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唐磊磊直接懵圈了,这是什么路数?

    鹰隼大队的编制快赶上大半个标准飞行团了,行政功能非但不能阉割反而要在标准飞行大队的基础上加强才对。说是飞行大队实际上是战术航空大队,光是下辖的机务大队就是个标准的能够保障建制飞行团的正儿八经的标编机务大队。

    上次和二师对抗,虽然说狂魔大队对战的是红军一个飞行团,实际上双方装备的战机数量相差无几。当时狂魔大队可是有足足二十四架歼-7,还有几架歼-6普拉斯作为备份机。尽管都是些破烂货。

    大家都翘首以盼能够在鹰隼大队里谋得一官半职呢。比如原团副参谋长南亮红,就想着能闹个副大队长当当什么的。鹰隼大队副大队长的含金量可比以前的团副参谋长含金量多多了。

    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人找聂剑锋汇报工作,目的何在大家都心知肚明。聂剑锋也是人,心里自然也是多多少少有倾向性想法的。他这个大队教导员话语权可是除了李战之外的第二重了。关键在于他和李战是老战友,当初又是李战的带飞教员,有这层关系在,他的意见更加重要。

    可是现在老大说要阉割掉行政功能。

    聂剑锋很快冷静下来,这么大的事李战不会张口就说的,肯定是有深谋远虑的。他问,“和旅长谈过了?”

    “嗯,旅长政委原则上同意了。”

    李战起身走到办公桌那边打开抽屉取出一份已经批复的申请报告递给聂剑锋,说,“今晚队务会也要讲这个事情。军区空军机关已经批复了,同意在鹰隼大队进行战术化航空大队的试点建设。”

    “简而言之,战术航空大队只有一项任务——作战。大队部、大队机关的人事和行政等功能全部剔除掉。这就是一个战术作战单元。”李战说。

    聂剑锋认真看完报告,递给唐磊磊,消化了一下之后,斟酌着说道,“从你规划的作战编制看,很像强敌的战术航空大队。”

    “不是像,是压根就是以他们的编制为蓝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的。”李战笑道,“狂魔大队变成了鹰隼大队,但是模拟蓝军建设的原则一直没变。我们做得还不够,强敌毕竟有着数十年的实战经验,他们各方面都很成熟,我们只能揪着他们的毛过河。”

    聂剑锋想明白了之后也就释然了,笑道,“这以后是不是要使用英语进行通讯?”

    “咦,这个细节很有必要进行模拟。”李战竖起大拇指,“光涂装模拟显得浮现,以后战术通讯什么的模拟蓝军,红军搞电子侦听截获了破译也要费一番功夫。”

    聂剑锋无奈摊手,“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说得好。”李战笑着点头,“我们的大队部是飞行大队部,是在空中飞的,所以对大队部的组成有一个基础原则,选择战斗力最强悍的三到五名飞行员组成。没有行政职务,也不和级别待遇挂钩。人事这一块彻底上交给旅部,你我的建议权非常有限。”

    一把手的权威如何体现,人事方面的绝对话语权。

    可李战却自己把自己的这方面的权力给废掉了,说好听点是标新立异,说白了就是傻帽。自废武功不是傻帽是什么。不过李战并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战斗飞行员的价值应当在天上体现,而不是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耗费在文山会海当中。

    他从未想过当团长当旅长当军长,他的梦想是当飞将军,飞翔在天空的将军。

    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追求。

    他缘何把拉杆费看得那么重?问题不在钱本身,而是在于钱多钱少所体现出来的他个人的量化的价值。又不是简单的用钱来衡量价值,而是通过拉杆费的高低变化来审视自己的训练和贡献。

    拉杆费是战斗飞行员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你拉杆费多说明你飞得多,飞得多意味着你的训练时间长,训练时间长意味着你具备更强的战斗力。

    没有什么是训练不出来的,区别只在于训练时间的长短。

    李战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将钱财视为粪土,他有且只有一个理想: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伟大事业。

    别墅:???

    帕杰罗v93:???

    “要搞竞赛?”聂剑锋问。

    李战笑着说,“竞岗,轮岗,每名飞行员每三年必须要成功竞岗,否则就淘汰出鹰隼大队,时刻保持大队旺盛的战训热情。”

    “估计你要被骂死。”聂剑锋说,“去年已经搞得大家很疲惫,不过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今年你还变本加厉地搞……”

    “他们会变本加厉地感谢我的。”李战打断聂剑锋的话,“你问问南亮红他那套北库山水花园的房子是怎么来的。知道他以前什么情况吗?知道他过去五年怎么过的吗?”

    他冷笑着说,“一个个表面上矜持得一塌糊涂,一到高强度飞行一个比一个积极,一听说加班一个比一个激动。我休假之前旅长找我说小李你以后高强度飞行训练还是少搞点吧,现在这么大一家子了钱不够花,去年光是给你们大队的拉杆费都上千万了……”

    “你俩拿的也不少,都是成年人,不要搞小孩过年领压岁钱那一套。”

    一番话说得聂剑锋和唐磊磊尴尬干笑。

    能少吗,聂家锋说,“我在北库风景区那边买了个房子,直接租出去给人改成客栈了。”

    看看,智商高的人都有生财之道。

    唐磊磊摊着手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从来没查过工资卡拉杆费卡。”

    “你……”李战正要呛他几句,猛地想起什么来,垂头丧气地说,“好吧,我忘了你是富二代·真。”

    李战等人苦哈哈的挣拉杆费,唐磊磊一生下来就自带超巨量拉杆费……

    晚上队务会上,李战宣布了旅里的决定后,果不其然大家一片哗然都惊呆了。在鹰隼大队是年年有惊吓啊。不过通常惊吓之后是惊喜。李战宣布了竞岗轮岗制度后,大家就马上开始琢磨了。

    竞岗轮岗制度与干部级别待遇不挂钩,也不是正式的行政职务,可是这帮高智商飞行员马上就想到了关键点——成功竞岗了不是充分证明了你的个人能力可吗?

    比如最重要的战训指挥岗,每季度一轮换,意味着成功竞争到该岗位的飞行员可以担任四个月的战训指挥,负责指挥组织大队的日常战训。等于大队长的位置轮流坐了。

    也许你可能只是上尉正连,但是只要你打败了所有人竞得该岗位,那么你就是季度大队长,级别比你高的也要听你指挥。

    这是极其难得的锻炼机会,是珍贵的经历,更是证明自身能力最好的方式。未来上级讨论人事安排的时候,肯定是择优而取的啊!

    李战不但阉割了鹰隼大队的行政功能,还把大队长的权力分散开去。会有人质疑,比如一年四位季度战训指挥,风格不同水平有别,能不能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持续提升。比如会有人质疑,李战这么做会让鹰隼大队变成一盘散沙,与指挥权高度集中的原则相悖。

    这些质疑薛向东和包冠华都提出来过,但是李战用充分的理论辅以详实的事实依据说服了他们。

    实际上,以上质疑哪怕成立形成问题,也都是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相对于收益,那些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简直不值得一提。

    李战告诉薛向东和包冠华的是,这么做可以达到核裂变的效果。两三年后,鹰隼大队会变成三四个鹰隼大队,因为鹰隼大队里会有三四个优秀的鹰隼大队的干部配置……

    两三年时间甚至更短时间,鹰隼大队变成鹰隼旅,试问哪位主官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第279章 鹰头债台高筑
    鹰隼大队这么搞,看似阉割掉了行政功能,实则却蕴含着更加强大的能量。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战的思路不就是建立在教导大队的基本点之上的吗?

    他设想中鹰隼大队不但要成为磨刀石,而且要成为人才输出单位。

    可见李战勉强具备了正营级大队长的思想格局。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震死了老百姓的鸡后,李战每一次看到战机垂尾上的鹰头都感觉特像鸡头。

    苗雨还是有分寸的,他要是真把鸡头涂上去,李战就真用起落架敲他脑袋。

    心理阴影反正算是有了,每一次吃鸡或者看到鸡也许聊起鸡,都会想起那件让人啼笑皆非的震鸡事件。

    震鸡事件后,部队把三十里镇三十公里范围列为限制飞行区域,主要是不得低空超音速飙机。这个规定是针对李战的,因为只有他这么干过。

    坐在通勤车上的李战把目光从su-27sk的垂尾那里抽回来,望向了老第二塔台的山顶上,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建设进度飞快,已具雏形。钱到位做什么都快,李战心里的苦无从诉说。

    刚刚战术情报交互中心主任张特报告称发现些有意思的情况,需要李大队长亲临指示。

    李战立马就赶过来了。

    北库战术情报中心也被划入了101旅,是作为北库战训基地的一部分来建设的。和鹰隼大队没有从属关系,可是该中心的试点建设项目并入了“228”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范围里,于是李战就成了老大。

    张特电话报告的语气很古怪,不像是坏事也听不出高兴来,让李战好奇心更重了。

    原来的第二塔台经过改造成了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控制值班中心,李战迅速来到整整齐齐布满了各类电子终端的值班中心里,张特立马把他电侦室里,递过去一份译好的电文,语气古怪地汇报说,“大队长,我们侦听到一些奇怪的信号,这是破译的内容。”

    李战迅速扫了一眼电文,问,“电文原稿呢?”

    张特又抵过来一张纸。

    李战没接,扫了一眼,说,“摩斯码?无间道啊?”

    2002年《无间道》发行,走到今天被视为港产警匪片最后的高峰。

    “我们在做运行测试,捕捉到这些信号,很奇怪,我让七号侦测站核实了一下,的确是摩斯密码,加密规则很简单,初学者水平,会不会是无线电爱好者的通讯信号呢?”张特问道。

    通讯内容很简单。

    你在哪?

    我在xxx位。

    好,我马上过去。

    比见着邻居打招呼问好你吃了吗还要平常。

    李战凝眉眉头,“无线电爱好者?位置呢,能确定位置吗?”

    张特笑道,“他们自己就把位置报出来了,不过我还是通过三个维度侦测到了他们的具体方位,就当是练手了。大队长你看,有两处。”

    他拿过来北库山区的纸质地图,用铅笔标了两个位置出来。

    李战一看,皱眉道,“深山峡谷,无线电爱好者会跑到这些地方?”

    “所以我觉得古怪,他们的通讯频率是民用频段,可以排除使用军用制式通讯器材的可能。”张特说。

    李战说,“但不代表是好人,好人跑深山野林里干什么。你保持侦听。”

    “大队长,他们要通讯我才能侦听啊,信号已经消失了。”张特摊手说。

    略微思索了一下,李战马上拿起电话拨到旅值班室报告这个情况,立马派裴磊把侦听报告送过去。值班室第一时间向值班首长报告,值班首长命令保持关注等待命令。

    “大队长,会是间谍?”张特发挥着想象力。

    李战笑着摇头说道,“无间道看傻了吧,一般不会。北库山区荒无人烟,往北的边境线又是重点管控地段,坏人没那么容易溜进来。”

    “那会是什么人呢?”张特的强项在技术,作战是不懂的,也不了解北库山区深处的具体情况。

    李战猜测道,“八成是自以为是的犯罪嫌疑人,被警察追捕往山里钻,打算这个方向潜逃出境呢吧。”

    “那也很有意思。”张特笑道。

    李战呵呵问,“搞技术很闷是不是,劳逸结合一下嘛,场站的室内运动场整修过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都能打,灯光搞得很好,晚上照样打。”

    “倒不是运动的事。”张特说,“主要是第一阶段建设搞得七七八八了,想搞一下实战训练检验一下系统的效果。”

    李战微微点头,问,“第一阶段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哪些能力?”

    “对战机进行相应的通讯改装后才能接入系统的。”张特介绍道,“前期主要是实时的天气数据,我们接入了北库地区所有的气象台以及国家气象台、省级气象台等单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张源副站长做了一个分析模型,数据填充之后会自动出分析结果,实时的推送给飞行员作为参考。另一方面是战术情报,北库地区所有的固定雷达站我们都接入了,他们的实施探测结果会同步进入系统,我们做过处理后实时显示在飞行员的终端上。第三个功能是最关键的通讯,我们用的是北斗卫星通讯,使用范围更广,但是目前还相对粗糙。主要是这些功能。”

    李战问,“飞行员能看到自己的具体位置吗?”

    “可以,只要不出北库地区,飞行员都能实时掌握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误差很小。我们是通过地面三维雷达和卫星双重定位的。不过出了北库地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张特说。

    北库地区才有足够的雷达站。

    李战又问,“能接入机动雷达单元吗?”

    张特尴尬地摇头,“目前还做不到。”

    能接入机动雷达站的话那就是三军联合情报链了,李战想得有点远。三百师搞几年了,现在还只是属于该师的一个小的数据链系统。

    李战说,“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这一点很不错了,继续努力。”

    “是!”张特话锋一转说,“不过,大队长,这个建设经费你得催一催了,这个系统开起来很烧钱的。雷达站计划外的开机时间损耗,他们算在我们头上。他们没有相应的经费。”

    李战都要跳起来了,“我靠!我还要给他们发工资怎么的?”

    “那要向上级反应一下这个情况,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张特无奈地说。

    除了早期警戒预警雷达,许多雷达站的其他雷达平时是不开机的。开机就是钱,银子哗哗的出去,设备寿命快速减少。人家对装备器材的使用是有要求的,东西坏了你得修吧,你得保养吧,你超额了怎么搞?

    归根结底是体系问题。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作为一个信息集散地,是把相关各方的资源做了一个初步的整合,但是本质上大家都还是各是一摊各干各的。说白了他们就是把情报向你做一个同步共享,为此额外开启某型雷达所需要的经费,自然是要你来解决。

    如果有一个统一的上级领导机关,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1...106107108109110...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