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此外执委会还会对一些表现卓著,做出特别贡献的归化民干部进行公开表彰,例如早期投奔海汉的船匠张天贵,在今年的周年庆大会上就被授予了“胜利港造船厂终身名誉顾问”的称号,并且先于自己的老对手于大山一步晋升为七级劳工,这也是海汉劳工体系中第一位晋升到这个级别的归化民干部。当然了,这份丰厚的奖励多少也是因为周年庆大会之后便是张天贵年满六十的寿诞,执委会考虑到他这几年率领全家老小效忠海汉的突出表现,所以才借此机会对他做出了特别嘉奖。
这个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借着这个穿越者比较集中的机会,对重大事务进行集体表决——比如说定期改选的执委会阵容。会议期间也是政治家们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都要想法设法为自己,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争取更多的利益。哪怕是对政治不那么热衷的技术型官员,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项目,为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而另一个重要的会议,便是年底的总结大会。说是工作总结,但除了总结这一年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绩之外,也还有一大批的新项目新计划要在会议上进行集体审议和表决。特别是涉及到来年有限的经费和资源投入,更是会让各个部门争个不可开交。
生产单位希望执委会能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能力,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消耗性质的单位如军方,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来维持运转,并且与海汉统治区保持同等的扩张速度。此外为基本民生提供保障,如教育、卫生、商贸等领域的单位,也是各自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至于说各个单位所提出的要求最终有多少会获得执委会的批准,一方面要看之前这一年里的成绩和收获,另一方面就是看各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卖苦情拉关注的技巧了。
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年终总结会更像是每年一度的大考,考试成绩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部门在下一年中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除了像高雄港这种已经提前确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投入规划的地区,其他海外殖民地基本都会由负责人或是派出代表赶回三亚参加会议,至少也要确保自己应得的资源分配数目不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被无端减少。
往年的年终总结大会并不会安排到真正年底那几天举行,因为各种政令的传递和执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把日程卡得太死很容易让“年终总结”变成了“年初总结”,那就有点名不符实了。一般来说会安排在十一月的中下旬或十二月初,以便能够给大会做出的各项决议留出充分的时间去传达和执行。不过今年因为军方十一月才对高雄地区动手,相应的会议安排不得不全部延后,结果一直到了十二月才开始安排年终大会,也是穿越以来开得最迟的一届年终会议。
相比四月举行的周年庆会议,年底的总结大会并没有多大的排场,没有公开的宣传和庆祝活动,与会人数也少得多,基本
第七百八十九章 一唱一和
顾凯反对海军扩编舰队的理由的确是老调重弹,而王汤姆对此所做出的解释也同样没什么新意。海军训练周期长,投入大,不打仗的时候似乎也没什么明显的回报可言,这道理尽人皆知,军方每年都要为此跟群体中的反战人士辩论,争取有限的军费预算。这么几年下来就算没有直接参与其中的人,也已经能把双方的辩词都背得七七八八了,很难再轻易被双方的发言把情绪给煽动起来。
但就算是反对派,也很难否认海军控制海上关键航道的重要性。海汉当初拿下琼北的步骤之一,就是先切断琼州海峡的航道,杜绝大明从海上向海南岛增兵的可能。而对珠江口海域的控制,更是让海汉成功控制了两广最富庶地区海上贸易的唯一通道。至于福建海峡航道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海汉投入兵力远赴千里之外的福建作战,就是为了控制住这一联通南海地区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海上航道。
当然了,军方武装力量的快速膨胀势必会引起海汉内部一部分人的不安,而且今年下半年军方在福建海域的表现也进一步加重了这样的观感。对于执委会准备想要继续向北扩张控制区的计划,军方非但没有服从安排全力支持,反而是坚持要先拿下台湾,并且“擅自”对当地采取了侦察、勘测的行动。之后更是一力主张将高雄港作为海汉在大明东南海域的下一处殖民地进行开发。不过这个动作也使得大本营未能及时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导致高雄港的前期开发流程并不是如同往常那么顺畅。大本营这边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基本协调好了各种相关事务,让高雄港的招商和基建能够继续施行下去。
这在顾凯等人看来,其实就是军方自立山头的表现。争论军方的选择对错是无意义的,因为执委会已经认可了军方的做法,并且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就算军方当初是独断专行地选择了高雄港,现在也已经是板上钉钉无法改变的事实了。但控制军方的扩编速度,防止其自我膨胀过度,在反对派看来仍然是有必要采用的手段。如果再继续放任军方这么自作主张,或许几年之后执委会就有可能要改组为军政府了。
尽管大家对于这种争论都习以为常并且缺乏参与的热情,但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帮忙带节奏。军方能够在各种会议的讨论中胜多负少,是因为他们也并不是单打独斗,铁杆盟友还是有几个的。
率先为军方站出来说话的是施耐德,毕竟商务部要向外扩张贸易所及的地区范围,可以说每一步都离不开军方的扶持。军方的兴衰,跟商务部有着密切相关的利益瓜葛,作为商务部的负责人,施耐德必须要主动出来为军方站台鼓吹才行。
施耐德开口道:“先生们,我们商务部早在1630年就已经规划好了前往江浙地区的贸易航线,但时至今日这个计划依然停留在纸面上,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海上武装能够为我们的商船在东海海域提供保护。如果海军的舰队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扩充,各位之前所构想的开辟北方贸易和移民航线也很难真正得到实施。”
“但现在为我们从北方输送移民的大明商船,也并没有什么武装保护。”有人立刻对施耐德的话提出了质疑。
施耐德点点头道:“这的确是实情,但你只注意到这个情况,却没有注意到它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在过去的三个月当中,总共有七艘运送移民的商船在宁波府外海的舟山群岛海域遭遇了海盗,其中四艘未能成功逃脱,连船带人都被掳走。此外台州、温州沿海也一直都有小股海盗活动,甚至不乏从日本漂洋过海而来的倭寇。从北方给我们运送移民的确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但风险也非常大,目前参与进来的大明海商并不多,否则我们目前输入移民的速度还能快上好几倍。”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模式,派武装人员到商船上护航,这样既可以省下打造战舰的费用,又可以降低整个海军的运作费用。如果真遇到海盗,那么船上的武装人员也能够凭借我们在武器上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抵御。”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设想。
“你说的办法听起来还可以,但实际操作中不太可能实现。”王汤姆摇摇头应道:“首先随船护航的武装人员如果只配备轻武器,那么在海上的作战中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在起伏不定的海上,想用步枪打中十米外的敌人,多少也是要看运气的。如果配备军用火炮,我们也没有这么多的闲置炮兵来完成部署,而且商船的结构强度不比战船,部署军用火炮还需要对商船的甲板和侧舷进行改建,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也都是不能忽视的成本。之前金盾护运的武装人员也已经接到过随船护卫的任务,但说实话效果不算理想,只能应付一下零星的小股海盗,不可能像海军舰队一样起到震慑的作用。”
“各位,如果只要武装保镖就能行得通,那我们还花巨资组建军队干嘛哪怕不打仗,海军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颜楚杰激动地挥动着拳头:“难道各位都忘了我们海汉这个代号是如何来的吗海权!海权!制海权才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是我们今后征服世界的基础,是各位今后享受荣华富贵的前提!有了强大的海军,才可能实现我们想要的制海权!”
“但是军方此前提交的造舰预算,比起前几年的预算案翻了一倍有余,虽然你们刚才说的也有道理,但这是不是也太多了一点”宁崎对军方的海军军费预算提出了质疑。
王汤姆应道:“预算增加主要是因为下一代的军舰会普遍在船上增加蒸汽推进系统,让其能够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
“军用的蒸汽机也没有那么高的造价吧”宁崎继续追问道。
“增加的军费部分并不只是蒸汽机的制造费用,这还包括船体结构
第七百九十章 军队使命
军方的军费预算无疑是这次年终会议上的重头戏,因为前两年占据了海汉财政支出大头的昌化石碌重工业区到目前已经逐步投产并且有了较为稳定的产出,这使得海汉的财政预算上也稍稍松活了一点。若不是如此,军方就算能说破天,也很难从财政预算中抢下注定会被划给工业部门的份额。
而类似高雄港这样新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因为有了招商手段所带来的大量外部资金、物资和劳动力注入,海汉本身的负担倒不是特别大了,也不需要在来年的财政规划中对其安排太多的预算支出。
细数下来,目前倒也没有其他会占用大量预算又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实施的项目与军方的提案竞争,这也大大降低了军方提案获得通过的难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军方在来年就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蒸汽舰队,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船体结构变动,造船工期会比风帆动力的同型号船只更长,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蒸汽机的工业部门供货效率的影响。此外下水舾装,培训操作和维护船用蒸汽机的技工,以及让水兵们适应新船的战术改进,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按照军方的估算,能够在1634年内让新舰队编制内的船全部下水,就算是比较顺利了,而真正形成战斗力或许还要等到这批战舰全部入列服役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说军方打算尽可能快地向北扩展控制区,那么大概就不能指望这支舰队能够及时派上用场了。届时多半还是需要调动其他舰队的船只前往福建海峡,让入役的新船顶替它们去驻守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当然了,这其中的猫腻,军方可不会主动向所有人公布出来,免得落了口实给反对派。
“一整支舰队,这已经是我能够为海军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你应该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吧”回到军委的办公地,颜楚杰意气风发地对王汤姆问道。这大概是自海军成立以来,军委从执委会手中为海军申请到的数目最大的一笔军费预算了。账目上的数字几乎足够打造两支同等规模的风帆舰队,从悲观的角度来说,大概今后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海军都没法一次申请到这么多的军费了。
王汤姆耸耸肩道:“谁能料到事情这么顺利我原本已经准备好跟执委会妥协,先打造半支或者三分之一支舰队,等有了军费再接着造其余部分。早知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预算案做得再宽松一点的。”
“数目太大,执委会也不会批的。”颜楚杰摇摇头否决了王汤姆的想法,他作为执委会中的一员,对于执委会的价值取向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执委会来说,拨款给军方组建军队这样的投资,其回收效益并不明显,投资成本的回收周期也会非常长。如果我们申请的数目过大,执委会大概也会分期分批来审核费用,不太可能一次就过审。”
颜楚杰将身体慢慢靠到椅背上,找到一个相对比较舒服的姿势,继续说道:“但今年帮海军争取到了这么多军费,陆军这边肯定就只能收紧开支了。等古卫、钱天敦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少不了又要埋怨我。”
自从分开兵种之后,军方的陆海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当然这种争夺资源的竞争更多时候只存在于军队体系内部,并不会对外宣扬出来,也没有年终大会上军方与反对派那样针锋相对。只是在军费预算总额有限的情况下,一边拿得多了,另一边自然就会被压缩。而军委显然更加看重海军在来年的发展,这种“偏袒”在陆军将领的眼中或许就会被视为军委办事不够公平的表现。
王汤姆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近期没什么大的陆上作战任务,陆军只要维持现有的编制规模就够了。”
事实上在安南内战结束之后,除了攻打海南岛北部地区的时候动用了大量陆军兵力,海汉民团基本就没有再在大陆上执行过大型作战任务。绝大部分的作战地点都是在各个岛屿上,所投入的兵力也十分有限。就连今年五月攻打澎湖的时候,陆军也只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接手了打扫战场,肃清残敌的简单任务。而年底前钱天敦率部两次登陆台湾岛执行侦察任务,也基本没有碰到什么大的麻烦需要出动陆军大部队。
在暂时无法派上更多用处的时候,陆军难免得将更多的资源“让”给眼下正当红的海军。关于这一点就算陆军的将领们心存不满,但也的确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陆军当中待遇相对较好的部队,除了驻守三亚的近卫军之外,大概就是位于海汉疆域边缘的南海安不纳岛守岛部队和目前驻扎在澎湖的山地特战部队了。这两支军队一个把守海汉的南大门,一个把守北边的重要航道,是海汉今后南下北上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由于距离大本营太过遥远,这两个地方一旦爆发战事,短时间内将无法获得大本营的援助,因此对其驻守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军委对于这两地的部队也几乎是有求必应,不管武器装备还是指战员,配置上基本都是最好的。
当然了,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还是给予了这两地自行征兵训练的权限。在报请大本营批准的前提之下,驻军可从迁入当地的移民中征兵入伍,完成训练后可直接加到当地的部队中服役。这样就无需从大本营补充兵员,而且新兵对于当地的适应能力也会大大好于从别地调过去的兵员。此外驻军还可以对外招收军事培训学员,当然这种培训就是有偿服务了,而且价格不菲,驻军可以以此来补贴日常运行所需的开支。
由于陆军新兵的培训周期相对海军来说要短得多,又不像海军那样依赖于交通工具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有必要的话,陆军的爆兵速度也将会是海军的数倍,因此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军委,都不愿在和平时期养着大批派不上用场的军队。虽然陆军的编制在这几年中也是一直在不断扩大,但以
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
虽然“进入特战营服役”已经取代了“求个安稳饭碗”,成为了这批新兵的目标,但现实是他们即便结业考核通过,也仍然要面对特战营极高的准入门槛和淘汰率。相较于海汉民团的普通部队,特战营并不是身体健康、个人作战技能合格就够资格加入,对于士兵的单兵素质和忠诚度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以特战营的作战要求来衡量,仅仅只是服从命令的士兵还称不上是合格的士兵,军官们在挑选新兵的时候会有更为细化的考量标准,大约超过五成的新兵,会在这个环节被直接淘汰掉,分配去民团的其他部队服役。而进入特战营的幸运儿,也会在前半年之中再淘汰掉一半,最终能够留下来在这支王牌部队中服役的人,约莫只有最初征兵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因此对于参加结业阅兵的新兵们来说,除了激动之外,也怀着对是否能够入选的强烈不安。在阅兵式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宣布合格入选者的名单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人生分水岭,留下和离开的人从此就会踏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相信各位弟兄都知道了,我们会挑选一部分人留在本地服役。对此各位不要觉得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所选出的人只是更符合我们这里的标准而已,离开的人也会去到别的部队为海汉服役。大家都是为了执委会效忠,没有什么区别。”
在进行了简短的说明之后,高桥南从旁边的随从手中接过一本簿子,高高举起道:“下面我开始宣布入选名单,叫到名字的人,出列到右边依次排队。”
“卢大虎、郑贵卜、张西……”高桥南开始宣读名单,而被叫到的人高声应完之后,便依照他之前的命令,出列另行排队。
相比惴惴不安的同伴们,孙真倒是情绪比较稳定。他知道自己入选的可能性非常大,不敢说十成十,至少也有**成,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的。
孙真有这样的底气,主要还是来自于他在新兵训练期间曾经随同侦察部队前往台湾岛。尽管新兵们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独立执行任何任务,但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孙真以沉着稳定的表现获得了军官们的赞许。有相熟的老兵曾经在私下不无羡慕地提点过他,上面的大人物比较看好他,虽然孙真不知道所谓大人物是指连长还是职位更高的军官,但他知道自己能留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孙真!”
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孙真大声应到,然后出列一路小跑到了旁边的入选者队列当中,他甚至能感受到身后那些没被叫到名字的同伴们传来的炽热目光。
入选的人数不到百人,很快就念完了名单。未能入选者难免有失望之色,而幸运儿们则是不自觉地抬高了下巴,为自己的身份变化而感到骄傲。毕竟他们在过去三个月当中已经被无数次地灌输过成为特战营战士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就算刚才高桥南虚头巴脑地说什么入不入选都一样是为海汉效力,也无法改变新兵们头脑里对于这个身份的看重。
下一次前往三亚的船队出发的时候,这些未能入选的士兵就会离开这里。虽然他们在这里是被刷下去的淘汰对象,但如果以海汉民团的平均标准来衡量,其实他们都已经是合格的战士,甚至可能比三亚陆军基地训练的量产型士兵的单兵能力还要强上那么一点。毕竟澎湖这边的新兵训练也都是比照着特战部队的要求来的,训练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训练强度都要超过三亚的同僚,效果上肯定也会有些许的差异。这些士兵到了三亚之后,很快就会被分配到各地开始服役。
当然了,如果他们当初投军的目的是为了让家人尽快获得入籍机会,那么这个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了。按照海汉兵役法的规定,新兵完成入营训练后,其家人就自动获得申请入籍的机会,无需再等待漫长的考察期,而且其家人如果是新移民,可以有一次自行选择是否跟随前往服役地区落脚生根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