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银票不在这里,那会藏在哪儿呢司徒空捏着下巴,四下打量了一下破庙。只见布满蜘蛛网的破庙内除了几个早已腐烂的蒲团,再就是几块破石头。

    石头显然早已被翻过了,想来是杨子实派人杀了乐星华,在这里搜过,并没有搜到银票的下落。突然司徒空心中一动,然后眼睛死死的盯着破败的房梁东边角落。

    他将那几块大石头搬了过来,踩着石头伸手往房梁一摸。触手柔软,司徒空大喜。伸手一抓,将一个包袱抓了下来。

    只见司徒空的眼睛冒处亮光,他呼吸急促,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打开了包袱,里面厚厚的一摞交子银票,都是几千两甚至上万两的大额银票。

    “哈哈哈哈!”司徒空大喜:“师兄啊师兄,你的毛病还是没改,果然你藏东西还是藏在这几个地方。哈哈哈,发财了发财了!”

    乐极生悲,看着这么厚厚的一大摞银票,司徒空满脸通红,额头见汗。一百万两啊,足足一百万两,他花一辈子,十辈子都花不完。

    就连什么时候他跟前和身后站了一帮衙役他都没发现,因为自从打开这个包袱,司徒空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这堆银票过。

    司徒空死死的盯着这些银票,眼睛一眨不眨,在旁的几个衙役都看不过去了,一个衙役干脆抱着刀问道:“看够了没有”

    司徒空笑嘻嘻的随口答道:“没有。”然后他便定住了,他缓缓抬起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只见几个开封府的衙役都围在了自己身边。

    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如同一盆冰冷的凉水当头浇下。机关算尽,到如今满盘皆输。

    到了眼前的富贵,就这么一眨眼就没了,司徒空疯狂起来:“你们放了我,放了我这些银票咱们平分,平分怎么样平分!”

    “走吧你!”一名衙役将大铁链子往司徒空脖子上一套,将他抓了起来。

    至此,这起涉案三百多万两的假银票案,彻底告破,最后被追缴回来的这一百万两交子银票摆在了文德殿赵祯的御桌钱。

    文德殿内,石小凡,包拯和叶青,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面。

    赵祯长长的松了口气:“诸位卿家辛苦了,赏!”




第八百二十二章 银票防伪
    包拯和叶青破案有功,朝廷颁旨褒奖。二人领了赏,退了出去。石小凡没走,赵祯留下他另有要事。

    文德殿内,只剩下石小凡和陈琳陪着赵祯。

    人家都领了赏,石小凡,嗯,石小凡屁都没的一个,这让他很是不爽:“陛下,过分了吧。”

    赵祯现在脸皮厚的出奇,他手里拿着一本春秋:“你还要什么赏赐,朕的妹子都给了你,西山都给了你。”

    得了,这狗皇帝还惦记他的西山玻璃厂。皇帝得罪不得,石小凡很是无奈:“陛下就不怕旁人说您厚此薄彼么。”

    “怕,朕当然怕。”赵祯不屑的看着他:“不过朕相信,没有人会说朕薄你。”

    石小凡有些气结:“哼哼,您是陛下,您说什么都对。”

    “你想要什么赏赐,朕还能有什么赏赐给你的”赵祯反问他。

    这倒是把石小凡给难住了,是啊,自己还能要啥。虚名自己不稀罕,做官更是别想。至于那些光环,驸马爷三个字就是最大的光环。钱我石小凡是那种缺钱的人么。

    “那、那你总得说几句好听的吧。”石小凡第一次感觉有些理屈词穷。

    “好,你忠君体国,屡立奇功。朕代表朝廷谢谢你,你还想听什么。”

    和石小凡在一起的时候,赵祯就彻底的放松了自己。只有这个时候的赵祯,一点儿也不像个皇帝。以至于陈琳时不常的怀疑,这皇帝是不是有精神分裂,双重人格。

    石小凡有些沮丧:“没了,臣什么都不想听,臣谢陛下赏给臣的一切。”

    赵祯并没有把这当做挖苦,反而臭不要脸的点点头:“你知道就好,朕还想让你做一件事。”

    唉,能者多劳。赵祯让自己做的事,肯定没好事。石小凡甚至是有些痛苦地:“陛下,又要臣做什么,有事您说话。”

    “就是上次朕跟你说过的,交子银票。朕想让你做出一种无法复制的高防伪技术,让市面上无法做出来银票。”

    石小凡稍微松了一口气,这还真难不倒他。做成美元那种防伪术是不可能的了,做成明清时期的那种银票,足以难住这个时代的任何人了。

    “好,臣保证,做出来的银票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有人仿制出来。”

    赵祯心中一喜,他知道败家子不是吹牛:“好,小凡,朕时常在想,如果多印一些银票替代白银和铜钱,百姓交易起来岂不是方便的多”

    “陛下,这当然是好事。不过这涉及经济学,要防止通货膨胀的。”

    赵祯一愣:“何谓通货膨胀”

    “就是咱们在银票流通条件下,因交子银票实际需求小于银票的供给,也就是说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银票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比如,不停的印钱造钱,钱就不值钱了。”

    赵祯点点头,他似乎明白了:“王莽滥发大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是这意思吧”

    石小凡也点点头:“陛下圣明,所以朝廷得控制交子银票的发行数量,按照市场需求印刷。至于白银和铜钱这些硬通货,还是必须得用的。或许在几百年后,民智开化了,那时候全部用纸币交易。臣直言,咱们怕是等不到了。”

    赵祯若有所悟:“好吧,钱粮乃国家大事,朕自会斟酌。你先想办法,把不能伪造的银票造出来。”

    “可以用凹版印刷。”石小凡说道。

    赵祯一愣:“什么叫凹版印刷。”

    明清时期,随着造钞技术的提升,这种假币也渐渐没人能放得出来了,他们到底采取了什么防伪措施让现代专家看后都叹为观止!首先就是政府控制了印刷的材料,比如明朝用的都是桑皮纸,其次就是图案跟模板,模板上印有很多的花纹,大部分的手工雕刻,都是画一些鸟跟字画之类的难度系数高的。

    “就是用雕刻的铜板热压印出来的钞票,可以出现凸纹图案,仅凭这一点,普天之下就没有人能仿造的出。”

    “说人话!”赵祯没听懂。

    “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

    这些赵祯明白了:“这还真是个法子,难么”

    石小凡笑了笑:“不难,有毕昇在,区区小事而已。”

    赵祯想了想:“朕还是不放心,万一毕昇这边出了内奸呢。再来一次武乡候的案子,朕可受不了。”

    石小凡叹了口气:“那就再多加几条防伪标识,臣有七策,其一,换川纸为桑皮纸。除了臣的造纸厂,民间无有人懂得桑皮造纸技术。其二,票面用上精美的图案和套印,纸币图案有,房屋、花鸟、人物,等等,越复杂越好的图案。其三,多重印押防伪。朝廷会给各州府县钱庄各留一印记,老百姓用钱的时候,再留一印。手续虽然复杂,但是能做到杜绝造假。其四嘛,时不常的替换票版。其五,使用密押技术,如在票号添加水印,在银票的笔迹上也有暗号。其六,民间设置辩钞人。其七,用微雕章,微雕内容可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完整的一篇,全篇三百四五十个字,鬼神难造。”

    这特么,你这些方法,就算是大罗神仙也造不出假来了。石小凡提出的这七种方法,大多数满清时期银票的防伪技术,在当时几乎完全杜绝了假银票。因为没有人造的出来这种银票,更别提放在大宋朝了。

    赵祯一听喜不自胜:“如此一来,一张银票需数十道工序。咱们可以分开制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内鬼了。”

    “陛下圣明,臣明日就去南窑找毕昇。”

    “等等,”赵祯突然想起了什么:“朕的圣旨都他娘的有人仿造,你再想想办法,把圣旨也加上防伪。”

    “”有些无语的石小凡挠了挠头:“陛下,您一个堂堂天子,怎么能说脏话。”

    “滚!”

    石小凡:“这个滚字平常都是臣来说的。”

    “你跟谁说的”

    “臣的家丁啊。”

    “现在是朕说你了,滚吧。”

    石小凡嘟嘟囔囔的离开了文德殿:“报应不爽。”



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新印制银票
    “毕昇,毕昇!我跟你说的这些,你可明白了”

    南窑,石小凡将银票的防伪技术跟毕昇说了说,毕昇有些犹豫:“驸马爷,这是不是太繁琐了些。照你说的这么做,神仙也仿制不出来了。”

    “没办法,官家要的就是繁琐。就是为了防止假银票案的再次发生,照做吧。”石小凡也和无奈的说道。

    “有没有别的比较简化一些的法子,我算了算,不下百道工序。尤其是一个月就得替换票版,劳时费力,虽然达到了防伪效果,可还是诸多不便。”

    东西各国,凡有价值者,皆为政府主其权,严防民间之私造……其印刷也,以机器精铸铜版,极求工细,炼制印色,倍极鲜明,又益以电镀铜版,镀出分印,虽累万亿,而毫厘不爽,务使制作精工,人人能辨真伪,是皆欲求立于不败之地,而无作伪之处。

    这是晚清时期关于铜凹版雕刻技术的记载,石小凡想了想:“倒是也有,你找些会微雕之人,工艺精湛者。”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这是关于明朝微雕的一段记载。

    大宋朝也不乏这种微雕手艺之人,毕昇对这一行业的人都很熟悉:“不知驸马爷你找这些人作甚,印刷厂有好几个。”

    “哦”石小凡心中一喜:“你把这些人全部找来,我让他们试试。”

    即使你用微雕章也用不了这许多人,毕昇不明所以,还是依照吩咐将印刷厂几个会微雕的工匠给找了过来。

    石小凡看着这五个人,微微有些皱眉,看来他还是有些犹豫。毕昇看在眼里,对他说道:“这五人都是微雕行家,别的不敢说,在东京城不会再找出第六个比他们强的人了。”

    石小凡倒是一愣:“你印刷厂何时招来这几个高手”

    其中一个工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人们只是好玩,微雕刻章偶尔也用在书中印刷上。”

    “拿来我看看。”石小凡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这名工匠慌忙将书递上,石小凡打开一看,不由得叹为观止,这书本上的微雕章印复杂繁琐,这些人的技艺果然高超。

    “好,你们几个就负责雕刻钢板。记住,就照着这种微雕章的样子,越是复杂越好,雕版还要美观。”

    雕刻凹版印刷的优点是,运用不同形状的线条和点子组成画面,表现图案深浅明暗的层次,刚劲有力,如同一幅小型的版画,艺术性很强。原版是手工雕刻而成,且制版工艺复杂,印刷难度很高,故防止复制伪造。雕刻凹版的版纹深、含墨量大,印在纸上的油墨呈凸起状,用手指轻轻抚摸时有明显的手感;在光线下用放大镜观察雕刻版印的点子和线条,有折射反光,犹如浮雕一样。

    按照石小凡的方法,这几个工匠们在表面磨光的铜板、钢板上,用雕刻刀刻绘点、线,制成图像。

    直刻凹印使用的雕刻刀,断面为正方形或菱形的钢棒,前端斜向磨成刀刃。

    雕刻时,先将光滑的铜板放在皮制的砂枕之上,以利于铜板变换倾斜的方向。然后用雕刻刀顺着画线的方向,一边转动版材,一边用方刃刻刀刻出凹下的线条,依刻线之深浅来表达浓淡层次。雕刻中产生的铜屑,大部分从刻刀的刃端排出,但尚有一部分突出于雕画线的两侧,即所谓的线屑,可以用三角推削刀削平版面,加以修正。

    袁世凯政府年间,部分雕刻钢凹版印刷品获得展览会特等奖。不久,财印局选出部分作品参加了著名的国际巴拿马赛会,这是中国印钞科技成果第一次走向世界。巴拿马赛会的奖项分为大奖、荣誉奖、金奖、银奖、铜奖、鼓励奖六等。财政部印刷局参赛的钞票、邮票、雕刻作品获荣誉奖,这是我国印刷工业产品首次获得国际级奖状,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的印钞事业树立了良好形象,使中国凹版雕刻印钞技术第一次展示在世界公众面前。

    而这几个工匠历时月余,用精湛的手工镌刻出来的雕刻钢凹版,获得了赵祯的大为赞赏。

    赵祯看着一张新制作出来的银票样票,大呼神奇:“小凡,这、这是你做出来的”

    银票上精美的图案,甚至还用了彩色胶印。这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要命的是,银票中央刻着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赵祯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我么。

    “这是南窑毕昇印刷厂的工匠们的手艺,臣是没这个本事的。”石小凡谦虚起来。

    赵祯大吃一惊,他看着银票中央那个自己的画像:“这、这个画像是”

    画像出自石小凡的手笔,然后工匠们按照这幅画像镌刻出来的。

    我国古人人物画,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为主,而西方人物画以写实为主。

    石小凡用的,就是写实的方法凭借记忆画的赵祯画像。虽然看起来栩栩如生,当然,以石小凡的水平并没有多少艺术价值。

    石小凡可耻的笑着:“这是臣的手笔,陛下您看像不像你。”

    西方肖像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国画在注重传神意境,西方画作和国画各有千秋。但这是赵祯第一次见到这种写实的画作,还印在了银票上,这让他吃惊不小。

    “只是,你把朕的画像画在银票上,这是何意”

    “尊敬啊,您是天子,自然得要万古流芳。臣本想把太祖太宗的画像放上去,可臣没见过太祖太宗啊,只好想到了威武霸气的陛下您。”

    石小凡是极少拍马屁的,这个马屁拍的不知羞耻。却不知,他在无意中说漏了嘴。

    赵祯狐疑的看着他,石小凡突然心中一惊,完了,石小凡好像说过,自己的这一身本事都是太祖太宗托梦教的。

    还好石小凡反应的快:“臣是在梦中见过太祖太宗他老人家的,可梦里都是模模糊糊朦朦胧胧,臣实在想不起他们的轮廓。而臣和陛下朝夕为伴,对您最是熟悉不过,于是就大胆没经过您的同意把您的画像放上去了。”

    “把朕画的太丑了。”赵祯嘴上这么说,脸上却带着笑意,看来他内心是极为喜欢的。




第八百二十四章 女真入京
1...377378379380381...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