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桃花仙茶和桃花仙酒的生意,供港的鸡蛋和公鸡,都留给了她哥哥李明军,李仙琼并没有插手。
她开发了花生,丝绸,仙桃,枸杞,木耳,蘑菇,榛子,金银花,菜籽油等农产品的出口业务,凡是桃花仙的产品,她都惦记着想出口。
&n
第319章:神鸟模式(求月票)
李东文第二天就离开了鹏城,奔赴万州。
八月。万州。
凉州已经初秋时节,万州还是炎炎夏日。
现在尽管是禁渔期,但桃花仙海鲜食街,仍然有鲜活的海鲜供游客品尝。
洲仔岛海域,方圆五百米的范围,是桃花仙公司的养殖场,每天在洲仔岛的滩涂和礁石区域,渔民通过地笼捕捉鱼鳖虾蟹,每天能收获几十吨渔获,足够海鲜街用了。
隔壁的澳头镇,有一片内海,也养殖着大量海鲜,禁渔期间,正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不但产品供不应求,还能卖个好价钱。
崖州和省城两个旅游城市,每天往来的吃货,就把镇上的海鲜消耗得差不多了。也有不少内地大城市的商贩过来,不怕价格贵,专门给高端酒楼供货的。
桃花仙的专卖店系统,海鲜到是没有断了供应,但供应量已经大幅下降,主要是消化上一季库存下来的冰冻海鲜。
海鲜冰冻个一年半载的,口感虽然差了点,但味道没啥大变化,食用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后世,冰冻几十年的“僵尸肉”,都有出现,而且还有不良专家鼓吹,食用也没问题。
李东文一到万州,就指示李清海,今年再增加十艘渔船,加大捕鱼量,同时,加大收储力度,周边渔民捕捞的海鲜,多收一些,储存起来,反正自家的冰洞足够大,不用也是闲着。
禁渔期,是禁止用各种渔网捕鱼,但钓鱼还是允许的。
李清海汇报:“咱们的洲仔岛附近,每天都有不少海钓客,围着岛转悠,经常钓上来一些大鱼,甚至连大鲭鲨都钓上来过。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凶猛的海鱼,好像都赖在这里不走了。”
张春来说:“下个月开渔了,我们就在洲仔岛附近狠狠捕上一波,一定是盆满钵满。”
李清海说:“附近的渔民都在传,洲仔岛之所以有这么多鱼,是因为去年孔二愣子的渔船在这里触礁了,抛了一船的渔获,把鱼引来的。”
李东文问:“酒店和码头,建设得怎么样了”
张春来赶紧汇报:“酒店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国庆节就能营业了。码头,预计明年6月份能完工。”
“那个物流产业园,进展如何”李东文又问。
张春来和李清海对望了一眼,说道:“建设得差不多了,年底能投入使用。只是……招商工作进展缓慢……”
“怎么个缓慢法,实话实说。”李东文看不惯他们吞吞吐吐的样子。
张春来弱弱地说:“目前只有我们自己公司进驻,没有其它家了。”
“嗯你们俩就是这样干活的万州是不是太安逸了”李东文不怒自威。
“我们,我们保证按时完成招商!”张春来和李清海连忙说道。
他们俩当年是见识过李东文的身手的,第一次见面就挨过揍的。
李东文看着这俩货小心翼翼的样子,又问道:“海鲜食街那边,生活污水是怎么排放的”
两个人一愣,李老大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来了这都是哪跟哪啊
张春来小心地说:“简单处理一下,然后直接排到海里了。”
“怎么个简单处理法没有排污系统吗酒店也是这样设计的吗”李东文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把这俩货问的有点发懵。
李清海硬着头皮回答:“所谓排污系统,就是设置了一套化粪池,定期清理,污水沉降后,再排放。整个万州,就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李东文:“没有咱们就建一个。你们跟万州官府联系一下,参照神鸟县的模式,跟他们谈。”
张春来说:“好的,马上就去谈。”
“万州这几件事,抓紧了,缺人就招人。”李东文安排万州的事情,就回通远去了,通远的农博会就要召开了。
李东文走了之后,张春来和李清海终于松了一口气。
&nb
第320章:通远农博会(求票)
“帝释倾心崇二塔,为怜捨眼满千生。不因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
“好字,好诗!”
通远桃花仙酒店会客厅。
李东文正在为首届通远农博会题字。
孟斌,谷春吉,孙志林等一干县领导在旁边不断赞叹。
李东文这次没有用梅花篆字题写,而是使用了隶书,免得大家不识字,给自己找麻烦。
李东文还留了题款:壬午年秋题赠首届通远农博会。
孟斌书记现场向发出邀请:“农博会的开幕9月19日,欢迎李老板前来为农博会剪彩。”
“有时间的话,一定参加。”李东文不置可否,用标准的官话客套了一句。
李东文送走了几位县官,就去通远各处视察去了。
孟斌谷春吉等人,带着李东文题字回到县里,就开始到处翻书查找,研究李大老板这幅题字的出处和含义。
在场的众人,无人识得此诗出处,秘书班子翻遍了《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都没有找到。
孟斌感慨了一句:“咱们还是没文化啊!”说的秘书班子无地自容。
几位县太爷,辛辛苦苦求来的字,总不能连个出处都弄不明白,甚至人家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吧
这年头不比后世,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度娘。互联网才刚刚兴起,网速慢的像蜗牛,而且还没有普及,度娘还是2岁的婴儿,贴吧都还没有上线。
想查找点东西,主要还是依靠文献资料,图书馆和档案室仍然是查阅检索信息的主流。
毫无目标的检索,无异于大海捞针。秘书党只能展开最原始的人肉搜索**,电话求教老师和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三天之后,传回来消息。
这首诗的确是唐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那个和尚。这首诗,隐匿于浩渺的敦煌文献中,湮灭在历史长河里。这批文献后来被英国人盗取,藏于大英博物馆中,被华夏学着发现只是近期的事情,《英藏敦煌文献》还在整理之中,没有出版问世。
秘书党们总算有了一个交代,这么隐秘的唐诗,的确不能怪我们孤陋寡闻,后世根本没有流传,就没多少人知道。
诗的名字是《大唐三藏题西天舍眼塔》,记述的是西天取经的故事。
孟斌和谷春吉听完秘书的汇报,就开始琢磨李东文的用意。
“咱们搞一个农博会,这李老板给我们来一出唐三藏西天取经,这里面有什么因果”
“西天取经,好像是从长安出发的,咱们通远位于长安的西方,也是当年的取经路吧。”
“这也算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李老板大约是勉励我们,只要坚持下去,终能修成正果。”
“长安离通远并不算远,求取西经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与我们这个首届,也算应景。”
“嗯,可以向岳州长汇报了,问起来我们也不至于被动。”
“传闻这位李老板的书**底不错。不知道给咱们题的这个字写得如何我看隶书都差不多,要不要找几位书法名家帮着鉴赏一下”
两位县官在这里瞎琢磨的时候,李东文正在兴致勃勃地视察自己的领地。
枸杞果今年又是大丰收,整体产量有所提高。
孙雅慧兴奋地介绍:“今年果期从5月下旬一直持续到现在,已经9月中旬了,还在不停地采收,看来至少还能采收一个月。”
“扩种的十万亩枸杞,长势也很好,明年就能挂果了。花生和玉米,下个月都要收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李东文很是高兴,
第321章:鱼羊鲜(求月票)
通远桃花仙的果园,目前只有山楂出产,仙桃今年没有开花。
红彤彤的山楂果,挂满枝头,随风摇曳,一片火红。
李东文信步走在山楂园中,很是惬意。
陪同的王树军在一旁介绍:“前几天,有个中药厂来考察过,他们看上了咱们的果子,但给出的收购价格太低了。”
李东文看着树上的山楂,说:“咱们还是卖鲜果吧,原汁原味,加工反而不美。”
王树军说:“我计划再扩建一片山楂园,配套养乌鸡。乌鸡营养价值更高,也很好销,尤其是沿海地区,都有煲汤的习惯。”
“敢想还要敢干。你们做个规划,报上来,尤其是需要增加多少人手。人多好干活嘛。”李东文对于能增加人手的项目,向来是支持的。
王树军说:“果园配套养鸡,平时用不了多少人,一个人能照顾二三十亩地,很轻松。收果子的时候,招点临时工就够了。”
用不了多少人这怎么可以!必须要多用人啊!
李东文问:“扩建,你们准备干多大”
王树军说:“我们计划先扩建两万亩,试试看。”
“两万亩少了点。我批给你五万亩,你们抓紧干吧,明年我们也要喝上乌鸡汤。”
李东文离开山楂园,又去了桃园。
桃园尽管也是王树军管辖,但桃园就在水库边上,有徐景祥陪同着,王树军就闪人了。
王树军得了这么一个扩建五万亩“圣旨”,立刻去找何安江要地去了。
徐景祥现在就是个典型的“肉食动物”,他负责的水产公司,不但养殖了鱼鳖虾蟹,还养着麻鸭和大白鹅,山上还养了几千只羊和几百头奶牛。
鸭子和鹅,都已经开始产蛋了,奶牛还小,还没有开始产奶。
“老板,我发现这养牛和养羊,赚钱的速度太慢了,远远比不上养鸭和养鹅。”徐景祥开始汇报他的生意经。
“说来听听。”
徐景祥指这水库说:“咱这个水库,今年养了两万只鸭子,一万只鹅,一点也不显眼。每只母鸭子,年产蛋250枚,就能卖250块,一年就是250万,公鸭卖100块一只,就是100万。一万只鹅的产出,也有350万,加起来就是700万。我们公司现在有5座水库,一年养鸭养鹅,就能收入3500万。”
李东文问:“另外几座水库,没有这么大吧”
徐景祥说:“这座水库没敢多养,要是放开了养,能养十万只。”
“你这鱼养的如何,都养两三年了吧”
“今年养了一批大闸蟹,下个月开市。水库鱼现在每天捕个几千斤,供应县城和公司食堂,内部结算价才5块钱一斤。大量捕捞,我们计划在春节前搞冬捕,能卖个好价钱。”
“羊养的怎么样”
徐景祥:“一万多只羊,有五千多只是公羊,都是卖肉的货。养到年底,也就百十来斤,能卖一千块一只就不错了。”
李东文说:“咱们的羊,至少卖两千块一只。年底卖给各个专卖店,每家限购两只,你这点羊恐怕都不够卖。”
“要是能卖到两千,那我明年养上两万只!”徐景祥兴奋地说。
“两万只羊,不会把山都啃秃了”
“我们测算过了,咱们的草场很茂盛,3亩草场养一只羊,很轻松。养一万只,只需要三万亩。何总今年只批给我们5万亩草场,明年能不能多批点给我们”徐景祥也开始要地盘了。
李东文和徐景祥正在水库上聊着,一个小年轻急匆匆跑了过来。
“报告徐厂长,城关镇警察局让您过去一趟。”
徐景祥一愣,问:“
第322章:农贸大集(求月票)
9月19日,通远首届农博会如期举行。
岳东华州长和李东文董事长联合为农博会剪彩的大幅照片,刊登在了第二天的《庆州日报》上。
谷春吉和孙志林遍洒英雄帖,把周边几个州县的农批商贩,都请到了通远。
农博会的主会场,就是新扩建的县农批市场,桃花仙公司在这里租了两排20个摊位,可谓声势浩大。
通远县20个乡镇,都接到了政治任务,每家至少10个摊位,必须搞得漂漂亮亮的。
这几天,农博会俨然办成了一个农贸大集,最火的生意不是卖农产品的,而是卖小吃的。馒头,羊汤,大饼,拉面,凉皮,肉夹馍,火的不亦乐乎。
羊草沟乡的展位,已经堪比“小桃花仙”公司了,鸡鸭鹅羊应有尽有,花生,蚕茧,蚕蛹也被摆在了显著位置,菜玉米也种了不少。还有一些桃花仙公司没有的蔬菜瓜果,也摆了出来,土豆,绿豆,辣椒,萝卜,白菜,西瓜,香瓜,应有尽有。
其他乡镇的摊位,展出的农产品也都大同小异,凡是庄稼地里能出产的,都摆了出来。有几个乡镇甚至展出了一些枸杞,只是个头太小,品相太差,没法跟桃花仙公司比。
人气最旺的当然还是桃花仙公司的摊位,各地农批商贩都是慕名而来。有好几个县城的商贩,想再县城开桃花仙专卖店。
负责桃花仙展位的是通远公司办公室主任乔红丽,开专卖店这个事,她做不了主,就汇报给了何安江。何安江也没权利开店,就请示了李东文。
“老板,您看,周边几个县的客户,开专卖店的积极性很高,我们能不能特批几家”
李东文一听,这是好事啊。就问:“全国一共有多少个县”
何安江想了一下,说:“县城,有一千多个吧,不到两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