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只有想想而已,廖远目前仍然是大明在三亚布下这张情报的头目人物,算日后头觉得刘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要将其扶正接替廖远的位置,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事,至少都要等到刘尚完成了北援建的任务归来之后了。至于使用其他非常规办法让廖远消失,刘尚自认也没这么大的本事,想想也罢了。

    廖远要坚持与秦安见面之后再作最后决定,刘尚也很难再想出充分的理由来劝服他,只能要求廖远处理此事时务必将首尾收拾干净,莫要让海汉人顺藤摸瓜,把潜伏在三亚的情报都给牵出来了。

    廖远沉声应道:“此事我自然会慎重从事,待过两天我便向刘老板告假数日,然后带人去一趟昌化,把这事办妥了再回来。”

    刘尚再怎么忧心忡忡,也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了,只能同意了廖远的方案。好在这两次面谈他已经给廖远反复洗脑,将秦安形容成一个性格冲动、不听命令的惹祸包,如果秦安在这段时间里思想没有大的转变,还是坚持他那套独闯龙潭的行动方案,那廖远很有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建议行事,将其灭口以求太平。

    毕竟现在一两张战船图纸并不能改变两**事实力的差距,而一名成功打入海汉官场层的间谍却有机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廖远应该都很清楚自己该如何去处理这种状况了。

    两天之后,廖远派人捎来消息,刘尚见送信之人并不认识,特地试探了几句,竟然并非自己人,而是本地常见收钱跑腿的所谓“快递员”。打发其走人之后,刘尚这才拆信来看,见廖远用暗语在信通知自己,他已经带队从三亚出发赶往昌化了。为求稳妥,廖远已经把他手下全部带,所以这段时间要刘尚小心一些,否则出了什么事可不会有人伸出援手了。

    刘尚唯恐廖远耍什么花样,还特地去廖远及他的手下们工作的地方打探了一番,果然这批人竟然以不同的理由向东主请了几天假,同时消失无踪了。

    刘尚也没想到廖远不做则已,做起来居然如此决绝,带了整队人过去,看样子是打算要稳妥地处理秦安的事。这样的态度稍稍让刘尚安心了一些,他也很怕廖远事到临头瞻前顾后,万一让秦安看破杀机钻空子逃掉,那麻烦可大了。但既然带了整队人过去,显然是不打算给秦安留什么退路了。

    接下来的几天,刘尚是在强烈的不安感度过的。日常的工作依然排得很满,面并没有因为他已被列入北援建人员名单而减少他的工作量,但这种程度的忙碌并不能彻底缓解他的不安。只要稍稍停下来,脑子里立刻便会开始盘算廖远那队人应该到了什么地方,距离昌化还有多远,去到当地之后要如何才能找到秦安,并将他带离工作地点。

    刘尚的这种心神不宁甚至被某天出来巡视工作的于小宝注意到了,在被于小宝询问之后,刘尚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管理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如果再不小心谨慎一点,只怕会被有心人抓着把柄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相较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刘尚,显然是有功夫在身的廖远更适合执行诸如杀人灭口之类的暴力任务,何况他手底下还有好几名膀粗腰圆的下属可用,一帮人要收拾个木匠应该还是有极大的把握了。刘尚希望能通过廖远之手除掉秦安这个隐患,但又担心这事处理得不够干净会牵连到自己,毕竟在他眼,连廖远也是被划归在“累赘”、“隐患”这个范畴之内,是刘尚意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之一。

    刘尚对身边的所有人都严重缺乏信任,这也导致他很难将这种在他看来生死攸关的重要任务完全托付给别人去完成。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这些人全部从海汉消失掉,以便自己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只有想想而已,廖远目前仍然是大明在三亚布下这张情报的头目人物,算日后头觉得刘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要将其扶正接替廖远的位置,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的事,至少都要等到刘尚完成了北援建的任务归来之后了。至于使用其他非常规办法让廖远消失,刘尚自认也没这么大的本事,想想也罢了。

    廖远要坚持与秦安见面之后再作最后决定,刘尚也很难再想出充分的理由来劝服他,只能要求廖远处理此事时务必将首尾收拾干净,莫要让海汉人顺藤摸瓜,把潜伏在三亚的情报都给牵出来了。

    廖远沉声应道:“此事我自然会慎重从事,待过两天我便向刘老板告假数日,然后带人去一趟昌化,把这事办妥了再回来。”

    刘尚再怎么忧心忡忡,也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了,只能同意了廖远的方案。好在这两次面谈他已经给廖远反复洗脑,将秦安形容成一个性格冲动、不听命令的惹祸包,如果秦安在这段时间里思想没有大的转变,还是坚持他那套独闯龙潭的行动方案,那廖远很有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建议行事,将其灭口以求太平。

    毕竟现在一两张战船图纸并不能改变两**事实力的差距,而一名成功打入海汉官场层的间谍却有机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廖远应该都很清楚自己该如何去处理这种状况了。

    &nb




1340.第1340章 如释重负
    刘尚唯恐自己看走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尸身的确是廖远无误。而此时刘尚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廖远为何会死在海,而是廖远此次出门并非单独行动,他将一帮属下全部带走,这些人照理说应该是与他同行才对,当下赶紧又将帆布揭开一截,果然看到旁边平躺的尸身有当初在港区同住一个院子的另外几名汉子。

    刘尚此时心跳飞快,他一直以来只敢想想而不敢实施的事,难道这么毫不费力地变成了现实他用力咽下一口唾沫,将盖在这些尸身的帆布全部揭开来,打算好好地辨认一番。如果廖远和他的手下全都死在了这场海难里,那在三亚这边也没人知晓他刘尚的真实身份了。

    这揭开之后刘尚仔细一看,差点惊呼出声,因为他竟然在其发现了秦安的面孔。这个冲击甚至要刚才看到廖远还要来得更为猛烈,因为他很清楚廖远带队去昌化的目的是要与秦安当面对质,如果话不投机,那么做掉秦安将会是接下来步骤了。毕竟如果秦安捅了漏子,那会受此影响的可不止刘尚而已,整个潜伏在三亚附近的大明情报都有可能会因此而暴露,廖远也只能采取极端措施来保全大局。

    秦安为什么会跟廖远等人在同一条船,刘尚实在无法脑补出一个确切的缘由。他只能猜想是廖远在昌化找到了秦安之后,两人可能在意见沟通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廖远便带着他一同返回三亚,没想到在途遭遇了海难。

    廖远为什么要将秦安带回三亚,可能已经永远无从知晓真正的原因,但刘尚认为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他原本的企图被廖远和秦安会面之后识破,两人准备一起回来找他当面对质;二是廖远出于某种原因在临动手之际心软了,打算将秦安带回来,再与自己商量该如何处置他。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对于刘尚而言都有一定的风险,他也并不想再面对秦安这个不安定因素。虽然刘尚基本可以确定不管秦安怎么辩解,廖远看在自己的官方身份都绝不会翻脸,但如果秦安不服,这个临时组成的小团体内必然会产生极大的裂痕,这对于刘尚的长期潜伏肯定是极为不利的。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唯恐自己看走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尸身的确是廖远无误。而此时刘尚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廖远为何会死在海,而是廖远此次出门并非单独行动,他将一帮属下全部带走,这些人照理说应该是与他同行才对,当下赶紧又将帆布揭开一截,果然看到旁边平躺的尸身有当初在港区同住一个院子的另外几名汉子。

    刘尚此时心跳飞快,他一直以来只敢想想而不敢实施的事,难道这么毫不费力地变成了现实他用力咽下一口唾沫,将盖在这些尸身的帆布全部揭开来,打算好好地辨认一番。如果廖远和他的手下全都死在了这场海难里,那在三亚这边也没人知晓他刘尚的真实身份了。

    这揭开之后刘尚仔细一看,差点惊呼出声,因为他竟然在其发现了秦安的面孔。这个冲击甚至要刚才看到廖远还要来得更为猛烈,因为他很清楚廖远带队去昌化的目的是要与秦安当面对质,如果话不投机,那么做掉秦安将会是接下来步骤了。毕竟如果秦安捅了漏子,那会受此影响的可不止刘尚而已,整个潜伏在三亚附近的大明情报都有可能会因此而暴露,廖远也只能采取极端措施来保全大局。

    秦安为什么会跟廖远等人在同一条船,刘尚实在无法脑补出一个确切的缘由。他只能猜想是廖远在昌化找到了秦安之后,两人可能在意见沟通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廖远便带着他一同返回三亚,没想到在途遭遇了海难。

    廖远为什么要将秦安带回三亚,可能已经永远无从知晓真正的原因,但刘尚认为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他原本的企图被廖远和秦安会面之后识破,两人准备一起回来找他当面对质;二是廖远出于某种原因在临动手之际心软了,打算将秦安带回来,再与自己商量该如何处置他。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对于刘尚而言都有一定的风险,他也并不想再面对秦安这个不安定因素。虽然刘尚基本可以确定不管秦安怎么辩解,廖远看在自己的官方身份都绝不会翻脸,但如果秦安不服,这个临时组成的小团体内必然会产生极大的裂痕,这对于刘尚的长期潜伏肯定是极为不利的。刘尚唯恐自己看走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尸身的确是廖远无误。而此时刘尚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廖远为何会死在海,而是廖远此次出门并非单独行动,他将一帮属下全部带走,这些人照理说应该是与他同行才对,当下赶紧又将帆布揭开一截,果然看到旁边平躺的尸身有当初在港区同住一个院子的另外几名汉子。

    刘尚此时心跳飞快,他一直以来只敢想想而不敢实施的事,难道这么毫不费力地变成了现实他用力咽下一口唾沫,将盖在这些尸身的帆布全部揭开来,打算好好地辨认一番。如果廖远和他的手下全都死在了这场海难里,那在三亚这边也没人知晓他刘尚的真实身份了。

    这揭开之后刘尚仔细一看,差点惊呼出声,因为他竟然在其发现了秦安的面孔。这个冲击甚至要刚才看到廖远还要来得更为猛烈,因为他很清楚廖远带队去昌化的目的是要与秦安当面对质,如果话不投机,那么做掉秦安将会是接下来步骤了。毕竟如果秦安捅了漏子,那会受此影响的可不止刘尚而已,整个潜伏在三亚附近的大明情报都有可能会因此而暴露,廖远也只能采取极端措施来保全大局。

    秦安为什么会跟廖远等人在同一条船,刘尚实在无法脑补出一个确切的缘由。他只能猜想是廖远在昌化找到了秦安之后,两人可能在意见沟通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廖远



1341.第1341章 立场摇摆
    在一片肃穆气氛,众人诚惶诚恐地站在码头听完了颜楚杰的临别训诫。 对于他们这些归化籍官员来说,执委会这几位大首长一向被奉若神明,他们所说的话,便可以等同于白纸黑字加盖红印的政令,绝对不可违抗。当然其也不乏有脑子精明如刘尚这般的人,从颜楚杰的发言体会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山东那边的占领区在此之前有一多半事务是军方在进行代管,而颜楚杰的发言多少是有维护自家人的意思在里面。这抑或是在告诫众人,在交接工作的过程不要试图去找军方的麻烦。至于这个过程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麻烦,颜楚杰没有细说,刘尚对于这类事务还不太熟悉,自然也猜想不出来。不过此去山东路途漫漫,有的是时间去向同行的其他民政官员请教其奥妙,刘尚倒也不急在这一时了。

    颜楚杰讲完之后,侧过头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于小宝,意思是让他也来说几句。于小宝点点头,前一步,大声对众人道:“此去山东路途遥远,当地环境也不得三亚,生活必然会艰苦一些。各位工作之余,也莫忘照顾好自己身体。我海汉今后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诸君若是有心,今后留在北方独当一面也未尝不可。时辰已到,各位请登船吧!”

    于小宝的话言简意赅,初听似乎都是客套话,但刘尚何许人也,专长是从细枝末节的地方收集情报,自然留意到了于小宝话里所提及的信息。

    海汉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这一句当所蕴涵的信息量很大了。海汉目前在山东登州占领的一部分地区已经成了事实,但从于小宝的表述来看,登州还并不是海汉北活动的终点站,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动作。刘尚并不清楚当地状况,在三亚这边也没有接触到太多跟山东相关的信息,很难凭空推断出海汉在北方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究竟为何。

    这一刻他又不禁开始担心起大明的安危,毕竟登州离京畿要地仅仅隔着一个渤海湾,这对于善于跨海作战的海汉军来说,简直跟白给没什么两样。而大明在渤海湾内存留的水师部队,一多半在当年的登莱之乱已经被叛军裹挟去了东北投靠后金,另有一部分去了皮岛,剩下的散兵游勇分散在山东半岛各个沿海州县,顶多能起个预警的作用,根本没法与强大的海汉舰队对战。

    如果是在太平年月,登莱之乱平定之后这段时间也足以再重新组建一支护卫渤海的水师了,但可惜的是近年大明北方内忧外患不断,朝廷根本不可能再从捉襟见肘的军费预算抽出足够的数额,来重新组建一支可能不会被投入作战的水师部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海汉这几年在大明长江以南海岸线的绝对控制力已经显露无遗,算大明朝堂仍然不会承认海汉这个国家的存在,但治理这个国家的高官们也不会蠢到忽视海汉的海武装实力,用水师去挑战海汉舰队的做法已经被多次证实过行不通,高官们已经意识到谨慎地与海汉保持表面的和平,才是目前最为明智的外交处理策略。

    当然朝也不乏类似刘尚这种担心京畿安全的人,但光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此时的大明已经无力再应付一个自海而来的强敌了,这可不是以前骚扰大明海岸的倭寇海盗,而是大明水师更为厉害的海武装部队,单靠武力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海汉的问题。

    “或许到了山东,能设法知道海汉的下一步计划了。”在这一刻,刘尚不自觉地重新站在了大明的立场,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考虑,要如何才能不着痕迹地与山东当地的大明情报机关接头,将自己在当地所获得的情报悄悄传递出去。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在一片肃穆气氛,众人诚惶诚恐地站在码头听完了颜楚杰的临别训诫。对于他们这些归化籍官员来说,执委会这几位大首长一向被奉若神明,他们所说的话,便可以等同于白纸黑字加盖红印的政令,绝对不可违抗。当然其也不乏有脑子精明如刘尚这般的人,从颜楚杰的发言体会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山东那边的占领区在此之前有一多半事务是军方在进行代管,而颜楚杰的发言多少是有维护自家人的意思在里面。这抑或是在告诫众人,在交接工作的过程不要试图去找军方的麻烦。至于这个过程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麻烦,颜楚杰没有细说,刘尚对于这类事务还不太熟悉,自然也猜想不出来。不过此去山东路途漫漫,有的是时间去向同行的其他民政官员请教其奥妙,刘尚倒也不急在这一时了。

    颜楚杰讲完之后,侧过头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于小宝,意思是让他也来说几句。于小宝点点头,前一步,大声对众人道:“此去山东路途遥远,当地环境也不得三亚,生活必然会艰苦一些。各位工作之余,也莫忘照顾好自己身体。我海汉今后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诸君若是有心,今后留在北方独当一面也未尝不可。时辰已到,各位请登船吧!”

    于小宝的话言简意赅,初听似乎都是客套话,但刘尚何许人也,专长是从细枝末节的地方收集情报,自然留意到了于小宝话里所提及的信息。

    海汉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这一句当所蕴涵的信息量很大了。海汉目前在山东登州占领的一部分地区已经成了事实,但从于小宝的表述来看,登州还并不是海汉北活动的终点站,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动作。刘尚并不清楚当地状况,在三亚这边也没有接触到太多跟山东相关的信息,很难凭空推断出海汉在北方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究竟为何。

    这一刻他又不禁开始担心起大明的安危,毕竟登州离京畿要地仅仅隔着一个渤海湾,这对于善于跨海作战的海汉军来说,简直跟白给没什么两样。而大明在渤海湾内存留的水师部队,一多半在当年的登莱之乱已经被叛军裹挟去了东北投靠后金,另有一部分去了皮岛



第1342章 军民融合
    海汉在山东登州的占领区是通过军事手段强行得来,统治基础并不牢固,所以从一开始便是施行军事化管理,各方面的事务都由驻军负责组织实施。而身为驻军将领的几名高级武官,自然也就负担起了更多的民事管理任务,不过相关的责任分配并非平均分摊,而是由王汤姆和钱天敦两名大佬直接指派。

    这两人作为驻山东地区职务级别最高的官员,分管着驻扎在芝罘岛和福山县境内的海陆两军,由他们来分配民事管理任务,其他人就算不不满意也只能遵照执行。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个道理,在海汉也是通用的。

    陈一鑫就是被这道理压死的人其中之一。作为北上山东穿越者团队中唯一的小字辈,他在任务分配方面并没有得到什么优待,至少分配结果是完全没有遂他的愿。在福山铜矿完成初期的开发之后,钱天敦就将他指派到福山县长期驻扎,而负责的事务也由护卫铜矿变成了管理移民和贸易,以及与福山县衙、登州府的大明官员们打交道。

    陈一鑫自穿越以来就一直在带兵打仗,从珠江口一路打到山东,所立下的战功也着实不少了。但在海汉军中,他的资历的确比不过王汤姆、钱天敦、摩根、哈鲁恭这些在早在穿越前就已经有过从军经历的前辈。所以管理民政、贸易、外交这类让所有将领都不乐意接手的任务,就只能由他这个后辈来背锅了。
1...507508509510511...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