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不过,他是非常优秀的枪械设计师,这一点毋庸置疑。
杨明志回敬了军礼,又深深点头致意。
并对费德洛夫说:“您提到的这位年轻人,真是一表人才。看来他也在从事轻武器的研究。”
“是的,将军同志。”卡拉什尼科夫接替老师,亲口回答:“我接受老师的邀请,来莫斯科参观您的新枪。我想,我可以从您这里学到一些关键知识,并对我自己的研究做出点启发。”
“当然!如果是要蓝图,我可以亲自送您一份。”
“这……这真的可以吗”
卡拉什尼科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算苏联的“知识产权”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关于一种武器,想要获取它完善的制造蓝图,也是颇为困难的。
他惊叹于别列科夫将军的慷慨,激动得身体都有些颤抖。
“当然可以。”杨明志以果断的回答压制内心的心虚。
这一刻,抢夺一个年轻人未来的研究成果,让杨明志很有负罪感。虽然说这种负罪感毫无意义。人家根本就没造出来,甚至图纸都没有动笔,如何存在自己抄袭人家的嫌疑呢
不过,如果卡拉什尼科夫在本时空并没有搞出什么突击步枪,岂不是埋没了这个年轻人
杨明志继续问:“我听闻您也在尝试研发新式轻武器,那是什么”
“嗯……是一种冲锋枪,我觉得,我的设计更为精妙,能够取代军队正在大规模使用的**沙41式。”
“你很有想法啊!不过,我想您的努力恐怕要失败了。很抱歉,这应该就是事实。”
“是!您说的对。”卡拉什尼科夫耸耸肩:“冲锋枪已经量产,我的新款冲锋枪就算被武器装备部长看中,想要大规模装备也是艰难的。”
“哦您并不认识乌斯季诺夫同志”
“他!”卡拉什尼科夫使劲摇摇头,这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青涩。“我怎么可能认识那样有才能的人物,能得到费德洛夫同志的栽培,已经是我巨大的荣幸。”
听到这儿,杨明志长叹一口气,内心五味杂陈。
卡拉什尼科夫,他是有才能的,然而现在,此人的才能丝毫未能体现。
也许是其本人还非常青涩年轻,也许,就是缺乏机会。
仔细想想,在那个位面上,卡拉什尼科夫的成功的背后,就有着很大的偶然因素。
初代的ak47造型比较简陋,做工并不精细。其实也是无可奈何,卡拉什尼科夫带着样枪千里迢迢从中亚跑到莫斯科,他在自己的小作坊级别的微型研究所搞出的武器,能够做工精美就奇怪了。
简陋一点是可以容忍的,审查委员会,尤其是乌斯季诺夫本人,一票人非常看重卡式步枪的造型。
同时参与评选的其他设计局的产品,例如西蒙诺夫的、托卡列夫的,等等等,它们的样貌比较奇特。
虽说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子弹,即西蒙诺夫研发的中间威力弹,各种步枪用该弹打出的弹道大同小异,甚至于卡式步枪的弹道还相对差一点。
那有如何卡式步枪的简陋只是暂时的,它很耐风沙,枪击内有小石子都不影响射击。最为关键的,还是它的造型讨巧,尤其是让乌斯季诺夫一眼相中!
卡式步枪的造型简直是为俄国人量身定做,那么,针对ak47魔改而来的杨明志的АБ42,也是第一时间吸引了乌斯季诺夫的眼球。
杨明志继续说:“费德洛夫同志很支持您,说明您是有才之人。现在告诉我,您的研究所在哪里距离我们新西伯利亚市会不会太远”
“在哈萨克。”
“哈萨克”
“是的。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卡拉什尼科夫很乐意说明这段日子他的过往。和历史上不太一样,他在1942年初的全面反攻中腿部负伤,尔后送到后方修养。但腿伤不是瞬间就能痊愈,即便伤愈出院了,他还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走路一瘸一拐的。这一问题,杨明志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注意到了。
因为腿伤,卡拉什尼科夫想立刻回到部队继续作战这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还是腿的问题,他差一点就做不成预备役,所谓除非战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卡拉什尼科夫才能继续去做坦克兵。
如此遭遇,令他伤愈后的日子一度非常消沉,整个人也被送回老家。
然而他终于有时间好好研读费德洛夫所写的一些轻武器书籍,如获至宝的他更是大胆的直接给费德洛夫写信,后来发展为打电话。
他能直接与费德洛夫长途电话通信,也是哈萨克第一书记很重视这个年轻人的缘故。
&
第1815章 斯大林在靶场
斯大林快到了,在他之前,另一些人先其一步。
伏罗希洛夫和波诺马连科几乎结伴而来,杨明志侧眼看到两人,不禁心生好奇。这两人相谈甚欢个什么
又是一番短暂的寒暄,杨明志也明白他俩聊的是什么。
在那个位面上,伏罗希洛夫最终取代波诺马连科担任新的游击运动总指挥。
伏罗希洛夫担任两个职务,一个是管理游击运动,另一个就是管理战利品。这两个职务兼职就是闲职,看似非常重要,苏联高层尤其是斯大林,他分配给伏罗希洛夫这样的职务,就是不指望他在新的战争中有多大作为。
斯大林一直继承了列宁的游击战观点,他对苏联的游击运动的态度几乎就是有比没有好。
新的时空,因为杨明志的干涉原因,游击运动变得风生水起,真正意义上影响了正面战役。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斯大林当然觉得杨明志功不可没,而波诺马连科的作为不也非常重要么
伏罗希洛夫想要获得更多的政绩,他果然有了到游击运动指挥部任职的打算。
趁着这一机会,他顺便和波诺马连科聊聊,也有意和传奇别列科夫聊聊。
一番虚与委蛇,杨明志真的不想和这位纯粹的莽夫多说些什么。
杨明志有些不耐烦,但伏罗希洛夫马上直白的提出自己的老看法。
“别列科夫同志,您是在玩火!”
杨明志大为吃惊,伏罗希洛夫突然说这话是何用意
“您……”
“如果您的新枪伤到领袖,您必须负责!”
“是,我懂!我以自己的荣誉下赌注,我会获得斯大林同志的青睐。”杨明志一脸自信。
“非常的危险!”伏罗希洛夫深深的摇头:“我认可您是优秀的将领,但是您现在就是在玩火。您不仅是拿自己荣誉去赌,还有苏联的国运。”
啊!居然有一种赌国运的意味太扯了!
杨明志还想说什么,伏罗希洛夫终于说明自己对于新枪的看法。
“年轻的将军,你们年轻人总是太激进。一颗子弹足够消灭敌人,我们何必把所有士兵改造为机枪手吼着胜利口号冲锋就行了,这样才是男子汉的表现。”
杨明志觉得,这个伏罗希洛夫难道是笨蛋吗此人明明是一位国防人民委员,今天跑到自己面前,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所以,我的枪械是自动武器,您就报以反对”杨明志顺势问。
“不!我不反对自动武器,我们必须看清现实。看来,我现在已经不能说服斯大林同志了。”
伏罗希洛夫就是莽夫糙汉一个,他是军人,是那种非常传统的沙俄式的军人。骑马的水平比枪法更精妙。
伏罗希洛夫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虽然苏联高层的其他人都知道这位伏罗希洛夫才能有限,考虑到他是斯大林左膀右臂的缘故,真的无人当众反对他。
斯大林也不是傻子,这位莽夫直接被派遣去负责管理战利品和战俘的工作。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养老,他伏罗希洛夫岂能甘心。
所以,当是否继续进行svt40的量产,他站出来大力反对。他提出生产效率的否定理由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也有一点斗气的成分。
杨明志真的不想和此人多说什么,伏罗希洛夫这样的人,指挥方面军作战不行,负责后勤运输也玩不转,给个管战利品和战俘的闲职养老也好。
反正,这场大战结束,伏罗希洛夫的军人生涯到此为止。
杨明志更是想,若不是这家伙正好不在莫斯科也就没有今天的指手画脚。
终于斯大林的车队到了!
一辆辆轿车率先进入偌大的内务部训练营,负责护卫的士兵迅速拍好队列迎接。
士兵们如同笔直的行道树站在道路两侧,每个人扛枪上肩,闪着寒光的枪刺挂着一面小红旗。
这排场,简直是斯大林亲自来检阅内务部队似的。
车队的排场很大,率先下车的是一群穿黑皮衣的保镖。
接着贝利亚下车,亲自为斯大林的专车拉开车门。
“同志,不必搞这么大的排场。”斯大林有些不悦,“今日没有特别重大的活动。”
“这是我们的责任。为了国家,您的安保工作怎样严苛都不为过。”
“那就走吧,我要看看别列科夫的新枪。”
所谓内务部的靶场,它可是围墙包裹起来的巨大区域。
它根本就是一个训练基地,固然打靶训练是最重要的项目,内部还有一些体能训练设施,也能组织部队进行队列训练。
今日的斯大林身着一身黑色呢绒大衣,头顶一只朴素的前进帽。
他的打扮极为普通,普通的就像是一般的俄国大叔。
然而这件呢子大衣下穿着的是军装,为了这次行动,斯大林根本不顾自己六十岁的身体,可是狠狠勒了几下皮带。
或许是强打起精神,斯大林真得仿佛年轻许多,他下了车,觉得自己踏步的姿态都更加铿锵。
斯大林再度见到了杨明志,还有那些被自己邀来的专家,也包括一些苏联高级官员。
他们全部衣冠楚楚,大部分人穿着军装,衣服上别着大量的勋章奖章。
斯大林第一时间没有与贝利亚多言,而是径直的走近杨明志。
“亲爱的别列科夫,您的样枪都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完毕!”杨明志强劲有力的回答。
“很好,我们不要磨蹭,迅速开始吧!”
“接下来是我的工作了。”贝利亚顺势说道,并挥着右手,“请您跟我来。”
斯大林下车后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了他的急切,这番举动着实让伏罗希洛夫有些不悦。
伏罗希洛夫赶忙赶上斯大林的步伐如同真正的忠臣那样劝谏:“领袖同志,还是请您再考虑一下。您是国家的领袖,不是一介士兵。您犯不着亲自持枪射击。”
“您……”斯大林突然严肃起来,脚步也挺直。他瞪着一双大眼看着伏罗希洛夫:“难道,我连一个微不足道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吗”
“啊!我不是这个意思。”
“算了吧!伏罗希洛夫同志,时代已经变了,我们必须接受新鲜事物。别列科夫是我的朋友,今天不会有任何事。”
斯大林居然那我当做朋友
听到这儿,本是紧跟大部队的杨明志立刻家快脚步,更加靠近位于队首的斯大林。
今日多云,气温依旧是冷。
时间已经是十月份,莫斯科的初冬伴随着北风如实的到来。
非常奇怪,今年的九月份莫斯科地区降水严重偏少,以至于走在靶场的发黄草地上,杨明志感觉大地颇为干燥。
这是好事,场地干燥也无障碍,太适合打靶。
杨明志对内务部的那个安全局长非常放心,彼此间大家达成了共识。没人赶在伺候斯大林方面有所怠慢。
在内务部士兵的引导下,斯大林领着一众人来到了露天的手枪靶场。
此地有着水泥地面,也有水泥砖头砌成的台子,约莫五十米外就是挂着人形木耙的牌子。
“看来我们已经到了”斯大林问到贝利亚。
“是的,斯大林同志。您有意亲自持枪射击,所以我为您准备了一次特殊的打猎。”
“哦打猎。啊……该死的战争,我每天被公事压的快要窒息!上次外出打猎已经是两年前的事!”
“嘿嘿。”贝利亚高兴的笑了笑,“您不会失望的。希望您的枪法依旧精准。”
“哈哈!我的枪法您能不知道”
第1816章 斯大林开枪
众目睽睽之下,斯大林已经脱掉呢子外衣,亮出了穿在里面的军装。
其实斯大林出席许多活动就是穿着军装,以显示自己和苏联的力量。
军装穿在身,衰老的人再度英武,斯大林很享受这种感觉。他还特意打上武装带,乍一看最高领袖嫣然成了方面军司令!
没有人敢组织斯大林的决定,凡是来此的苏联高级官员,包括贝利亚,大家的内心颇为忐忑又复杂。他们不希望领袖出任何意外,也在心里组织起语言,所谓等领袖二次猎杀了那两头野鹿,好大肆夸奖他的枪法。
五十米的距离似乎不算什么。
实际上,毫无射击经验的普通人,紧靠肉眼机械瞄准想,要在此距离击中人形靶标都是有些费劲了。
更不说初学的射手还必须适应枪的振动和后坐力,以及音爆带来的巨大噪音。
这里,斯大林并未令人率先开机枪自己做个观摩,他老当益壮,更是无师自通的拉动酷似svt40的拉机柄,又调到半自动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