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距离麦收还有大概两周时间,“春化处理”理论尚未破产。
李森科尽量保持乐观,以自信的面容面对杨明志:“将军,最迟两周之后就是全面麦收了。我去新西伯利亚附近的麦田看过,今年的情况非常不错。虽然麦子成熟的似乎晚了一点,整体的出穗状况非常良好。我敢肯定,今年定是一个大丰收。”
 
第1724章 武器设计局突击会议
?
李森科决定再送将军一程,以示友好。
杨明志倒是不反对,饭后步行在科学院内部的道路上,也能顺便看看这里的夜景。
那些食堂的楼房依旧亮着灯,远处的许多建筑也是星星点点。
杨明志问:“院长同志,看来这里的电力供应一直充沛。”
“当然,电煤供应一直稳定。充足的电力保证了整个城市的电力需求,更保证了所有工厂的稳定生产。也许您应该抽空去老城看看城市的夜景,所有的工厂不会因为夜幕而停歇,整个城市都是光明的。”
听他这么一说,杨明志转头望向东南方。那里是城市的主要部分,可是并没有自己概念里的那种“灯火通明”。
或许本时空的纽约,数以百万计的霓虹灯已经把长岛弄得亮如白昼。苏联这里是绝对缺乏霓虹灯的,新西伯利亚永远不会遭遇敌人空袭,对空探照灯也不存在。
杨明志顺便问了句:“大部分市民的家里,已经安装电灯了”
“当然,至少在这里,蜡烛和煤油灯已经边缘化。”
李森科说这话时真是无比的自豪,因为科学院总院搬迁到这里,大量的科学技术也带到这里。
制造灯泡不是什么高端技术,一个生产玻璃的工厂,顺便制造了一批白炽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至少新西伯利亚已经完成了电气普及。
如今苏联只有少数城市基本完成电灯泡的普及,广大的农村,进入夜里后,人们还得依靠传统的煤油灯照明。
李森科顺便有说起明日的安排:“将军,明日我们将为您颁发荣誉证书,就在上午十点。仪式完毕后,您就是光荣的全苏科学院的荣誉院士了。”
“是吗真是太感谢了。”
“早晨,食堂会将早餐直接送到您的武器设计局,饭毕后,专车将带您直接去礼堂。”
“谢谢。我很期待,真是美妙的明天。”
杨明志一直觉得,有朝一日成为苏联科学院的院士真是令人露怯,再仔细寻思一下,如果像是自己这样的高科技人才不能获此殊荣,还有谁可以呢
荣誉院士和院士有所不同,仅从个人荣誉的角度来说,“荣誉院士”可谓更高规格的奖励。
成为荣誉院士,据说能享有正规院士的所有权益,例如一笔不菲的院士今天,还有林林总总的奖金
钱是个好东西,新西伯利亚也是个大城市,但是现在,能在这个百万人人口的大城市买到什么好东西,恐怕就不用奢望了——苏联,它的商品经济就没充裕过。
大家身子都是暖洋洋的,被西伯利亚的冷风一吹,略有萎靡的精神为之振奋。
走了一段路,杨明志自觉身子骨更热了些,精神头也非常不错。
一行人没有走多远,李森科表示,远处的一片平方,就是“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现在地址。
“将军你看,那里就是您的设计局!那里有办公场所,有宿舍,甚至还有独立的澡堂。您是将军,我们为您的准备了完全独立的宿舍。您在这里办公生活,我可以保证,您将过得非常舒坦。”
杨明志点点头:“谢谢您,我们去瞧瞧”
“那么,就由我带您稍稍参观一下。”
夜虽然深了,道路两侧都有着路灯,故而能基本看明白周遭的建筑。
它们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俄式木刻楞,每一间都很宽大,各个几乎完全一样,显然它们都是统一建造。
步行的道路全都铺设了水泥,即便现在已经属于小路了,亦是完全的水泥路。倒是道路的两边存在着大量的光秃秃的平地,亦有一些地方种植了低矮纤细的松树,显然树也是突击种植的。
李森科略带遗憾的说:“很抱歉,整个科学院院区都是突击建造的,短时间内,国家只能建造大量的木质建筑,在这样的环境办公,但愿您能适应。”
“呵呵,我怎能不适应呢”
李森科觉得将军在谦虚,其实不然。
“院长同志,这里的环境令我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在游击共和国,所有的建筑全是木质的,论质量还不如我看到的这些。我还看到,道路一侧一直架起了巨大的管道,那是暖气管道,将使得所有的房屋温暖如春。难道我应该奢求更好吗不!我真是太感谢您了。”
“您不用谢,您是将军,理应享受更高的待遇。新西伯利亚的住房状况整体不太好,我很高兴您对现在的住房没什么意见。”
“我怎么能有意见呢我听说数十万人突击移民到这里,城市多了近一倍人口。至少我作为科学工作者,还能有妥善的住房。”
“您的觉悟非常高,我很欣赏。”一番枯燥的意识形态互吹,话多了人也乏味。李森科顺便说起现实的事:“现在院内还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项目研究组,所有的组都在院内宿舍区居住。整个院区的科研人员,已经多达四千人!”
“哇!已经是个小城市了。”
“科研人员四千人,还有一些行政人员、辅助人员,甚至的负责安保的士兵。所有人员加起来,整个庞大的院区,现有各类居民近乎一万人。我们这里俨然成了新西伯利亚的卫星城。现在跟我来吧,您看到那些卡车了吗它们停靠的地方,就是您的设计局仓库了。”
杨明志更愿意和自己的伙计们见面,只见到一个**夫是完全不够的,自己带过来的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年轻人,他们定是坐在温暖的室内。
很快的,在李森科直接带领下,两扇厚实的木门被打开。
杨明志,终于踏进了属于他的武器研究所。
到了这里李森科终于可以说,他的接待任务胜利、圆满的完成了。他完美的完成了领袖交待的第一项任务,遂没有再度逗留,再寒暄两句,最后撂下一个пoka就带着随从离开了。
……
“好了!武器设计局的同志们!院长同志已经回去了,现在,你们的局长已经站在这里。”
杨明志面带微笑,伸展开双臂,如同天使般华丽的登场,引起了整个办公室的沸腾欢呼。
虽然只是半个月没见,那些千里迢迢从白俄罗斯抵达西伯利亚腹地的设计局年轻人们,他们觉得和局长的分别,恍若半个世纪那么久远。
他们内心极为激动,行为倒是非常的内敛。
他们都知道局长同志今日抵达,也知道局长的喜好,遂一个个坚守在干净整洁的工作台,继续整理着带回来的技术图纸,指望着大驾光临的局长能看清大家认认真真的模样。
**夫高兴的走近:“局长同志!欢迎您。”
“不必说什么欢迎,我看到同志们都在认真工作,我真是高兴。我不知道没有我督导的两周你们有什么成果,现在,同志们全体集合!”
杨明志以洪亮的嗓音宣布命令,设计部的所有人齐刷刷离开各自工作台,排成了两行横队。
格里申科少尉亦是整队,站在将军的身边。
整个场面颇有些滑稽的韵味。
杨明志背着手,犀利的眼神扫视两支队伍,他尤其注意到,设计局的人变多了,其中居然还有一些陌生的新面孔。
“看来,这里有老同志,还有许多新同志啊!无论新老同志,你们现在都是我的部下。格里申科!”杨明志猛地扭头。
“到!”
“现在,听从我的命令。从现在看是,你的部队开始担任整个武器设计局的安全护卫!”
“遵命!”
“你和你的人立刻执行命令,全体门口站岗!”
“遵命!”
此情此景,设计局的老人们都完全明白了,局长招呼的那位姓格里申科的人,他显然成了“新的阿布拉姆”。
“好了,贝茜卡、安妮,你们两位先去一边搬着椅子安静的坐着。”
杨桃哦了一声,拉着女佣安妮的手,非常娴熟的暂且回避。
&nb
第1725章 借可乐发挥
据说里固施科夫还在主城区的兵工厂加夜班,他急匆匆赶来也需要些时间。
杨明志不介意继续等一会儿,现在,他觉得自己正面对着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一票新老同志,需要一些手段重新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再用一些手段鼓舞士气。
他决定立刻给予同志们一些物质上的支援,所谓的支援品,就来自自己千里迢迢带来的那些购自莫斯科的宝贵物资。
他先是询问了一下那位二十岁出头的多布洛夫:“同志,你和其他同志,平日里都吃什么”
“是面包。昨天我们吃了一些面包,又辅以一些马铃薯。”
杨明志点点头:“面包是宝贵的,面包的分量又是如何”
“是四百克,局长同志。”
“四百克这是一顿饭的量”
“是一整天的。”
“粮食有些少啊,你们都是这样吗”杨明志抬起头,面对着众人的眼神,他明白了一切。
从事武器方面的科研可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要使得聪明的大脑高效运作,工作者的粮食需求量不比一线士兵差。而从社会与军事的贡献角度对比,后方的科研工作者真是太重要。
看看他们再联想起刚才的大餐,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
不行,我个人大鱼大肉,我的部下每天吃的面包甚至不到一斤,这是错误的!
杨明志定了定神,他基本估计出了,科学院对科研工作者的粮食配给状况。很显然,配给粮的发放量与工作者的等级是正比的,像是今天才认识的多布洛夫,这个年轻人初来乍到是十足的新人,配给的量定是一个底线。
如今,对这些工作者谈工资收入,其意义已经不大。粮食的配给量,简直就是衡量一个工作者贡献的唯一标准。
或许在这里,一切恍若回到1920年列宁主政的时期,一切回到了“战时**”的状态。
只是这种极端的状态只适合极端的时局,待战争结束,卢布已然是衡量工作者贡献的标杆。
“看来,同志们每天都可能饿肚子啊!这是不对的,是必须要被改变的。同志们,我们在沼泽地,虽然一直面临着敌人围剿的风险,我们何时面临过粮食危机尤其是我们的武器设计局,面包的供应量的确有限,马铃薯可是近乎无限的。”杨明志随手指指:“你们几个老人,每每工作到凌晨,都能再吃几个马铃薯。我估计,若是我命令你们加班,只怕一个个都能饿昏。”
杨明志的话说出了大家的新生,毕竟老人们抵达新西伯利亚有一周的,这一周时间,他们都觉得,虽然住宿条件得到巨大改观,伙食方面与沼泽地相比不但没有改观,量还降低了。
他们按捺不住心里的烦躁,这便纷纷说出自己的诉求。
到了现在,杨明志也才终于弄清楚,科学院的粮食配给之底线:最基层的工作者,每天面包四百克,马铃薯五百克,酸菜一百克,辅食不定期供应。
“真是太糟糕了!难道伟大的联盟居然成了这个样子,连一天一公斤的粮食都不能保证了么!”
多布洛夫觉得自己的新领导很值得交谈,听其抱怨,他也壮着胆子说:“局长同志,我们的确希望吃到更多的粮食。联盟现在的确困难,作为苏联公民我们会忍耐饥饿。也许……也许等麦子收获了,科学院的伙食状况能得到改善。”
“苦行僧式的生活我不喜欢,你们也不该做苦行僧。”杨明志耸耸肩,看着此人微蓝的双眼:“麦收了,粮食状况能得到缓解这是错的!想要更高的粮食配给我们必须拿出成绩。这样我会向上级申请,以提高我们的待遇。不过,我已经来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那些购进的粮食全是装在木箱里,箱子被钉子钉得非常严实,不知内情者如何知道里面全是粮食
科学院的内卫部队帮着卡车司机,把将军带来的所有行李,一股脑的装卸进科学院的小仓库内。那是一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也全都是将军规模庞大的私人物品。
**夫以敏锐的嗅觉,闻到了土豆的气味,但他没有声张。他已经打完了电话,正欲急匆匆赶回来向将军汇报,不曾想,听到了将军对全体人员的重要指示。
“我从莫斯科买了一些粮食,还有其他一些宝贝,例如伏特加。把那些平坦到每个人,增加的口粮并不多,若仅仅是以改善生活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两周,大家都是能吃上夜宵了。”
此言一出,杨明志觉得自己恍若面对着一群饿犬,大家竭尽所能保持淡定,脸上清一色欣喜表情。
“哈哈诸位很高兴当然!你们当然高兴,一切还和在沼泽地一样,我别列科夫吃肉,你们所有人跟着我吃肉。我们的武器设计局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所有人都是设计局的一份子。我比你们都年长一些,我一直不喜欢一些军队的军官,因军职高,面对基层士兵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我是你们的局长,也是你们的兄长。先在,我这个兄长应该立刻给予你们一些礼物。”
所谓的礼物就是伏特加,杨明志始终坚信着,烈酒之于毛子,就如蜂蜜之于棕熊。的确,得到了喝酒的承诺,整个大办公室沸腾了!
急于汇报的**夫马上凑过来:“将军,我亲自指挥那些士兵搬您的行李。我听到了一些玻璃瓶的碰撞声,难道那些都是酒!它们……真是很多。”
“当然!我可是搞了许多酒,就是为了现在准备的。也不仅仅是酒,还有一些珍贵且特殊的饮料。”
“是格瓦斯!”**夫惊讶的问。
“不。是一种比格瓦斯更为甜腻的,待会儿你就知晓了。既然你已经来了,走,你带我去仓库看看。”
“好吧。在这之前,我还要向您汇报。里固施科夫同志已经获悉了您的命令,他暂停了手头的工作,正抓紧时间向这里赶路,大概半个小时后他就到了。”
杨明志点点头:“好的。我们先解决酒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