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先声夺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个大气球9

    这位年近六十的大佬,显然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面对台底下一群过不了几年就要抢班夺权的小屁孩,随便讲了不到10分钟就敷衍完毕,效率高得简直不正常。

    &n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朋满座(中)
    颁奖仪式既然都办完了,省厅组委会自然就不再负责继续招待。各市和地区的代表队下午两点过后陆续撤离。毕竟10个进入所谓第二轮的一等奖名额,四个给了杭城土著,两个给了计划单列市的甬城,还有一个则相当离谱却并不奇怪地给了从香江远道而来,却名义上挂靠“曲江省代表队”的小朋友——妥妥的政治工程。

    最后余下的三个,才由东瓯市、红舟市和太湖市瓜分。

    也就是说,前来参加比赛的十二支代表队中的七支队伍,事实上只拿到了安慰奖。

    梁红艳作为带队主要领导,既然孩子要走,自然也就不得不跟着一起走。午后两点,距离火车到站还有将近三个多小时的时候,梁红艳便着急地催促起张雪茹几个女孩子,让她们抓紧收拾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东西的行李,自己则抓紧打包从沪城买的土特产——这也是扯蛋,沪城这座城市,第一根本不土,第二根本没特产,但是九五年这会儿,一个人难得出省一次,不买些当地的东西回去慰劳同事、朋友,总是不妥当的。

    “唉,等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自己过来好好玩玩,带林淼一起来!”早上跟着梁红艳见识了国际化大都市百货商场的壮观场面的张雪茹,一边收拾自己的贴身换洗衣物,一边信誓旦旦地透露着自己的野心。

    买名包,以及包养小白脸。

    林淼却并不搭理张雪茹,安安静静趴在窗口,看着楼下。

    半个小时前,老林打来了电话。从东瓯市赶来观礼的人,刚刚已经下了火车,乌泱泱二十多号人,罗万洲亲自带的队,余下市里和区里宣传口的领导就先不说了,居然连百里坊小学的苗晓秋,以及外国语初中的校董死胖子吴宁祥都跑来凑热闹。但最过分的还是西城街道,董主任和胡剑慧为表诚意,明明和这件事屁点关系都扯不上,居然也要来“考察”。

    考察我考你妹啊!

    一个大学校长收徒弟,你们到底考的哪门子的察

    想过报告要怎么写吗

    难道想让老林的儿子给你们代笔吗

    林淼盯着楼底下车来车往,觉得家里那边这回兴师动众得实在有点不可理喻,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这种高端场合,你们这群破科级的存在,是不是略有点拉低寡人逼格的嫌疑

    张雪茹见林淼不吭声,直接走上前来,对林淼来了个公主抱。

    林淼踢着双腿大喊:“放肆!你想对朕做什么”

    张雪茹贱笑着一把将林淼扔进自己的行李箱里,按着林淼道:“淼淼,姐姐带你回家啊”

    林淼道:“我不要。”

    张雪茹一叉腰:“为什么”

    林淼一本正经:“我喜欢胸大的姐姐。”

    “啊——!你个小色狼!”张雪茹按着林淼的脑袋,一通狂揉。

    朱佩慈盖上行李箱,笑眯眯地看着打闹的张雪茹道:“你别给他揉坏了,他明天还要考试的。”

    “他考个屁,他交白卷也是第一名。”张雪茹一语道破真相。

    林淼跳起来道:“小同志,你话可不能乱讲啊,将来报道上出了问题,你是要负责的!我堂堂东瓯市第一神童,小学以下要什么第一拿不到,我走到今天,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说完这话,自己都觉太无耻——制霸小学,很光荣吗

    梁红艳走进房间,手上拉着行李箱,提醒道:“快点啊,楼下车到了。”

    “哦,马上!马上!”张雪茹赶紧两下把衣服裤子随随便便塞进箱子盖上,然后轻轻一提,对林淼道,“我走了啊。”

    “嗯,开学见。”林淼跟张雪茹挥挥手,又跟朱佩慈挥了挥。

    朱佩慈微微一笑:“再见。”

    两个小姑娘,跟着梁红艳走出了房间。

    丁少仪带着林淼,一路送东瓯市代表队的人走到楼下大巴车前。老丁和梁红艳一通话别后,众人终于依依不舍地上了车。



第二百二十四章 高朋满座(下)
    林淼不是不明白东瓯市这群货的心思,但总归还是觉得他们来得有点生硬。毕竟说破天去,自己也不过就是要拜个师而已,哪怕这位老师身份略显特殊,而且仿佛还牵扯了某些不该与外人言的大事件,可也轮不到以这群老林为核心的一群地方小杂官过来凑这种热闹。

    但既然人都来了,那就不能甩脸子。

    怎么说人家千里迢迢跑来,里外都是给脸,而林淼做人,向来不干给脸不要脸的蠢事。

    当天晚上,老林破天荒地不占公家便宜,自己掏钱做东,请从东瓯市来跑来的这二十来位官老爷,在九五年已经物价不低的沪城某酒店大吃了一通。

    林淼全程配合,任由这群死恋童癖爱怎么撸就怎么撸,一边挨撸还一边评估老林现在的人脉,仔细一琢磨,居然得出老林这辈子干到副厅级都有可能的结论。着实有点惊讶。

    27岁当爹的老林,算年纪,眼下连35周岁都还不到。而按他现在的发展趋势,不说做出什么大成绩,只要能无功无过,等湖滨路的“东瓯市传统文化产业园”落成,老林这个发起人兼筹办者兼名气担当,估计用不了两年,起码也能混个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的职务。

    而这个产业园现在已经拿到副处级编制,老林当上副主任,就是实打实的实权正科级。再过两年调回西城街道当街道主任过度一下,45岁前,妥妥的就能混到副处。

    再往后只要名气不减,贵人们自然也会愿意出手相助。哪怕55岁才能上到正处,等60岁退休之前,市里给个市之类的终身成就安慰奖也行。

    至于贵人到底上哪里去找,林淼环顾包厢,这屋子里的每一个货,对前世的他和老林来说,哪个不算贵人就说现在满屋子级别最低的胡剑慧,二十五年后,那可是实打实的东瓯市,还掌实权的那种啊!

    林淼强撑着精神,跟老林他们闹到晚上10点多才散场。

    因为受不了老林满嘴的酒气,他死活要求单独睡觉。

    夜里没人打扰,林淼一觉睡得舒坦无比,十个小时后睁开眼,刚从卫生间里洗漱完毕出来,就遇上了昨天的沪城广电局大佬——成全副处长开车来接。

    丁少仪原本想叫老林起来,陪着林淼一起去见郭老头,但老林宿醉过后睡得极死,丁少仪往他房间里打了三个电话都没叫醒,林淼心想就老林这今宵酒醒何处的状态,去了倒不如不去,干脆和丁少仪挥挥手,扔下老林就跑。

    成全大佬做人热情而内敛,在车上的时候话并不多,不过也不是完全没话。许是两人全都出身文秘的原因,林淼也相当喜欢这种有话就说,但没话不坚决找话说的沟通方式,两个人一路上交流愉快。

    车子在路上开了大概30分钟。

    开过黄浦江后,驶入一处看建筑风格应该是民国时留下来的洋房小院。

    林淼跟着成全下了车,便有一个年轻的小保姆过来招呼。

    最多二十岁出头的小保姆长相甜美,所以虽然手有点糙,但林淼还是挺享受跟她手牵手的感觉。小保姆带着林淼和成全绕过小院前的主楼,来到院子后花园前的二层木质小楼前。

    踩着有年头的木楼梯上去,楼上却是新装修过的大理石地板。

    二层走廊一字排开几间屋子,看设计,应该是以前某个机构的办公场所。

    小保姆拉着林淼左拐走到楼梯口第二间房前,轻轻敲响房门,用地道的沪城方言道:“叔叔,小朋友来了”

    房门打开,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

    成全见到,马上喊道:“孙局!”

    “嗯。”显然就是成全顶头上司的孙局长应了一声,然后便马上把注意力放在林淼身上,喊道,“说你半天了,总算把你这个小师弟来了,进来进来!”他笑着拉着林淼进了屋子,一边跟屋外的小保姆说了句:“给咱们小神童泡杯茶。”

    “不要茶。”林淼打断道,“我要牛奶,再给我煎两个荷包蛋,早饭还没吃呢。”

    &n



第二百二十五章 君不见
    君子之交淡如水。

    郭鹤龄这种级别的人,朋友不说全都是君子,但至少不会是没事非要拉着闲扯的俗人。大早上几个人聚到一块儿,一则是因为屋里的俩老头早上起得本就早,而魏军和孙如来两位吃公家饭的,平时也没有晚起的习惯,二则是之所以要来郭鹤龄家,主要也就是为了先见林淼一面,好让这个关门小师弟知道知道,师父虽然桃李满天下,但真正的嫡系,也就咱哥仨。其他的那些郭鹤龄教出来的硕士和博士,都只是徒有其名。按请帮的行话讲,那叫“倥子”。

    荀建祥不等林淼吃完貌美小保姆送上来的爱心早餐,便先暂时告辞。早上他还有几篇学生的论文要改,所以要等下午吉时才会过来观礼。荀建祥一走,三十岁出头就已经是中社科局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兼某系主任的魏军,自然也就跟着离开。毕竟人在江湖,做事还是得讲究主次,伺候好领导显然比照顾好师父更要紧。荀建祥和魏军一走,本就有公务在身的孙如来,自然也就没有再留的必要。

    原本热闹的客厅里,只剩下几个还在冒热气的茶杯。

    林淼心无旁骛地吃着早饭,郭鹤龄就一声不吭地看着他。

    五六分钟后,林淼大口吃完不知是否存在某些深意的两个煎蛋和一根烤肠的组合,然后仰头强硬灌下一大杯已经不烫的牛奶,打出一个满足的饱嗝,用三流社会小青年刚喝完一大杯扎啤后就天下我有的豪迈口吻道了声:“爽!”

    郭鹤龄笑了笑,说道:“吃完就下去走走。”

    林淼嗯了声,刚站起来,貌美小保姆就走进屋里,没有收拾屋里的茶杯和碗,而是拿起放在角落的拐杖递给郭鹤龄,自己则从另一侧,搀扶老郭起身。清瘦而不失曲线的身子,扶起老郭的时候,很有一种旧社会老夫少妻的感觉。

    林淼看得真切,郭鹤龄相当自重,并没有半个身子贴上小保姆占人家的便宜,而是挺直腰杆,靠自己的力气,维持着身体的平衡。由此可见,其实这老头根本不需要人扶……

    正如男人身旁要个女人红袖添香,添香其实只是扯蛋,添面子才是实质。

    美貌小保姆搀扶着郭鹤龄,林淼跟在她的屁股后面走着。

    三个人下了楼,直接就出了门。

    沪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其实没多少地方可以闹中取静,但郭鹤龄所住的这处小洋房,却正好是建在一座海拔最多不超过100米的小山旁。从洋楼后院的小门出来,门外是一条平整的沿山小道,郭鹤龄步履沉稳地向山上走着,走了几步,就让派不上实际用处的小保姆把他的手松开。基本已经算师徒俩的两个人,五分钟不到就走到了半山坡。

    站在一颗梧桐树前,清晨的阳光落下,郭鹤龄俯瞰底下密密麻麻的建筑。

    林淼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要收我当你的徒弟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郭鹤龄嘴角一扬,笑着反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林淼凿凿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人跟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都是为了互相占对方便宜而存在的,互惠互利才是发生人际关系的前提。”

    郭鹤龄盯着林淼看了半天,突然一笑,没头没脑地转移话题道:“你比我家的小美聪明。我让她选,是要留在我家里当保姆,还是去沪旦大学当旁听生,她选了当保姆。从到头尾,连问都没问我为什么要让她选。”

    貌美的小保姆嘟嘴娇嗔:“我哪里选错了!那个旁听生又拿不到文凭的!”

    “那你给我当保姆,以后就有出息了”郭鹤龄回了一句。

    小保姆嘟嘟嘴。

    林淼依然看着郭鹤龄,等待答案。

    郭鹤龄只好道:“聪明的小孩子,我见得多了,比你智力水平更高的我都见过,不过生来有智慧的小孩,我这辈子倒是头一次见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收你当徒弟,就算没好处,也不会有坏处。”

    林淼听完想了一阵,发觉老头是



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候各位
    林淼的拜师大事一完,中社科院的两位大佬半句话都没给林淼留下,当天晚上便坐飞机回京,反倒是郭鹤龄那些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外门弟子,不是某研究所的所长,就是某大学的校长助理以上级别的存在,一个个热情主动,打着要认识当红作家林国荣的幌子,和林淼做了一番深处的互相了解。林淼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把记忆中仅存的上辈子的一些段子都拿出来应付,总算没让这些将来的贵人们失望——想想一个七岁的小孩能和一群中国学术界正当年的大中小咖们谈笑风生,这件事本身就足够骇人听闻。老林像是突然开了窍一般,一改往日喜欢不懂装懂的作风,多数时间紧闭嘴巴不说,还能实事求是地告诉和自己攀谈的大佬,你们说的这些我不懂,我就是个写点东瓯市家长里短的小破事,其实没什么水平。这么一来,反而叫大佬们高看了两眼。一位在全国文联系统里挂了头衔的大佬,甚至还特别真诚地邀请老林加入全国作协,老林晚上抽空和林淼商量之后,最终选择了答应。反正他以后基本不会再写什么作品了,靠着《小院杂谈》和《僦居发微》这两部爆款源源不断的版税,至少在林淼成年之前,家里绝不可能再有什么经济危机,日子不说奢侈,不过小康以上的水平肯定能保证。

    大咖们在沪城盘桓了两天,东瓯市宣传口的人也在吃吃喝喝中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察任务。领队的罗副市长外交手腕不弱,仅是依靠着老林的虚名,就跟学术大咖们谈拢了五六场学术交流会——以东瓯大学的学术水平,原本是很难请到这些大神的,往形象了说,差不多就是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所以这趟出差到此,总算师出有名,并且不虚此行。

    林淼拜师后的第三天,来自各方的人物该回去的全都走了个干净。就连老林都没多作逗留,和返程的罗万洲、胡剑慧等一行人,坐上了回东瓯市的飞机。林淼毫无依依惜别的情绪,老林早上刚走,到了下午,仿佛缺位了好久的曲江省教育厅考试组委会,一下子又有了存在感。这次比赛的第二轮,终于开场。

    丁少仪下午三点差十来分钟的时候,带着林淼到了考场。考场就是组委会举办颁奖仪式的那个会议室,偌大的会议室里,一共就十个孩子。其中一个,林淼颇有印象,就是第一轮考试时和他互相逗趣的那个小子。那个欢脱的小屁孩见到林淼则异常兴奋,主动跑上来告诉林淼,说自己名叫齐思远,是将来要闪耀世界的男人。林淼回忆了一下,完全回忆不起来二十年后国内有哪位闪耀世界的大咖叫这个名字,于是呵呵一笑,对齐思远道:“加油。”

    齐思远年少无知,不懂江湖险恶,居然把林淼的话当了真,认真点了下头:“嗯!”接着正要进一步发表感言,就被监考的老师拎回了他自己座上。

    没有铃声,只是把会议室的门一关,考试就算开始。考试没有试卷,只发下来五张包括草稿纸在内的格子答题纸,考题则是监考老师口头布置,题目平庸至极。

    “自我介绍。”监考的中年男人,站在会议室的前排说道,“题目就是自我介绍,要求400字以上,500字以内。体裁不限,诗歌除外。答题时间一个半小时,写完后先不要走,还要再拍张合影。考试中途谁要想上厕所的,请举手示意。好了,开始答题吧。”中年男人说完,便淡定地拉了张椅子坐下来,拿出一份《群众日报》,翘起二郎腿开始谋杀时间。
1...121122123124125...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