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又过了一天,哈桑便按照预定的时间独自一人去了醉仙楼,他与那人每次见面均是通过“南洋阁”的苏掌柜居中联系约在这里,倒也已经算是轻车熟路。哈桑提前一天便差人来这里订好了位置,进店之后到柜台前禀明身份,便有伙计将他领上二楼开了一间包房。伙计向他问明了所需的茶水饮料和开席的时间,便出房准备去了。
醉仙楼是胜利港地区经营时间比较久的一家老牌酒楼,据说背后有海汉某些高层人员入股这里,而且厨房掌勺的大厨都有在胜利堡为首长们工作的经验,因此生意一直不错。而哈桑当初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首先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这里地处闹市,但包间又保证了足够的私密性,而且这里的伙计都经过良好的培训,不会多嘴多舌。其次是因为醉仙楼的饭菜的确味道不错,很符合他的喜好。
当然了,醉仙楼所针对的顾客群体和提供的服务都比较高级,相应的价格自然也不低,好在这饭钱无需哈桑负担,每次都是由对方结账,吃得可谓轻松愉快。所以每次哈桑都是先来这边等着,享用一下上等茶点,然后点一桌招牌菜,当作是对自己冒风险送信的慰劳。
哈桑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终于等来了正主。这位仁兄进屋之后便反手关上房门,然后才坐到了哈桑对面,沉声说道:“这次你比预定的时间早来了好几天。”
哈桑应道:“没办法,你老板一直催着我早点出发,我收钱办事,只能按照你老板的意思做了。”
哈桑说着探手入怀,将桑切斯的密信掏出来放到桌上:“这是给你的信,还有就是你老板要我尽快把你的回信带回马尼拉去,你看看什么时候能给我。”
那人将信拿在手中,仔细检视了一下上面的火漆封印,确定没有被动过手脚,这才收信入怀道:“回信我今晚回去之后再写,既然赶时间,那就明晚此时此地再见。”
那人说完之后便逃出一锭银子放到桌上:“你慢慢吃,我先走一步。”
“等一下!”哈桑出声叫住对方:“这次把信送回马尼拉之后,我就打算回波斯老家不再过来了。明晚见面,我们能不能坐下来好好喝两杯”
那人犹豫片刻才应道:“明晚的事明晚再说……到时候你来了让伙计先上好酒菜,我不想在这里耽搁太久!”
这人每次见面都是交接完信件后就迅速离开,半点时间都不会多耽搁,哈桑倒也习惯了此人的行事作风,丝毫不为怪地点了点头。等对方离开,他就可以一个人慢慢享用酒席了。
那人离开了一阵之后,伙计才进来请示是否开始上菜,需要准备几副碗筷。
“一副就行。”哈桑笑了笑道:“我一个人吃。”
伙计看了看他对面明显有人坐过的椅子,也没有多问什么,应声点头退了出去。反正来这里花钱的都是大爷,只要人家吃完照单付账就行,其他的闲事还是少管为妙。
哈桑一边吃菜,一边考虑明天该怎样应对这个人。他跟对方除了交接信件之外并无其他接触,是货真价实的工作关系,其实没什么私人交情可言,而且这人长相穿着都很普通,如果不是因为菲律宾出身的关系,说汉语略带一点点口音,哈桑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将他与本地的海汉人区分开来。对于这个人的私人信息,哈桑可以说是一点都不了解,既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在此地的身份和所住的地方。假如这个人交完信之后离开,哈桑再去官府举报,他还未必有把握能够再从本地数万人当中把他辨认出来,所以为了能稳妥地搞定这件事,哈桑必须设法在明晚掌控住他的行踪才行。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采取跟踪战术,摸清对方落脚的地方然后再去官府举报。但哈桑对于三亚本地的了解仅限于外地商人被允许进入的区域,假如对方去了什么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的地区,亦或是哈桑不太熟悉地形的区域,大概就没办法进行跟踪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相当大,因为外地商人能被允许自由进出的地区都是商贸区和港口,无法像归化民一样来去自如,只要跟丢了人这事就前功尽弃了。
出于稳妥考虑,当然是再找一些人帮手更好,但为了保守秘密,哈桑也不敢找自己的船员参与此事,他手下的人都不知道他在为马尼拉当局秘密传递情报,因为他也很害怕自己被人给卖了,所以这事还必须得哈桑独力完成才行。
提前向当局告密也是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设伏抓住对方,但哈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不够稳妥,因为他并不知道对方身份如何,而自己却是身在明处,很容易被监控,毕竟波斯商人在本地的官方指定住处不难打听,而对方有没有别的同伴在暗处帮忙监视自己,他也并不知道。
想来想去,哈桑琢磨出来自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设法将对方留在醉仙楼,能灌酒就灌酒,灌醉了最好,灌不醉也把人拖住,然后瞅空子让店里的伙计去报官。只要能让海汉人逮着现行的活人,自己的风险就算是降到最低了。
说到酒这东西,哈桑自诩还是有相当不错的酒量。他第一次来三亚谈买卖的时候,听说海
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丝马迹
郑高倒是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又揭开草席在那尸体上又搜索了一遍,试图找到能够表明其身份的印鉴之类的随身物品。不过除了几张面值十元的本地流通券之外,郑高并没能找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看样子应该不是劫财。”黄同阳摸着下巴判断道:“这手上金戒指身上流通券都还在,如果是劫匪没理由放过这些东西,可能真是意外落水溺死。”
这时候派出所的警员也陆续又来了五六人,黄同阳又差了人去外交部报告,毕竟这淹死的家伙九成九是非归化籍的外国人,按照处理程序必须要通知外事部门一声。此外也派了人去胜利港港务局查询,近段时间是否有来自西方国家的商船在此停靠。
类似这种外国人在三亚意外身亡的事件,派出所以前倒也处理过几起,因此黄同阳指挥手下分头实施验证身份的工作倒也算是有条不紊。倒是一开始就派人去通知的仵作却姗姗来迟,黄同阳在码头上等了快一个小时都还没出现。
就在黄同阳耐不住性子准备要再派人去催一催的时候,仵作终于到了,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随上级巡察组一起到了码头。这个所谓的巡察组主要是负责监督三亚地区的治安工作,每个月会到基层巡视办案情况,而其成员除了牵头的司法部之外,同时也会视情况安排民政和安全部门的人员加入进来,以便在遇到某些警方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协调。
这次代表司法部出面的是高级警司符力,以及安全部特派专员林南。符力可算得上是年轻归化民中升迁最快的新星之一,年纪轻轻就已经爬到了极高的位置,当然这也与他从龙时间早,与海汉高层私交甚密有一点关联。而林南也是安全部中的资深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比较丰富。本来民政部还要出个人,但临时生病缺席,也就只有他们二人领衔了。
这两人巡察的第一站便是打算来胜利港看看,不过还没出发,一大早就有人来司法部这边申请仵作出勤,两人问过之后,得知是胜利港派出所在港口发现了一具疑是溺水而亡的尸体,便决定一起过来看看情况。
黄同阳与二人见礼之后,便简单地讲述了一下目前所知的情况,末了也加上自己的判断:“……这人身上还有酒味,随身财物又没丢失,想来应该是酒后失足落水溺死。等证实身份之后,差不多就可以结案了。”
仵作揭开草席检查尸体的时候,符力和林南也开始观察这具尸体的状况。林南看着看着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他的身份,问他的随从人员不就落实了”
黄同阳愕然道:“可是我们发现这具尸体的时候,并没有在附近找到这人的随从……林大人是从何得知他还有随从的”
符力笑着应道:“我来替林大人解释一下吧,这人身上的黑色绸袍,是最上等的苏绸,一匹就得上百元,手上两只戒指所镶嵌的猫眼宝石和红宝石也价值不菲。至于脚上那双小牛皮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是田独制靴作坊出产的内部特供款,市面上可不容易买到。他这一身上下,价值大概要近千了,肯这么花钱打扮自己的人,身上带的钱财却不多,这说明什么”
黄同阳皱眉道:“要嘛这个人外强中干,靠着行头撑面子,要嘛就是……身边有随从跟着,买东西结账不需要自己掏腰包”
符力点点头道:“再看他相貌,应该是波斯来的富商,这种人出门很讲究排场,带几个随从在身边是很寻常的事情。不过这人淹死在海边,附近却没有他的随从,这事就有点奇怪了。”
“或许只是酒后走散了。”黄同阳试图对这种状况作出解释,但说完便后悔了,自己这解释实在太过牵强。他虽然心里有点不服气,但不得不承认林南和符力的眼光比他要毒得多,他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人身上的穿着打扮,但其来历和具体的价值,可就没这两人看得明白了。而根据所见的情况作出推理,他更是比不了这两名受过专门训练的人。
果然符力立刻便反驳道:“如果是走散了,随从肯定会在附近反复寻找,要是一夜都没找到,也应该来报官了。而现在胜利堡和你这里都没有接到相关的消息,就说明他要嘛没带随从,要嘛随从知情不报,如果是后者,那就有意思了。”
林南转头望向北边道:“有没有派人去景观大道那边向酒楼饭店进行查询”
黄同阳面露为难之色道:“卑职人手有限,已经派了几人去附近旅馆查询此人落脚地,倒是没来得及去查此人昨晚喝酒的地方。”
林南点点头道:“这倒也是,看起来就是醉酒溺水,直接去查落脚地验证身份是对的。”
三人交谈期间,仵作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检视,站起身回复道:“从尸体僵硬程度和尸斑推断,此时应死于今日子时之前,昨日午时之后,但因为泡在水中尸温下降比较快,会加速尸僵形成,所以更准确的死亡时间或许还需解剖检视胃中食物消化程度才能推断。尸体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外伤,具体的检查还需拉回太平间进行。”
这光天化日之下,自然是不便在码头上把尸体扒光了慢慢检查,仵作目前能做的似乎也就这种程度了。黄同阳记挂着赶紧把这案子了结了好去准备接收移民的事,便追问道:“那醉酒溺水的死因能确定了吧”
那仵作皱了皱眉头,犹豫片刻才应道:“死因……倒未必能确定是溺水。”
“哦有什么证据”符力听到这话立刻问道。
仵作应道:“生前溺水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溺水者因为挣扎会吞入大量溺液,这会导致双肺明显肿胀,而口鼻周围会因呼吸不畅形成大量白色泡沫,这两种比较明显的外部症状,在这具尸体上都没有看到。还有就是这码头岸边可见不少水草海带浮于水面之上,而这人两只手上和口鼻都没有发现水草,不太像溺水后挣扎过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这有可能是死后抛尸伪装溺水”黄同阳有点不敢置信地问道。过去在这附近淹死的人着实不少,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死在海里的人有可能是一起他杀命案。
第九百五十九章 侦破进程
三亚作为海汉起家的根据地,在经过近七年的经营治理之后,本地的治安状况可以说是相当不错,虽然还没完全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但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近年在本地的确并不多见,而这起命案正好又发生在三亚最为繁华的地区,其性质自然也就更为严重了。这次又正好撞上巡察组来到这边,符力作为司法部的高层人员,理所当然就在第一时间接手了这个案件。
约翰逊在尸检后得出的结论给调查人员带来的线索相当有价值,一是确定了死者是在窒息死亡之后才入水,死因绝非表面看上去的醉酒失足溺水;二是确定了大致死亡时间,由此基本排除了死者手下随从的作案嫌疑;三是从其胃中未消化干净的食物判断,其死前极有可能是在港区附近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这些线索都为调查人员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侦办方向。
“对受害者的手下和其他参与办案的人员先下封口令,不要走漏消息打草惊蛇,对外先以溺水身亡作为初步调查结论。受害者这次抵达胜利港之后都接触了哪些人,要立刻开始一一排查。”符力的思路很清楚,既然哈桑是被人谋害抛尸,但又不是抢劫钱财,那背后可能就有别的隐情,说不定和他生前所从事的海上贸易有一定的关联。
“约首长的指示也必须重视起来,这景观大道附近的酒楼饭馆,一定也得进行排查,如果能找到死者出事前吃饭的地方,或许就会有别的线索了。”林南也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我们俩一人负责一边吧!”符力建议道:“林哥你负责在胜利港这边排查餐饮店铺,我去三亚港那边查查死者这艘船到港之后的动向。黄所长本来就有工作在身,那就负责调查港区,看看当晚有没有其他人在附近目击到死者的行踪。”
符力虽然年纪轻轻,但其资历背景却比另两人强出不少,而且曾经师从宁崎、任亮等人,行事沉稳周全已颇有大将之风。林南和黄同阳均未对符力的分工安排表示异议,第二天三人便各自展开行动。
翌日下午,经过了一天调查之后,三人又再次聚集在胜利港派出所的会议室中,开始交流这一天下来各自的收获。
首先是黄同阳的汇报:“今天卑职发动派出所和旁边巡检司的全部人马,对港区进行了走访。主要包括案发当日在码头上晚班的所有工作人员,当天停靠在第三码头所有船只上的船员,只要能找到的人都进行了问询,但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
黄同阳翻看着自己的记事簿,开始讲述今天调查的结果:“我们今天一共走访了三百二十七人,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两条。第一,从死者抵达三亚那天算起到案发当晚,在这几天中没有人见到死者在三号码头附近出现过;第二,我们所访问到的对象中,也没有任何人声称认识死者。所以我暂时认为死者会出现在三号码头或许只是偶然事件,甚至有可能是凶手为了行凶而将他约到那里会面。”
没有人在三号码头见过死者哈桑,并不代表黄同阳的调查工作就白做了。如果死者与三号码头的某位船主或货主有贸易往来,很有可能生前就在当地出现过,而事实上没人见过他,则可由此作出相反的推测。当然了,如果是有人处心积虑要干掉哈桑,那也有可能一开始就算计到这一点,将他约到港区之外的地方见面,而在天黑之后才把他带到码头上动手杀害。
黄同阳接着说道:“众所周知,港区与景观大道的商业区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区隔,所以到了夜间,除了船上和一些仓库里有人值守之外,码头上没有公共照明,其实是没什么人在外面活动的。如果死者是从景观大道进入港区,也的确很难会有目击者。此外我们在发现尸体的附近区域进行了搜索,海上陆上都没有再找到其他与死者可能相关的物品了。”
“那么我就来说说今天在商业区的调查结果吧。”黄同阳发言完毕之后,林南便主动接过了话头:“或许我这里收集到的消息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
“我今天带队走访了商业区的三十多家酒楼饭店,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林南语调低沉,脸上可并没有表现出半点“有趣”的表情:“哈桑在抵达三亚后这短短几天里,出事前连续两天晚上都是在醉仙楼的包房用餐,据店里的伙计回忆,前一晚哈桑似乎是一个人,而事发当晚却有一名男子是在包房里跟他一起用餐,完事结账之后也是一起走的。”
“所以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最后见到他的人了”符力立刻追问道。醉仙楼在本地算是比较知名的酒楼,就算没进去消费过,也不会没听说过这家酒楼的大名,所以也无需林南再解释这是什么所在。
林南应道:“我也是这么想,所以仔细盘问了醉仙楼的伙计,但他竟然根本说不出来这个男子外貌长相,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没看到过这个人的正脸。”
符力皱眉道:“怎么会这样醉仙楼的伙计不应该犯这种低级失误,看脸识人可是他们这一行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林南应道:“以伙计所形容的情况,这个人似乎有意无意在遮掩自己的相貌,他每次进房上菜的时候,这个人的脸都冲着窗口的方向,以至于他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人的正脸。不过伙计还说了一个细节,哈桑一个人吃饭那天,按他的要求是上了两个人的碗筷,说不定约的也是同一个人,只是这人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赴约。”
“或者是店里的伙计没有注意到他约的人曾经出现过。”符力补充道:“醉仙楼的客流量不小,只要这个人进房之后没动过碗筷,待的时间不长,伙计大概也很难留意到是否有人进出。”
林南点点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也不无可能。”
黄同阳忽然插嘴问道:“那林大人有没有问一下伙计,这两天哈桑吃完饭是怎么结账的”
林南赞道:“黄所长倒是细心,这个细节我们也查证了,哈桑在这两天里都是用了现银结账,十两一锭,多余的部分没有要求找零。我们查过柜台记的账,付完饭钱倒是也没有剩下太多油水。”
黄同阳道:“但我们在死者身上只找到几锭碎银,倒是十元面值的流通券有好几张。这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