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六金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吾心飞扬
所以我们看观音圣号、地藏圣号,古今念诵而息灾增福者无以计数。毗沙门天王,诚如咒句所言,亦名施财主,能与众生福财。
根据相关资料,婆罗门教中,多闻天王原出于印度神话中的俱毗罗神。俱毗罗神曾经苦行千年,才从他的祖父-创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护神的职位,因此得到了象徵财富的飞天马车“普刹伯卡”,奠定了此后成为“守护与财富之神”的地位。故又名施财天。
俱毗罗,其实也是毗沙门天王的名号之一。
又他由于曾率领其夜叉众与毗湿奴打败魔王罗伐拿,从此被敬为武神、军神。
相传,多闻天王经常护持如来道场,因此有缘时常听闻如来说法,故名多闻天,是知识之神。
毗沙门天王为帝释天的臣属,率领无量天人药叉军队,故称其为战神,实至名归。
在中国唐朝,唐明皇曾经因多闻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乱事,故特令供奉之,唐朝军队之中,皆以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保佑武运昌隆。
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战国时代许多武将笃信佛教,也出现了着名的“毘沙门天降主”--越后的军神上杉谦信,自诩为毘沙门天的化身。他的军旗就有“毘”(“毗”之异体字)的字样。
上杉谦信戎马一生,击败了无数强敌,享有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的美誉。他自诩为佛教中战神--毘沙门天的化身,毕生以“义”为信条,高举“毘”字战旗进行圣战,所以后世人们往往称他为“军神”。
毘沙门天也被纳入了日本民间信仰的“七福神”之一。日本民间传说,曾有一间供奉“毘沙门天”的寺庙,寺中僧侣只要将空钵抛向空中,就可以获得食物。
日本曾有个修行者,毗沙门天王派一童子到他身边保护供养他,给他吃的东西,吃一次几天不饿。直到死了才离开。
综上可知,毗沙门天王具有施财富、战神、护法、多闻等特征,他是药叉之王,掌管无量宝藏,故又称为财宝天王。
修法次第
1.敬礼
敬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敬礼毗沙门天王
敬礼大吉祥天女
2.不空绢索神咒3-7遍
3.毗沙门天王赞颂吽
无畏雄威踞狮座比字北方依怙尊解劳行善增大力八地自在菩萨礼四大贤妃四王子成就事业八药叉雨宝如意八龙王非人眷属八部等修供赞韵作礼敬仇怨无余悉摧毁受用福禄圆满俱众生如意善业增利他双运作皆成
(念诵1-3遍,能海上师所译之财宝天王赞)
毗沙门心真言,二十一、百八遍
拿摩,啦德那,德啰雅雅,拿嘛斯将达瓦吉拉巴那耶,嘛哈呀咯叉,细那巴达耶拿摩,阿他果噜呀咯悉那斯呀,嘛哈拉加,嘛拉曼达拉
巴拉v沙米,萨了瓦,萨德瓦,hi底斯达喃
嗡,嘛尼巴德拉呀,斯哇哈,布噜那巴德拉呀,斯哇哈嘛诺拉他呀,斯哇哈,悉地嘎啦呀,斯哇哈
外斯啦嘛那雅,斯哇哈,达那达雅,斯哇哈
毗沙门天王心咒
嗡,外思啦瓦那雅,斯哇哈,108、1080
4.在此可选修,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或者大吉祥天女诸咒。天女常以天王眷属的身份一起出现。
拿摩,啦德那,德啦雅雅,嗡,室哩,啦格思密,v加雅,斯哇哈嗡,嘛哈室哩雅耶,斯哇哈
(二选一,或者两个都修)
5.心经1-3遍
6.回向
愿以所修之功德回向毗沙门天王并诸姻亲与眷属辅弼使者及营从国界一切诸有情愿增长威德势力信戒闻舍及受慧形貌端严增相好气力充盈辩才胜色身香味触所缘悉获富贵大自在一切如意愿吉祥愿诸能于佛法中开正法眼证圣果三十七品助道法愿皆圆满速通达愿诸得甘露妙法速证无上正等觉
虽然天王、地天等都是佛菩萨之示现,但正因为是示现,所以在东密修法中,涉及天人的,往往会念诵佛慈护真言给诸天,以增加天人的威光势力。一般的经咒,都能增加天人的威力,除了佛慈护真言,特别的如地藏法、佛顶尊胜陀罗尼、金光明经,都是天人非常喜欢的法门。
《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二十一》云:“天王答言。我为天王。天耳远闻。称我名者。我悉闻之。以称我故。增我势力。威德眷属。我亦复以神力。及敕鬼神。护念是人。增其禄福。令离衰患。”
天王说,他有天耳,如果我们称念他的名号,他是知道的。且因为称名的缘故,会增加他的威势。他也会以神力敕令鬼神眷属,护念行者,增加福禄,令离衰恼。
无论哪个宗教,名号都是十分重要的修法,例如基督教通过念诵主的名字来驱魔,道教的名号也有种种作用,念诵福生无量天尊,命终可以往生东方仙界,遇到苦难就念诵太乙救苦天尊,要降魔就念普化天尊。
毗沙门天王此心真言极其殊胜,世人所求之种种,求财、求官,以及求一切外诸心事,不令恶人伤害。得富贵安乐、端正男女、奴婢、车乘、五谷、豆麦、田庄、妻妾。
如果要修持此心真言,建议修持之前,最好先创造一个吉祥缘起,因吉祥,果亦吉祥。如可以放生、供养三宝。毗沙门天王是护法天王,修他的法门还有一个特点:
1.远离魔障,遣除违缘。
2.引导修行,不令人走偏。
3.增益财富福德。
若是想向天王求大愿,如求子、求妻、求延寿,或者改变命格,乃至求解脱,可以供养毗沙门天王,然后持好戒律,烧香,像前专念心真言十万遍、三十万遍,当验相出现时,决定满愿。
若是人在职场,修持毗沙门天王法,会增加威德,提升职位,增长财富。或者想做生意,管理公司的,亦适合修持毗沙门天王法。天王位阶比较高,威神福德广大。可敬而修之,必能吉祥满愿。
丈六金身 第1154回 东密传承
天王乃是护法天王,相关经典中已详明修天王法,或赞叹供养天王,有利于佛法长住。而且,天王亦为施福德之神,为八地菩萨之化现。
接下来要提到的《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你网上搜索不到,在汉传和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中也看不到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密法的一个特点。日本人对于文化典籍、佛法经典保存得非常完好,且唐密在会昌法难后,逐渐式微以至失传。而日本的空海大师,入唐向惠果阿阇梨求得完整密法后归国,传承千年至今不绝。空海在日本亦被封为弘法大师,晚年入定留身(此身目前仍在),往兜率天内院侍奉弥勒菩萨,待56亿年后陪弥勒下降人间,度化众生。
日本保存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有密教部,里面是唐密东密的修法依据。但是如果留意,会发现,每一部密宗经典的末尾,皆注明是哪位阿阇梨校正文字、流传的。也就是密法注重师承,这些都是由阿阇梨许可后,方可拿出来编进大藏经,供学者研修。既然如此,就有很多密法没有被公开,很多阿阇梨出于重法、惜法,只将基础的,可以修持的密法公开一部分,大量极秘密的口诀、窍诀保留在师徒的口耳传承中。如在唐代金刚智阿阇梨的《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中,备注有这句话:“但秘术可决师口传。像末弟子于法有轻熳心。辄不授之。依繁不记之。”金刚智当初是完整译出的,但是传承到某个阶段,有的阿阇梨认为像法、末法弟子轻法,是以隐去了极秘的关键修法口诀。这类其实有很多。
另一方面,密法浩瀚,一些经典在日本流传,但没有公开入于藏经密教部中的。《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此经在东密,是公开的部分,只是国内没有弘扬而已。就如《佛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陀罗尼经》,藏经中也看不到,但是有去高野山的华人阿阇梨公开后,目前在网上广泛流传。
佛说毗沙门天王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竹林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阿难。一心合掌白佛言。以何因缘。此毗沙门天王。身被金甲。左手捧宝塔。右手取如意宝珠捧。左右足下。趺罗刹毗阇舍鬼。
佛告阿难。此毗沙门天王。七万八千亿诸佛护时。佛法之兵士也。左手捧宝塔。名普集功德微妙。宝塔之内。具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文义。然见者。得无量智慧。右手取如意宝珠捧。名震多摩尼珠宝。涌出饮食衣服无量财宝。身被军甲。为除四魔之军。两毗为降伏恶业烦恼所趺也。又有二鬼。名曰蓝婆毗蓝婆。左胁有天女。号大吉祥天女。右胁有一童子。名禅尼子童子。
若有人于毗沙门天王。见体闻名心念者。除八万亿劫生死之微细罪。得百千亿功德。至于佛位。现在增长无量福人。佛告阿难。有奉仕毗沙门天王者。得十种福。
一得无尽福。
二得众人爱敬福。
三得智慧福。
四得长命福。
五得眷属众多福。
六得胜军福。
七得田畠能成福。
八得蚕养如意福。
九得善识福。
十得佛果大菩提福。
若有人欲奉仕毗沙门者。每月元。三日。清身著新衣。向东北方称念毗沙门名号者。得大福德决定无疑。即说咒曰。
嗡吠室罗摩拏也娑婆诃
om vais ravanaya svaha
嗡外斯啦瓦那雅斯哇哈
佛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毗沙门天王出来。坐大莲花王座上已。告阿难。我从此北方。过七万八千里。有表名曰普光。有城名曰吠室罗摩耶郭大城。有八十亿那有陀大福聚。我每日三时烧此福。若有人欲得我福。持五戒三归。为无上菩提。愿求决定施与。得成就一切。
于毗沙门福。所愿可有五种。一为父母孝养。二为功德善根。三为国土丰饶。四为一切众生。五为无上菩提可愿。若有人除此五种心愿。不可得福。若有人虽受死苦不可受贫苦。众苦源不如于贫苦。
欲得福德者。向丑寅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大福德也。
欲得智慧者。向东方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大智慧。
欲得官位者。向辰巳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官位。
欲得能妻子。向南方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能妻子。
欲得长命者。向未申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长命。
欲得眷属众多。向西方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眷属众多。
欲得爱敬。向戌亥称名号一百八遍。可得众人爱敬。
欲得悉地。向北方称名号一百八遍。皆悉成就。
佛说此经已。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经典非常殊胜。因为经中明确讲到了毗沙门天王法的功德利益、相应法则和修法诀窍。
毗沙门天王,亦称财宝天王,是护世十二天之一,位阶非常高。在出世间法上,他是金刚手菩萨的眷属。在世间的职位上,他是帝释天王的眷属大臣,统领无数鬼神药叉。在藏传佛教中认为他是五方佛中宝生佛的化身,虔诚祈祷供养可以得到他的加持。毗沙门座下有八大药叉大将和二十八使者,著名的如黄财神、宝贤大将、散脂大将,协助财宝天王救渡众生,以满众生之愿。
天王曾发过愿护持持戒清净的佛法修行人。因此在此经中,提及三归五戒。唐代的道宣律师戒律清净,得毗沙门天王及其眷属之护持。即使他没有特意去供养护法神,他们依然自愿地为律师做护法。为什么?首先是律师德高鬼神钦,其次,护持清净修行者,也会增长天人自己的福德。
像大悲咒法中,观音菩萨提及会派遣诸多明王药叉大护法,守护修持念诵大悲咒的行者。但是菩萨在经中明言:“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已命。”
丈六金身 第1155回 福慧双修
也就是能如法诵持,具大悲心者,他会派遣诸大护法守护。目前念诵大悲咒的人非常多,灵验事迹很多,除了观音菩萨大悲神力的加持,还有诸大护法的加持力。但是,若想达到善神护法守护不离其侧,很多人都不够格,他们位阶非常高,不可能常来守护三业经常不清静者。高僧大德或有可能。
以前看到有个东北法师,宿世杀了狐狸,导致狐狸讨债,最后法师念大悲咒,狐狸就不能伤害他,但是他一睡觉不念,或者什么不如法,便被狐狸所害。可见,做到让大悲咒的护法如影随形地守护不容易,他以大悲咒的咒力,克制狐狸的攻击。像其他的附体者,念大悲咒不能解决的,也是如此。自己诸多业障和过失,想让菩萨派遣诸大护法来护持,是不可能的。大悲咒法中的明王护法,如乌枢纽沙摩明王,如果一来,别说什么世间鬼怪大仙,就是天魔也闻风丧胆而逃。在明王法中提及,遇恶鬼神作障者,以白芥子护摩,鬼神灭族。这是非常威猛的。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些大护法来护持。但是如果能虔诚恭敬持诵,自然福报增长无量,所愿皆成。
经文中提及五种发心,方为相应,即为父母孝养、为功德善根、为国土丰饶、一切众生、为无上菩提。因此,修此法时,可以如此对天王发愿,祈请天王加持,福慧增长,财宝丰饶,使弟子能有资财孝养父母,供养三宝,布施贫乏众生,修诸善法,顺利修行证菩提。
从中可以看出,天王要求发心的是利他之心。在家庭的责任上,孝敬父母,在世间利益众生,护国护民。在佛法中种植善根功德,修证菩提。这都是与天王的特德和愿力相应。唐朝玄宗时代,不空祖师请来天王的大军,成功击退了西藏吐蕃军队的侵犯。因此那时,有如下赞颂:
善利万物兮惟彼水方护持国界兮惟我天王
良将受委兮镇固封强精心奉职兮宣托福祥
星宫上胜兮回架崇冈灵像俨立兮众宝严庄
威神震曜兮摄伏荒保又忠贞□兮翅赞圣唐
目前有供养修持财宝天王法的,虽然传承系统不同,但是其最根本的义理是一样的,发心要正,与天王相应。天王号称为护法天王,护持佛法长存是他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虽然天王、地天等都是佛菩萨之示现,但正因为是示现,所以在东密修法中,涉及天人的,往往会念诵佛慈护真言给诸天,以增加天人的威光势力。一般的经咒,都能增加天人的威力,除了佛慈护真言,特别的如地藏法、佛顶尊胜陀罗尼、金光明经,都是天人非常喜欢的法门。
《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二十一》云:“天王答言。我为天王。天耳远闻。称我名者。我悉闻之。以称我故。增我势力。威德眷属。我亦复以神力。及敕鬼神。护念是人。增其禄福。令离衰患。”
《毗沙门天王经》:“兼复思惟而无间断。为毗沙门天王并诸眷属。念恩德故常应诵吉祥赞。令彼天王获诸吉庆。愿毗沙门天王男女眷属内外亲姻辅弼。乃至使者及诸营从。国界有情佛所称赞十种福利悉皆获得。所谓一者净信二者戒。二者闻四者舍。五者受六者慧。七者形貌八者力。九者辩十者色声香味触富贵自在。于佛法中而开法眼。证得圣果获得甘露妙法。亦得三十七品助佛道法。持诵者每日作如是发愿。”
这是一种类似共赢的做法,我们称赞供养,念诵、施食、放生布施后,回向给天王及其眷属,或者哪位天人护法如地天、大吉祥天等,都会增益他们自身及眷属的威德势力,反过来,他们也会感念行者的一片诚心,会常加护念,满其所愿。
如果突破宗教的局限,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毗沙门天王是我们的师兄、师哥,只是他修得非常好,且威德势力无比广大。何以见得?在《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中,天王称呼一位女居士为姐妹,女居士疑惑不解,说你是尊贵的天人,我是凡人,怎么这么称呼。天王说:“佛是法王,亦人天父,我为优婆塞(在家男居士),汝为优婆夷(在家女居士),同一法味,故言姊妹。”
修福报而不住于福报,不受求福所缠缚,继续向上修持三摩地,心得自在,此方为大根器。无任修何法,勿忘最初的发心,是为关键!
佛法出世的因缘非让众生满足各种世间愿望,而是入佛知见,了脱生死,证得佛果。又因末法众生之福薄,所以才有了“以欲勾牵,令入佛智。”的种种方便。后面的令入佛智才是佛之本怀。假如学佛,一直是为了求财、求感应、求各种感应,这也是可以的,菩萨也会满愿,不然不会出现很多求财的法门。但是理应发起更大的心,求证菩提,利益众生之心,方为究竟。
见闻、佛法知识的积累、事相上的感应,这些如果不用于实修,则易增长我慢。若在心地上除习气,观照心念,则烦恼日消,一日有一日的进步。若持佛菩萨圣号,念念都摄六根,久而久之,散乱自除,渐渐得一心,是方为实修。
此即:福慧双修、理事圆融。现在在事相上修法、修福的比较多。具体如念佛持咒、拜佛、布施放生、上供下施。这些是事,是修福。而理则是心地一边。如戒定慧、禅修三摩地等等。当然,这两者也不一定严格区分,如念佛时,若都摄六根念,万念归一,其实是修福亦修慧。念地藏经、金刚经随文入观,落实到生活中,也是福慧双修。如果只是口头念诵,求感应求功德,那只是修福。
在金刚经感应录中,古人有不少念了几十年的金刚经,感得息灾延寿。但我好奇,为什么没见提到他们开悟的?
丈六金身 第1156回 清净法脉
因为他们将此微妙经典当成求福护命之经,日日虔诚而非观照心念,顿见本来。福慧上,偏于哪一方,皆可造成走偏。怎么做?
从自身习气烦恼入手,反观身,改掉粗重习气。这是第一步的功夫。第二步是修持定慧,要么观心、要么修三昧、修定。总之熏修智慧,直至解脱。这是修慧的方法,但从心地上下功夫。有些人执理废事。认为一念不生即可,还用什么念咒,或者认为佛法是心法,何必供养佛像。这些又偏向另一边了。供养、放生之类虽是事相,但确实是积累福报功德的缘起。说得比天高,没福报吃不上饭的时候看还怎么谈玄说义。能听闻到妙法,需要积累大功德,何况是世间的衣食住行。
另一方面,天天持咒,心散乱,但是为了凑数量,还是精进念诵。或者为了实现愿望,而精进不息。这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世间的缘起规律不可或缺。比如有人想求财,天天只是持咒。不在世间法上努力,这也不太好。
总之,既要福报,又要智慧,方能在菩提之路上不迷失,不会走偏,直到有一天,能在世尊的座下闻法证无生。
在《贤愚经·摩诃斯那优婆夷品》,有关于毗沙门天王和摩诃斯那优婆夷的故事。
在这一品里,佛说,想成就佛道,应当乐意念诵和演说经法,即使是白衣居士,诸天鬼神也来听受,何况出家人。
出家人即使在走路时,“诵经说偈,常有诸天,随而听受,是故应勤诵说经法。”
当时,有一个小国村落的女居士,名摩诃斯那优婆夷,到舍卫国听佛说法,请佛为自己授五戒,并说自己家离佛比较远,请佛赐予自己敬奉之物。
佛即授予《法句经》,让她回家虔心念诵。
摩诃斯那到家后,在夜里,于房子的高层,读诵《法句经》。
当时毗沙门天王带着一千药叉,想到南方增长天王处,从摩诃斯那家的上空飞过,听到诵经声,就在空中止住,听闻经声。
天王赞叹说:善哉善哉!姐妹!善说法要。现在我若以天神的宝物给你也不合适,我就以善言相赠。
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尊者将来到这个地方,你明天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受供,尊者们咒愿回向时,请称念我名。
摩诃斯那听到声音,仰望黑夜,由于没有天眼,见不到天王和眷属,就问,您是谁?
空中传来声音:我是药叉之王毗沙门天王,为听法的缘故在此止住。
摩诃斯那问:天人不会妄言,您是天神,我是人类,您为什么称呼我为姐妹呢?
天王回答:佛是法王,也是人天等一切众生之慈父,我是佛教男居士,你是女居士,都是佛陀的弟子,所以称你为姐妹。
摩诃斯那心生欢喜,问道:天王,我供养尊者时,称念您的名号,有什么好处呢?
天王回答:“我为天王,天耳远闻,称我名者,我悉闻之,以称我故,增我势力威德眷属。我亦复以神力,及敕鬼神,护念是人,增其禄福,令离衰患。”
从毗沙门天王的言语中可知,天王具有天耳通,天耳远闻,称念毗沙门天王的名号,他都能听到。
如你现在念诵敬礼毗沙门天王,他在须弥山会知道你在忆念他。
既然毗沙门天王知道,像帝释天、大吉祥天女、坚牢地神、北斗七星等,你念他们的名号,他们也知道,更不用说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
咒愿回向时,称念天王的名号,能增益天王的势力、威德和眷属,所以天王会以神力敕令鬼神来护念这个人,增益他的福禄,令他远离衰患。
称名而天耳远闻,仅这一点,我们应当对佛菩萨、诸位大天生起信心。
咒愿回向他们,增益他们的威德势力和眷属,反过来,天王敕令属下的鬼神来护佑你,息灾增福。
天王毕竟位阶很高,所以一般很少亲临,而是眷属鬼神来完成这个任务,除非是你修行非常如法、精进,或有证量,值得天王的亲临。
从以上毗沙门天王对优婆夷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我们称念毗沙门天王的名号,为他咒愿,可以增长他的威德势力,眷属炽盛。同时,毗沙门及其眷属圣众也会对行人护念加持,增长其福禄。这和平常我们供养佛菩萨和护法圣众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供养,塑造佛菩萨像……这一系列的付出,为自己积累功德,同时与佛菩萨结缘,建立联系,能够接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