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将这些事情都做完,时候已经到了午时。朱允炆又问道:“思雅黎爱卿,不知午饭是如何安排的孤与诸位官吏吃的差些没什么,可将士们一定要能吃饱。”

    可没想到思雅黎一脸惊讶的反问:“午饭大明人中午也要吃饭”

    朱允炆一愣,这才想起来汉洲大陆的蛮夷一天都是只吃两顿饭,上午巳时中一顿,下午酉时初一顿,没有吃午饭的习惯。

    他也曾经听允熥提起过:“一天只吃两顿饭是因为粮少人多,江南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百姓现下也不太多,人人都吃得起三顿饭,但农闲时节乡下也有农户只吃两顿;北方许多地方粮食产量不高,百姓只能吃两顿,即使农忙之时也只吃两顿,只不过两顿都是干饭。”

    ‘看来此地的粮食产量也不高,甚至还不如中原,就连如同科科姆家族这样的当地最尊贵之人也一天只吃两顿。’朱允炆随即想到。

    “既然此地没有吃午饭的习惯,孤今日中午就不必吃饭了;但将士从墨西哥谷地一路前来,早饭吃得也不多,必须要吃午饭。你赶快去准备!”朱允炆对思雅黎吩咐道。

    “是,尊贵的王。”思雅黎答应一句,但面露苦色。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文明已经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奴隶的人数很少,大多数人都是自由民,虽然也会对自由民征税,但玛雅人的政府也并不完备,税收又要优先用于科科姆家族的人奢华的生活,官库里面的粮食可不多,维持现在的官吏和军队规模结余已经不多了,忽然一下子多出三千多张嘴,还得一天吃三顿饭,肯定供应不起。至于将他们家族藏有的粮食拿出来,开什么玩笑吃到嘴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吐出来

    他本想让朱允炆注意到自己的表情,出言询问有何问题,然后他顺势说出问题所在,可却听朱允炆又道:“爱卿还需再准备足够两千将士半个月的粮食。殷藩支援孤的两千将士过几日就要返回墨西哥谷地,所需的粮食可不能少了。”

    “是,尊贵的王。”思雅黎又答应一声,转身退下筹备粮食去了。既然这不到四千人中的一多半过几天就要离开,那粮食或许还够吃;况且即使不够吃,也等着这两千人离开后再和他说比较好。

    随即朱允炆踱着马匹,带领这不到四千将士从城池的大门走进城中,一路上所有将士都挺胸直背,排成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的从城内最宽阔的道路穿行而过,一直到为他们准备的军营。适才趴在城头上或自家房顶上观察他们的玛雅人都啧啧称奇的看着这些人:“瞧他们一模一样的衣服,瞧他们整齐的队形,瞧他们手里拿着的闪闪发光的长矛,不愧是能打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的大明人,这军队看着确实不一样。”

    “幸好他们没有放纵士兵抢劫。”一个家里开的作坊在城外的人高声说道:“我的作坊里还放着许多布匹,如果放纵抢劫一定会被抢光的。那可是这几个月来我赚到的所有钱和几个订单的预付款。如果都被抢走了,我只能投海自杀了。”

    “这种来自西边的野蛮人打过来的时候不是都要大肆抢劫一番么他们怎么不抢劫”还有人疑惑的说道。

    “他们可不是一般的野蛮人!”另外一人‘嘘’了他一声




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
    “冲,冲!”在三宝垄城下传来爪哇语的叫喊声。

    “守住!守住!”在三宝垄城上传来汉语的呼喊声。

    与这两种不同语言发出的不同喊声相伴的,是无数凄厉地呐喊着与敌人搏杀的将士。城下之人在将军的带领下一窝窝的向城头攻去,手持弓箭的督战队就跟在冲锋的人后面,见到谁稍微慢一点就一箭射杀;所有火炮与投石等攻城器械也一刻不停的发射着,丝毫不在意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原本用来搬运的勇士已经都被组织起来,准备对城头发起冲锋,从三宝垄城内逃出来的人不论士兵或百姓,一半被下令第一批发动冲锋,另外一半搬运沉重的弹丸和石块,稍微缓慢就会被一刀劈倒在地。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与侍卫站在代表满者伯夷的旗帜下面,声嘶力竭的对经过的勇士吼道:“哪个人第一个冲上城头,赏赐与他身体等重的黄金、一百户奴隶与苦橘城外的田地!”

    “只要能夺取三宝垄城,城内所有的东西和人都是勇士们的战利品!不论汉人还是当地人,不论汉人还是当地人的东西,除了明国的藩王,其它所有人和东西都是勇士们的战利品!”

    由不得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不这样拼。得到三宝垄城已经丢失消息的时候是八月二十五日,他愣了一愣,马上下令六成的将士拔营而起,以最快的速度向东而去;其余的军队负责挡住八马兰的明军。

    他清楚的知道,明军用来偷袭三宝垄城的将士绝不会多,至多只有两三千从苏藩内又挤出来的将士加上从八马兰的军营中抽调的几百精锐。三宝垄城虽然不算大,但也绝对不是两三千人守得过来的,只要自己赶在明军从八马兰军营抽调的援兵之前赶到城下发动攻城,就能一举夺回这座城池,挽回败局。

    但等他赶到三宝垄城下的时候,通过一次攻城发现城内的明军至少有五千人,满者伯夷兵刚刚抵达城下准备不周,没能将城池攻下。原来朱高煦早在出兵前就与徐增寿商量好了:天完全黑下来,所有将士也都休息后,马上派出第二批将士登船赶往三宝垄城;如果朱高煦攻城失败,这几千人不过是白坐一次船,但如果他成功打下城池,这几千人就会成为能否守住城池的重要砝码。虽然由于天黑后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水兵拒绝开船,这几千人是在后半夜雨停了以后才登上船只赶往三宝垄城,但幸好也在满者伯夷之兵赶到前抵达海岸入城驻防。

    另外,威格拉玛瓦尔达拿通过审问一个抓到的俘虏得知:城内竟然有至少五六百原本的守兵叛变,或者说没有抵抗就被俘虏,其余守兵也没有进行多少抵抗就全军溃散,一些当地人脱了衣服跑回家中,另外一些人逃出了城。还有两个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投靠明军的爪哇人劝诱俘虏为明军效力,现在也不知有多少俘虏叛变投敌;而且最开始攻城的只有不到一千人,其余明军将士都是后来赶来的,和一部分叛变投敌的爪哇人。

    听到这话后,威格拉玛瓦尔达拿马上将逃出来的三宝垄城守兵帕拉帕处死了。帕拉帕告诉他攻城的明军足有两千多人,而且城内将士与明军进行了一番血战后才丢了城,也没有多少人被俘。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对于这种明目张胆欺骗他的行为非常不满,再加上此时他正在气头上,于是决定实践一个之前从未用过的酷刑:五马分尸,将帕拉帕处死。

    处死帕拉帕后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略微冷静了些,决定派人入城与朱高煦和谈。但朱高煦大约是胜券在握,说话就不那么注意了,手下的侍卫嘴上也没有把门的,让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很快得知了他的底线:朱高煦要至少消灭他一半的主力军队,让威格拉玛瓦尔达拿手上的兵只比威拉布弥略微多一点儿,不再具有压倒性的实力,让爪哇岛之后内战不休;同时还要一次拿走苦橘城内国库六成的金银。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岂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如果与明军和谈,代表着他此战对明军认输,本就会引起一部分贵族和僧侣的不满,再失去了许多军队,威拉布弥完全有可能在一些贵族和僧侣的支持下从他手中夺取政权,成为国王;特别是天方教这些年在爪哇岛流传的速度很快,许多贵族都皈依了天方教,甚至强迫家里的仆人、种地的农奴、替自己经营商业的自由民和所部军队的将领与士兵信奉天方教,夺取一块新领土后也强迫当地的百姓信教,并且威拉布弥对天方教很宽容而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略有些敌视,所以将这些信奉了天方教的贵族都推到了对立面,在争取贵族上面更加弱势,失去王位的可能不小。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又派出自己的亲信入城与朱高煦谈了一次,请求他在现在的条件上退让,但朱高煦一步不退,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亲信再三请求,又希望他在赔偿的金银数量上再斟酌,说道:“只要答应了损失一半勇士的条件,我国不过是贵国口中之物,所有金银也早晚是殿下的,何必如此要求。”朱高煦又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又经过两个时辰的谈判,亲信苦苦哀求,朱高煦才表示愿意退让,但要在思量一番,明日一早给出新的条件。

    亲信松了口气,回去向威格拉玛瓦尔达拿报告了:可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听到这番话,马上下令准备攻城,而且对亲信说道:“你被他骗了。朱高煦城中只有五千人,如果咱们的军队猛攻,未必一定能守住城池;能运兵的船就这些,他不能短时间将一两万人从八马兰运到三宝垄城。”

    “所以朱高煦采用了这样的策略:用谎话欺骗你也欺骗我,让我像傻瓜似的等着他开出新的条件,再派人入城与他商谈,之后再开出新的条件,我再派人入城商谈,这样拖来拖去,拖到足够的明军入城,我军再也打不下三宝垄城,到那时再翻脸,不论他开出什么条件我都得接受;甚至有可能拒绝与我军和谈,要求我完全投降,不答应就只能等到粮食耗尽全军饿死在这里。”

    “明人真是太狡猾了!幸好陛下识破了朱高煦的诡计。”亲信



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
    “用儒学教化蛮夷,岂会有问题!”朱允炆信心满满的回答,同时也隐含着对朱桢在墨西哥谷地所实行政令的不满。

    他在墨西哥谷地住了数月,将朱桢的施政都看在眼里。在他看来,朱桢其它的政令都很好,不论是兴办学校教授当地的孩童汉话、汉字,还是以官府组织百姓织布、炼铜、开矿,亦或是编户齐民、征粮派差都是很正确的政令,都是应该做的;可有两项政令他觉得不是特别妥当:一是将许多当地的蛮夷贬为奴仆,二就是不用儒学教化当地人反而使用神鬼之说。

    朱允炆认为,将那些敢于反抗官府统治的蛮夷或野人贬为奴仆,让他们为国效力十分应当,但将未曾抵抗过官府的蛮夷都贬为奴仆就不对了。反抗官府当然要付出代价,放在中原大小头目都是要杀头的,被裹挟的民众也会发往边疆戍边,小孩阉割入宫;汉洲大陆的蛮夷只是被贬为奴仆,还在原来的地方干活,也没有人被阉割,实在是宽大为怀。

    但那些没有抵抗过官府统治的人就不应该受到惩处。朱允炆其实对于朱元璋的一些政令都有异议,觉得太过于严苛了些,但即使朱元璋,对没有抵抗过大明天兵的蛮夷也是封官赐爵,从来没有抓来当奴仆的,这样做很不合儒家的教诲,即使按照允熥这些年提倡的方向,凡事探寻孔子与先秦诸位先贤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可孔子他老人家也从来没有这样教诲过。

    这一点在朱允炆看来十分要紧,但与第二点相比,又算不上什么了。让当地的蛮夷学习道家经典成为道教徒,那叫教化么尤其是还肆意曲解《楚辞》等文化瑰宝,将中原的汉人信奉的神祗生搬硬套,同汉洲大陆的神祗凑为同样的,更让他不能接受。“六叔,儒学乃是圣学,是教化万民之学,为何在此却不教授当地的蛮夷儒学以教化他们,反而让道士去教他们道教典籍”见到这一幕后,朱允炆当时就对朱桢说道。

    “凡事不可拘泥于成法。”朱桢当时回应说:“儒学自然是圣学,可蛮夷却对学习儒学不感兴趣。汉洲大陆的蛮夷都崇信神祗,对儒学这种经世之学不愿学习,如果勉强他们学习儒学,必定事倍功半,并无用处。”

    “可让他们学习道家典籍就不同了。你也应当知晓你十二叔初到金川,是如何降服了当地的野人部族;也应当知晓我是如何降服的墨西哥谷地的蛮夷。不论是金川野人还是此地的蛮夷,被从未见过的火器和马匹一吓就以为咱们汉人乃是天神使者,而且是一位十分厉害的天神使者。只要以天神之名义让他们做事,他们就不敢不错,而且十分认真。”

    “让他们学习道家典籍,他们因为认为学了《道德经》等就能成为天神使者,自然会用心学。从而学会汉话、汉字。”

    “允炆,”朱桢又加重语气说道:“我并非不想教授汉洲大陆的蛮夷儒学,我刚刚来到汉洲的时候也和你一样问过你十二叔为何不教导当地的孩童儒学反而教导《道德经》。只是事情要一步一步做,路要一步一步走。等我在汉洲大陆的治下的百姓都学会了汉话、汉字,也对大明的文明有所了解,到那时才是教授他们儒学的时候。”

    “即使是教化中原周围的蛮夷也是如此。洪武初年父亲就曾经下令各蛮夷土司、羁旅衙门设立儒学以教化他们,但没多大用处;可在当今陛下派出医生前往各处部族为当地人治病治伤后,学汉话汉字的人越来越多,愿意看儒家经典之人也多了。”

    “侄儿以为六叔你所说有些偏颇。”朱允炆说道:“先教授他们道教,等学会汉话、汉字后再教授他们儒学确实能够让他们更快学会汉话、汉字,但这岂是教化这只不过是让当地的蛮夷从信奉一种宗教改为信奉另一种宗教,从信奉几位神祗改为信奉另几位神祗,岂能称之为教化”

    “只有让他们知事明理才能称之为教化!”朱允炆十分严肃的说道:“首先要让他们明理,懂得世间的道理,再学习礼仪成为知礼之人,再教导他们其他,才能称之为教化。借当地人不知火器与马匹,强行套以神鬼之说,吸引他们学习道家,不叫教化。”

    对于朱允炆的这一番话语,朱桢自然也有答复,但朱允炆还有话对付,最后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墨西哥谷地是朱桢的主场,当地的蛮夷都是他的子民,自然是朱桢能够决定他们学习什么,朱允炆说了不算;可现在终于到了朱允炆的主场,他当然要践行自己的想法。

    朱桢听到他这句话,知道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只能停止劝说,长叹了一声,说道:“允炆,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这句话他没有回答,大约是为了保全双方的体面;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想法:‘我一定没错,将来后悔的人应当是你。’

    见到他这幅表情,朱桢再说什么的心情都没有了,也没有再留在玛雅潘城的心情,甚至晚宴都想推辞,还是朱柏力劝,他才答应留下吃过晚饭明日一早再走。

    朱柏其实对于朱允炆的想法也不以为然,朱桢的这套说辞还是他最早提出的,他只是因为自己治下的金川野人对于信奉神灵没那么虔诚,所以没有完全效仿朱桢的做法而已,但对于他在墨西哥谷地的做法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他从前几日劝说朱允炆如何行事最后被拒绝的经历早就得出劝说无用的结论,所以不出言而已。

    晚宴上大约是朱允炆也觉得下午反驳朱桢话说的太生硬,有意缓和气氛,一点儿有关这方面的话题都没说,只是说些闲话,小时候在京城的趣事,汉洲大陆的见闻。朱柏与朱桢也不断搭话,气氛变得又融洽起来。

    不过三个藩王聚在一起,话题不可避免的渐渐向治国理政转变。朱桢又喝了点儿酒,说道:“允炆,对于来到你封地的日本人还是要警惕。”

    “日本人虽然也学我中华文明,但又与中华文明有所不同,不能将他们当做蛮夷,也不能将他们当做汉人,这其中的分寸可要拿捏准了。”

    “侄儿觉得,日本人其实不用顾虑。他们才有多少人分给侄儿



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
    “加查是之前攻城,夺取东城城头时主动投靠咱们的两个满者伯夷人之一,殿下命他劝说被俘的满者伯夷将士为苏藩效力,凡是答应效力的都划归他统辖。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下令攻城后,殿下又让他招募城中的青壮协助守城。这次又招募了三百人。”

    成安解释了一句,随即说道:“正好,你不是要人么,给你一百五十个青壮。”

    “成将军,我想要从苏藩带来的人,不要当地人。”刘度马上说道。

    “只有当地青壮!”成安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厉声说道:“刘度,都什么时候了,还挑三拣四!殿下已经下了严令,若是城池丢了,谁的城头最早失陷,即使逃回了乾安城也定要处斩!三族贬为奴隶!”

    “臣遵命。”听到朱高煦的命令,刘度也不敢再说什么,按照平时听朱高煦口谕的礼仪行了一礼。

    “你放心,即使是城内的青壮,虽然没打过仗,但威格拉玛瓦尔达拿那个允许将士将城中的人、物都掠为战利品的命令一出,即使是城内对苏藩抵触的百姓也只能尽力保住城池不失了,必定会拼尽全力,不必担心他们投敌。”为了安他的心,成安又道。

    “对啊!”刘度恍然大悟。适才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说‘城内所有的东西和人都是勇士们的战利品’,这就代表着城内的百姓也成了将士能够随意劫掠的对象,家中老人和小孩被杀,其他人被全部抢走,房屋被焚烧是一定会出现的情形,哪怕是为了自己,他们也只能拼命,甚至比苏藩的将士更拼,毕竟苏藩的将士还有被赎回的希望,而且孤身一人在这不会连累家人;当地人则是全家都坠入深渊,而且一点儿希望都没有。所以将城内的青壮派给他守城比派给他将士也不差。

    “多谢成将军了。”他又马上改口说道。

    “记住,即使将城头的人全拼光了,只剩下你一人,也不能让满者伯夷人打下城头!”成安又吩咐一句,带着身后的人马去了别的地方。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之人带着一百多个和他皮肤一样黝黑的人拿着长矛从甬道来到城头。这帮人的队形歪七扭八,身上穿的衣服也五花八门,握着长矛的手一看就对于手里的东西十分不习惯,根本不可能是当过兵的人,都应该是些老百姓。可这些人都带着十分坚毅的神情,就像是老实人被逼急了以后一样。
1...317318319320321...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