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这个问题很重要,李战不能把难题留给后人。

    “情况我知道了,你尽快交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我先研究研究看看怎么解决。”李战不答应也只得答应。

    张特这才高兴起来,“是!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把报告做得漂漂亮亮的。”

    别人说研究研究潜台词就是婉拒你,但是张特知道大队长说研究研究是真的研究想办法解决。跟这么靠谱的上级干谁都干劲十足的。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把我喊过来的目的是要经费。”李战无奈摇头。

    张特尴尬笑着说,“那电波信号的确很奇怪。什么犯罪嫌疑人会用这样的方式通讯?使用无线通信终端通过敲击声音用摩斯码沟通,照搬电影的方式,我认为是喜欢警匪片且对无线电有研究的野营爱好者。”

    “你的猜测也存在成立的可能。”李战说。

    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休闲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前聚个餐唱个歌就满足了,慢慢的不寻找点刺激的事情来做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就无处安放。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做,那就往深山老林里钻,冒险探险,锻炼野外生存能力以便美国佬打进来之后进山打游击保家卫国或者当个更好的带路党。

    不过,张特并不了解北库地区的情况,尤其是北库山区的情况。可以这么说,往北库山区里钻的不是走投无路的人就是寻死之人。那片区域和休闲好去处没半毛钱关系。就连北库风景区也仅仅是开发了山脉边缘山麓的一小块,通了车后夏季才有一些游客不远几千里的过来旅个游。

    李战忽然皱眉问,“既然能侦听到无线电信号,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具备电子作战能力?电子干扰什么的。”

    “当然可以。”张特说,“那是第三阶段重点要建设的方面啊,确切地说是信息作战能力,不仅仅是电子对抗干扰什么的。不过短期内只能做做简单的侦听截听,分析能力也不够。”

    李战若有所思,他脑子里马上浮现了一个具备了综合的指挥控制电子情报作战中心的印象来。所有的作战单元,大到轰炸机小到单兵甚至小小的无人机,都被整合在一个作战系统里,每一个作战单元都可以在误差极小的时间节点上进行某些同步的战术动作,天上的飞机知道地面小型战斗的实时情况,地面部队知道天上的飞机哪个方向过来使用什么弹药甚至精确到秒的到达时间,各作战单元指挥员可以制定出精准到秒的作战方案,指挥员甚至可以知道每个兵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体系作战啊!

    “搞,你放心大胆地搞,花多少钱都值,经费我想办法!”李战想象出来的恢弘而摧枯拉朽的画面给刺激到了,斩钉截铁地对张特说。

    如果敌人具备这样的体系作战能力,被狂风卷落叶的就是自己。如此换个角度想的话,李战就成功的把自己吓了个不轻,打定主意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咬牙把战术情报交互中心试点建设给加快搞起来。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战斗机的加力啊,而且是超级加力。

    聊了有一阵子,值班室电话来了。

    李战接起嗯嗯哦哦了好一会儿,放下话筒说,“果不其然,是潜逃进山的犯罪嫌疑人,高智商犯罪,警方追捕多时了,让你给摸到了他们的位置。”

    “真的是犯罪嫌疑人啊!”张特颇为意外。

    李战说,“最少都得给你们相关人员一个三等功,是了,是谁发现的?”

    张特指了指坐在那边戴着耳麦的中尉,对李战说,“这个小伙子,通信学院刚毕业,技术很过硬。”

    “回头把请功报告交过来。”李战干脆利落地说道。

    张特大喜,随即犹豫了一下,说,“大队长,我们确定的位置是半个多小时前的,警方会不会扑空?”

    李战说,“武警现在也很厉害了,他们有直升机。再说了,半个多小时他们能跑到哪里去。找到了人他们就跑不了,你继续保持关注,一旦侦测到方位,马上报告值班室,那边直接通报给警方。”

    “先这样,我还有个飞行。”

    李战离开了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后顿感浑身舒畅,那种眼看着要过年了却没钱还债的压力感一扫而光。他暗暗发誓以后没什么事不要往这边跑,否则好端端的就背个几千万几亿的债务。

    “228”课题三大科目还有一个没搞,4-3科目很耗钱,要消耗很多弹药,这些都是要从课题经费里支出的。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紧张,李战本来就感到压力山大了,现在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又伸手要钱,他是真有些抓瞎了。

    想想也是够头疼的。

    催促一下国防科工局那个资助目录的评审?还是厚着脸皮打报告向上级申请?又或者找土豪师三百兄聊聊搞点赞助?

    暂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不想了。

    下午要飞眼镜蛇,吃了午饭要好好的休息一下,这才是眼前要做的。




第280章 这条街服役十几年的老机
    眼镜蛇机动不是规定必学特技飞行动作,部队可以综合考量是否进行这个动作的训练,或者哪些人要进行哪些人则不需要。

    关于眼镜蛇机动的实战效果军内是存在争议的,不过普遍的观点认为,掌握眼镜蛇机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掌握了更高超的飞行技术。

    你能飞眼镜蛇说明你的技术上了一个层次。

    飞行技术自然是越高越好。

    鹰隼大队的要求是全员眼镜蛇。

    可是除了聂剑锋和唐磊磊,其他人都没有训练过该科目。开歼-7你想训练也没条件。当然,李战在4-1实战中紧急状态下飞出来的超低空眼镜蛇机动不存在普及的可能。甚至让李战再来一次都不一定能飞出来。

    聂剑锋和唐磊磊在二师完成了su-27sk改装后就全部飞完了特技飞行动作,眼镜蛇飞得很熟练。自然而然的,教官就是他们俩来担任了。

    当然,李战是要单飞的。他比聂剑锋晚了两年下部队,可是飞行小时却超过了聂剑锋,可见此人飞行经验多么残暴。

    下午十四时整,双拼色涂装的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起飞升空。前一半荒漠涂装后一半灰色低可视涂装的样子,像极了鸡头毛发鲜艳高昂头颅的大公鸡。

    李战什么都没有挂载,机内燃油也是半数,战机处于做机动的最佳状态。做了几次通场飞行之后,塔台下达了开始训练的指令。

    所谓眼镜蛇机动,简单地说就是战机平飞然后突然快速拉起机头仰角一百一十度到一百二十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头后仰屁股向前的平飞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战机的速度会瞬间降低到直至接近零,从远处看战机就像是悬崖勒马。然后推杆压机头恢复到平飞状态。

    主要实施条件是高度和速度,一般要求在三千米到一万一千米的高度实施,平飞进入表速在每小时三百到四百公里之间。在一千米高度以及以下高度做眼镜蛇机动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李战上次误打误撞在十几米的超低空做出了疑似眼镜蛇机动,而且还是开的歼-7e,只能称之为奇迹。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具体的驾驶要领表达起来十分简单。

    su-27sk战机的纵向电传在空中飞行有两种模式,分别为“飞行”和“直接链”,换个角度理解的话,前一个模式实际上是自动配平模式,后者则需要手动配平。

    开过su-27的都知道,如果使用直接链模式,战机的姿态非常的难以控制,尤其是配平问题。研制期间发生的空中解体就是因为纵向操纵使用机械操纵系统情况下,飞行员压杆拉杆极容易造成飞机过载瞬间爆表粉碎性骨折,后来才加装了纵向电传解决了这个灾难性的问题。

    保持规定表速平飞,飞行员手动把“飞行”模式转换到“直接链”模式,就是把电传飞控断开完全使用手动控制,再断开迎角限制器,在零点二到零点三秒之间把操纵杆拉到后极限位置,实现短时间内机头上仰到一百一十度或者一百二十度,飞机迎角在九十度左右。在机头向下的时候,推杆至中立位置,使飞机向平飞恢复,接通“飞行”模式和迎角限制器,恢复电传系统的正常操纵。

    总结起来一句话:平飞,断飞控迎角,拉杆,压杆,接飞控迎角。

    整个理论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普遍认为该机动的战术意义在于能够使飞机在极短时间把速度降到最低,不就是利用飞机的整个升力面作为巨大的减速板来达到迅速减速的目的嘛!

    通过这样的机动来实现与后半球敌人的位置互换。被追击的情况下猛地来这么一手,追击的敌机会冲到你前面去,战术位置上的优势方于是易主。

    但有观点认为,在空战中做这样的机动会让自己变成活靶子。这一方面的观点也是有充分依据的。因为在该动作状态中,战机几乎无速度可言,没有速度就没能能量。

    可不就是活靶子吗?

    实际上没有无效或者错误的战术动作,只有运用错误的飞行员。

    李战是速度决胜轮的坚定支持者,不让自己处于尽可能接近极限速度的状态他就没安全感。他对眼镜蛇机动的看法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很难界定他是眼镜蛇有用论的支持还是眼镜蛇无用论的支持者。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不管你使用什么格斗动作什么作战战术,只要最后活下来的是你,你就是天空之王。

    李战再一次走通场航线,但航路是三千米高度的训练高度。空速保持在精确的每小时四百二十五公里,以此速度进入场站上空。

    “我开始了!”

    报出动作口令之后,李战迅速断开电传飞控和迎角限制器,几乎同时向后拉杆到底。平飞状态的双拼色涂装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像被猛地拽紧了缰绳的野马,猛然扬起头颅直指天空,在惯性和向前动能的作用下,机尾继续向前走,机头上仰的角度很快达到一百二十度。

    娴熟得不像新手。

    然后失速了。

    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翻滚着往下掉。

    “嘟嘟嘟嘟嘟嘟嘟……”

    连续不停地警报声充斥着座舱,不用李战报告,塔台已经从保持通话状态的无线电里听到了这些警报声。

    训练眼镜蛇机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失速,该飞行动作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性高难度机动动作正是因为高风险。整个过程要求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和时机必须要精确到零点五秒之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高难度所以被认为不具备普及的可能,无法普及的情况下,自然就失去了战术意义。

    “我失速了!接通飞控!”

    李战沉着冷静,飞快的重新接通电传飞控和迎角限制器。随即他发现迎角限制器接通了,但是电传飞控没有反应。

    “电传飞控失灵!”

    李战迅速报告,同时不断的通过操纵杆给予战机指令,战机是有反应的,可是反应极其微弱,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拽着它维持当前的失控状态。

    “再次接通飞控!”李战再一次重复操作。

    依然没有反应。

    早期侧卫系列战机的通病不在于所谓的软骨病,而在于其极其复杂的复合型操纵系统。前文讲过该机使用的是纵向电传加横向机械传动组合作为操纵系统,结构不但庞大而且复杂。一旦纵向电传飞控失灵,几乎没有人能够让战机保持平飞,战机会朝前飞波浪线,机头一下上仰一下俯冲,稍有不慎就失速。

    飞眼镜蛇机动失个速尾个旋不值得大惊小怪。尾旋改出这些是每一名飞行员必备的技能,就如同座舱盲操一样。空军飞行员还要记下几十上百种险情处置预案的操纵动作,别以为拉杆费那么好拿的。

    因此在知道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失速后,在塔台担任正指挥员的聂剑锋并没有很担心,他当初学的时候失速尾旋两次,成功改出是常态。su-27sk当然是比歼-7要好改很多的。

    可是李战报告飞控失灵,这个就很要命了。su-27sk没有机械备份操纵系统,纵向电传飞控系统失灵意味着飞行员失去了对战机的控制。别说此时是失速翻滚下坠状态,哪怕是高空平飞状态这个也是非常要命的故障。

    也许不是机械故障,也许只是因为在某个节点战机处于某种状态它就是失灵,像某些打火机,明明有很多油就是打不着,可当然准备放弃的时候再打,“腾”的一下着了。

    现代战机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结晶,许多故障难以从技术范畴来解释。比如曾经037号歼-7egg,当时他还叫歼-7e,前起落架卡住,迫降后机务进行检查没发现损伤,楼以望一榔头下去正常了。这个就很难从常规的角度来解释。

    此时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的状态是两翼翻滚、摇摆、乱舞,战机没有进入尾旋状态,但像降落伞打开失败的伞兵……

    李战一点速度都没有了。

    他拉起机头眼镜蛇的时候,空速以,每秒大概一百八十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率下降,也就是说战机的屁股向前的时候,李战基本上没速度了。

    可是他还有高度。

    眼镜蛇机动三千米的最低训练安全高度,李战还要时间。

    他不断地重复接通电传飞控的操作,同时不断地通过操纵杆向战机下达动作指令,试图把脱缰的野马重新控制在手里。

    “洞幺,准备跳伞,你没什么高度了!”聂剑锋果断下达了指令。

    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也就剩下那么几百个的寿命了,真正的战士应该战死沙场,他能够在训练场被李战搞死也是荣光的。

    李战说,“我还一千多米呢,大把时间别着急!”

    他是搞过十几米超低空的男人,他是七十秒里能够完成三百零一个动作的男人,一千多米地高足够他狠狠地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保全军队财产狠狠贡献一把力量了。

    “别逞能!苏两七的缺陷你是知道的!”聂剑锋严肃地提醒道。

    李战沉声回答,“明白,最低跳伞高度挽回不了局面我就跳伞,旅长在边上吗?”

    “旅长不在我在,我是政委。”包冠华拿起送话器说道。

    包冠华是副指挥员,飞高风险动作要有副团级以上领导在场。101旅的班子还没配齐,正团级领导比较少,根本不够用。所以这位焕发第二春的老政委就亲自上阵坐镇塔台了。

    李战说,“报告政委,我请求关车重新开车,完毕!”

    这是什么梗?

    包冠华没明白过来。

    一千多米地高也十来秒钟的时间。

    聂剑锋顾不上向包冠华解释,他急声对李战说,“洞幺!关开车改出不具备普遍性!你要慎重!”

    李战打定主意了,“没别的办法了,我试一试。”
1...107108109110111...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