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该来的人陆陆续续到了,此次宴请的人不多,每一位却都是游击共和国最重要人士。也就是所谓的军事指挥部“三巨头”,和负责内政运作的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加上两个女兵,合计就七人罢了。

    做饭的女人不上桌吃饭,这一刻杨明志突然觉得这种封建意味浓厚的行径,此刻也并非毫无道理。来者都是很能喝酒的老毛子,一个个和棕熊摔跤都不虚,瞧瞧推门而入的耶夫洛夫,他最先看到的不是桌上琳琅满目的美食,而是那十瓶伏特加。

    “哦我亲爱的朋友,我真是太喜欢喝酒了!您真是懂我的心思,这次我们一醉方休。”

    “算了吧,副司令同志若是醉了,谁来监督那些新兵训练呢”紧随其后的福明将其推进了,遂被一桌大战惊得浑身颤抖。“啊!司令同志,这是您一上午的成果会不会……会不会太奢侈了!我们难道很富裕了吗”

    在他的惊讶中,杨明志感觉到了一丝不悦情绪。

    待大家到期,瞧瞧众人惊讶的表情,或是被烈酒吸引,或是被没事香气侵彻了头脑,他们如同一群饿狼,希望一饱口福。

    萨林奇金已经是一嘴的哈喇子,进入沼泽地以来,他吃过最美妙的,莫过于杨明志做的那几次汤面条。

    “司令同志,很难想象您居然还是一位优秀厨师。想必为了准备这一餐,我们也使用了许多食材。我突然觉得,我们在此大吃大喝,战士们依旧是面包配马铃薯,现在倒是增加了大量鱼肉。我突然有一种负罪感。”

    “您的意思是奢侈哈哈!”杨明志随意指着一道菜,“您看,这白中透红的条状物是什么”

    “这……我看得出,条状物上面有些洋葱。”

    “那是胡萝卜,是贝茜卡亲自切丝的。我给胡萝卜丝洒了一些面粉,然后用水蒸气加热。恐怕您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烹饪方式吧,那么您请看这一盘鱼。”

    萨林奇金看得出那是一条个头不小的鲈鱼,它鱼刺最多的背脊还被割了两刀。

    “这也是水蒸气加热的”

    “对!在遥远的中国,我们不烤面包,我们用水蒸气把面团加热成熟。而您您现在看到的,叫做蒸鱼。”

    “哦真是太神奇了!西方人用水蒸气驱动器械,东方人居然用水蒸气加工食物。”

    为了打消他和其他人的顾虑,杨明志干脆挨个介绍起来。

    这顿饭没有任何珍贵食材,都是平日里军民常吃的,只不过是用了一些特别的烹饪手




第1635章 报复性空袭莫斯科
    自1941年十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着莫斯科高歌猛进,莫斯科以及她的门户城市图拉和梁赞,数百万民众开始向东方撤离。

    苏共中怏委员会以及大部分机关组织,所有的外国使馆都撤到了“临时首都”古比雪夫。

    为了这次大撤离,莫斯科内绝大多数企业关闭,关键的工人和生产设备,大规模的向乌拉尔地区转移。包括著名的莫斯科地铁,它的诸多线路暂停运营,尚未完工的也无限制暂停修建。

    也有超过八十万居民不愿离开,他们捐献自己的财物,例如黄金饰品、宝石,以资助卫国战争。他们将城内的建筑改造成防御工事,又在新成立的兵工厂制造武器弹药,直接输送给城外阻击敌人的部队。

    大部分政府官员转移到古比雪夫办公,唯有斯大林,他下达了“一步也不后退”的命令,该命令适用于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无论是在保卫战士气,还是战役胜利后的大半年时间,斯大林坚定不移的执行自己发布的命令,他就待在克里姆林宫里坚持办公。

    德军的地面行动始终无法触及到莫斯科的城市区域,尤其是在1942年八月中旬,一场势在反攻抢夺勒热夫和维亚济马的作战,德军未能取得突破。同一时期,南方集团军群干脆陷入到了斯大林格勒即周边地区争夺战的胶着,不仅于此,南方的德军在顿河流域、在高加索山区,苏军的抵抗越来越顽强。

    短时间达成攻占南俄的战略目标,小胡子的这一计划已经破产。

    如果德军想要胜利,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苏联拼消耗,即便是下士出身的小胡子也知道,硬要这么做,德军的消耗将是空前的。

    情况还不糟糕,只不过是局势不尽如人意罢了。狼堡中蔓延着乐观的情绪,因为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战略主动权始终在德军手里。

    但北方的反击失败了,德军总参谋部的一众将军一致认为,这一次失败再一次证明了莫德尔就是一个“进攻作战的笨蛋”。据说那人很善于打防御战,可是他的部队没能守住勒热夫,更是丢了维亚济马。

    犯了这么多的错误,可是他依旧深受希特勒的器重。

    为什么会这样呢众多来自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将军们都认为,莫德尔如同一只牧羊犬,对他的主人有着无上的忠诚,仅此而已。

    地面反攻失败了,战斗结果很明显是苏军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但战略态势是德军的实质退却。部队距离莫斯科更远了些,以至于斯摩棱斯克地区面临的防御压力更大的。

    德军空军展开了报复行动!

    海狮行动破产后,西线的德军空军开始大规模的向东线调集,以至于空军的七成作战兵力都放在东线。当下,大部分空军参与到顿河流域的进攻,甚至奉命攻占高加索山区的曼施坦因,他能指挥的战斗机也慢慢的向顿河防线调集。

    德军几乎使用了一半的空军力量,和苏军重点争夺斯大林格勒,顿河上空到处是机翼翼尖气流划过了烟雾,不时有冒烟的战机如陨石坠落。地面之上,二百余万作战军队正在长达三百公里的战线激战,个体的生命区区是一个数字,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

    一个连队很快就伤亡惨重失去战斗能力,后续部队踏着前人的尸体,要么继续进攻,要么誓死阻击。

    德军已经不能提供给第六集团军更多的战机,尤其是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他突然认为,持续性的空袭能持续削弱苏军实力,亦是对其的报复。

    他的想法和空军元帅戈林不谋而合。

    本来,针对莫斯科的空袭从没中断过,空袭的目的从“协助地面攻势的重要手段”变成了单纯的“心理威慑”。没有谁会指望持续空袭莫斯科会吓坏苏联人,它反而是给德军部队的强心剂,即是告诉士兵和本国国民,空军依旧能持续袭击苏联的首都,胜利终将属于德国。

    但与戈贝尔宣传的有些出入,德军的空袭,其危险性与日俱增。莫斯科的上空危机四伏,大量防空气球夸张得升到三千到五千米,德军轰炸机不得不飞得更高再投弹,纯粹的低阻惯性炸弹能落入城市范围的十不存一。

    仅仅是空袭编队飞到城市上空都是非常艰难的,大量的新式苏联战斗机,在移动雷达车的帮助下,甚至是加里宁方面的锋线部队的紧急汇报,苏军总能提前至少半小时获悉德军空袭。

    德军的袭击成功率越来越低,其战机损失逐渐增高。

    八月十八日,眼见反攻无果,德军空军轰炸了苏军在维亚济马的前线集结地,造成苏军重大人员物资损失。德军没有再进行反攻,反倒是利用空袭争取到的时间用于撤退。

    八月十九日,德军继续空袭,这一次的目标就是莫斯科。

    包括小胡子在内的所有德军高级人员都知晓,斯大林本人就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非常糟糕的是,克里姆林宫和周边区域布满了伪装,苏联当局又在城内一处区域修建了假的克里姆林宫建筑。到现在,斯大林究竟在何处办公无人知晓,只知道在偌大的莫斯科城市中,那个大胡子就藏匿在某间小房子内,继续对他能控制的近一亿国民发号施令。

    八月十九日,苏军出动了1942年度对莫斯科的最大一次空袭。

    共有九十架亨舍尔轰炸机出动,另有近二百架fw190战斗机护航。

    驻莫斯科周围的所有苏联战机起飞,拉5、拉格3,甚至是伊尔2这样的对地攻击机,都参与到空中狗斗中。苏军出动了多超过三百架战斗机参与阻击。

    然而他们未能阻止德军轰炸机飞抵莫斯科上空。

    城市内到处响起防空警报,大量防空部队爬上楼房房顶,高射炮、高射机枪对准蓝天。新的防空气球紧急充气升空,现有的气球继续升高到五千米的极限。

    各个工厂的工人暂停工作,关闭机器,全体撤入防空洞,尤其是巨大的深邃的莫斯科地铁,它成了最大的防空洞。

    所以当德国空军飞抵莫斯科上空,他们面临着高射炮的轰击硬着头皮投放炸弹。

    一部分炸弹成功落入城市范围内,炸弹周围的房屋纷纷倒塌。

    伤亡发生了,损失几乎都来自国土防空部队,因为大部分平民躲入地下,他们的损失微乎其微。

    “懦夫,你们的轰炸毫无意义。”

    真正的克里姆林宫里,一号楼第二层的某个小房间,斯大林擦掉稿纸册上的尘土。

    一年以来,德军的空袭几乎每周都有一次,这一次的空袭明显更猛烈!

    秘书急匆匆推开门:“领袖同志,您应该立即去地下室。”

    “不要慌,空袭即将结束,我就坐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他继续笑了笑,“继续做你的事,再给我接游击运动指挥部的电话。如若电话线被炸断,就差人跑步去其办公的传我的命令,令总指挥立刻来见我。”

    ……

    空袭造成了苏联三百余人死亡,另有四百余人受伤。许多建筑倒塌,要清理建筑碎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为此城市居民早已习惯。他们不会抱怨军队没有在轰炸发生前摧毁敌人的空袭,他们的愤怒全然对准了侵略者。空袭不会击垮苏联的士气民心,只会让大家同仇敌忾,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领袖就镇守在城市里,和全联盟共存亡。

    一枚炸弹在电报局附近爆炸,此处电线密集,一些重要的电线杆倒塌,其后果就是城内的电话网络大面积瘫痪。

    斯大林想要亲自打电话给波诺马连科,包括打电话给尚未撤走的一些机关单位,几天之内是行不通的了,好在游击运动指挥部始终设在莫斯科城里,令他本人赶来报道并不耗时费劲。

    &



第1636章 召回令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斯大林敲着桌子,情绪强烈:“那些游击队指挥官必须到莫斯科述职,还有那些科技人才。尤其是那个里固施科夫,我要委任他新的工作。还有斯佩洛斯金娜同志,她尚未成年,她必须脱离战争,我们要给这位苏联英雄以极高的荣誉。最重要的莫过于别列科夫,我们必须从他身上获取全部的价值,以使我们快一些打赢战争。”

    “要有很多人回到莫斯科,恐怕这件事并不能迅速完成。”

    “所以我请您来商议此事,我希望听听您的意见。”

    “我的意见我完全至此您的决意,如果您希望听到一些不同意见,我倒是有一些需要您的裁可。”

    全联盟的游击运动都是波诺马连科负责的,他的工作绝非是遥控指挥沦陷区的各支部队作战那么简单。诸如调派飞机给沦陷区空投物资,在后方组织训练游击队指挥官。部分游击区的发展状况较好,因为那些游击区有建议机场,使得可以通过空运的方式,将一些伤员、孩童接回来,亦能使得指挥官定期回来述职。

    普里佩特沼泽地实在有些远,不过,因为之前进行的空投行动全部成功,实战充分证明了,从图拉到游击共和国的那条航线是可以长期利用下去的。

    本来,别列科夫离开沼泽地是必要的,领袖终于下定决心。他要离开,肯定是到拥有机场的游击区,从那里乘坐小型飞机离开。在抵达友军游击区之前,别列科夫必须从穿越敌占区。

    那个男人是从基层士兵做起,经历了许多次血战,他绝不畏惧战斗。只是,倘若穿越火线时他遭遇不测,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对!这里本身就存在一个非常糟糕的问题。

    波诺马连科谨慎的问:“领袖同志,我想,您是希望需要召回的人员,通过敌占区到我军控制的机场,乘运输机回来”

    “当然,难道还有比这更快捷安全的方式么您放心,当行动开始时,我们一定会派遣战斗机护航。”

    “我完全相信空中行动的万无一失,只是他们在穿越敌人控制区,恐怕有些人会……”

    “不!别列科夫自身就是战士,他并不害怕直接作战。”

    “但是,他的妻子呢贝茜卡伊万诺夫娜别列科娃,她是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她又怀有身孕至少四个月了。如果她没有怀孕,她有足够的能力自我保护。现在的她失去了这一能力!所以我要说是,我们不能让这一行人离开游击共和国。”

    “嗯,我明白了。”斯大林点点头:“那就命令他们在游击共和国,突击修建一个机场。您就是这样打算吧。”

    “正是,就像他们曾经做的那样,他们可以再修建一个机场。这就是我的建议。”

    “修建机场,很好……”

    急功近利可谓人之常情,斯大林承认了他因为在五月份的急功近利,迫使南部的局势出现战略性灾难。一个优秀的人总会总结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现在的斯大林很乐意听一听波诺马连科的意见。

    他继续说或:“我对工程建设几乎一窍不通,但我知道修建一个机场需要时间。我很希望能早点见到别列科夫,他真的是一个福人。”

    “他的确很不一般,在他的组织下,一座崭新的机场一定能迅速建成恐怕,只需要给他们十天时间,我们的飞机就能正常起降了。”

    “这么快等等……”斯大林扶着脑袋想了想,又说:“根据您提交的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部门的报告,过去的战役他们损失很大。他们的军队正在休整,难道还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短短十天内,在沼泽地上修筑一个机场我难以相信。”

    “哦非常抱歉,我刚获悉的一些情报尚未通报您,根据这些情报,我相信他们的确有强大人力物力。”

    毕竟游击共和国发送的电报,游击运动指挥部总是第一时间接收,情报将进行汇总在送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游击运动指挥部在直辖范围内有着充分的自由权力,波诺马连科太明白斯大林的态度,游击运动搞得好才是一切的关键。

    “他们损失很大的同时也接收了至少三万难民,游击共和国的人口达到十万人规模,万幸的是他们的粮食足够养活这么多人。他们两天前还召开大会,别列科夫同志在会议上提出了一套发展战略,即是将游击共和国作为粮仓、军工厂、医院和食盐生产基地,以长期稳定的供应自身与其他部队。”

    “等等,您刚才说什么食盐生产基地”

    “对!”说到这儿,斯大林也难掩心中的激动,“我知道他们开了一个会,我派遣的那位专员发来的情报说明了这件事。但是盐是怎么回事”

    “他们发现了一个盐矿,以后的量产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对平安越冬的担心,他们又组织了全民捕鱼的行动,试图用挖到的盐大规模加工腌鱼。”

    “这……这些情况,我竟浑然不知!”斯大林因为惊讶,他浓厚的眉毛竟在颤抖。

    波诺马连科趁机调侃:“也许,那些同志认为我刚刚所述的问题都是些小事,不必呈报于您。”
1...478479480481482...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