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他看出这败家子想要这幅书法,可自己就是不给他。
“陛下,兰亭序是臣发现的。”
“是啊,朕知道啊。朕还知道你想要,可朕就是不给你,朕就是这么横行霸道。”
“……”
二人爬上了坡,几个侍卫终于松了口气,皇帝平安就好。石小凡一脸的生无可恋,赵祯一脚把他从土坡上踢了下去。
石小凡大怒,抬起头看着赵祯。赵祯趾高气昂的站在土坡上“你骂朕,朕听到了。”
“我,臣什么时候骂了。”
“你在心里骂了,别以为朕不知道。”
这狗皇帝
算你狠,你等着,这幅兰亭序我石小凡非得从你手里弄回来不可。我石小凡有一百种方法,咱们走着瞧。
赵祯很高兴,脚步轻快的回到了昭陵墓前。身后的侍卫们个个目瞪口呆,这驸马爷当真是官家身边的大红人啊,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他敢和官家这么近乎吧。
实际上石小凡早已气的七窍生烟了,他,已经想到了把这幅兰亭序弄到自己手里的办法了。想到这里,他嘴角终于带起一丝狡黠的微笑。
群臣早已结束了,只是这太常寺少卿闫从文还是对着张茂怒目而视。而张茂则恨恨的看着石小凡,都是这败家子让自己中的计。
闫从文在朝中有些影响力,自己无端的得罪了他,都是因为这败家子,这个可耻的混蛋。
祭祀终于结束了,赵祯下旨,派驻官兵驻守唐代皇陵,并且负责修缮看护工作。朝廷每年都会拨款,算是一种恩典了。
赵祯想去长安城看看,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隋唐两代三百余年,关中地区人口大量增加,黄土高原开发过度,森林急剧消失,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灾害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
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唐末以来的战乱,唐末以来的战乱毁灭了举世闻名的长安城,也使往日富庶的关中地区变得千疮百孔。昔日盛唐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
。
第九百九十章 无耻的皇帝
长安,当年这个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都市。是汉长安城的254倍,明清北京城的145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
这个人口曾达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今繁华落尽,这里已经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了。即便是经过了这百年的发展,如今的长安早已不复昔日的繁华。
石小凡陪赵祯走在这条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关中地区恢复的速度很慢,到宋元时,依然是残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
街道两侧已经被侍卫封锁,零零散散的百姓伏地跪拜,使得这个破落的城市加倍的冷清。
长安,必须发展。赵祯心中暗叹,不知百年之后,东京城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
很快,朝廷颁布诏令。山东、河南、山西之地,移民十万入长安。凡是愿意移民的,免除三年赋税,鼓励开垦土地,且由朝廷发放补助。
一时间,那些在故土混不下去的家庭,不少因为朝廷发放的高额补助,而不远千里的奔赴长安城。
长安一行,使得赵祯感慨万千。一个王朝的衰落,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于是他决定,一定要重点培养太子。
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之君的执政能力,尽管顾虑重重,赵祯还是决定让石小凡当皇子赵昉和赵昕的老师。
只是,不知道这败家子肯不肯答应。回头探探他的口风,于是在返京的路上,石小凡被提到了赵祯的马车是。
“陛下,您这马车不如臣的舒服,一味讲求奢华,而失去实用性。”
马车必须绕道河中府,才能坐上火车回京。刚上车,石小凡就开始抱怨。
赵祯有些恼怒“这还不是你设计的,朕问你,回京给你安排个差事如何”
“冤枉啊陛下,车轮是臣做的不假,这车架可不关臣的事。差事嘛,臣最近忙得很,恐怕脱不开身。”
越来越油滑的石小凡学聪明了,赵祯吩咐的差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他是用询问的口气,加倍不会是什么好事,先拒绝了再说。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这个说不好,咱们许多东西都百废待兴的,臣还有的忙呢。”
“那朕非逼着你干呢。”
石小凡挠了挠头“到底是什么事,陛下您先说说看。”
“朕想让你当昉儿和昕儿的老师。”
“啥”石小凡惊的从马车内站了起来,然后“哎呦”一声,捂着被撞疼了的头“陛下,臣这幅德行怎么能当得了皇子们的老师。”
赵祯又好气又好笑“你也知道自己德行不好啊,朕不管,他俩可是你的外甥,你教也得教,不教也得教。”
“错了陛下,辈分搞错了。他们是臣的侄儿,”石小凡愁眉苦脸“真不是臣不想教,你看我家那个臭小子,如今就已经上房揭瓦了。臣是怕,教坏了两个皇子。”
对于民间这些辈分,赵祯是搞不太清楚的。石小凡是两个皇子的姑父,理应该叫侄子的。
这个还真不好说,这败家子吊儿郎当的,万一真把两个皇子教的无恶不作起来,那……
那可是细思极恐了,将来若是把皇位传给一个小败家子,还不把朝廷搅翻天啊。石一飞确实很皮,俨然就是一副小小败家子的作风,这还真让赵祯犹豫不决。
“你只教好的,谁让你把你一身臭脾气也教了,你把自己一身本领教会他们不就行了。”
“陛下明鉴呐,这天性使然的东西,臣实在是教不了啊。”
“少废话,回京以后,朕就封你为少傅。教好了没赏赐,教不好朕抄了你家!”
石小凡明白了,跟这狗皇帝没道理可讲的。教好了还没赏赐这是哪门子说法。
石小凡也有些恨恨起来“陛下,让臣教也可以,这没赏赐的事,臣不干。”
赵祯有些无奈起来,他有些急躁的怒道“你还想要什么,你还缺什么。西山都给了你,你还想要什么,朕的半壁江山么!”
赵祯还在惦记那玻璃厂,石小凡没有回答,只是眉毛挑了挑,然后看了眼赵祯怀里藏着的那个东西。
赵祯慌忙捂住了胸口“想都别想。”
“那就没办法了,陛下,教不好您可别怪臣,臣也是尽力了的。”石小凡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个泼皮,这幅《兰亭序》一旦被这败家子惦记上了,还真是恶鬼难缠。
赵祯现在很是犹豫,他想了想,终于还是一咬牙,从怀里将那副书法至宝拿了出来“拿去!”
赵祯怒火万丈,眼睛如杀人一般的盯着石小凡。石小凡恬不知耻的笑着,伸出了他那双罪恶的双手“多谢陛下。”
赵祯把兰亭序递过去,却死死的抓着不肯松手,石小凡只好继续陪着笑。笑的猥琐,笑的暧昧。
“朕决定了,早晚杀了你。”赵祯咬着牙,恨恨的松了手。
石小凡毫不客气,将兰亭序揣进了怀里“且不忙杀,臣还得教授皇子做功课呢。”
石小凡本来想略施小计,将来让赵嫕进宫,将这幅兰亭序再摸回来的。赵祯对这个妹妹恩宠有加,只要是赵嫕想要的东西,天上的星星赵祯也给她摘下来。
若是赵嫕去开口要这幅兰亭序,或者不必开口,直接去宫里取了回来,赵祯也不会不答应。没错,赵祯就是如此宠爱这个妹妹。
如今看来,用不着赵嫕出马了。赵祯恨恨的对外叫了一声“停车!”
马车缓缓停下,外面的侍卫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突然他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皇帝的九龙马车刚一停下,驸马爷从里面探出了头来。然后从马车里伸出一只脚,一脚把驸马爷踢了下去。
侍卫们惊的目瞪口呆,官家,这是怎么了
紧接着马车内传来赵祯的骂声“石小凡,朕今天不想再看到你,滚蛋!”
石小凡从马车底下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恭恭敬敬施了一礼“臣遵旨。”
ps呢,急求,急求啊!读者们手里增多了,麻烦你们了,给几张吧,榜很重要,非常重要!谢谢。
。
第九百九十一章 吕夷简请辞(急求月票!)
东京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石小凡怀揣着他的那副至宝《兰亭序》,同时,吕夷简也从大理国回京复命了。
只有赵祯,气呼呼的回了仁明殿,把凳子给踢了。
“石小凡,朕早晚有一天会杀了你!”
这几乎成了赵祯口头禅了,旁人确实吓了一大跳。
曹皇后惊的浑身一震“陛下,您、你这是怎么了”
赵祯余怒未消,曹皇后给身边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宫女们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
天威难测,现在官家脾气越来越大了。宫女们以前觉得这皇爷很好伺候的,现在怎么经常大动肝火呢。
“这个败家子,把,把朕的《兰亭序》给拿走了。”赵祯恨恨的端起茶杯。
曹皇后一愣“兰亭序”
“朕这次去关中祭祀前朝皇陵,无意中得到了书法至宝《兰亭序》原本。这败家子,无耻、卑鄙、猥琐、混蛋!”
曹皇后微微一笑“臣妾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不了的大事,不就是一副《兰亭序》么。小凡喜欢,那就赏给他好了。毕竟,他为社稷立下这么多功劳,他又不喜做官,咱们朝廷也不可太过苛刻了些。”
“连你也这么说,朕给他的还少么。他一个无恶不作的混蛋,什么时候学人家做学问了,其心可诛!”
“那陛下为什么还把兰亭序给他呢,皇帝心爱之物,臣子谁敢觊觎。”
赵祯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厮答应做昉儿和昕儿的老师了,朕也不好再开这个口了。”
曹皇后扑哧一笑“这有何难,陛下就先把这幅书法给他,将来大可以找个由头再要回来啊。”
赵祯眼前一亮“哦,皇后你可有办法”
“既然两个皇子交给凡儿教导,自然得是要把他们教授好了。若是教的不好,小凡可是难辞其咎的。陛下可以把皇儿们叫来考教一下学问,若是皇儿们答的不好,这个当老师的就该罚了。”
赵祯大喜“对,朕就说这厮教的不好。既然教不好,他还有什么脸要这幅《兰亭集序》,嘎嘎。”
败家子不是得了这幅书法么,那就给他。到时候以莫须有的罪名,就说他教的不好,罚他把兰亭序还回来。到时候石小凡就算是不想给,也没得办法了。
吕夷简回来了,吕府,吕家帮为数不多的几个家伙个个愁眉苦脸。太常博士王宗道,御史张茂、李德等人都在。吕夷简坐在椅子上,也是一脸沉默。只是偶尔,伴随着吕夷简几声轻咳。
“吕相公,这日子没法过了。”张茂最先诉起了苦“您是不知道啊,自从您去了大理,我们这日子是难熬啊。朝中百官处处针对我们,都向着范仲淹他们。”
王宗道也哭丧着脸“现在满朝文武都在歌颂范仲淹他们的新政,新政新政,盛世清明。我呸!”
李德叹了口气“唉,今时不同往日,那些以前巴结咱们的官员如今都躲着咱们走。昨儿我遇到承直郎董苏,我说吕相公来了,咱们去拜访一下吧。你猜这厮怎么说,他说什么还得去范相公府上去请教公务。这个无耻小人,想当初跟着咱们摇尾乞怜,如今又倒向范仲淹那边去了,无耻之尤!”
张茂“哼”了一声“还有那个败家子,我们去关中前唐皇陵祭祀,这败家子故意使计使我与那太常少卿闫从文结下了梁子。这败家子欺人太甚,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王宗道一脸嫌弃“闫从文那个老顽固,你去招惹他作甚。他回来就跟我说了,说是与你不共戴天。”
“行了行了,我累了,你们能来看我也算是有心了。好了,大伙儿都散了吧。”吕夷简语气落寞的摆了摆手,看起来很是疲倦。
众人一愣,这不像他吕夷简啊。以前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当年官家登基,吕夷简踌躇满志,带着百官们与刘太后斡旋。为如今官家亲政,吕相公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这”李德还欲再说,王宗道冲他摇了摇头。
吕夷简摆了摆手“都下去吧,老夫我要休息了。”
几人看着吕夷简神情落寞,当下也不敢再说,众人一同施礼,辞别了吕府。
这倒也难怪,如今吕家帮在朝中屡受排挤,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了。就连吕夷简自己,在朝堂上也是岌岌可危。
范仲淹他们的新政派如日中天,朝中除了几个元老级人物外,都拼命巴结。
说好听这些是元老人物,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些垂垂老矣,被官家边缘化了的官员。以前朝堂官家什么事都询问吕夷简的意见,如今难得问他一次。这让吕夷简心灰意冷,即便是大理一行回来,他也是心情不佳。
《宋史全文卷八》吕夷简数求罢,上优诏未许。
第二日早朝,吕夷简没来上朝,而是上了一封奏疏,说他因病辞职。
这封奏疏引起满朝大哗,赵祯也是大为吃惊,散朝后,他亲自到吕夷简府上,给吕夷简喂药。吕夷简感激涕零。
“吕卿家,朕知道一直都冷落了你,你这身子不忙事,太医说你只是旅途劳顿偶受风寒,等身子好了,你再回朝不迟。”
“不不不,陛下,老臣真的是老了。这朝中也该换新人了,臣一直身居高位,免不了遭人闲话。还请陛下恩准,容臣告老还乡。”
吕夷简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已经在朝中失去了话语权。江山代有才人出,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与其在朝堂上惹人厌烦,还不如早早辞官。
赵祯却坚决不同意“这个不行,你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朝中大事怎么能少的了你,朕自登基以来,可都是你在服侍左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