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都里乡乡长赫静亲自送来的,今年这批鸡苗比去年那批略大,每只价格涨到了三块钱。

    乡养鸡场今年也饲养了一批公鸡,想跟着桃花仙公司的销售渠道,卖到港岛去,也赚点外汇。

    茶厂厂长周应良正忙着安排采茶女采摘春茶,就跟赫乡长说:“出口公鸡这事,你要跟公司谈,最好找孙总,我只负责生产,不负责销售。”

    孙总,就是孙运圣了。

    现在的孙猴子可谓意气风发,在神鸟县基本可以横着走。

    在神鸟桃花仙公司,也是大权独揽,一千万以下的项目,都不用汇报,自己就能拍板。

    当然,孙运圣很有自知之明,他原来就是港岛一个小混混,自从认识了李东文,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他更清楚李老板的雷霆手段,港岛的种种经历,别人也许不清楚,他很是明白。

    他最近跟神鸟警局治安大队的李葵打得火热,就差突破最后一层防线了。

    赫静乡长找上门来的时候,孙运圣正在跟李葵献殷勤。

    他们谈的是治安联防的事情,说的桃花仙公司的护林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不够,需要统一培训一下,前几天就有护林员打伤了几个偷鸡的村民。

    这几个村民,是隔壁县来这里打工的,当天晚上喝了点小酒,又去赌牌,结果输了点钱,肚子又饿了,就想偷两只鸡,整个夜宵吃。

    听说茶园里的鸡都是散养的,而且茶园又大,就趁着夜色摸上山来。

    这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摸进来,第一时间不是被护林员发现的,是被一头猫头鹰发现的。

    猫头鹰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向几人发动了攻击。

    几个人被追得连贯带爬的,惊动了巡逻的护林员,结果这几个人就遭殃了,被一群护林员一通胖揍,还被送到了派出所。

    偷鸡也不算啥大事,说起来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你们护林员下手那么重,其中一个腿都骨折了,这合适吗

    所以李葵来找孙运圣,说你们公司出点培训费,我们大队帮你们统一培训一下,起码能掌握一下执法的尺度,其实细说起来,你们公司护林员是没有执法权的。

    赫静看着孙运圣给李葵又端茶又倒水的场面,就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神鸟县本来没多大,赫静又是从县里机关下到乡里的,她和李葵自然是认识的。

    “赫静姐,你怎么来了快请坐!”李葵连忙站起身来,脸上还泛着红潮。

    孙运圣也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办公桌后面,“赫乡长,你找我,什么事”孙运圣也是认识赫静的,但他走到办公桌后面,摆出来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赫静说明来意。

     




第108章:桃花仙酿
    木材厂的第一茬木耳,开始采收了。

    华贵林厂长带领全厂工人采收了五天才采完。

    华贵林一算,这木耳产量很高啊,一亩地采收了一千多斤鲜木耳。

    五百亩地,五十多万斤。

    啥也别说了,赶紧晒干了吧。晒出来一算,傻眼了,这玩意缩水严重啊,十斤鲜木耳才晒一斤出来。

    五十多万斤,立马缩水成五万多斤。

    卖什么价格呢华贵林也犯愁了。

    现在市场上的干木耳也就十块钱一斤,这还是最好的,野生山木耳,人工用锯末子栽培的,还要便宜一些。

    木材厂的木耳,质量是真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鲜木耳刚采摘下来,可以当水果吃,香甜,清香。炒肉,炒蛋,更好吃,凉拌也清脆可口。

    华贵林看着人家茶叶卖一百多一罐,而且才是二两,心就有点大,觉得咱这木耳也不能卖便宜了。

    华贵林厂长一狠心,咱们定价一百块一斤!

    厂里的其他中层干部,都觉得厂长想钱想疯了,这价格卖给谁啊

    货卖一张皮!这价格,必须得包装要好。

    咱们也搞二两装的,二两一小盒,五小盒装一大盒,一箱装六大盒,出厂价六百块一箱。

    华厂长把这个计划报告给孙运圣,孙运圣一听华厂长的解释,以及对比了一下市场行情,大手一挥,先这么试着卖吧,反正也没多少产量,高了低了以后还可以调整。

    怎么卖呢,先在自家专卖店系统里卖吧。

    孙运圣指示,跟着春茶一起走一批,每家店先发十箱货,你们抓紧设计包装吧。剩下的,我帮你们联系一下港岛,那里高档酒店多,可以试一下。

    2000年,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传真。

    桃花仙刚把木耳的预售信息传真给各专卖店不久,就有订单传回来。

    莞城的谢安平,一听说桃花仙又出新产品,立刻订购了两百箱。六百块钱一箱,多大点事,才十二万。

    谢安平开了这家专卖店,虽然没有倒汽车赚钱,但在朋友圈很有面子。

    哥们卖的都是紧俏货,仙茶,仙桃,野山蜂蜜,山鸡蛋,你有钱都不容易买到。

    这些东西,都是翻着倍地赚钱,而且是限量供应的。

    他的圈子也都是不差钱的主,要的就是个面子。

    而且,粤省人一直以吃货著称,对吃的东西是越来越讲究了。

    他这里的公鸡都供应不上了,这帮人也太能吃了,而且传说,吃了这个公鸡,打炮特别猛,就更加缺货了。

    胡刚学已经开出了五家家具店,这五家店都是在粤省,鹏城三家,羊城两家。下一步准备进军魔都和京城。

    这五家店开业以来,家具没卖出去多少,自家的农产品反倒卖断货了。

    公鸡当然不方便在店里卖,现在神鸟也没公鸡了,只能等秋天了。

    仙桃也没货,也要等秋天。鸡蛋倒是能持续供应,春茶也快上市了,蜂蜜本来产量就不多,每家店也没分多少。

    经过了一个秋天和一个冬天的发酵,桃花仙酒终于在春天醒来。

    第一批春酿出窖了,酒体带着淡淡的桃红色,鲜明透亮,香气四溢,浓郁得化不开,经久不散。品一口,飘飘欲仙,通体舒泰。

    酒厂厂长龚志和总工赵文玉,无比兴奋,他们都是老酒虫了,对品质的基本判断还是有的。桃花仙酒,这品质,玉液琼浆也不过如此吧!

    两个人找了两个玻璃酒瓶,原来酒厂用的,装了两瓶桃花仙酒,匆匆拧上盖子,一起来找向孙运圣汇报。

    孙运圣看着这两瓶酒,感觉有点像果汁,只是比果汁显得通透。

     



第109章:遭遇钉子户
    春分时节,天气刚刚回暖,通远县一片繁忙景象。

    几万人,漫山遍野地在山上肆意播种。

    桃花仙公司要求,必须在十天之内完成播种任务,何安江又找来五位乡长开会,每个乡出一万人,每人每天八十块,连续干十天,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特别要求,相同的种子,尽量集中播撒,以便形成种群效应。

    每人每天公司另外出二十块钱,算伙食费,给到乡里,由乡里安排人解决这十天的吃住行问题。

    每个乡都非常兴奋,都分到了一千万,尤其是其中有两百万归乡里自主支配。

    有些乡人口不够多,都没有一万名壮劳力,不得不从别的乡镇招人。

    桃花仙公司特别强调,任何乡不得克扣村民工钱。

    这个标准我们已经公开了,来干活的人都会知道。

    工钱不克扣,伙食费总要克扣的,想不克扣都不行。

    即使克扣掉一半,这伙食标准也是杠杠地,馒头大饼,有菜有肉,还管饱。

    一场播种下来,每个乡都落下了百八十万。一个乡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没有这么多。

    八十块钱一天啊,这是在撒钱啊!当地有些乡村教师临时工的工资,还不到八十块一个月。这活干一天,等于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了,乡村教师,那也是知识分子啊。

    这工资标准是李东文亲自定的,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为的是今后好聚拢人气。

    他来这破地方,主要是奔着人来的,这点钱,就当打个广告了,今后用人的地方还多着呢。另外,先让乡里沾点便宜,以后也好积极配合桃花仙公司的工作。

    村民在忙着播种,李东文也没闲着。

    白天村民干活,李大仙晚上干活。

    他从木系洞天里召出各色种子,又悄悄播撒了一遍。

    顺便也播种了一遍灵石,没办法啊,这土地太贫瘠了,没点灵气灵力,啥都不长啊。

    一百万亩地呢,平均每天晚上李东文要播撒十万亩,仙人也累得够呛。

    播种结束了,当然轮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了。

    绵绵细雨,连续下了七个晚上。白天当然是不能乱下的,为啥呢,白天下雨太耽误工作,现在的通远桃花仙公司,百废待兴啊,一堆事情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

    各个乡都在忙着搬迁。

    平均每个乡要搬迁的人口又两千人左右,有的多点,有的少点,也差不了多少。

    两千人集中起来,那是几条村的人口了,也不算少了。

    安置工作相当不简单。选址就是个问题,要充分考虑交通和水源,宜居又不能偏远。

    先搭帐篷吧,简易茅屋先住几个月吧,一天比一天暖和了。

    固定的房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成也要等到秋天了。

    还有学生上学的问题,寒假过后,已经开学了。

    有的乡里,就在临时安置点附近,开办了临时小学,小一点的学生,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在临时安置点上课。

    大一点的,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可以走的稍远一点,到附近的小学插班上课。

    初中生,统一到乡中学上课,每个乡基本上就一所中学,还是只有初中部的那种。

    高中就要县里去读了,整个通远县也只有两所高中,其中一所是职业高中。

    羊草沟乡的搬迁,遇到了麻烦。冒出来一个钉子户。

    这家四口人,户主姓王,叫王树军,今年四十,是一名退伍军人。

    他家还有个老娘,身体也不好,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卧病在床。

    他有个女儿,上小学四年级,老婆也是本乡的,腿脚有点问题,走路有点跛,干不了重活。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

    说是退伍,其实是被部队开革的。

    在当年的交趾自卫反击战中,王树军因为战场杀俘,被



第110章:山楂果园
    “谁说一定要砍了”

    李东文望了一眼同样发声的中年瘦高汉子。

    “李老板,您说……”瘦高汉子说道。

    “你是……”李东文大约觉得他是本地的一个干部,但并认识。

    “我是羊草沟乡的乡长,白杉。”瘦高汉子回答。

    “你说说,你怎么个不砍树”李东文好奇地问。

    白衫乡长稍加思索,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乡计划建设一片果园,把王树军家里这一千多颗山楂树都买下来,全部移栽过去。价格绝对合理,按市场价走,略高点也行。”

    李东文听了微微点头,这是个肯解决问题的干部。

    又看看王树军,接着问:“老乡,你同意吗”

    王树军皱了皱眉头:“我怕乡里养不活这些果树,除非占用农田。”

    听王树军这么一说,白乡长心里一阵纠结,乡里就那么不值得你信任吗

    再说了,这树卖给乡里了,占不占用农田,养不养的活,都是乡里的事了,跟你还有关系吗你操的心也太多了点吧

    李东文说:“老乡,我们公司也又建设果园的计划,我们不占用农田,还保证都能成活,你这些果树都卖给我们公司吧。如果你还放心不下,可以到我们公司的果园来上班。”

    “如果活不了呢”王树军是个死心眼,担心这帮人合伙骗自己。

    活不了呵呵,老乡,你真想多了。

    李东文也不好跟王树军计较,回头对白衫说道:“白乡长是吧,这些树我们公司买了。每死一棵,我们赔偿乡里一万块。”

    李东文根本没考虑王树军和白乡长答应不答应,接着又现场安排何安江:“这一片规划成果园,主要种山楂,先把老乡的山楂树移栽过去。”

    何安江:“老板,果园规划多大”

    李东文:“先搞个……几万亩吧。”

    掌柜一张嘴,伙计跑断腿。李东文这一通瞎指挥,桃花仙公司就忙活开了。

    老板说了,先搞个几万亩,那最少也要两万亩吧。

    何安江马上安排人,先把果园的地块圈定下来,就在王树军栽种山楂树的山沟两边,各圈出来一万亩。

    王树军那一千多棵山楂树,桃花仙公司买了下来,大大小小平均五十块一棵,比市场价高出了一倍以上,这价格是李东文亲自定的。

    这批树现在还不能马上移栽,刚开春,一尺以下还是冻土,完全化开至少还要等半个月。

    两万亩的果园,这一千多棵树是远远不够的。
1...2829303132...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