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廖远听完之后感叹道:“照你这样说来,倒与报纸上的内容有些偏差。如果不是三亚港口的岸防炮台发挥了威力,这海汉舰队也未必抵挡得住对手的攻势了”

    刘尚道:“报纸上自然是要将海汉军形容成无敌天军,但当时战况的确是岸防工事起了大用,若非如此,海汉即便能击退来犯之敌,也绝不可能这么轻松。以我个人之见,如果只是舰队交手,那大概不会这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那以你之见,这两国舰队实力,比我大明水师如何”廖远热切地看着刘尚,指望他能给出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宽的答案。

    但刘尚的回答却是无情地给他当头泼下一盆凉水:“这两国舰队作战均是使用舰炮轰击为主要攻击手段,交战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接舷战,与我大明水师作战方式大相径庭,要说高下……大明水师怕是要差上一大截。听说福建水师倒是从海汉这边买了不少战船,或许也只有福建许总兵的部下,才能与这两国有一战之力吧!”

    福建军方与海汉交往颇深,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海汉能将自产的武器卖给许心素,也足见对其信任有加,要指望福建水师出兵讨伐海汉,大概得等到许心素下台换人之后了。不过他们多少也都知道一些福建的状况,像许心素这种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代言人,其官职并不是那么好动的,弄不好刺激他反水投靠海汉阵营,那福建就不免要大乱了。

    而如果除开福建,大明沿海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水师部队了。两广沿海的水师早就荒废,如今有些地方的编制甚至已经被听命于海汉的武装部队顶替,而浙江水师近两年在海汉人面前已经被折腾得完全抬不起头,年初甚至连钱塘江入海口都被海汉海军封锁了数日。再往北去,就根本连编制完整的水师都没了,更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了。

    刘尚的看法,就基本已经给大明水师下了结论了,廖远也知道刘尚绝不会故意贬低自家军队去抬高敌军战力,这番判断应该还是很客观的,只是听了之后不免还是大为失望。他与刘尚一样,来时都是抱着有朝一日要收复被海汉侵占的海南岛这样的念头,只是在三亚混了几个月之后,迄今也没看到有驱逐海汉收复失地的希望,不免也有些丧气。

    廖远默然半晌,才重新打起精神道:“不管如何,至少你已经进到海汉官府,有了官员身份,今后重大情报还得指望你这边多多出力才行。”

    刘尚听出廖远语气比之前有所松动,心知这大概又是自己现有的官方身份起了作用,当下便试探着问道:“如今进了衙门做事,也未必时时都方便与你联系,廖兄你看之前的联络方式,是不是要因地制宜改一改”

    廖远迟疑了片刻才应道:“你如今身份不同了,那自然是要小心为上。今后若无大事,平时我也不会再主动来寻你。”

    刘尚心头一松,接着又道:“既然可能会联系不便,那我今后行事是否可以事急从权,自行决断”

    廖远眉头一皱,但旋即又恢复了平和的表情,点点头道:“以你安全为重,遇事可自行处理,不必先与我商议。”

    “多谢廖兄成全!”刘尚抬手一揖道。

    刘尚初到三亚之时,基本上都是听从廖远安排,遇事也必须与其商议。当然说得准确一点,或许“请示”更合适一些,只要廖远持有异议,那铁定是不能实施了。而刘尚并不是甘心受制于人的性子,如今有了翻身的机会,自然要全力争取。如果廖远仍是要坚持以前的做法,那刘尚也未必会继续照做了。不过既然廖远知情识趣,满口答应下来,刘尚自然也会维持表面上的和谐,不与他撕破脸皮。

    “眼下正好有个事,你记得留意一下。”廖远接下来所说的话,又是让刘尚刚刚好起来的心情又烦躁起来:“近期上面可能会派一名木匠到三亚来,争取混入造船厂窃取海汉战船图纸,你若是有办法接触到移民局的登记档案,记得将这个化名秦安的人挑出来,单独安排一下。想必以你青年团官员的身份,要做这点小事不会太难吧”

    刘尚这一瞬间差点心态爆炸,自己好不容易才将秦安那边摆平,打发他去了昌化,心说怎么也能争取到一两个月的安全期慢慢再想办法,谁知这廖远竟然知道上头派秦安来三亚的事,这下可就把刘尚给将了一军。

    刘尚在秦安的工作分配问题上动手脚,便是认定廖远并不会知晓上头又派人来三亚的消息,因为他初到三亚找到廖远联系的时候,对方并不知道他的来意,也完全没有接到关于他的任何指令。于是刘尚就认为上面委派情报人员来三亚之前不会专门给廖远打招呼,才放心大胆地动了手脚,但这么一来,自己还如何将秦安的事隐瞒下去

    廖远见刘尚面色古怪,便忍不住问道:“怎么,此事可有为难之处”

    刘尚咬咬牙道:“恕在下冒昧问一句,廖兄是何时得到上头委派这人来三亚的消息”

    廖远见刘尚脸色慎重,不像是随口一问的模样,便应道:“接到指令是在我这趟去广州之前的事了……怎么这期间有什么变故不成”

    刘尚沉声道:“你说这姓秦名安的木匠,已经到三




第1337章 前程不定
    刘尚与秦安并无旧怨,但秦安来到海汉之后表现出来的蠢蠢欲动让刘尚深感不安。这源于他们两人对于完成任务的执着程度是完全相反的,秦安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而刘尚却是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考量,如果任务会影响到自己的安全,那肯定是选择先保自己。现在秦安对任务的执着已经影响到了刘尚的安全,廖远也已经从上头那里得到了关于秦安的消息,刘尚便只能借力打力,指望拉拢廖远一同对付秦安这个不安定的隐患。

    刘尚知道廖远也是极为谨慎之人,而且本地的情报网有相当一部分都掌握在廖远身上,他对于安全隐患的敏感程度应该还在自己之上,眼里是绝对容不下秦安这种沙子的。果然廖远对此反应强烈,对秦安的观感也立刻趋向于负面。

    廖远起身在屋内踱步了几个来回,这才对刘尚道:“此人既然已经去了昌化,当下要与其联系也多有不便。照你所说,他日后若是潜回三亚,也必定还是需要向我们求助,届时再看如何说服他放弃潜入胜利堡的打算吧!”

    刘尚应道:“他若是肯放弃倒也还好,若是听不进劝,那才是真的麻烦。”

    “若是听不进劝,那你我也只能以大局为重了!”廖远面色冷峻地应道:“总不能因为一颗耗子屎就坏了一锅汤!”

    刘尚听到这话就没有再往下接了,廖远也是极有主见的人,既然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他再说什么都会显得画蛇添足。他们所接受过的训练,对于何时该出手斩断可能牵连自己的情报线索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处在海汉这种十分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处理任何安全隐患的第一原则都是割裂和消灭,稍加迟疑可能就会连自己也搭进去了。廖远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样的情况自然明白如何处理才是上策,也不需要刘尚再给他吹什么耳边风了。

    两人又匆匆议定了今后的联络方式,刘尚便先行离开了。以他现在的身份,与廖远保持密切的接触并不是好事,降低见面频率也是一种有效的自保措施。现在已经成功让廖远对秦安有了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后续再设法对付秦安也会容易得多。

    只是想到自己目前在忙活的事竟然是算计同僚而非对付海汉,刘尚也不禁感到有些悲哀。回想两个月之前初到三亚,那时还充满了各种雄心壮志,想借着这次任务建功立业、加官进爵,但短短两个多月过去之后,这样的心思却已经因为接触到的残酷现实而变得淡了许多,从最初驱逐海汉收复国土的豪情壮志,到现在只顾得上自保,甚至不惜为此算计同僚,这样的心态变化让刘尚自己也觉得十分无奈。

    但刘尚自己大概也没留意到,他的心态发生改变正是始于环岛之行,在被于小宝招入青年团就有了明显的思想变化,到近日观战之后已经无法再继续抱定来时的心态。在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开始在用海汉式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了,简单来说就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更为实际,在察觉到原本的目标无法达成之后,并不会像秦安那样去选择铤而走险,而是潜意识中就已经在为自己考虑退路了。

    而之后阴差阳错被于小宝钦点进了青年团任职,刘尚的心思就更为活络了,如果没有那种强制性会暴露身份的任务,那么他在海汉潜伏期间大可就这么当官当下去,而且以后也会有继续往上升迁的机会。而上头考虑到情报来源,越到后面就越不会轻易动用他这颗重要棋子,更不会拿他的个人安危去冒风险,那么他个人的安全问题也会多了一层保障。

    虽说在海汉当官也未必是什么长久之计,但相较于之前所接过的差事,刘尚觉得目前的环境可算得上是相当优厚了。就连他目前的临时居所,也是由官方承担费用安排的住处,等他的正式入职手续办完,据说就会分配到一套免费的福利住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好歹也是独门独户,条件肯定也要胜过他先前与廖远等人在三亚港那边租住的房子了。

    当然相比当官所掌握的权力,这些吃穿住行的待遇还都是次要的。刘尚以前的差事都是在外面跑单线的时候居多,别说没人供他指挥了,就算协同执行任务的同僚也很少,一向只有服从上司命令的份,还从未有过发号施令的体验。

    但在海汉这边捞到一官半职之后,刘尚就迅速体会到了做官的好处,哪怕他的职位仅仅只是个临时性质的干事,但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很多事情只需要他开个口,便会有人代为办理,根本无需他自行跑腿。刘尚正是尝到了这样的甜头,才会在移民营认出秦安之后,自行设法套路移民营的工作人员,将其分配的地方改到了昌化。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挂职且并无实权的小官,刘尚简直不敢想象类似于小宝这样的海汉高官手中究竟掌握有多大的权限,但有一点他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如果他能继续在海汉衙门里做事,今后能获得晋升的机会是相当大的。刘尚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海汉官员对于他这种带有宣传技能的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求,而于小宝更是毫不掩饰对他才能的欣赏,只要有于小宝在上面罩着,刘尚相信升迁对于自己而言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能有机会做大官,刘尚对于继续留在海汉似乎也没那么抵触了。回到大明,他就只是情报机构中一个负责脏活累活的外勤人员,不但没有安逸的生活可享,还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如果留在三亚,别的不说,至少可以享受到海汉官员的待遇,不管是薪酬还是福利待遇,似乎都要大大好于回到大明,何况还可以顺带着将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秘密情报送回大明。

    能在海汉做多久的官,刘尚心里也没数,但他知道只要自己愿意,留下来做官并不会有太大的阻力,不管海汉还是大明都是一样,两边的上司出于各自的考虑,都会予以他极大的方便。而现在可能对这件事造成破坏的最大变数,便是初来乍到却极不安分的秦安了。

    &



第1338章 重赏之下
    刘尚本来的籍贯出身的确是在大明北部,在海汉入籍时也照实写了,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需要可以隐瞒的信息。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籍贯也会在关键时候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于小宝将他列入调动人员名单可谓有理有据,谁让刘尚既懂专业,又是当地出身于小宝说让他趁这个机会回去探亲访友,看起来也是对他的特殊照顾了,而且连推辞的理由都不太好找了。

    回山东刘尚的计划中可并没有这个发展方向,他的任务是潜伏在三亚,而不是去到海汉在海外控制的那些边远地区。再说他好不容易才从大明过来,这一下又被支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山东那边自然会有当地的情报人员对海汉的动向进行监控,就算要打入其内部,也不该由他来执行这样的跨地区任务。

    当然了,以刘尚目前的处境而言,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自己所能作主的了,他在青年团里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反对于小宝安排的程度。刘尚明白这种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也就是当面通知一声,走个形式以表现出上级的人文关怀,是为了让他感恩戴德,并不是真的要考虑他的个人想法。

    官场上的规矩,不管大明还是海汉,都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刘尚虽然刚进入海汉官场不久,却也已经多少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反对是不可能了,但刘尚也不想就这么认命,因为他在三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完成,而且如果现在离开,他也还是会很担心秦安那边的事情是否能有一个圆满的收尾。

    要是那个莽撞的家伙在三亚闯出了祸事,被安全部抓了活口,那即便是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山东,刘尚也还是逃不过安全部的追捕。他知道海汉人手中掌握有神奇的“千里传音术”,只要三亚这边逮着了秦安,那他在山东大概也不会平安度过第二天了。

    刘尚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推掉于小宝的安排,但他没有马上应声,那满满的犹豫可是都写在脸上了。于小宝在海汉人身边待了这么些年,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差,一看刘尚表情不对,便知他心中可能有为难之事,当下便主动问道:“你若觉得这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妨直说。”

    刘尚连忙应道:“卑职不敢,只是事出突然,卑职一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难道你不想回家乡去看看”于小宝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刘尚道:“这几年山东战乱不断,到处都是难民流匪,生活远不及这国泰民安的海汉国,回去看到满目疮痍,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若不是家乡故土待不下去了,卑职又怎会背井离乡,南下几千里来到三亚。”

    刘尚这番话倒也并不完全是虚言,山东这几年的乱象世人皆知,逃难到海汉国的难民又有几个愿意主动回去的海汉这边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毫无战乱之忧,发家致富的机会倒是不少。真正在海汉入籍的民众,除非工作委派的性质,否则极少会有人选择脱离海汉回到大明故土。类似像刘尚这样以平民之身来到海汉,如今已经有官职在身的人,那自然更不愿意脱离现在这个环境。

    类似这样的状况,在过去选拔北上人员时也多次出现过,很多北方出身的干部并不乐意再去到大明境内,而管理层对此倒也已经有了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于小宝道:“刘尚,你现在已经算是一名官员了,但你入职之后,到目前还暂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绩,我希望你能去北方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到时候回来了再去培训中心上个进修课程,今后也能多一些独当一面的工作机会。”

    于小宝这番话已经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刘尚,只要服从安排,日后必定会有升迁的机会。至于这升迁机会的早晚、幅度,于小宝没有明说,显然是要看刘尚的表现而定了。

    于小宝先前带队进行环岛巡视的时候,就对刘尚作过暗中观察,而且也征求过张千智的看法。他认为刘尚这个人的社会经验比较丰富,不但谨慎而且更为务实,他为海汉做事可不单单是出于感恩或是养家糊口的目的而已,而是有更多的利益诉求。不过于小宝倒是并没有往情报人员这个方向去想过,毕竟那也不是他的专业范畴,而张千智在环岛行程中其实另有监视目标,真正放在刘尚身上的精力极为有限,加之刘尚一路上极为小心地隐藏行迹,所以也并没有注意到他身上有什么破绽。

    对于刘尚的专业能力,于小宝可以是相当满意的,但不太确定的是便是刘尚的思想觉悟如何,再加上他又因为各种突发原因而一直未能完成归化籍干部的入职培训课程,让于小宝暂时也不敢对其委以重任。

    而此次执委会要求各部门组织人员参加北上援建,于小宝认为这也是再次对刘尚进行考察锻炼的一个好机会。将他派到北方去工作一段时间,一是可以利用他出身当地的优势开展工作,二来也让他在一线锻炼一下实际的工作能力,了解青年团工作岗位的性质和所起的作用。只要刘尚在执行任务中不出什么大的岔子,等过个一年半载回来,于小宝安排他去读个进修课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提拔了。

    当然这种考虑不可能对刘尚和盘托出,于小宝首先要做的便是说服刘尚接受安排,前往北方执行执委会分派下来的任务。不过他的确是没有想到刘尚并没有一口应承下来,而是对此还有一定的疑虑,所以他也就只能亮出一部分奖赏内容,以此来吸引刘尚,改变其原本的想法。

    刘尚脑子本来就精明,一听之下立刻就明白了于小宝的弦外之音。心动吗那是肯定的,刘尚来海汉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入海汉官场,如今第一步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但如果后续能有机会往更高的地方走,那也没有理由放过。刘尚相信不仅是自己,就算是自己的上司知道了目前的情况,也一定会支持继续往高处奋斗。毕竟职位爬得越高,所能接触的情报价值也会越高,他一个人能做的事有可能比大明在海汉部署的整个情报网都更多,到时候上面肯定也会对他有更多的特殊照顾。

    &nbs



1339.第1339章 意想不到
    相较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刘尚,显然是有功夫在身的廖远更适合执行诸如杀人灭口之类的暴力任务,何况他手底下还有好几名膀粗腰圆的下属可用,一帮人要收拾个木匠应该还是有极大的把握了。刘尚希望能通过廖远之手除掉秦安这个隐患,但又担心这事处理得不够干净会牵连到自己,毕竟在他眼,连廖远也是被划归在“累赘”、“隐患”这个范畴之内,是刘尚意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之一。

    刘尚对身边的所有人都严重缺乏信任,这也导致他很难将这种在他看来生死攸关的重要任务完全托付给别人去完成。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这些人全部从海汉消失掉,以便自己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1...506507508509510...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