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而本地的土著部落显然对于这么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缺乏利用经验,沿途都没有看到开垦土地进行耕种的痕迹,直到离开前一处河湾大约一小时之后,摩根才在望远镜中看到远处似乎有成片耕种的田地,但规模依然非常有限,目力所及之处也就二三十亩地而已。虽然这些田地距离后龙溪都还有大约千米左右的距离,但摩根可没有指望通行在河面上的驳船能够隐藏行迹,蒸汽锅炉所释放出来的水蒸汽和煤烟就算在更远的距离上也能轻易被发现,只要这里的原住民眼睛没瞎,发现这些来往于后龙溪上的怪船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与原住民的遭遇比摩根预计的来得更快,当船又向前方行进了一段之后,摩根注意到前面百米开外的江岸边有几个人正在涉水捕鱼。但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并非渔网,而是竹制的鱼叉。这几个土人裸着上身,几乎是在摩根发现他们的同时,也转过头来一脸茫然地望着远处驶来的蒸汽船。
“戒备!”摩根虽然很清楚对方的威胁极其有限,但并没有因此而大意,立刻便下达了命令。
船头的几名士兵立刻将步枪对准了前方的土人,但这些土人的紧张程度似乎更高一些,大呼小叫着奔上河岸开始逃窜,不过他们逃走时倒没有忘记提上河岸边装鱼的竹篓。而摩根自然也不会节外生枝地命令士兵去追捕这些土人,就看着他们消失在河岸的灌木丛后面。
看到土人们惊慌失措地上岸逃走,摩根并没有因此感到放松,这些未开化的土人下意识的举动,其实反映出了他们对外来者的警惕和不信任。如果对方连进行接触的意愿都没有,那双方在未来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就很渺茫了。
还有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这些土人既然会来河边捕鱼,就说明他们的部落距离后龙溪应该不远,假如将来这部落与海汉敌对,那这附近的河面显然都会处于土著武装所能覆盖的范围,这也是不可不防的一个潜在威胁。
不过现在摩根要赶时间去上游查勘地形,暂时也没空去探寻这土著部落的具体所在地。不然的话,他倒是很想带着自己的单兵装备去追踪这些土人,看看他们的老窝究竟在什么位置。
接下来的几里路,摩根注意到后龙溪西岸逐渐由平原过渡为丘陵,而东岸的变化则刚好相反。对照手中的地图,摩根知道下一个九十度的河湾就在前方了。
这个河湾自北向东呈现出一个半径颇大的弧度,倒是没有下游那处近乎直角的河湾转得坚决,因而水流也不像下游河湾那么湍急。摩根依然是照着前面的操作方式,下船上岸进行徒步勘察,在这里寻找适合建立营地的区域。但以这里的地形来看,摩根是不太可能找到具备天然防御优势的地点了,这无形中肯定会使得后续兴建据点时的工程量大为增加。而这种地形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便利地观察到周围区域的动态,只要在据点内搭建一个三四层楼高的瞭望台,就足以看清方圆数里内的状况了。
其实前次虞尧来这边实地考察的时候,也都在这些地方做过简短逗留,只是当时主要为了核实勘校地图,倒也没有像摩根这样带着具体目的而来,细致地对地形地貌进行考察。而摩根在这里所选定的地点,基本就确定会成为之后海汉大兴土木的地方了。
在考察完这处河湾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考虑到这里陌生的地理环境,摩根可不会再冒险驾船行进,便就近找了一处水流稍缓的河岸停靠,然后全员下船上岸,搭建了一处临时营地。
摩根所带的部队虽然并非野战军,但因为这次的任务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出发前也配发了不少野战装备,这行军帐篷、厨具、简易防御工事等等,布置起来非常快,一个多小时之后就吃上了热食。这个时候淅淅沥沥的雨水终于停了,士兵们趁着吃饭的时候身上暖和,纷纷把湿漉漉的军服脱下来搭到火堆旁烘烤。虽然每个人都有配发的军用雨衣,但在室外一整天的行动,难免还是会有不少的雨水从衣领浸入了内层的军服。
目前海汉已经试制出了橡胶涂层的雨衣,化工部门用木炭和硫磺制备出了二硫化碳,用于溶解橡胶,将其涂在布料表面,就能起到极好的防水效果了。这种办法原本是在19世纪末才被英国人麦金杜斯发明出来,并且英语中的“雨衣”一词也以发明人的名字mackintosh命
第1023章 先遣队(四)
作为一片尚未开化的地区,台湾岛上的大部分区域仍然是被森林所覆盖,由于地势高差悬殊所形成的气候和温度差异,使得这里生长的林木种类繁多,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代树种4000余种,以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具备经济价值的数目就有数百种之多,摩根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但多少也认得一些树种,进山没走多久,便辨认出了樟树、马尾松、油桐、漆树、白檀、红桧、冷杉、水柳、赤杨、扁柏等多种可用作工业原料的树木。如果建设部的木工头子蔡弘展来到这里,只怕口水都会留下来了。
虽然海南岛腹地也有不少类似的原始森林,不过摩根日常活动的区域都在三亚城区,的确很难有机会投身到眼下这种自然环境当中。如果不是有任务在身,倒是可以把这一趟差事作为一次赏心悦目的野营休闲旅游了。
但摩根的好心情维持的时间也不长,很快便有前方探路的士兵回报,称在林间发现了一处人工设置的捕猎陷阱。
摩根跟随发现陷阱的士兵来到这处地方,一眼便看到一条棵小腿粗细的树以一种诡异的弧度弯向地面,在其树梢与地面之间有一条绿色的树藤绷得笔直,看起来这棵树似乎被这条树藤给拉弯,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可并不是一条天然的树藤,而是一根染成绿色的粗麻绳,绳索上还特地挂了不少枝叶,粗看之下的确很容易忽视其真面目。
“首长,这个叫吊弓套子,小人投军之前也当过猎户,一看便知这东西的底细。”带路的侦察兵手中拿着一根刚才在山脚砍来当登山杖的树枝,说完之后便将其投向那绳索隐没在地面草丛的地方,只听嗖地一声,被触动的机关立刻发动,那棵拴着绳索的树梢一下反弹回去,力道之大让旁观者都吃了一惊。
侦察兵继续介绍道:“这套子对付重不过百斤的猎物特别好用,什么水鹿山羊之类的,一下就能甩到空中荡个七荤八素,如果是用竹子当吊弓弹性更佳,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家里人用这套子还抓到过野猪。这种套子设在野外,猎户一般两三天就会巡视一次,。”
摩根看着这绳索的粗细和弹出的力道,要是人踩上去多半也不能幸免会被套住弹到空中挂起来。要不是有懂行的侦察兵发现了这处陷阱,说不好就会有人中招。当然了,这个捕猎陷阱的技术含量还是其次,其出现就意味着土人会在这一区域内活动,这才是摩根在意的重点。
摩根叹了口气,看了看山脚下的临时营地,与土人设下陷阱这地方相距不过一两里地,执委会极为看重的石油基地应有的安全区域可不止这么一点距离,看来这桩麻烦最终还是绕不过去了。摩根不想去揣测土人发现自己这些“入侵者”之后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像油田这种重点项目的安全保障不可能寄托于侥幸,肯定得主动采取一些行动来维持安全区的存在才行。
按照海汉在1631年石碌暴动之后制定的安保方案,重点工业项目方圆五至十里内的区域都必须作为安全区进行清理,具体标准视项目重要程度和周边环境而定。在安全区内不允许有非归化籍的人员居住或长期逗留,一切可能会成为安全隐患的外部人员都必须驱离这个区域。像出磺坑这种周边都是山地的环境,也至少要保持半径五里的安全区,但在附近出没的土人大概不会认同海汉这种单方面划界的行为。
与出磺坑所在河谷相邻的山脊并不算太高,顶部海拔大约四五百米,但因为没有道路加上降雨不断造成的湿滑,摩根等人还是花了两个小时才抵达最高处。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西边隐约可以看到位于山区之外的冲积平原,而其他方向就全是望不到边际的山脉了。虽然降雨对于可见度有比较大的影响,但仍可看到东边的中央山脉要比自己所在的位置更高出不少。
出磺坑这个位置只是刚刚进入山区而已,以东有面积旷阔海拔都在两三千米左右的山区,不知在这些山区中存在着多少默默无闻的土著部落。虽然摩根并不畏惧与这些未开化的土人为敌,但这种敌在暗我在明的感觉还是让人不太舒服。海汉要在这山沟里落脚生根开采油田,所需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是这里极为不便的地理环境,更大的潜在威胁还是那些态度尚不明朗的土著部落。
从这望向山脚下的后龙溪,可以看到这条小河在林间穿梭,上游水道是沿山势向东,折出了一个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湾,然后在摩根所在的这座山脊的东边山脚下与一南一北从山区流出来的另两条小河汇合,河水多年的不断冲刷在山谷中形成了一片小小的三角形平原。
摩根换了个视线更好的位置,举起望远镜观察这个与出磺坑仅隔了一道山脊的河谷平原,像这种水道交错的地方,土地必定十分肥沃,若是今后要在山中安置人口,倒是可以组织人手将这河谷平原进行开垦,也就不用辛苦运粮进山了。
不过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未必那么顺遂,摩根很快就在望远镜中看到了他并不乐于见到的景象。山谷的边缘有不少竹楼,沿着山坡次第排列,在树林的遮掩下的确不太容易被看到。也就是摩根手里拿着望远镜慢慢打量,先看到了河岸上开垦的田地,然后顺藤摸瓜便找到了隐蔽在山林间的村落。
摩根猜想这些土人将村落建在山脚有坡度的地方,大概也是为了避免这几条小河在雨后水位上涨时淹没了自己的家园。摩根仔细观察一阵,从目力所见的村落规模来推测,这个部落至少有上百户人家。说不定在刚才经过的山林中设置捕猎陷阱的猎人,也是出自这个部落。
摩根大致目测了一下,这个土著部落所在地与出磺坑的距离肯定是不到五里地,今后在出磺坑开采油田,也不可能就这么放任这个部落存在于卧榻之侧。最理想的解决方式,莫过于让这些土著能够主动迁离,但摩根心中可没多少把握能够与对方达成谅解。
“下山吧!”在确认了这个部落的位置之后,摩根也
第1024章 先遣队(五)
摩根又看了看周围地面上的脚印,虽然多而杂乱,但来去都是通向河岸,显然是自己这队人所留下的印迹,而通往内陆的方向则很干净,看样子的确没有其他人在这两天内接近过这一区域。他之所以要研究这种细节,是想借此来判断本地土著活动频繁的区域,并对今后在后龙溪流域的据点部署兵力做出相应的调整安排。
按照摩根的计划,是打算在入海口海岸、航道途中两处大的河湾,以及出磺坑油田这四个地方设立据点,这四处据点之间的路程大致相当,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三十公里长的水路沿途护卫责任平均分摊开来,减少途中护卫的漏洞和压力。如果运输物资的船队在途中出现状况,只要船上放出报警信号,临近的据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驰援。
另一方面,摩根也是考虑到这后龙溪沿河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正好用来安置移民进行开垦耕作,补贴本地的粮食需求,减小对外界的物资供应依赖性。等过个两三年本地有了几千常驻人口的规模之后,大概就不用再担心来自附近土著部落的威胁了。
海汉的领土扩张从来都不只是军事领域单线操作,殖民安置和长期经营,才是真正占领一个地区必须要采用的手段。海汉在穿越后这几年里能将各种有主无主的土地据为己有,除了运用武力之外,巧妙而高效地进行殖民也是重要条件之一。这后龙溪流域有大约四十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安置一两万农业人口都不是问题,只要民政部愿意往这里塞人,这片荒芜之地在几年后变身农业大县也是有可能的。
摩根一行人在当天下午便回到了海岸边的临时营地,还没下船他便看到了岸边码头上站着的田叶友,正朝自己缓缓挥手示意。田叶友昨天一早从台北鸡笼港出发,天黑时分便已经到了苗栗这处基地,早就等他多时了。两人虽然许久未见,但关系倒是一如既往地融洽,见面之下便是一记大大的拥抱。田叶友早年曾跟北美帮一起远行安南黑土港,期间早就适应了这帮人的欧美礼节,因此倒也毫无隔阂。
“想不到你还有出来带兵的一天!”田叶友打趣道:“我还以为你已经开始在三亚养老,不会再离开海南岛了。”
“我得趁着还能动弹的时候多出来活动活动才行,老是待在三亚那地方,人真的会发霉的。”摩根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几名伙伴,除了约翰逊因为家庭的原因还留在三亚,其他人都在外面发展自己的事业。我当初跨过半个地球来参加穿越,也并不是为了贪图享乐,我也想做一点事情,能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后世的历史书上。”
“这么正经……”田叶友在摩根肩上用力拍了拍道:“放心吧,到了台湾岛,你就有事做了!”
摩根皱眉道:“怎么听你说起来,这台湾岛上好像很不太平”
“大事没有,小事不断。总会有一些不服管教的人,会跳出来挑战海汉的权威。”田叶友说到这里边主动转开了话题:“这几天进山有什么收获碰到当地的土人了吗”
“倒是碰到了几个,不过都没有发生接触。”摩根揉着肚子道:“跑了一天饿得不行,去指挥部坐着边吃边聊。”
1633年三月,海汉军攻下了原本由西班牙人掌控的鸡笼港,并立刻对当地进行封锁,然后在附近的山区找到了金矿矿脉进行开采,而被工业部委派到当地负责这个矿业项目的人正是田叶友。他在最近这一年中一直都待在鸡笼港,指挥督导当地的金矿运作,勘探、开采、冶炼一条龙都是由他负责。
在过去一年的运作中,金瓜石金矿就产出了近两百公斤的黄金,这笔钱除了冲抵掉海汉军攻打台北地区的军费开支之外,还有大量的盈余通过分成分别进入海汉国库与军方的预支军费当中。而主动发动战争抢下台北地区这个决策,也被视作了海汉执委会在过去两年中最为英明的决定之一。
两百公斤黄金听起来不少,但真正实物却也没多少,铸成金砖之后也就七八块砖,用一个不大的箱子就能装起来。但执委会和军方所看中的不仅仅是头一年的产量,而是这里的开采前景。按照所知的信息,金瓜石矿区在原时空最高的年产量曾经达到两吨以上,是现有产量的十倍之多,其价值甚至比目前海南岛一年间所能征收到的赋税还高得多,这笔来自鸡笼港的巨款收入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能够比较顺利地开采到矿脉,头号功臣自然是全权负责这个项目的田叶友了,不过执委会除了能将他的家人送到当地探亲,在生活方面创造尽可能好一些的条件,似乎暂时也没法给他更好的待遇了。田叶友暂时也没办法调离矿区,因为当地的金矿大多是以体积较小的富矿体存在,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才能识别这些矿藏所在处的蛛丝马迹,所以勘探工作也得长期持续下去。
除了金矿之外,当地还有多种伴生矿,如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硫砷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重晶石、明矾石等等。这些伴生的矿物中有一些也同样具备了开采的价值,可以从中提炼出有用的物质,还有一些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却是勘探金矿的重要指标,同样忽视不得。
辨识这些矿物并制定开采计划,多数时候也只能由田叶友亲自上阵,他虽然身边带了一批徒弟,不过技术水平和专业经验还是跟他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批徒弟学满出师之前,田叶友大概都还得在台湾岛一直待着。这次正好遇到苗栗的项目性质特殊,加之距离台北也近,才会一纸调令让他从鸡笼港过来为石油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建设部加班加点在矿场附近的海边盖了一栋两层别墅给我,推开卧室窗户就能看到太平洋和楼下的大花圃,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且不用做什么喂马劈柴的力气活,有什么要求吩咐仆人就行,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隔天去一趟矿区,到处走走看看,半天就完事了。日子很悠闲,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种生活算不算幸福。”田叶友说出这番话的时
第1025章 先遣队(六)
在一口气增加了数百名劳力之后,海岸营地的建设工程也终于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施工人员沿着目前临时码头所在的区域,在外围划出了东西和南北走向两条防御线,准备以此将临水的一片地区隔离出来,作为海汉在苗栗的海岸的主营地。这个区域正好位于后龙溪入海口,规划方案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形优势,让西、北两个方向以水面作为天然屏障,只需在东、南两边设置防线应付来自陆上的威胁即可。
目前的台湾岛西海岸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海汉掌控在手中,虽然荷兰人在大员港还保留着一块殖民地,但当地长官汉斯很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按照双方在1632年11月签署的谅解协议,进出大员港的荷兰船只从不能从福建海峡前往大员港以北海域,即便是前往冲绳和日本方向的荷兰商船,也都只能从台湾岛南部的巴士海峡绕行过去。
而原本在福建海峡活动的海盗和西班牙人,在去年就已经统统被消灭或驱离出了台湾附近海域,因此对位于台湾西海岸中部的苗栗地区来说,已经无需再考虑来自海上的人为威胁,临海的营地可以将主要的防御力量部署在陆地方向——毕竟在这个地区唯一能威胁到海汉的就只有内陆山区里的土著部落了。
考虑到土著部落的武装水平,海汉当然也不需要在这里动用建炮台之类的大招,只要在外围挖出壕沟拉上铁丝网,再布上一些鹿砦拒马之类的障碍物,在建立起防御纵深的同时尽可能收窄防御面,然后在留出的几条主要通道附近修建胸墙和隐蔽工事,让防守方在战时能够集结兵力稳稳地实施火力输出,防御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了。
在摩根从山区回来之前,田叶友已经替他将驻地的民工分为了两组分头施工,一组负责修筑军用设施,以外围的防御工事为主。另一部分则是负责民用设施,如码头、仓库、营房,以及营区的各种生活所需的设施。另外还需利用本地的林木资源开始制备更多的建材,以便用于内陆几处据点的初期工程。特别是油田所在地,在勘探期往当地派驻的人员就会接近千人,安置这么多人所需建设的长驻营区也是不小的工程了,一部分建材也不需等大部队开进去之后才在当地进行制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