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与穆夏柏的竞争,基本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南海舰队在此之前都是驻扎在金兰港,接受穆夏柏的直接指挥,军委要选拔一名南海地区的指挥官,肯定会将驻守中南半岛多年的穆夏柏考虑进去。但穆夏柏的劣势就在于他是陆军出身,对海军事务的熟悉程度不如罗杰,也缺乏在海上指挥舰队作战的经历,军委如果打算将南海舰队部分迁到星岛驻守,穆夏柏的专业能力或许就会成为海军所质疑的对象。
而罗杰在航海方面的经验显然是要强于穆夏柏的,对星岛这里的特殊环境而言,指挥官肯定必须具备航海方面的技能才行,所以他对于这次的辩论毫不紧张,乐于将先机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我建议,军委能优先考虑罗杰。”穆夏柏一开口,把颜楚杰和罗杰都吓了一跳。
颜楚杰本来准备做记录,听了这话便立刻放下手中的笔问道:“老穆,我现在是代表军委跟你们谈话,你可要考虑清楚。”
穆夏柏正色道:“我知道,我也是很严肃地在回答你。我先说下个人原因,这次出发前,我大老婆已经怀上了二胎,小老婆肚子里也有了,生老大的时候我在安不纳岛打仗,不想再错过后面的孩子降生了。我知道星岛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也明白这里的指挥官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但对我来说,老婆孩子也很重要。”
穆夏柏当初是单身参加穿越行动,被分派到安南之后,才与安南北方一家富商联姻。他穿越时已经35岁,到现在四十出头,以这个时代的结婚生子状况来衡量,其实已经到了做爷爷的年纪了。不过他家老大在1631年夏安不纳岛之战时降生,现在才两岁半而已,可以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
当初单身来到这个时空的穿越者们,大多数都已经有了伴侣甚至儿女。在原来时空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大龄单身者,来到这里之后却都成为了各国权贵争相巴结的对象,与海汉人的联姻可以为自家的利益提供稳妥的保障,就算跟海汉没有生意上的往来,家里有个海汉女婿至少也能在危难时多一条退路。
在有了家庭之后,的确很多穿越者都会选择更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常年驻扎在外的人员,每次工作调动往往就意味着举家搬迁,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而去主动承受这样的代价。穆夏柏不是第一个在两者中选择家庭的人,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穆夏柏接着说道:“罗杰人年轻,现在也没有家庭负担,对南海各国的状况也比较熟悉,加上他在航海方面的能力的确要比我强,出任星岛指挥官比我更合适一些。他在安不纳岛这两年,我们一直合作得很愉快,我想今后应该也能继续保持下去。”
罗杰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穆夏柏居然并不打算竞争这个职位,这个表态让他之前所做的准备全部都落到了空处,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
倒是颜楚杰还比较沉稳,再次向他确认道:“你刚才所说的这些话,我回去之后会向军委和执委会传达,你考虑清楚了”
“考虑得很清楚。”穆夏柏点点头,然后向罗杰伸出了手:“好好干!”
“谢谢!”罗杰这个时候终于才确信真是对方将这次机会拱手让给了自己。尽管他对自己在竞争中胜出有极大的信心,但穆夏柏的主动退出却让这个位子的最终人选变得毫无悬念了,这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虽然后续的任命和调令肯定得等到颜楚杰回到三亚后过一段时间才能发出来,但鉴于目前罗杰并无其他竞争对手,穆夏柏退出竞争后基本就可以确定这个位子的归属了。不过星岛的位置处于东西方海上航道的要害地带,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安不纳岛,未来将会面临的利益纷争也是可以预见的,罗杰在星岛所将面对的压力和竞争,肯定将远远大过他前两年在安不纳岛掌权的时候。荷兰人、亚齐国、柔佛国,乃至葡萄牙人,对于海汉的进驻大概都不会抱着欢迎的态度,罗杰必须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行。
这个人选暂时还不会对外公开,罗杰在近期内也仍将回到安不纳岛驻扎,不过舰队中为数不多的穿越者都在晚饭时获知了这个消息,并向罗杰表示了祝贺。只有章运对此还觉得有些许不安,晚饭后将罗杰叫到海边询问安不纳岛的事宜。
“那你前些天跟我提那动物园的事怎么说回头你调走了这项目还弄吗”章运有些担忧地问道。
“照常进行啊!我不是已经说了,整个项目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操持,商务部和其他一些相关部门,包括你所在的部门,都会陆续介入进来。”罗杰解释道:“接下来这半年里投入安不纳岛的资金,肯定比前两年加起来还更多,安不纳岛的整体打造是箭在弦上,就等钱到位了。不管是我在岛上还是以后别人接替我的位置,这个事都会按着流程进行下去,不会因为个别位置的人员变化就停下来的。你在中间的作用很重要,放心好了,你不会被遗忘的,项目开始之前会有人联系你,说不定会下正式的调令把你工作地点暂时调动到安不纳岛一段时间。”
安不纳岛的整体打造规划所涉及的资金量非常大,只靠军方肯定是无法运作起来,罗杰在南巡途中招揽章运加入这个计划,其实严格说起来也只是锦上添花,让整个规划更加完善而已。当然了,既然章运的加入能让原来的规划做得更加完美,罗杰也是乐见其成的。
“那我也就一个要求,到时候要安排我调动工作地点,得让我带上助手
第九百四十三章 贸易联盟
十二月二十日,颜楚杰与穆夏柏也分别率领舰队离开了星岛,各自返回安不纳岛和安南金兰港。与荷兰人约定的第二次会谈时间即将到来,颜楚杰必须要到安不纳岛主持大局才行。不过这次他不需要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继续强撑下去,因为施耐德在前些天已经乘船从三亚南下,亲自过来主持这次的贸易谈判。
而罗杰则是率领数百名士兵和后勤工作人员暂时留在了星岛,他们将是这里的第一批驻守部队。舰队离开之前将补给物资留下了不少,足够这批人半年所需,不过后续的开发很快就会铺开,等颜楚杰回到安不纳岛,那边很快就会派出第一批移民和劳工,来星岛这边实施基建工程。
为了以防万一,舰队还留下了两艘探险级战船和一艘补给船在这里,以保证驻军能有最低限度的海上武装和机动能力。等后续的港口工程有了进展,军方还将会调动更多的作战船只来这边驻扎,以确保海汉对马六甲海峡航道的掌控权。
联合舰队前脚刚走没两天,星岛这边就出现状况了。几艘柔佛渔船在附近作业时发现了这个凭空冒出来的新据点,立刻回去告知了官府,而不明所以的柔佛官府认为这或许是葡萄牙人试图再次在这里建立殖民点的尝试,很快便派出了一批人马从海上杀过来。
围绕着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葡萄牙和柔佛的战事从上个世纪持续到现在,断断续续已经打了几十年的时间。葡萄牙一方因为武力占优,倒是胜少负多,将柔佛国压在马来半岛最南端抬不起头来。柔佛国早年在星岛上也有不少子民,但在葡萄牙的反复清剿之下,活生生将这里变成了一片无人区。
当然葡萄牙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在这边驻扎人马兴建殖民点,但因为驻军规模太小,无法抵抗柔佛军的反扑,试过几次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反倒是折损了不少人手。这敌对双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在星岛上扎根下来,时间一长,这个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反而变成了双方的战略缓冲地带。
不过这样一来,就给趁虚而入的海汉人留出了操作空间,没有遭遇任何阻碍就轻松登陆了这个岛屿,并在岛上设立了临时据点。不明真相的柔佛国发现岛上有了人迹活动,自然以为是葡萄牙人又开始不安分了,急急忙忙便派了军队过来清剿,打算趁着对手立足未稳之际就将他们赶走。
然而当他们发现从海港驶出迎战的两艘武装帆船上挂着的旗帜是红蓝双色的海汉旗,顿时就有些犹豫了。海汉人所拥有的海上武装有多么强大,在南海地区并不是什么秘密,柔佛国也曾有不少商人去到过海汉治下的港口,见识过他们的实力。现在要在战场上面对连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无法战胜的海汉,这对于柔佛军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心理考验。
在柔佛战船畏缩不前之际,海汉的两艘战船已经鸣响了火炮,不过双方距离尚远,海汉战船鸣炮仅仅只是出于警告的目的。但这个举动却让对面的柔佛军误会了,其指挥官认为这是海汉军开战的标志,考虑到自家帆船并没有装备火炮这种杀伤力极大的远程武器,冲上去接战的后果很可能是一边倒的局面,指挥官便下令立刻调转方向撤离这片海域。
“怎么还没开打就跑路了”罗杰在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方的动向,对于柔佛军如此懦弱的表现很是不屑。
柔佛军的出现是在海汉预料之中的事,毕竟星岛与马来半岛上的柔佛国仅仅一水之隔,而且过去还曾是柔佛国的领土,同时也是柔佛与葡萄牙反复争夺多次的一块土地,对方不可能对这里出现的新状况视而不见,派出军队过来驱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这柔佛军大概以前也是被葡萄牙武装帆船上准备的火炮给欺负怕了,海汉这边才放了几发空包弹,对方居然就调头离开了,这反应未免也太怂包了一点。
罗杰并不太相信这样就能把柔佛军给吓跑,毕竟他们跟葡萄牙人也斗了几十年了,照理说什么场面都已经见过了,不至于因为两声炮响就撤军。但海汉驻扎在这里的海军舰船数目有限,罗杰也不敢追出去一探究竟,要是对方玩什么调虎离山之类的把戏,而这里又来不及修筑全面的岸防工事,没有海军掩护的海岸线可就没什么能阻止对方登陆的手段了。
柔佛军当然不是就此退却,他们只是不想做出鸡蛋碰石头这样的傻事罢了。在过去与葡萄牙人的交手当中,他们在海上作战中因为武器装备吃亏不止一两次了,对于舰载火炮的威力有着非常清楚的切身体会。避开海汉锋芒,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放弃驱逐海汉人的尝试。
柔佛军指挥官判断海汉人来到这里的时间应该不长,因此也不太可能有大批人马驻扎在此,他下令船队后退一段距离,离开海汉舰船的视野之后,便靠向星岛海岸,让部队登陆行军,以绕过海汉人在海上的武装防线。
星岛东西两端距离不到四十公里,南北向最宽处也仅仅二十多公里,要从陆上穿越这个无人小岛并无障碍,柔佛军耗了大半天时间,便从陆上悄然接近了海汉军在南方海岸的驻地。
不过很可惜的是海汉军在营地外围部署的预警哨兵注意到了几里外的柔佛军动向,罗杰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全军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于是柔佛军在天黑之后发动突袭的打算就变成了徒劳,他们在接近海汉营地时发现,在营地外的旷野上生起了不少火堆,让试图接近的人在百米距离内将无所遁形。
但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柔佛军的指挥官也不愿再一次无功而返,还是派遣了一队人慢慢潜向海汉营地。不过当他们被一道横贯营地外围的铁丝网拦下来的同时,营地内突然枪声大作,连续数轮的排枪射击让这队毫无预警的柔佛士兵悉数倒在了铁丝网之外。
击溃了柔佛军这一轮的摸营之后,当晚便一夜无事,柔佛军知道海汉人在暗中提防,也就不愿再轻易来送人头了。清晨天色亮起来之后,海汉营地中派人出来清点了一下战果,共击毙十八名敌人。而从这些人身着的服装和装备的武器,罗杰也很快就确认了他们的来历。
&nb
第九百四十四章 资源整合
1633年末,位于远东的安不纳岛成为了南海地区各支势力所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海汉向周边各国发出了请帖,邀请其官方派人参与此时在安不纳岛举行的南海贸易联盟会谈。
作为尚未建国的民间势力,由海汉牵头组织各个国家参与这个计划,想想着实有些荒谬,但如果以硬实力来衡量,倒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论人力物力财力,现在的海汉在南海地区都算得上是后起之秀,甚至是一部分国家争着要抱的大腿。换成其他任何一方出面来组织这件事,恐怕都不会具备海汉所拥有的号召力。
而在与会嘉宾中身份最为显赫的,大概要算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现任总督范迪门了。其他国家或组织都是派出代表参与这次的会议,只有东印度公司是老大亲自出马。当然这也是跟东印度公司目前的艰难处境有关,他们目前与南亚最强大的国家马打蓝国依然处于战争状态,如果这个时期再得罪了更不好惹的海汉,那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生存空间势必会被进一步压缩。而且马打蓝国此次也派出专员参与会议,要是马打蓝跟海汉勾结到一起,其后果将不堪想象。范迪门此行除了为东印度公司争取到最好的加入条件之外,也要尽力防止出现马打蓝与海汉联手对付自家这种可怕的局面。
除此之外,范迪门也需要亲自确认颜楚杰在之前谈判中向他吹嘘过的“南海多国贸易联盟”并不是镜花水月,而是实实在在即将成型的一个大型国际贸易组织。假如这个贸易联盟真能像颜楚杰所说的那样运作起来,那么东印度公司的确需要认真考虑加入其中的必要性,以及被这个贸易联盟排除在外所将造成的后果。
范迪门还是第一次踏足海汉治下地区,对于别人口中所描述的强大、富有、安定之类的形容词,过去总觉得有言过其实之嫌,但这次来到安不纳港,他总算是有了直观的体会。这地方他早年也曾来过两次,但再次造访这里,他发现这个地方与自己印象中的模样已经大相径庭了。海汉占领这里的两年当中,安不纳港已经完全改头换面,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正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海汉的码头竟然是用那种又贵又不好买到的“水泥”制成,地面十分平整,一点不像巴达维亚的港口那样满地的泥泞和垃圾。码头泊位有专门的货运通道,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可以让装满货物的车皮在畜力拉动下迅速进出港区,再加上码头上那些高大的吊杆,使得货物装卸的效率极高。他还注意到码头上的指路标识竟然是同时使用了汉语和西班牙语,这种做法真是在远东地区第一次见到,也足见平日来往这里的欧洲商人肯定为数不少。
安不纳港的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海汉在港口运营方面拥有的各种设备、运行的各种管理制度,也都运用到了这个南海小港上。范迪门是从事多年海上贸易的行家,去过的码头港口也不知有多少了,能从这港口的布置和运作中看出不少门道,他没花多少时间就确定了一件事,海汉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凭借海上贸易崛起,并不是依靠运气。像这样的港口运作水平,绝对是长期积累不断改进之后才会得到的结果。
而过去由荷兰人掌管的安不纳港除了港口码头有几座栈桥之外,根本就没什么码头设施可言,与海汉经营之下的港口相比,只能用简陋来形容。扪心自问,范迪门也会认为海汉治下的安不纳港对过往这一海域的商船民船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范迪门看来,有些措施和港口设备并不是海汉所独有,但其大规模运用的成本太高,一般港口上不太可能像海汉这般铺张。比如这码头上铺设的货运轨道,巴达维亚港其实也有类似的设置,但一般都是木轨或者顶多在外层包上铁皮,而这安不纳港的轨道却不是这种廉价的设备。范迪门已经确认过,这些轨道全是货真价实的钢铁轧制而成,其成本可远远不是木制轨道能比的。而且这岛上既无铁矿又无炼铁厂,想必这些轨道全都是在三亚制成后跨海运来,再在本地进行安装。海汉人如此舍得投入本钱到港口基建当中,也难怪到过海汉港口的商人都会对其运作效率和港口环境赞誉有加了。
这还仅仅只是南海中的一个小小补给港而已,海汉首府三亚号称南海第一贸易港,其建设水平就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再回头看看东印度公司花了十几年时间打造的巴达维亚港,范迪门心中莫名地出现了一种酸溜溜的感觉,这么多荷兰人前仆后继来到远东,十几年来花费无数心血财富,得到的结果竟然还不如一群从天而降的暴发户。海汉人在三亚登陆不过六七年时间,其控制的地盘和建设成就却已经远远超过了东印度公司,这对荷兰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欢迎来到安不纳岛,范迪门先生!”对于范迪门的到来,海汉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颜楚杰亲自来到港口迎接他,并且还安排了一辆特制的高级马车作为运输工具。
这种特制马车的特别之处主要是在于其车厢之外的零部件全部是穿越时带过来的成品,其舒适性远非这个时代的马车所能相提并论。不过这种马车总共也没几辆,在三亚之外的控制区中,也就只有广州和安不纳岛各有一辆,而且安不纳岛上这一辆还是施耐德南下的时候特地用船运过来充门面用的。
之所以这么稀罕,主要还是备件太少,轮胎轴承磨损之后难以更换,而海汉现有的工业能力有限,所能制作出的备件质量都差了一大截。也只有比较重要的场合,才会出动这种高级马车。
在范迪门抵达安不纳岛之后的几天中,其他各方的代表也陆续抵达。最后抵达这里的是来自柔佛的代表阿吉沙,他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才到,几乎是踩着钟点来的。而其险些迟到的原因也很微妙,是因为海汉前些天“入侵”了柔佛领土,并且与柔佛军队发生了武装冲突。而柔佛军在冲突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员伤亡,让柔佛苏丹大感不满。原本柔佛国是受邀对这次的会谈进行旁听,但出了这事之后,柔佛苏丹准备取消派人赴会的安排,还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之下,才给这次来与会的柔佛代表增加了一个兴师问罪的任务。
阿吉沙的见到颜楚杰之后,便立刻向他转达了柔佛苏丹的不满,并且要求海汉立即从当地的占领区
第九百四十五章 实际利益
施耐德想通过这个国际贸易组织向各个国家推广的可不单单是海汉倡导的贸易方式,而是要借助贸易这个窗口,向各国输出海汉的金融体制、技术标准、文化观念等等,让所有成员国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大门,逐渐被海汉所同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