,也肯定不是从大门弄出去的。
在事发那天早上,洪衍武虽然喝了不少酒,可他在食堂周围转了几圈,凭经验还是能确定,那么多凳子恐怕是被人踩着垃圾桶从食堂边儿上的单位围墙扔出厂子去的。墙那边也肯定有人接应。
所以说就从了解地形,熟悉情况的角度出发,外人作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考虑到这活儿的具体操作,一个人也不可能。应该至少是三个以上的人集体作案。
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伙儿人为什么要偷长条凳子。难道真是尹光明和姓黄的背后使坏,故意下套儿害人么
洪衍武觉得也不太有这种可能。因为那天他答应替班完全是临时起意,头一天答应小孟,第二天他就上班了。
他相信从得到消息,到策划阴谋,再到确定方案以及具体实施,尹光明和姓黄的拥有的时间很少,他们反应不了这么快。
那也就是说那伙儿人偷凳子绝对是真的有用处。这就是症结所在了,到底有什么用呢
那些破凳子都用的半旧了,也不是红木的。就是点水曲柳儿而已,难不成也要摆大席啊只要不傻,偷
第641章 震荡
3月3日,“北极熊”全厂上下再次遭遇了一次“精神大地震”。仅仅一夜之间,他们的认知就遭到了完全且彻底的颠覆。
敢情这天一大早,“重文分局”的两个警察和洪衍武、陈力泉再次回到了厂子。
但今天可与昨天悄无声息低着脑袋进厂不同。洪衍武、陈力泉不但和两个警察有说有笑,还都光明正大的和大家伙儿打着招呼,精神面貌特别积极振奋。
而且他们还没去保卫科,反倒奔了厂办的方向。甚至路上有保卫科的人主动迎过来给警察指引保卫科的方向,俩警察也只笑了笑,摆摆手就走了。
这情景看在“北极熊”职工的眼里,当然察觉到大有蹊跷了。于是好多人连车间都不去了,竟忍不住尾随着一直到厂办,还趴着窗台上从玻璃往里看。
尽管因为围观人员太嘈杂,听不清屋里面的声音。但就凭厂办一屋子人露出吃惊的眼神,老主任手忙脚乱打电话的反应。大家就能猜测出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情况绝对有变。
果不其然,尽管厂办很快就出来人把大伙儿给驱赶走了。但很快就有即时消息传了出来。
那就是偷凳子的其实另有其人,是厂里的两个电工。而且人赃并获,现在连人带东西都扣在“重文分局”呢。
至于今天两个警察的来意有三点。
一个是代表公安机关正式跟厂方通报这件案子的调查结果。
同时为洪衍武和陈力泉“平反”,还他们的清白。也为他们积极协助调查,破案有功,提出表扬。
二是对保安科草率轻忽的工作方式表达不满,并就此提出批评。
两个警察表示,分局领导的意思,希望厂领导能对保卫科加强管理,严抓思想教育。特别对一些明显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最好另派他用。
因为安全工作事关重大,真要是像“运动”时期一样,再弄出由人为偏见造成的“冤假错案”。公安机关也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三就是最终征询一下厂里的意见,到底要不要把人和物领回来做厂内处理,要是公事公办,恐怕就得下农场劳教了。
这些消息可谓一个比一个惊人,无异于连番轰炸啊。
经由许多“义务广播员”的悠悠之口,传达到了厂里每一个角落。立刻就把全厂职工炸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了。
好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是有人传递虚假消息。
其实这也难怪。
有前科的“劳改犯”居然不是贼,反倒是两个在厂里工作多年,出身好,政治要求进步的电工成了犯罪分子。这和人们的普遍认知相差也太大了。
而且两个“劳改犯”还协助破案立了功,反倒是保卫科挨了公安机关的痛批。公安机关居然还要求厂领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种堪称大逆转的结果就更匪夷所思了。
公安局怎么成俩“劳改犯”的靠山了就这么卖力气抽保卫科的脸按理说不应该啊。怎么也得周全一下厂子这边的颜面啊。
甚至就连最后那一条照顾性举措,大概也很让厂领导很为难。
要是不把人领回来吧,对外丢人不说,也太狠了。如果照这个标准,厂里一半人都得“进去”。
而要把人领回来呢,对内丢人。另外这也就成了区别对待,又该怎么向那两个被冤枉的人交代呢
可偏偏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切还偏偏就是真的。而且厂领导不同的态度和反应也很耐人寻味。
像现场旁观的人都发现,出面接待两个警察的厂长杨佑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他不但当场虚心接受意见,向分局的同志诚恳感谢,也痛快地表示愿意把职工接回厂子来。
而且在委派老主任把两个警察送走之后,还和颜悦色地把洪衍武和陈力泉带进了自己办公室。完全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与之相反,不久之后,有人却看见保安科长急匆匆的跑进了郭书记的办公室。很快,里面就传出了一声拍桌子的巨响,听见的人不但吓了一跳,也暗自替郭书记手疼。
另外,还有人说,保卫科的尹光明和姓黄的已经像兔子一样上蹿下跳地急红眼了,特别是姓黄的,抱着科里的电话不撒手,一个劲跟他姑姑求救呢。
这可就有意思了。职工们私下里都在暗暗猜测这件事最后到底会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收场。
当然,有不少职工都认为,杨厂长即使有心也无力,很难真的把这事儿从严处理。
因为保卫科长有最爱一意孤行的郭书记保,姓黄的还有个‘一轻局’当领导的姑姑当后台。最后弄不好走个形式也就完了。而被冤枉的是两个“有褶儿”的普通职工,只能自认倒霉。
但另一方面,大食堂里的大师傅们知道真相后可谓群情激愤。都集体传出狠话来了,说这个事儿厂领导要是敢打马虎眼,不严肃处理,白白冤枉了好人。他们绝不答应。
得,这一下大家可就兴奋了。因为领导再大,就怕群众不答应啊,真把事儿闹大了,他们也得考虑后果。并不能完全一手遮天。
所以谁都眼巴巴盼着厂领导快点开会讨论,希望厂里能尽快用唇枪舌剑分出个高下来。看看到底会有个什么结论,大师傅们又到底会怎么办。
可就
第642章 战果
谁都没想到,本来预计的一场难分上下的战争会以这种方式而结束。
周部长的突然来访完全破坏了厂内两方势力的平衡性。
说起来这种情况就连碾压都不是,而是像美国人用原子弹炸了广岛。是实力上天壤之别的突变,是足以毁天灭地的一场灾难性打击。
狗日的不哆嗦、不投降怎么可能呢
当然,首长并没有明确地指示什么,仅仅是和蔼地勉励了洪衍武和陈力泉一番。
可谁也不傻,俗话说敲锣听声,打鼓听音。仅从周部长亲热有加的态度,和最后合影中一定要让洪衍武和陈力泉参与其中的举动,就已经很容易看出背后的内容了。
所以“北极熊”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因首长和颜悦色的离去而感到轻松,反倒因周部长谢绝了在厂内小食堂用餐而大感惶恐。
而且人都是爱联想的,某些人再想想他们自己做的事,想想为什么这次首长的视察这么突然,都够吓死的过儿了。
有好多人都注意到,今天郭书记和保卫科长最频繁的举动,就是用手绢擦脑门、擦领子了。
结果当天下午,厂里领导班子难得意见一致地迅速通过了处理意见,并以大喇叭广播和宣传栏公告并举的方式公布出来了。
一,盗窃公物的两名电工予以记大过处分。除了毁坏的公物要照价赔偿,工作岗位调整为锅炉房的锅炉工。工资降低一级。
二,保卫科长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责任,因此不再适合安全管理工作,职务调整为运管科科长。
三,两名工作中明显失职的保卫科干事,记严重警告处分一次。职务也调整为“运管科”的仓库管理员。
另外,还有保卫科长和两个保卫科干事的公开检讨,以及对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致歉。
科长把自己的责任归咎于没能坚持原则,偏信偏听上了。尹光明和姓黄的也承认受了“运动”流毒,思想上带了不应该有的偏见和歧视,说他们给保卫科抹了黑。
总之一切从严,该罚的罚,该降的降,该赔礼道歉赔礼道歉。
至于对洪衍武和陈力泉,厂方除了对他们破案有功要表彰,肯定还得有点实质性的奖励,或是说补偿。
本来厂里的意思是给俩人工资调上一级。“五一”再评个先进什么的。
可洪衍武他多鸡贼啊,这些他根本不在乎。倒是觉着周部长反正都惊动了,不如借机狐假虎威捞点实质好处。
于是他把涨工资的事儿和评先进的事儿都给拒绝了,说他们俩是最乐意安心本职工作的。只希望厂领导能在分房问题上优先考虑他和陈力泉一下。
他这番表态让厂领导们面面相觑,都有点意外这小子这么敢开牙。就连杨厂长也不由头疼地苦笑起来。可最后这事还是由郭书记青着脸点了头。
就这么着,厂里的房子还没盖好呢,洪衍武和陈力泉已经内定,一人一套两居室了。
当然,这事儿如此解决虽然让洪衍武和陈力泉占尽了便宜。可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比如说,洪衍武自己就心知肚明。
他借机要房这事儿,就有点敲竹杠的意思。厂领导必定会因这件事对他们有看法。以后穿小鞋虽然不至于,可“市侩贪小”四个字的印象是有了。破格提拔很难。
另外,保卫科的颜面掉在了地上,还被他用脚踩着碾了好几回。其他保卫科干事心里也肯定不自在。
而因他们受罚的几个人服软不代表不记恨。所谓山不转水转,应了景儿的时候,难说不会咬回来。
但这一切全不在洪衍武考虑之列。
在他眼里,为了“要求进步”顺着领导那才是傻子呢。
房子的事儿绝对是过这村没这店了。就是混上了厂长的位子,也没捞套房子实惠。
说实话,他压根就没想高升。像如今这样,有房有面儿,有眼前这待遇,已经完全超出他最好的期望了。
何况不为人妒是庸才,天底下就没有人人满意的时候。凭什么让人由着劲儿折腾自己,还得装大度呢他才不受这个委屈。
所以,爱谁谁吧。反过来讲,其实他倒是更在乎庞师傅和周围的同事对他们的态度。他就怕大家因为这件事对他们以后敬而远之了,那可就情非所愿了。
于是这件事儿后,洪衍武第一件办的事儿就是买了十条好烟十斤好茶回大食堂感谢大家伙
第643章 惯性
虽然人性这东西抓不住也摸不到,可它和这个世界中,任何一样持续运动中的实质物体一样,也是具有惯性的。只不过有时会改个名儿叫做“因果关系”罢了。
所以尽管洪衍武自己以为这件事就已经至此为止了,可还有一些状况,仍在沿着冥冥之中的轨迹在发生、在继续,并不能一下子就停下来。而且也不是他提前能预料到的。
比如说吧,他就不知道自己给许家送礼致谢后,许秉权还因为他的事儿接到过一个电话。
那天许家刚吃过晚饭,一家人又聊起许崇娅婚事筹备事宜。许崇娅算了算,未免有点替洪家心疼。也忍不住抱怨父亲,说这次帮忙实在不该再收洪家的礼物。会让她不好意思。
可于婉芬却一撇嘴。
“那他们自己情愿送来的,我们可没开口要。何况要不是你父亲,那衍文的弟弟弄不好又得三年。哎,你可不要以为,你爸爸动动嘴把事办了,很容易啊。人情债啊,以后是要还的。哼,傻丫头,要不是为了你,谁爱管这闲事”
许晓军也插口。
“就是,要不是有咱爸,他们洪家准摊上大事。别说公安机关能替他们出这口气。就连能否洗脱罪名也是问题呢。姐啊。要我说,能娶到你,是洪家莫大的福气。那他们花多少钱还不都是应该的这点算什么,没让他们家买汽车就够不错的了……”
就连许秉权的训斥里都透着点得意洋洋。
“胡说,私人谁买的起汽车啊那只能是公家单位才会有的待遇。所以说啊,钱有什么用啊人还是得要求进步,得进政府机关,要依靠组织……”
可还没等他说完,门厅的电话就“铃铃铃”地响了起来。
很快,保姆进来通报,说对方自称是“一轻局”的政治主任。
那是一起共过事的老朋友,许秉权马上起身去接了电话。可他没想到,政治主任几句话就把他给绕糊涂了。
“谁是小黄你说什么谁的侄子不懂事”
许秉权只能听出政治主任似乎在替谁求情,可到底怎么回事他真的不明白。
“嗨,黄秋霞啊。不就是我们局里那个挺能喝酒的女同志嘛。总务处的,上次咱们在你们区办经贸交流会,你还说人家会来事呢。想起来没有”
政治主任的提醒终于让许秉权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徐娘半老的女人。岁数是不小了,可模样、身条还不错,只要一撒娇,就能让政治主任从骨子里发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