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颜楚杰笑着拒绝了他的申请:“军法军规怎么通融这狙击手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当然是应该由军委和总参谋部直接安排分配,才能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钱天敦手底下的特战营,也是到了fj之后才给他分派了一个班的狙击手过去。今后你的部队要执行作战任务,军委自然会考虑有没有必要给你调派狙击手。”

    穆夏柏也道:“北部湾那边形势稳定,冯安楠手底下的部队里就没有专业狙击手。你如果是一直在这里守岛,也同样没有分配狙击手给你的必要。全军的狙击手加起来都没一个连的编制,哪能说要就要。”

    “行行行,我也就是说一说试试,你们不用给我灌输大道理了!”罗杰一听这两位的话就知道没希望了。他并不是不知道军中规定,只是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态希望能得到网开一面的待遇,但颜楚杰显然不想破坏规矩,因此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他。

    海汉在海外的驻军基地除了标准化的营区和防御体系之外,也会有很




第九百二十四章 归属感
    将如此之多的外籍人员组建成一支部队,颜楚杰不禁想到了穿越前那个时空中在国际上十分著名的一支多国部队frenchforeignlegion,即法国外籍军团。这支部队于1831年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组建,初衷是为了补充战争中死伤的法**队兵员,同时解决国内的外国人犯罪问题,允许志愿者隐瞒国籍和姓名报名加入。

    这支军团在成军后的一百多年里参加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是法军中执行跨国作战任务最多的部队之一。在19世纪末的中法战争中,还曾与清军在安南宣光及台湾基隆月眉山两次交手。在穿越行动实施之前,这支多国部队已经拥有来自136个国家的8000余名志愿兵,编制包括有三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伞兵团和两个工兵团。相比之下,罗杰这支多国部队的人员构成倒是显得很普通了。

    法国外籍军团后来成为了外国青年取得法国国籍的一条捷径,只要愿意为法国卖命,就有机会通过在外籍军团服役来获得申请入籍,而罗杰的部队也可以算是奴隶们脱离苦海的一根救命稻草,只要入选了这支部队,基本就提前告别了奴隶身份,培训期结束之后考察合格正式入伍,其实就已经获得了海汉籍贯。对于这些人来说,无异于得到了新的人生起点。

    颜楚杰很随意地走到一名人高马大的黑人士兵面前停了下来,罗杰见状便心领神会地下令道:“士兵,报上你的姓名!”

    那名黑人士兵倒也听得懂罗杰的指令,挺胸抬头地大声答道:“报告首长,我是特战一连列兵马库斯!”虽然发音不够标准,但基本达到可以让人听懂的水平了。这支部队虽然目前尚未获得正式的编制,但士兵的军衔还是跟正规军是一样的。当然了,由于他们入伍以来还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也就没有能用于升级的战功,所以目前这些士兵的军衔还统统都是最基础的列兵。

    颜楚杰问道:“你入伍多久了”

    这个问题显然难住了马库斯,不知道他是不太会数数还是难以用汉语表述出来,喉咙里咕隆作响半天,就是说不出话来。罗杰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排长,排长连忙上前一步,替马库斯回答道:“报告首长,马库斯是今年二月入伍的。”

    颜楚杰心想二月入伍,距今已有八个月的时间,也就难怪这黑大个能听能说了,当下又问道:“你老家是哪里的”

    马库斯这次倒是答上了,只是这答案跟没说一样:“报告首长,老家……很远……很远!”

    只看马库斯这黝黑锃亮的肤色,颜楚杰就能推测出他应该是来自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即便他的老家是距离亚洲较近的非洲东海岸,从当地到南亚地区的航程也是远得吓人,名副其实的万里之外。以目前的航海水平,他被奴隶贩子从老家带到这里,至少得在海上漂泊好几个月的时间。对于缺乏远洋航海经验和度量概念的非洲土著来说,的确也只有用“很远”才能形容出他的感觉。

    颜楚杰只好放弃了刨根问底的打算,转而问起了他目前在军中的待遇:“觉得入伍之后怎么样能适应部队生活吗”

    马库斯很果断地点了点头应道:“报告首长,马库斯每顿都能吃饱,很好!”

    这个答案虽然简单粗暴,但也的确部分反映出了这些曾是奴隶的士兵对现状的认识。他们入伍之后的生活待遇自然是比之前当奴隶的时候好上百倍,虽然训练辛苦,不时还会被上司和老兵们骂得狗血淋头,但最起码已经吃住无忧,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了。此外这些士兵被招入之后就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不停地被灌输忠于海汉、忠于执委会之类的思想,数月持续下来之后,这些原本就很淳朴的年轻人大多都接受了“海汉守卫者”这样的身份,并且以此而感到荣耀和骄傲。

    相比于海汉过去从大明招揽的士兵,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士兵虽然在语言文化上有着诸多差异,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对于海汉政权的依懒性比汉人士兵更强。对他们而言,加入海汉民团当兵服役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否则就只能做牛做马地当奴隶,因此潜意识里都是将自己的利益与使命融为了一体,对海汉的归属感也并不弱于汉人士兵。

    “很好!”颜楚杰伸手在马库斯厚实的肩头轻轻拍了拍,然后走向下一名士兵。

    “报告首长,我是特战一连列兵杜鲁!”这名士兵见颜楚杰在自己面前停下脚步,便主动开口报上身份。

    颜楚杰听他说话口音还颇为标准,而且相貌与汉人有些类似,只是肤色稍深,便向他问道:“你是汉人”

    “报告首长,小人是亚齐人,不过外公的确是出身大明广州府,身上也算是有汉人血统。”杜鲁沉声应道。

    颜楚杰一听就明白这个杜鲁是个混血儿,既然他外公是汉人,那就是有至少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了,也就难怪他的汉语要比刚才的黑大个马库斯说得顺溜得多。颜楚杰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小人原本是亚齐军中之人,去年与葡萄牙人交战失利被俘,后来辗转多地被卖到了安不纳岛,所幸得到首长的赏识,才能加入民团军效力。”杜鲁的答案倒是让颜楚杰稍稍吃了一惊,没想到居然还是个熟手。

    亚齐国是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一个国家,建国于一个世纪之前。这个国家因为所处的地区正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的要害地带,所以与西方殖民者多有冲突,特别是跟葡萄牙人的战事更是连年不绝。目前亚齐国在位的统治者是伊斯坎达尔穆达,正处于亚齐国国势最盛的时期,多次发兵攻打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马六甲地区。不过战事互有胜负,交战中被对手俘虏也是难以避免的状况,这杜鲁便是其中的倒霉鬼之一。

    原本葡萄牙人抓到土著俘虏之后多半都是自行处决了事,免得浪费宝贵的粮食。不过海汉在安不纳岛开始奴隶贸易之后,葡萄牙人便立刻将原本分文不值的战俘送往这里换取收益。这杜鲁也是福大命大,被俘时身上没有伤势,才会



第九百二十五章 南下婆罗洲
    罗杰亲自训练这支部队因其兵力正好卡在连之上,营之下这个水平,给连级或营级的编制都不太合适,所以目前拿到的临时编制是“南海特战大队”这么一个稍微有点不伦不类的称呼。不过罗杰倒是不怎么在意名称的问题,他现在更想早一点让这支部队走出安不纳岛去执行一些真正的作战任务。罗杰认为手下这帮人的训练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普通民团部队,但经验这块短板的确太明显,也只有参与实战才能慢慢弥补。

    当晚罗杰大办庆功宴犒劳手下,酒桌上便按捺不住,开始向颜楚杰询问接下来的行动安排:“颜总,这趟来安不纳岛拉了整整两支舰队的编制过来,应该不止是巡航南海,而是另有大动作吧”

    颜楚杰放下酒杯,点头应道:“南海这边距离大本营太远,必须要一站一站铺路过来,铺到安不纳岛这里已经两年时间了,是时候把我们的控制区继续往南延伸了!”

    “好啊!”罗杰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摩拳擦掌,他虽然事前已经料到七八分,但此时从颜楚杰口中验证之后,仍是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他在南海窝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就是在等着执委会调整策略,虽然等待的时间在他看来有点长,不过总算是没有白费。

    颜楚杰接着说道:“南海的马六甲、巽他两处海峡,我们计划在一两年内至少要先控制住其中一处。不过目前马六甲还在葡萄牙人手里,我们倒是不太好直接动手抢,所以既定目标依然是巽他海峡。”

    “那是要打巴达维亚了”罗杰试探着问道。

    “要不要跟荷兰人彻底撕破脸,现在执委会还没有定下来。”颜楚杰面现凝重之色道:“我们目前的航海能力还不足以开辟印度洋的航线,东西方贸易的西方航段依然需要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这些国家的远洋船只来承担,跟他们彻底翻脸,或许对我们开辟西方商路的规划会有妨碍也未尝可知。”

    颜楚杰所说的这种状况的确是存在的,海汉如果要豁出全部力量去攻打巴达维亚,能将其拿下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必须要考虑到。目前欧洲国家与远东的商贸体系基本被几个航海大国所垄断,荷兰在其中占了近半,海上马车夫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期荷兰拥有的商船吨位占到了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拥有多达一万五千艘商船。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大多都是由荷兰商船不远万里转运到欧洲。直到17世纪后期荷兰在为期六年的法荷战争中败下阵来,他们在全球海洋贸易的优势地位才被后起的欧洲列强所逐渐取代。

    海汉如果跟荷兰全面开战,势必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东西方贸易格局。当然像葡萄牙这种与荷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的国家肯定会乐见其成,荷兰在远东失势,他们才会有机会取而代之,海汉在海贸方面对其的依赖也会因此而有所提升,站在葡萄牙的角度,当然是巴不得这两家打得越狠越好。

    而站在海汉的角度来看,寻找一处适合长期发展的港口,比消灭当下的竞争对手更为重要。执委会就此已经举行了多次讨论会,多数意见都认为巴达维亚和马六甲这两处地方并不适合作为区域贸易中心来长期经营,地形条件已经限制了其发展前景。现在这个时代的建设营造能力又无法完成填海造港这样的大型工程,海汉在寻找海外据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优先考虑天然港湾,以减少建港过程中的投入。

    类似安不纳岛这种地方,如果不是没有其他选择,海汉大概也不会把这里当作南海中的重要据点来建设。但安不纳岛先天条件有限,难以兴建可部署舰队的大型海港,所以海汉在继续向南扩张的过程中,寻找下一处落脚点时对于地理条件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否则远在金兰湾的舰队将很难对南海新据点提供及时的军事支援。

    而这次颜楚杰亲自率领舰队南下,便是要对南海地区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巡航,以期能够在安不纳岛以南地区找到一处适宜落脚的地点。

    罗杰仔细听完颜楚杰的讲述之后,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葡萄牙人知道我们的打算吗”

    颜楚杰道:“葡萄牙人在三亚设有办事处,海军舰队这么大规模的出行,肯定瞒不过他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提前就跟他们通报了情况,免得这些洋鬼子误会了。”

    罗杰道:“除非我们跟荷兰人开战,否则葡萄牙人大概不会乐于见到我们在南海开辟新港口。”

    “你说的没错,他们驻三亚的领事托马斯就已经向执委会提出了抗议,认为我们的行动会影响到他们在南海地区的权益。”

    “那陶总是怎么答复葡萄牙人的”罗杰饶有兴趣地追问道。

    “陶总硬气得很,一句话就把托马斯打回去了——谁拳头大,谁有理。”颜楚杰说完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罗杰先是一愣,也跟着笑起来。以海汉目前的实力,的确可以挺胸抬头地对洋鬼子说不了。说得严重点葡萄牙人在远东的地位高低,其实已经跟海汉对其的支持力度息息相关了。葡萄牙现在与大明的进出口贸易几乎都在海汉的许可和庇护之下才能进行,没有对海汉指手划脚的资本,陶东来的话虽然极为不客气,但这却正是海汉军方所希望看到的强硬态度。

    海汉与葡萄牙虽然已经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但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葡萄牙人想借助海汉的武力在远东地区压住竞争者们,同时拓展自己的商路,而海汉也指望葡萄牙能更多地承担起东西方贸易的货运任务,这样才能放开手对付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不过葡萄牙暂时还缺乏这样的实力,毕竟连他们的国家都还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没有获得独立,近年在远东特别是马六甲以西的地区基本是在苦苦支撑,如果不是抱上了海汉这条大腿,他们可能连现有的几处控制区都已经保不住了。

    不过葡萄牙的反



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学考察
    六年前穿越集团在招揽成员时,基本都会将个人特长或掌握的知识领域作为参考条件之一。类似工科、农业、商贸、军事这些专业领域的人才比较容易得到筹委会的青睐,但招揽的成员中也不尽然都是这类实用型人才,也有小部分从事科研的人员加入到这个团队当中,章运便是其中之一。

    章运在穿越之前是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过相较于从事教学,他更乐于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专业研究上,一度十分痴迷于研究一些业已灭绝的动植物。这种“不务正业”也影响到了他的本职工作,虽然他向学生传授了远远超出课本和应试范围的知识,但校方却希望他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非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章运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范围,但以他的学历又不足以进入到专业的研究院工作,终究还是得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就算他有成为伟大生物学家的梦想,但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直到他因为偶然的机会得知了穿越计划的存在。

    当章运从筹委会那里确认目标时空将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他立刻便打定了主意要参加这个计划,其理由也跟他的专业息息相关——他将有很大的机会领先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足足两个世纪发表关于生物物种的学说,并凭借这些理论成为后世生物学家顶礼膜拜的开山鼻祖。

    当然了,章运所要做的事情可并不是打算把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抄袭一遍而已,他更希望将自己脑袋里装着的知识都贡献出来,以此来提升生物学在自然科学门类中的地位。他所受过的专业教育比起生活在19世纪缺乏系统理论知识基础的达尔文来说,足足多了一百多年的积累,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要比这位伟人多得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达尔文在1809年降生于英国什罗普郡的时候,他章运早就成为生物这门学科世界公认的奠基人了,如果达尔文最终还是会进入这个学术领域,那么章运肯定是他奉为神明的先贤之一了。

    但达尔文在原本的时空中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伟人,也并不是那么轻松就得来的,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随英国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五年的环球航行,期间考察了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状况。正是因为他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加上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在五十岁的时候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章运与其相比,理论知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论实践经历他却是拍马难及。

    达尔文在二十出头就有机会环球航行考察各地,但章运二十来岁的时候只能看着标本学习知识,工作之后的那点收入也就只能支撑他在每年的寒暑假里在国内转转,没有足够的条件专门飞去世界各地搞科研。所以当他得知穿越计划的时候,便认为这是实现个人梦想的一个绝佳环境——前提是他的打算能够得到行动组织者的支持。

    当时的筹委会在听取了章运的构想之后决定吸纳他加入,团队里并不缺乏工程师、军人、商人这类专业人士,但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还真是少见。尽管章运的专业领域或许并不能给这个团队带来多少经济或军事方面的助益,甚至还得需要团队往里面投入资源为他提供研究条件,但筹委会认为这大概算得上是能够影响人类科学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值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于是生物老师章运就这样告别了过去的生活,加入团队穿越来了这个时代。在穿越的头两年里,章运其实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待遇,因为执委会将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都用于了前期的基建和扩张,实在顾不上章运这边的“宏图大志”了。而章运自己也知道这个时期很难拿到什么资源,所以他也老老实实地按照执委会的安排,加入了民政部下属的教育机构,安心在胜利港教书扫盲。

    干了两年的老本行之后,章运终于得到了转岗的机会。这个时期安南内战结束,海汉这边派人去安南考察民情,以判断向当地引入哪些产业比较合适。而章运也以教育系统代表的身份,加入考察团去了安南。他本来的任务是考察当地的文教事业,但机会难得,也就顺便做了一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回来之后,章运就打报告要求执委会拨款设立动植物博物馆,以便存放日后会不断增多的生物标本和各种图文资料。这个时候执委会才想起来,原来自家还蹲着位生物学家没有派上真正的用场,当下便给章运重新安排了工作,提供条件让他开始安心搞学术研究。

    接下来这几年中,章运坐着军舰去过了海汉的每一处新统治区,安南的下龙湾、台湾岛的淡水河,甚至是远在南海的安不纳岛,他以前都已经踏足过。而这次军方安排舰队南下的时候,倒也没忘了知会章运一声,毕竟这次要去的地方已经超出了海汉的控制范围,是以前从未踏足过的领域。而章运的决定也很果断,当他听到要去到婆罗洲的时候就开始计算自己的工作日程了,毕竟他“出国”这么多次,还从未跨越过赤道见到南半球的景象,对他而言算得上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了。
1...388389390391392...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