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如今北到舟山,南至安不纳岛和星岛,海汉所控制的海域跨度已经超过八千里,治下区域人口超过三十万,且与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贸易和外交关系,最关键的是治下的归化民比例和民心所向也已经趋于平稳,建国的各方面条件都趋于成熟。而这次施耐德亲自南下主持南海贸易联盟的组建工作,除了商贸方面的作用之外,基本上就是为了给接下来宣布建国预热了。
距离每年四月一日的海汉穿越周年庆还剩下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南海贸易联盟的成立无疑是给海汉在这个时机宣布建国锦上添花。届时能请到多个国家到三亚观礼,算得上是海汉外交事业的里程碑了。
签署完协议之后的当天,施耐德便在庆祝酒会上向到场的嘉宾发放了之后到三亚观礼的请帖。除了大明的两位使者脸色稍显不自然之外,其他人则是纷纷起身向施耐德等人表示了祝贺。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海汉所作所为早就是一个地区强国的风范了,现在要补办这么一个建国的仪式,大概也只是为了今后跟大明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名正言顺而已。
而类似占城、安南这样的国家,对于海汉建国一事倒是十分支持。他们在过去几年中与海汉的合作日趋深入,但终究国内还是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认为海汉并非国家,双方建立的合作协议和盟约都没有什么实际效力可言。而海汉建国之后,双方的外交关系就可以进入正常化状态,到时候很多领域的合作也将会由目前遮遮掩掩的地下操作转移到明面上来。
当然像葡萄牙、荷兰这样亦敌亦友的国家,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的心态就比较复杂了。海汉建国之后,就意味着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又多了一个正式的对手,而非此前的民间武装势力了。但这倒也不尽然是坏事,毕竟有了国家的名义之后,海汉对于国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大概也得趋于正常化,不能再随心所欲的玩下去了。
而对此最觉尴尬的,大概就是大明了。虽然海汉建国早就是迟早的事,福广两地的官府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真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如何处理好大明与海汉之间的官方关系的确是一个令人为难的大问题。
海汉现有的领土是以大明琼州岛为核心,就这么生生被海汉占去领土用于建国,两广地区的官府的确很难向朝廷交代。而朝廷如果不认同海汉的做法——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状况,那么肯定会采取军事手段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即便福广两地的官府阳奉阴违不与上面配合,但想要让大明与海汉以国与国的关系正常建交却也将十分困难。
但以海汉目前与福广两地官府的关系,对这个观礼的邀请还真不能轻易说不。目前两广总督已经从王尊德换成了熊文灿,而后者在此之前正是担任福jian总督一职,在位期间与海汉人也算是十分熟悉。福jian总督的职位暂时空缺,但以许心素此时在当地的人望,接任这一位子的可能性非常高,目前该打点的关节都已经打点到位,就是在等朝廷的正式任命了。
假如许心素成功上位,那么福广两地的最高掌权者都是跟海汉关系交好的官员,也很清楚大明与海汉交恶的后果有多严重,不太可能在这种时候折了海汉的脸面让其下不了台。就算熊文灿和许心素到时候不会亲自前往三亚观礼,至少也会派出代表——就如同这次来安不纳岛参与会谈一样。
代表熊文灿来安不纳岛的人名叫熊信,据说与熊文灿也有些沾亲带故的私人关系,是跟随其多年的亲信幕僚之一。熊信与福jian来的董烟云过去因为公务也有过来往,算是老相识了,于是两人便一起约了施耐德和颜楚杰在私下碰面,想就海汉建国这事先做一做沟通。不然到时候这两地都没有正式的大明官员出面参与海汉的建国仪式,说不定就会因此而让海汉人有所误会。
施耐德听完熊信婉转地说出他们的顾虑之后,笑着安慰道:“熊先生不用忧虑,熊大人、许大人的顾忌,我们早就想到了。其实海汉建国这件事,只要把影响范围控制在大明南方就行了,我们并不准备现在就跟大明朝廷打交道,相信崇祯皇帝和朝堂上的各位大人也没工夫来顾及海汉这点事。”
熊信道:“建国之事,只怕是瞒不住朝廷的,快则月余,慢则三五个月,消息终归会传到北方去。”
施耐德道:“这个好办,如果朝廷发文征询,只要福广两地官府不认就行,能拖就拖。反正京城远得很,公文来回一趟就一两个月了。等京城那边拖不住了要派人过来查证,我们再想应对的办法。”
熊信心道你走一步看一步岂是长远之计,害我家大人丟了乌纱帽那就麻烦了,不过他嘴上却不敢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只能劝道:“朝廷虽然奈何不了贵方,但福广两地诸多与海汉交好的大人却会因此而受到责罚,这样……终究不大好吧以在下之见,还是先议一个万全之策出来,既能让贵方顺利建国,又能对朝廷有所交代,岂不更好”
施耐德笑道:“熊先生如果有什么考虑好的方案,不妨先说来听听。如果行得通,我们也可以参考参考。”
&
第九百五十章 形势变化
不过熊信的担心其实有点多虑了,海汉执委会目前还真没有攻击广州这样的打算。这几年海汉在琼州岛上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各种大型基建工程接连不断,如果要把根据地迁往大陆,耗时耗资都将会十分巨大,现有的投入也会有大部分因为执政机构迁走而失去作用。而且大陆地区的群众基础远不如经营了数年的琼州岛,迁过去之后包括基层民政管理体系在内的很多工作都得从头再来,这并不是执委会想要看到的局面。
海汉目前主要的扩张方式是以蛙跳式占领沿海地区大型岛屿为主,岛屿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可以大大地降低海汉治理地方的难度,而与大陆距离较近又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得人口和资源,顺便把海汉的产出的工农业商品销往大陆市场。立足于海岛而非占领大陆城市,这种清晰的发展思路基本上杜绝了海汉与大明出现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使得双方的外交关系留出了更多的缓冲空间。
当然了,这些战略高度的决策,颜楚杰和施耐德是不会向大明代表进行详细解释的,何况就算说了他们也不见得能够理解海汉的意图。
“我们准备了亲笔信给熊、许二位大人,信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请两位把信带回去,相信大人们看过之后,就会安心了。”施耐德也不想再浪费太多口水,拿出已经准备好的信件,总算把这两名大明官方代表打发走了。
“太累了,这次回三亚之后我要给自己放个假了。”送走两人之后,施耐德便瘫倒在座椅上,无力地抱怨道:“这么大的项目,起码要用一两年来慢慢谈判磋商才行,执委会要赶着在一两个月里把事情办完,简直是要我老命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颜楚杰安慰道:“要在四月初办建国典礼,只能赶在前面把贸易联盟搞定了才行,到时候就能跟各国签署正式协议了。好在这任务也算是基本完成了,等你回去可以安安心心休息两天了。我才是真的苦,出来几个月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去,得等到星岛那边的基地成型了才能放手。”
颜楚杰在去年九月就离开三亚,率领舰队南下军演,这一晃眼已经三四个月过去了,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上漂着,日子自然是远不如在三亚待着舒坦。如今罗杰在星岛,穆夏柏在金兰港,两员大将一南一北,空着安不纳岛这地方只能由他来亲自坐镇了。而星岛和安不纳岛的大量基建工程几乎都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同步进行,哪边都离不得人,颜楚杰也不可避免地会被栓在这里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但想到建国在即,梦寐以求的大业将成,就算苦点累点,他们也都咬着牙准备挨过这段时间。毕竟海汉国建立之日,便是他们这些开国元老名垂青史之时,现在多付出一点还是很值得的。何况即便是在这南海孤岛上,他们所享受的生活水平也远非常人可比,吃住行都是有专门的标准,全部是内部特供的好东西,要干什么只需一句话吩咐下去就行。
南海贸易联盟的框架协议签署之后,各方代表便开始陆续离开安不纳岛回国。关于贸易联盟的实施细则还有非常多的条文和文字资料需要他们回去之后慢慢消化,有很多具体的措施也还得花费不短的时间来进行实施操作,一些具体的双边、多边合作协议,由于需要向各自的国内上级报批,还得等到四月初到三亚观礼的时候再进行签署。
南海贸易联盟建成的消息在半个月之后开始在各国传开,而对于各国商人来说也是有喜有忧,类似大明、安南、葡萄牙等与海汉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自然对此十分欢迎,因为此前签署的框架协议包括有许多成员国互惠的内容在内,今后在跨国的订货、运输、销售、结算、仓储等等贸易环节都将会享受到更为便利的条件,无疑将会大大促进这些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大幅增长。
但对于类似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联盟成员来说,贸易联盟所将带来的效果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太好判断。尽管东印度公司很不甘愿接受,但海汉还是强行规定了荷兰商船的活动范围,并且指定了荷兰商人在东北亚地区可以进入的贸易港分别为三亚、香港、高雄港,以及舟山定海港四处地方。而原本还可以前往进行贸易的琉球、东瀛、朝鲜等地,统统都被海汉列入了禁区。荷兰人当然知道这是海汉有意识要逐步垄断这些地区的外贸交易,但现有的海上武装力量远远不是海汉的对手,除了忍气吞声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东印度公司当然也可以对于这些暂时没有写入联盟框架协议的内容阳奉阴违,继续悄悄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但这样做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海汉人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再另行对荷兰商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警告,而是发现之后就直接处理,连人带船全部扣押,同时保留驱逐大员港荷兰人的权力。这样大的风险相对每年从东北亚地区运回那十几二十船的货物而言,的确有些得不偿失。
当然除了被限定商业活动范围这个弊端之外,荷兰人倒也不是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比如他们每年心心念念要从大明采购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东方特产,就可以通过海汉得到更大的供应量——不过采购价格也会因此而上浮两到三成就是了,毕竟海汉人可不是在免费做公益,垄断经营就得有相应的效益才合理。
但有得买总比买不到要强,因为与大明官方交恶,过去荷兰人都是委托给许心素、郑芝龙这样的买办商人进行采购,不过后来许心素投靠了海汉一方,而十八芝又被赶得东躲西藏根本没法再与大陆进行贸易,这些价值高昂的货物也越来越难买到。而之后海汉人在澎湖和高雄落脚之后,那些原本还会运货前往大员港的走私商也统统都在海汉的警告下偃旗息鼓。如果海汉不给东印度公司开辟这个渠道,荷兰人从事的走私贸易也迟早会被彻底封锁。
除此之外,在巴达维亚到遥远的大明这段航程中也多
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会办学
长达八十年的独立战争,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算是一场时间跨度极大的苦难。不过荷兰人却正是在这数十年的战争期间,通过海上航线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世界各地,建成了这个时代覆盖地域最多的商业网络,这种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而在此过程中,荷兰如何处理好国民的国籍问题,也同样成为了海汉的研究资料之一。
不得不说荷兰人在这方面的措施远远不及他们在商业领域的精明,在独立战争开始的几十年里,处于交战区的民众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处于混乱状态,而所谓的新国家又没有及时拿出一些有效的举措来拉拢这些民众,只是一味地强调要跟西班牙划清界限。民众找不到归属感,只能弃家逃难以躲避战火,以至于交战区的生产基本都处于停滞状态,对于荷兰国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海汉的措施显然要高明得多,先通过归化籍这种特殊户籍制度来稳定治下地区的民心,同时收买拉拢驻地的大明地方官府,使得双方在统治权方面的矛盾并没有激烈爆发出来,避免了在起步阶段与大明交恶。而加入归化籍的民众就成了为海汉所用的劳动力,并且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了可观的价值。可以说海汉在初期阶段能够发展得十分顺利,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执委会所制定的人口和户籍政策。
范迪门在考察海南岛这段时间中,自然也注意到了双方在人口管控领域的政策差异,既然宁崎主动谈到了这个话题,他也没有打算回避,而是想就此跟宁崎好好探讨一番:“我国在独立战争前期确实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国籍管理政策,在这方面贵国的做法的确很高明,假如当初发起独立战争那些先驱能够考虑得这么周全,或许我们能够早一点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宁崎笑道:“可惜的是你们的建国先驱只是一群商人,而不是真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看到的是独立后将会获得的经济利益,但对于怎样去治理一个国家却缺乏长远的规划。商人当政,很多事情办起来就不是那么顺遂了,贵国与西班牙的战争在短期内还不会结束,照现在的战局打下去,至少还会持续十年以上。”
范迪门忍不住追问道:“我一直很奇怪,为何贵国对遥远的欧罗巴大陆所发生的状况如此了解就算是葡萄牙人能为你们提供情报,但也很难具备时效性,你们到底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宁崎心道这个问题可没办法给你详细解释,就算照实解释了你大概也会以为我是在胡说八道,当下只是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嘛……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来自于上面的指示。”
宁崎说罢抬手向上方指了指,范迪门皱眉道:“上帝的旨意”
“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宁崎也不解释,继续说道:“我们所掌握的消息远比你能想象的更多,关于欧洲战场上的局势变化和战事进展,我们得到消息的时间大概会比你们快半年到一年不等。”
“你们……一定是掌握了某种黑魔法,或者是有女巫在暗中施法!”范迪门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惊恐神色。
“范迪门先生,你就不要瞎猜了。”宁崎对他的反应又好气又好笑:“我们海汉可不兴魔法、巫术这些荒谬的东西。这只是某种需要保密的先进技术而已。”
范迪门对宁崎的解释仍是半信半疑,不过他想起以前听巴达维亚的汉人说过,海汉人的确是掌握了某种神奇的预测能力,甚至可以对千里之外的事情未卜先知。等这次转完海南岛回到三亚的时候,倒是要把留在当地办事的苏克易再找来问问清楚。
“好吧,说回正题。”范迪门心知追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便果断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既然阁下对欧洲的形势如此了解,那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有什么看法”
宁崎道:“荷兰想在欧洲争取独立,就必须先赢得战争,不过这场战争短时间内还不会结束,正如我刚才所说,至少还得打上十多年。”
“上帝!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早点结束这该死的战争”范迪门虽然并不完全相信宁崎的话,但听到这样的判断终归是有点失望。当然他也知道新教国家对天主教国家的这场战争的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仇恨和冲突爆发的根源是来自几百年积累的宗教和国际政治矛盾,短时期的局部停战有可能实现,但完全结束战事却是遥遥无期。
“办法是有的……”宁崎只说了半句便戛然而止。
范迪门等了半晌见他并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忍不住催促道:“阁下如果有派得上用场的办法,本人愿意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出一笔咨询费作为报酬。”
宁崎摆摆手道:“你想多了,钱财对我个人来说没什么意义。我不说,是因为这事操办起来太困难,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宁崎越是卖关子,范迪门就越是着急,还待要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马车却已经停了下来,外面的卫兵报告道:“首长,到地方了。”
宁崎笑道:“关于这件事,我们回头再找机会谈,现在先参观下一家书院吧!”
儋州作为海南岛上的文化教育中心,书院着实不少,如果要一家家地挨着参观一遍,那估计一周都未必看得完。宁崎的时间有限,所以张新也就只安排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间书院。眼下参观的这间书院名叫琼西书院,意即琼州之西。书院的山长和教师也是早早就守候在了大门外,恭敬地等待宁崎一行人的到来。范迪门本来还待跟宁崎探讨几句,但停车之后看到外面这景象,当下也只能叹口气把话先咽回肚子里了。
相较于先前参观的白鹿书院,琼西书院所走的路子明显不同。如果说白鹿书院是比较传统的旧式书院,那么琼西书院可以说是新时代下按照新模式运作的新式书院。当然了,这座书院本身并不是新成立的,其历史也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嘉靖年间。但其经营水平和规模远不及出了好几十名举人的的白
第九百八十七章 职业培训
琼西书院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目中,与航海相关的专业因为开设时间早,积累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算得上是书院的优势项目。张金宝首先带领宁崎一行参观的便是造船专业,当然这里的师资力量相比三亚的胜利港造船厂只是入门水准,所谓的专业技能也主要就是木匠手艺和基本的船体构造知识。类似海汉自行建造的帆船,因为船体结构和建造方式上与传统的中式帆船存在一定差异,工匠也都是在进入海汉治下的造船厂之后,才能接触到这些有保密要求的先进技术,这些东西在培训船匠的书院里是肯定学不到的。
不过因为琼西书院是最早跟海运部签署人才输送协议的教育机构之一,海运部对琼西书院还是有一定的扶持措施,比如每年都会派出专业工匠到这边来上指导课,让这些学员在培训阶段能为之后进入造船厂工作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这在技术层面上也保证了琼西书院教出来的学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海汉造船厂的要求,从而让书院在招生时也得以具备了更大的优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