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石小凡幸灾乐祸,李德等人面如土色。

    赵祯一脸阴沉:“你们几个都是朝廷栋梁,理应深知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你们将石监事给你们准备的饭菜不吃也就罢了,为何要扔出去!还有你李德,适才你说什么”

    李德这些人恼怒败家子怠慢他们,拿些青菜豆腐的招呼群臣,这不是打发叫花子么。李德一怒之下将饭菜给扔了,然后召集张茂刘文正等人来这儿下馆子。

    偏偏李德来了又耍威风,然后偏偏又被赵祯和石小凡给听见了。

    张茂和刘文正擦了擦汗,李德坐在凳子上双腿发抖:“臣……”

    “不许再跪。”赵祯身后的陈琳冷冷道。

    李德只好两只手扶着桌子,以至于桌子上的茶杯都被他震的颤抖不已:“我,我等该死,罪该万死。”说着李德涕泪横流起来。

    这几人实在吓得狠了,不知道明日回京是罢官削职呢还是发配流放。

    其实赵祯并没有打算治罪与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看着吓破了胆的李德:“算了,我并未想治你们的罪责。今日我只是想与你们一起来尝尝,这民间百姓吃的是什么东西,也好让你们知道知道,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一听不必治罪了,这几个人人如临大赦,李德哭着道:“我该死,我该死。”

    石小凡看不下去了,他最受不了这种感觉:“行了行了,李御史啊,其实你们这个人心眼倒是不坏。为朝廷呢也都是有些功劳的,可这安逸久了难免一心只为享受了。六公子呢,就是想知道知道,我大宋朝百姓到底过得都是一些什么日子。”

    张茂等人一惊,没想到石小凡竟然替自己说话。他这么说,其实是在为自己求情了。

    这几个御史其实并非大恶之人,当初几人一起弹劾石小凡也是因为这败家子确实混账。

    后来张茂被旺财开了瓢,刘文正被来福揍了个乌眼青,至于李德更惨,差点被狗腿子打折了腿。就这样,双方梁子算是结下了。

    赵祯果然脸色缓和了许多,他看着众人:“李御史,你是天圣三年的进士吧。张监察,你是天圣六年的。还有你刘寄禄,是明道元年。我记得你们几人都是家境贫寒,从穷苦百姓家走出来的士子。如今你们位列朝班,万事不可忘本啊。”

    打感情牌了,赵祯一席话将众人说的涕泪横流,众人皆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百姓,他们谁会真正去为百姓想过了。

    趁热打铁,赵祯又道:“我想了解一下百姓疾苦,回京后颁布诏令减免赋税,诸位爱卿还需多多谏言。”

    原来赵祯是想让这几人支持减赋,要知道。朝廷一旦提出轻徭薄赋,肯定会有许多人跳出来阻止,因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吕夷简定是第一个,而张茂李德这些人有都是吕夷简一派。到时候这几人支持减赋,则吕夷简孤掌难鸣。

    赵祯一席话让张茂等人汗颜无地:“赵公子放心,我等定然会支持减赋!”

    有这句话,赵祯和石小凡使了个眼色。石小凡哈哈大笑:“好好好,诸位同僚,赵公子都不介意了,你们也就不必拘礼了。”

    吕夷简也是打算一起来的,他因为郑国公找他有事耽搁了,于是他先让李德等人先来酒馆。

    等他来到酒馆门口,隔着玻璃吓了一跳。官家和败家子居然在这,还和李德他们做了一桌。

    吕夷简吓得浑身发抖,幸亏他没被官家撞上,不然怕是死的很难看。

    当下吕夷简吓得以袖遮面,慌忙遁走。




第二百八十七章 糙米粥
    仓皇逃走的吕夷简倍感万幸,若是被赵祯发现,他会死的很难看。他可是当朝宰执,若是因为这事被罢相,想想都不寒而栗。

    粟米粥很快被端上来了,很香,浓浓的粥味。

    赵祯看了石小凡一眼,他有些怀疑起来,百姓喝的这粥闻起来不错啊。

    李德他们却一副愁眉苦脸,显然他们是知道这粥味道的。

    石小凡一脸揶揄的看着赵祯:“六公子尝尝,这就是百姓们喝的粥。”

    赵祯犹豫的喝了一口,然后脸色就变了。

    这哪是喝粥,分明就是喝沙子。赵祯勉强的咽了下去,嗓子火辣辣的极为难受。

    终于忍不住,赵祯开始咳嗽起来。这哪是食物,分明是毒药。粥里还有嚼不烂的野菜根,味道涩麻没有半点美味可言。

    粟米杂粮粥,很少的粟米,更多的是杂粮配在一起。

    赵祯嘴巴动了动:“他们,就吃这个”

    旁边工人们听到了,纷纷看天外来客一般看着赵祯。

    “这位官人,这粟米粥可都是好东西,老百姓一年到头能吃上这个都是烧高香了。”

    “我没来西山之前,我们村能吃得上粟米粥的,都是好人家。我家就不行了,没到开春家里就揭不开锅,我们就去村头榆钱树采榆树叶子吃。榆树没发芽之前的日子最难挨,我饿的是两眼发黑,那滋味,不好受。”

    “你家还有榆钱树叶子采,我记得有一年我娘带我去要饭,那天走了四十多里,就要了半块干饼。我娘不舍的吃,带回家给我弟弟妹妹,结果我娘就这样活活饿死了。”说到这里那工匠嚎啕大哭起来。

    旁人纷纷安慰着,个个唉声叹气。

    “都一样,我记得有一年最好的光景家里收了七袋粮食。把我爹给乐的,今年终于不用再挨饿了。谁知道,那年官府粮税又加了两成,交完租子家里还剩下不到两袋粮食,我爹唉声叹气。你还别说,就是那年我家日子过得最好。”

    “咱们也就是在西山,若没有小公爷我和我奶奶怕是早就饿死了。”

    “听说邻镇几个村子日子还是很难过,这还是天子脚下。我老家山西的,那边更苦,我们那狗县令年年盘剥,我看再这么下去,百姓日子就没法过了。”

    旁边一工匠咳嗽了几声,意思让他少说话,毕竟这屋子里还坐着几个官员。

    石小凡笑了笑:“没事,大家想说什么都说说。这几个都是我的朋友,最恨的就是那些狗官王八蛋,你说是不是李御史”

    败家子踢了李德一脚,李德羞愧难当:“对,是,是,狗官可恨。”

    赵祯冷冷的道:“不止是可恨,狗官都该杀!”

    可杀,张茂等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些工人们却纷纷拍手叫好。

    这些人虽然不明白赵祯来历,但看到那些官员对他怕的要命,料想不是哪个皇子就是某个王爷。

    “这位小哥,你家山西什么地方,县令是谁”赵祯问道。

    那工人吃了一下,嗫嚅的不敢再说。石小凡笑了笑:“没事,你尽管说,我的这位六公子和官家很熟。你那县令要真是个狗官,我们就上书官家,杀他狗头。”

    有石小凡撑腰,那工人大了胆子:“我老家是山西下口县人,山高皇帝远,我们那县令叫卫道师。他这些年在下口搜刮民财,任人唯亲。卫县令更是扬言,他就是下口的皇帝。我家的地就是被卫县令身边师爷给霸占了去,无奈之下我只好流落于此。”

    赵祯皱了皱眉头:“你既然来了京城,为何不去衙门告状”

    “衙门,呵呵。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在下口的时候我倒是去县衙告过状,说师爷霸占了我家田地,你们猜卫县令怎么着”

    众人摇了摇头,那工人几杯酒下肚兴奋起来,他在拿自己的不幸当谈资:“你们看看。”说着他掀起后背。

    众人大吃一惊,只见这人后背布满条条鞭痕,伤疤触目惊心。

    那工人嘻嘻一笑:“卫县令打的,我没死,怎敢还去告状。再说我这事在山西,京城谁给管。就算是有人管,我现在手里也没了证据,算了,既然来了京城我就不打算再回去了。”

    赵祯愤怒的一拍桌子,那工人又害怕了,慌忙坐了下来。

    石小凡道:“没事没事,大家伙儿都吃酒,来吃酒!”

    众人纷纷举杯,以敬石小凡。

    石小凡看着赵祯:“我知道你想什么,六子,普天之下不止一个卫道师,你若想杀他们,回京多派些宣抚谕使吧。”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李德和张茂等人吓了一跳,这败家子胆子大的没边了,他叫官家什么,六子

    其实石小凡是脱口而出,六子,当着外人的面他是不敢这么久叫的。

    可毕竟刚才是说了,不过好像赵祯并没有在意,他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大宋朝若是烂了。咱们这烂一点,京城外就是烂一片!”

    李德张茂等人擦了擦汗,均自胆战心惊。

    赵祯没在说话,他开始吃那碗粥,那碗难以下咽的糠菜粥。

    陈琳吓了一跳:“公子不可再吃了。”

    赵祯尝尝也就罢了,毕竟龙体要紧,这一碗糙粥喝下去怕胃受不了。

    赵祯却没有理会,将那一碗难以下咽的稀粥喝了个干干净净。

    官家都喝了,张茂等人哪里还敢不喝,他们纷纷端起碗稀里哗啦的喝着粥。

    石小凡有些后悔了,他不该上这碗粥的,因为他面前也放着一碗。

    赵祯看着他,石小凡愁眉苦脸的端了起来,却被赵祯一把抢过:“我喝。”

    石小凡一愣,他知道赵祯是在惩罚他自己:“不,不用,我喝的下。”

    赵祯端着碗,大口的喝着。陈琳吓得目瞪口呆,想开口阻止却又不敢。

    石小凡冲陈琳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又对赵祯说道:“六公子,其实这不都是您的错……”

    赵祯看了他一眼,吓得石小凡下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赵祯:“谁以后再把我的责任推开,我砍了谁的脑袋。百姓过这种日子,就是我的错!”

    石小凡内心很高兴,这是好事,至少此时的赵祯有了改革的决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香警告
    赵祯是个好皇帝,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这事好事,证明了赵祯有改革的决心。

    历朝变法为什么失败,尤其还是在皇权绝对集中的封建时代,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皇帝的立场不够坚定。

    赵祯很愤怒,他会把这种愤怒转嫁到那些狗官身上。有一点石小凡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狗官的末日快到了。

    糙米粥的味道实在不好喝,赵祯喝了两碗,本来其中一碗是石小凡的。

    天亮了,赵宗保和赵宗立这俩货早早地起床了。

    赵宗保:“饿了,早知道昨晚的菜应该留点,留着早上吃。”

    赵宗立:“就你吃的最多,反正今日就回京了,回家再吃。不能花钱留给那个败家子!”

    赵宗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对,我们就是饿着,也不会再吃西山一粒米。”

    正说着,一执事太监急匆匆的走来:“二位王爷,官家有旨……”

    ……

    赵宗彦有个嗜好,一早醒来就会下意识的摸摸腰间的玉佩。结果他一摸之下,不见了。

    然后他猛地想起,被败家子给拿走了。一块玉佩,换来几样青菜,赵宗彦恨得牙痒痒。

    “彦哥,彦哥!”这时赵宗保和赵宗立闯了进来。

    只听赵宗立一脸惊恐道:“刚才陛下来旨,不让咱们回京了。”

    赵宗彦大吃一惊:“什么”

    旁边赵宗保哭丧着脸:“彦哥,大事不好了,陛下适才传了旨,所有百官都不得回京,说是要咱们去什么体察民情。”

    ……

    赵宗保,堂堂新平王现在像个贼。他和南康王赵宗立俩人鬼鬼祟祟,来到玻璃厂大院食堂。

    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在吃粥,群臣有的被邀请到食堂吃饭,有的早饭也都被送去了。

    石小凡一抬头:“哟,这不是新平王么”

    赵宗保捏着手里的玉扳指,冲着石小凡笑了笑:“石监事早啊,在吃粥呢哈。”

    石小凡在剥着茶叶蛋:“这喝粥啊,得配鸡蛋,又营养是又健康。”

    旁边赵宗立咽了口唾沫:“那个石监事,我、我们也想吃这个粥。”

    石小凡一愣,这不是真香警告么:“你们不是不吃么,既然新平王想吃了,那就随便吃。西山的粥有的是,随便吃。”

    赵宗保捏着手里的玉扳指:“我们带回去吃,平阳王还在等着呢。”

    “来福,去去,去给拿个木盒,装上几碗稀粥,多拿几个茶叶蛋。”石小凡大方的吩咐着。

    赵宗保心照不宣的将玉扳指送过去,放在了石小凡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勉强一笑。

    要知道,皇帝出行是吃喝用度都得带着的,点心、果脯、衣物、茶水都得预备。

    可这次西山之行来的仓促,众人原本打算是看看火药后马上回去。是以临行前赵祯就吩咐,轻车简从什么都不必带。

    谁知道来了西山,又是看大炮又是参观玻璃的,耽误了时辰回不了京了。

    然后赵祯在西山经历这么多,又想到附近考察一下民情,这可苦了这些文武百官。

    像是赵宗彦之流得罪了石小凡,那就倒大霉了。西山可是败家子的地盘,吃的喝的都是人家的。

    众人本想着早上回京的,谁知道圣旨下来不回了。那早饭没了着落,赵宗保只好拿自己的扳指来换了。

    石小凡拿起那块玉扳指:“嗯,成色倒是不错。来福,再给加两个鸡蛋。”

    众人吃罢早饭,赵祯对陈琳说道:“不必惊扰百姓,更无需通知地方。把黄龙大旗收起来,轻车简从。再去把石监事叫来,让他带路。”

    陈琳一一答应,下去吩咐随行将士,一律轻车简从不得扰民。
1...133134135136137...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