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李东文一看这架势,你这是几个意思

    哥们虽然没有性洁癖,但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好吗

    李东文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单局长,“投资服务当然重要,我们更看中的是投资环境,以及官府的诚意。”

    单丽君一听这话,再加上刚才李东文肆无忌惮的一番打量,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敢情你是嫌弃老娘的身材老娘虽然瘦了点,但也是该凸的凸,该翘的翘。

    单丽君站起身来,径直向李东文的座位走过来,一侧身就坐在了李东文的腿上,白生生的双臂环住了李东文的脖子,侧过俏脸来,“李老板,这诚意够嘛要不你再检验一下投资环境”

    单丽君脸上泛起了微笑,这年头,就没有不偷腥的鱼。

    谁怕谁呢!

    小楼昨夜又春风。一夜春风几度,此处略去文字无数……

    单丽君在天亮之前离开了李东文的房间,要不是临走前李东文用仙气调理了一遍她的身体,估计单局长走路都得扶墙。

    签约仪式由莞城招商局局长单丽君主持,张益众等一干市领导出席,李东文代表港岛桃花仙国际投资发展公司,张益众代表莞城官府,双方签约。

    签约仪式当然少不了各新闻媒体记者。

    媒体记者中,有一位《莞城商报》的美女记者,把李东文吓了一跳。

    尤其是李东文刚跟单局长干完好事,李东文一度有些心虚。

    这记者身材娇小,一米六不到,桃花脸,桃花眼,桃叶眉,长的很像李东文在上界的一位仙侣,而且是最爱吃醋的那一位桃花仙子,本家姓徐,名叫晓桃的那位。

    李东文下意识地用神识一扫,没有仙气波动,嗯,还好,虚惊一场。

    签约之后,李东文接见了原来国营家具厂的高层领导,厂长是叫马小龙,少壮派,三十多岁,四十岁不到,据说是接了老爸的班,马老厂长前两年退休了。

    马家几代都是手艺人,木匠世家,手艺传到了马小龙这里,就快传不下去了,要不是外商收购,厂子都要倒闭了。

    李东文随便勉励了几句,就把赵灿光推到了前台。

    &nb




第72章:官家采购
    县林业局局长苏文龙找上门来,说是县里采购一百箱茶叶,能不能给个优惠价。

    茶厂厂长周应良一听,这是好事啊,但是县里采购,不应该是县招待办采购吗怎么是林业局来采购呢

    苏文龙说,林业局不是跟咱茶厂熟嘛,县里就派我来了。这次不白拿,县里给钱的。

    周应良说,县里开了茶叶专卖店的,您可以去店里买呀。

    苏文龙:“店里卖的太贵了,199块一罐呢。”

    周应良:“我们厂里的茶叶,签了一家全球总代理,目前厂子里的货,原则上都算已经卖出去了,我们没法再卖了,不能一女两嫁呀。”

    苏文龙:“我咋没听说呢,什么价格卖的”

    周应良:“原则上这是商业秘密,但我也不怕告诉您,一百港币一罐,都是签了协议的。而且已经发往港岛两千箱了,最近又发往鹏城、京城、魔都、羊城等地几千箱,听说是雷氏珠宝在帮着卖呢。”

    苏文龙两手空空回去向李振坤县长汇报。

    李振坤也是头疼,这个指示是州里下达的,据说是省里的领导要的。

    县招待办的人已经去过专卖店了,但是那里的价格死贵烂贵,还概不赊欠。

    一百箱,每箱三十罐,每罐199元,算两百吧,这尼玛要六十万啊,县里一年的招待费才多少钱,哪里是这样乱花的

    省里要茶叶,好像省里也有专卖店来着,自己不去买,问州里要,显然是不想出钱嘛。

    州里也真是的,州里也有专卖店嘛,就不知道自己去买也是个不想出钱的。

    但是,咱县里就当这个冤大头吗

    嗯,茶叶是挺好喝的,我这一斤茶还没喝完呢。

    每天泡十几杯,都能喝上一个月多呢,省里也是送了一百箱的,咋就这么快喝完了呢

    省里的一百箱茶叶,还就真不够分的。

    接待办的工作也不好干啊,这“天价仙茶”,通过那场发布会,已经炒得沸沸扬扬的,省里的头头脑脑都知道了,也都想尝尝鲜,接待办拿了这个茶,给谁不给谁呢给多少合适呢

    办公室主任迅速拉了一张单子,写好了分配数量,让手下人一家一家送过去。

    那些没分到的,一定是级别不够的。

    省级和厅级的单位,只要是在省城有办公地点的,基本上都有了。

    至于到了单位内部,再怎么往下分配,省接待办就不操那个闲心了。

    话说,省招商厅也是分到了两箱的,其实能分到两箱已经不少了,才是一个厅级单位嘛,主要还是考虑到接待客户比较多,才给了两箱的,否则一箱最多了。

    两箱茶叶,一共才六十罐,这怎么分呢

    招商厅的办公室主任开始犯愁了,领导是必须要给的,还不能给太少。

    各科室也给点吧,处级科室每家两罐,这都不够分。

    省厅几乎每天都有客人接待,这天接待了一个英国的考察团,由一位梁姓的副厅长亲自接待的。

    英国人也是喝茶的,而且茶产业做得很大,据说做到全球第一了。

    这位梁厅长也是一位爱显摆的人,这几天喝着“桃花仙”茶,很是惬意,就吩咐工作人,让英国客人也品尝一下咱们省的特产,桃花仙茶。

    工作人员当时就抓瞎了,这茶上哪去找啊咱厅里接待办也没有存货啊。

    最后办公室主任忍痛把自己刚喝了几天的半罐茶叶贡献出来,才满足了接待的要求。

    英国客人喝了



第73章:贵得有道理(求推荐)
    没过几天,朱洪江和朱六一就来到了神鸟县,还带来了一个摄制组,说是要拍广告片。李东文没有太在乎此事,就让孙运圣接待了。

    一帮人闹闹哄哄在茶园和茶厂折腾了三四天,正值采茶、炒茶、包装生产的旺季,也不用怎么特意摆拍,记录得还算真实。

    摄制组虽然是个草台班子,但办事效率还是可以的,半个月之后,广告片居然在央视播出了。

    李东文看着播出的广告片,郁闷得简直不要不要的。

    这什么玩意嘛,谁想的破广告词,“桃花仙茶,贵得有道理!啥道理就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喝起来……”

    这特么到底要表达个神马意思

    画面倒是还不错,山清水秀的,美美的采茶女,清一色的美少女,穿着统一的制服,在茶园里采茶。

    但是这破广告词也太违和了。

    广告播出的时间段到是不错,央视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几年先后有“某家酒”和“某池酒”,在夺得央视广告标王之后,昙花一现,最终折戟沉沙。

    朱洪江挥舞着五百万美元,可谓意气风发,不但在央视投放了广告,还准备在鹏城和港岛,同时举办产品推介会。

    当然,这些点子都是他那位便宜堂哥朱六一的馊主意。

    这次推介会请的都是纸媒,其它媒体一家也没请,而且请的都是珠三角地区各种小报小刊小杂志,足有上百家。

    清一色的彩色整版广告版面,但有一半的位置配发的是新闻加软文,并不是硬广。

    软文写的那叫一个胡说八道,什么每一片仙茶,都带着十八岁处子的体香啦,什么喝了桃花仙茶就走桃花运了,什么桃花仙茶生津止渴润肺平喘啦,什么强身健体防百病了,什么提神醒脑抖精神了。

    更有甚者,有专家论证,对于治疗肺病预防肺癌也有作用。

    天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砖家”。

    这么做广告就不怕被处罚吗

    小报小刊小杂志哪里还管得了这些,都快活不下去了,有钱不赚那是傻子。大不了是个失察之责,把责任推给厂家嘛。

    再说了,虚假广告如何确定呢咱最多有点浮夸嘛,喝茶又喝不死人。

    这年头民不举官不究,处罚也得有消费者投诉才成。

    厂家就不怕处罚吗

    还真不怕这个。咱知错就改嘛,大不了交点罚款就是了,反正也没多少钱,再者咱也不差钱。

    小报小刊用软文,大报大刊也不能放过。

    胡说八道的软文是行不通了,但是招商广告还是做的,堂堂正正的招商广告,把在央视播出的神经广告词又搬了出来。

    这次招商,只招专卖店经销商,首款一百万元起。

    这次在鹏城还真就招到了一家经销商,不是别人,正是躲在鹏城的谢安平。

    桃花仙茶在鹏城已经上市了,目前都是在雷氏珠宝的专卖店里代卖。

    朱洪江也算上心了,在珠宝专卖店里专门开辟一个品茶区,请一位美女在现场表演茶道。

    谢安平的小弟是拿着街头小报寻到这里的,看了小报上的广告,觉得这样的“仙茶”怎么也要孝敬一下老大,就买了几罐回去给谢安平。

    谢安平对茶道也没什么研究,只是纯粹的感觉这茶好喝,就夸奖了小弟两句。小弟赶紧献宝似的拿出街头小报,把“仙茶”又神吹了一番。

    谢安平一看报纸上“桃花仙”三个大字,就是一愣,这不是港岛李老板的产业嘛马上电



第74章:不速之客
    这批不速之客,首先是来头不小,省里州里县里三级领导陪同,这来头能小得了吗

    李东文、张俊茹、孙运圣和周应良都接到了县里的通知,说是有一个考察团要来茶厂考察,让他们做好接待工作。

    李东文没有怎么在意,让茶厂的人应付一下就是了。

    采茶虽然结束了,但茶厂仍然一片繁忙,炒茶,包装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干劲十足。

    虽然大部分茶叶还在仓库里,但好歹卖出去两万多箱了,六七千万港币真金白银地到账了。

    这业绩搁在往年,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整个神鸟县一年的茶叶总产值也没有六七千万这么多。

    茶厂上下还是一片欢乐的,终于是见效益了,而且还是大效益。

    茶叶开园的这些天,李县长也跟着高兴,这gdp是噌噌地往上涨啊。

    周应良厂长带领一干厂领导,亲自接待了这批客人。

    省里和州里的领导,周厂长是不认识的,但是他认识李县长和张书记啊,神鸟县最大的两位父母官都亲自来了,林业局的苏文龙局长也跟了来,最让人纳闷的是,警察局的何明龙局长也来了,这就让周厂长有点看不懂了。

    一行人中,很是有几位茶叶专家的样子,认真地看了整个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还着重检查了厂里的卫生状况。

    第二天这帮人也没闲着,直接开赴茶园继续考察。

    虽然春茶的采摘已经结束了,考察团还是要求厂里再现了一下茶叶采摘的过程。最后现场带走了一批青茶。

    还考察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情况,当听说这十万亩茶园从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时候,表示出了一些诧异。

    考察团又询问了一下茶叶的产量,周应良厂长如实汇报:

    “我们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春茶每亩的产量也才五十斤干茶,预计秋茶也差不多是这个产量,每亩年总产量也就一百斤的样子。”

    国内丰产期的茶园,每亩产量能达到四五百斤的,桃花仙茶亩产一百斤,产量当然是相对偏低的。

    考察团走了,李东文也没当回事。

    他犯愁的还是茶叶的销售,这么好的茶叶,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李东文这里正琢磨呢,周应良和苏文龙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找上了门来。

    苏局长介绍:“这位是省里来的姚林华,姚老板,想代理咱们的茶叶。”

    李东文看了一眼姚老板,白白净净的,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了。

    来的都是客,坐下谈吧。

    姚林华也不啰嗦:“李老板,我想做桃花仙茶的代理商,三湘省的总代理就行。”

    李东文一听,好事啊,送上门来的好事啊,“欢迎啊,这事你们跟雷氏珠宝去谈吧,他们是全国总代理。”

    姚林华:“我还是想跟咱们神鸟县茶厂谈,毕竟是三湘省内部的事嘛。”

    嗯李东文有些不解了,跟谁谈有区别吗怎么扯出来内部的事了

    苏文龙赶紧上前,贴着李东文的耳边说:“这是三湘省府马秘书长的小舅子……”

    李东文听了之后,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姚老板是吧,你想怎么谈”

    姚林华:“三湘省总代理嘛,三湘省内的市场我包了,包括目前省里、州里h县里的专卖店,都要从我这里进货。至于总代理的价格嘛,我们还要再谈一下,毕竟一百港币的价格太贵了……”

    李东文一摆手,打断了姚林华的话,“价格咱们先不谈,姚老板,你打算拿多少钱来做这个总代理呢”

    姚林华愣了一下,说:“怎么也拿得出三五百万吧,钱不是问题,我办理贷款并不难。”

    &nbs




第75章:有关部门
    姚林华自然不能跟姐夫要钱了,就去省城专卖店里买了一些茶叶,寄走了,当然很是心疼了一阵,花了不少钱。

    心疼之后,姚林华就惦记上这个生意了。
1...1819202122...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