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鸡丁也不错,不仅是鸡丁味道好,就连里面的黄瓜都好吃。”
“我看还是猛龙过江好吃。我的乖乖的,真特么的有创意,谁想出猛龙过江这个名字呢吗,还真的有意思。”
可是最让他们跌眼镜的是,吃过红烧肉的人一口咬定,无论其他的菜多么好吃,总之赶不上红烧肉。
不好吃能得到全场的最高分
不好吃能让主持人那么感兴趣
那不是开玩笑嘛!
那些有幸吃到一口红烧肉的观众那个嘚瑟呀,满脸的自豪,就好像做了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情,脸上幸福无比。那表情,真的很陶醉,很满足。
黄昌隆简单地说了一下余湾生态猪肉的来历,评委们都兴趣盎然,马祥却是心头一震,久久没缓过劲来。
关于余见海的猪肉,马祥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压根就没当一回事。马祥也是农家出身,家里也养过猪,对于农村养猪的那一套一点都不陌生。他小时候还背着小背篓跟着妈妈一起挖过野菜喂猪呢,将野菜挖回来切碎,伴上些米糠麸皮棒子面什么的喂猪。那时候经济条件普遍不行,很多二师兄还被人们戏称为“猪八戒”呢,因为有人家的猪确实要养到七八个月才能出栏,不像现在四个来月就可以宰杀了。
马祥对于传闻中特别好吃的猪肉一点都没在意,甚至还怀疑其中有猫腻。因为现在养殖行业鱼龙混杂,很多不良的人违规使用添加剂,网上曝光的“泔水猪”“瘦肉精”等事件,早已让人们对这个行业产生了不信任。
也正是基于此,马祥选择相信更有名气更有实力的天润生
第679章:《水边的阿迪丽娜》
第679章:《水边的阿迪丽娜》
听说要去余湾寻访美食,卢琳立刻来了兴趣,想了一下笑道:“两位老师,我的新剧拍摄正好还有一段时间,要不我也跟你们一起去看看那个鱼丸太好吃了,我想到真正原产地去看看。”
朱会长看了看王三益:“王董,要不要一起去”
王三益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完全可以挤出一天的空,便笑道:“我也去看看吧!你们都去了,我一个人当逃兵,那多不合适。”
赖格提听说几个评委都要悄悄地去余湾,开玩笑道:“真是可惜了,我还得赶回去做后期,要不然也一起去凑热闹。那就祝几位玩的开心,吃得顺心,我先走了!”
《舌尖》摄制组走了,几个评委便请云水电视台的领导帮忙租个车子,说想到余湾去瞧瞧。正好电视台也接到了通知,说要利用《舌尖》这个机会,好好地宣传一下云水的特色美食,豆丹自然不必说了,还有黄昌隆用来当食材的猪肉和鱼,都要好好宣传一下。
电视台领导当即表示,台里正打算去余湾采风,正好可以把几个人捎带去。去余湾的记者自然轮不到别人,这份差事派去的人是李璐。李璐对于余湾比较熟悉,又和余见海关系还不错,是最合适的人选。
涂着云水电视台标志的采访车驶出了电视台,除了导演和摄像,就是司机和李璐了,加上朱会长他们几个,也是挤得满满的,十分热闹。
一路上李璐充当了临时导游,从云水发现的石器时代墓葬群说起,再到传说中的商朝伊尹在此结庐为家,再到现代云水著名的汪氏家族,最后谈到了云水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让几位客人听得津津有味。
“李记者,我知道豆丹一直是云水的特产,可是这什么余湾生态猪肉和那个鱼,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那个猪是淮海一带比较有名的淮猪吗鱼又是有什么特色”
李璐对于这个问题还真的回答不出来,只好微笑道:“这个我也说不好,还是等你们到了现场之后看看吧!”
华夏美食家协会朱会长他们要来余湾的消息,余见海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甚至是电视台的采访车还没有离开县城,余见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朱会长他们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华夏他们是鼎鼎大名的美食家,哪怕是随口对于某种食材夸赞一句,都能让很多跟风者趋之若鹜。如果他们能够为余见海的猪和鱼说句话,那后果……
余见海想想都激动啊!
余见海知道,兴旺养猪场的养殖环境是没问题的,都是严格按照大型猪场的标准来实施的,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可是这也没有什么特色,找不出和其他养猪场不一样的地方啊!
他深知,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卖一个噱头,像很多网上宣传的东西一样,都会找一个卖点。
余湾生态猪肉的卖点是什么呢总不能公开宣称,我们的猪喂的饲料没有任何的抗生素添加,都是靠吃中草药预防疾病的,也是靠中草药的特殊效果来催肥增重的,这样能有预期的效果吗
好在余见海一直对于农业科技非常的在意,经常上网查一些资料,知道在欧洲有些发达国家,对于养殖业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标准,他这时候顺理成章的拿来用了。
用最短的时间在镇上买了几个低音喇叭,这种小家电也不贵,一对带usb插孔喇叭才五十多,余见海一下子买了十对。他又买了配套的读卡器和内存卡,顺便在网吧下载了几首舒缓的音乐,这才开车直奔养猪场。
&nbs
第681章:贵客
第681章:贵客
“璐璐,这是怎么回事”
项元镇终于还是没忍住,略带火气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猪肉怎么会败给余见海那家伙你不是说你们已经把他的配方完全破解了吗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项璐璐此刻也没闲着,已经在化验室里忙活了,还在网上和周正在线交流,探讨着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爸爸,我已经和周正确认过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配方,和余见海之前使用的完全一样,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啊!我想应该不是我们猪肉的问题,这个节目就是有黑幕,要不然我们不可能输的。”
“项璐璐,你这样说有什么用”项元镇微怒道,“我对于这些一点都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还有可能对我们有负面的影响。”
“负面的影响”项璐璐愕然了,“不会吧我们的猪肉在市场上卖得那么好,口碑一直不错啊!”
“璐璐,”项元镇语重心长道,“我们的猪肉之所以能够稳占高端市场,是一开始顾客们都有过比较,知道我们的猪肉确实好,比一般的猪肉好吃。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在余见海留下的基础上的延续,外界人并不知道一个养猪场的技术总监离职意味着什么。现在余见海自己又搞出了什么生态猪肉,这是在明目张胆的和我们叫板啊!他如果去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合作,那肯定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项璐璐这时候也不自信了,小声问道。
“你马上让周平再分析一下余见海的药,一定要做最全面的分析,另外你通知老黄,让他立刻想办法弄到一些余见海的猪肉,送到总部实验室。算了,这个我让秘书通知,你说不合适。”项元镇声音低沉道,“我这边马上联系一下《舌尖》节目组,看看能不能把节目中各道菜的食材介绍稍微剪掉一些,既然这个节目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那也决不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可惜结果让项元镇很是恼火,天润集团的公关人员好不容易联系上了《舌尖》的导演,刚透露出这个意思就被毫不留情的回绝了。那个固执的小老头甚至对手下工作人员发了火,说以后只要节目录制完成,任何在节目上有过露脸的食材都要如实剪辑在上面。这是《舌尖》一直受到大家欢迎的最根本原因,这不仅仅是一档美食节目,还要经得起大家的口碑验证。要是在节目中夹带私货以后让观众质疑,无疑会影响节目的口碑。
项元镇知道后目瞪口呆,气得差点摔了杯子。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他在天润可以呼风唤雨,可是还没有能够影响到《舌尖》节目中的实力,只能悻悻作罢。
当天晚上,余见海在家设宴,招待朱会长他们。按照客人们的要求,所有的食材都是正儿八经的农家菜。蔬菜是余湾自己种的,猪头是现成的,鱼更不用说,石塘的网箱里多得是,随便抓两条就是了。
尽管客人们已经刻意低调了,可是还是被一些眼尖的人认了出来。朱会长和朱玲还好些,几乎没人认得,可是卢琳不一样啊,知名的演员,好几部火爆的剧都是她参演的呀,很容易被认出来的。
王三益也是一样,虽然大家都不认得他,可是谁家的厨房里还没有他的企业生产的调料啊,头像就印在上面呢,眼熟
第682章:《舌尖》未播先火
第682章:《舌尖》未播先火
余湾生态猪肉,余湾健康鱼,余湾果蔬,给朱会长他们几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运输方面等原因,王三益很遗憾地放弃了带回一些的打算,说以后要是再想尝尝这些美味,那就只好等再次来临海出差了。
相比之下,卢琳则是淡定了许多。她对于猪肉还不是太感冒,因为要保持身材,必须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不过她对于鱼很是喜欢,偏巧她接拍的新剧据说有几个镜头要在临海取景,说到时候要是时间允许的话,打算再来尝尝黄阿姨的厨艺。
黄翠娥当然满口答应,说非常欢迎大家以后有时间多来作客,咱们乡下人别的没有,家常便饭那是管够,想住几天就住几天。
朱会长感叹道:“你们眼里最普通的农家菜,其实是难得的美食啊!你们在家可以天天吃上,很多城里人就是想花钱吃也吃不到呢!”
对于余见海家的热情招待,朱会长他们很是满意,临走之前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朱会长想了一下对朱玲说了点什么,朱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余见海知道他们几人来的时候为了低调,是乘坐电视台的采访车来的,有点拥挤。正好王三益接到了公司的电话说有事情等他回去处理,要抓紧时间赶飞机,余见海干脆说先把他们送回县城,然后再把王三益送去机场,这样要快很多。
王三益没有拒绝余见海的好意,几人正好挤在余见海的车里,直奔余湾。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朱会长拿出手机戳了几下,又微笑着收了起来。接着朱玲和卢琳也都拿出了手机,不一会儿也收了起来。
余见海哪里知道,就在他的车上,朱会长在微博上发布了几张照片,配的文字很简单:“寻找《舌尖》美食之旅!”微博显示的发布地点是云水县余湾。
朱玲和卢琳都转发了,王三益由于个人微博是由秘书打理的,一时没来得及通知,所以有所耽搁。
华夏美食协会办公场所,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无聊的玩着手机,突然看到了特别关注的人有新微博发布,便顺手点开了。
“快看,朱会长怪不得说要在临海耽搁一下呢,原来是去品尝美食了呀!”
“哪里呀,我看看!嘿嘿,朱会长就是这么点爱好,只要哪里有好吃的不去亲自尝尝绝不甘心,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咦,这个余湾是什么地方”
华夏营养学会某工作人员,“朱玲这是在干嘛那个好像是美食家协会的朱会长,还有一个好像是卢琳,他们在干吗”
“你傻呀!没看朱会长说他们是寻找美食之旅嘛,肯定是去吃好吃的去啦!”另一个工作人员嗤笑道。
“不是,寻找美食去乡下干嘛”之前那人一边快速的搜索着云水的特产美食,一边不解道,“我看网上说云水的美食是叫豆丹的虫子啊,他们还要去乡下吃别动,我看看这个余湾是哪儿呀……”
某城市的地铁上,卢琳的粉丝正在刷微博,正好刷到了卢琳最新转发的朱会长的微博,竟然是一个字都没有,只有几个奸笑的表情。粉丝觉得很奇怪,这条没头没脑的微博是什么意思啊
很快他就知道了答案,在微博的评论里,立刻就有高人公布了答案,说这次《舌尖》的录制地点是在云水,评委就有卢琳。更有甚者将云水的美食都列了出来,豆丹,风鹅,桂花糕等等,然后自然的将余湾和这几样吃的联系到一起了。
&n
第683章:酒香不怕巷子深
周末晚上,新一期《舌尖》播出。
播出前《舌尖》官博又趁势炒作了一波,略带煽动性的告诉大家,悬念即将揭晓,还特地 了朱会长他们几个评委,说8点50见!
朱会长:“8点50见!”
朱玲:“8点50,不见不散!”
卢琳连接发布了三个舔舌头的表情,“8点50,我在《舌尖》等你!”
网上又炸锅了,有人特地把那个打赌要吃翔的网友圈了出来,“坐等吃翔!”
那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小号的网友只回复了两个字:“呵呵……”
三叔今晚上不值班,在家刚洗完脚,三婶催他赶紧上床歇息,三叔却慢悠悠的点上了烟,将电视换了台,《舌尖》开播前的广告已经开始了,正是王三益公司的调味品。
“咦……你不是好久不看电视了吗”三婶一边洗脚一边好奇道,“有什么好节目”
“今晚是《舌尖》啊!”三叔淡淡道,“咱们养猪场的猪肉上了电视呢!”
“哎呀!”三婶一拍脑袋,差点把洗脚盆踩翻了,“我这脑子……那得看!”
不光是三婶家,几乎余湾所有人家都把台换到了《舌尖》上,因为一种本能的关注,还有就是全村人都几乎知道了,那几个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评委,居然悄声无息的来过余湾。
当然在全国各地,还有数不清的人在关注《舌尖》,这是一档很有特色的节目,也让很多美食爱好者从中受益匪浅。
“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舌尖》。今天我们节目组来到了美丽的云水……”
随着赖格提的介绍,参赛的黄昌隆和马祥闪亮登场,接着是评委亮相,介绍参赛规则,抽签……
这些都是固定的流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美食的原料和制作过程,有很多人一边看一边拿着笔记着要点。
余见海家也不例外,一家人都挤在客厅里看电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场景。除了除夕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么壮观的景象了。
“大娜娜,你一点都不乖!”小丫头有点气恼地抱着小魔仙玩偶,“你都不陪我玩游戏,看什么做饭的电视。”
“别闹!”安娜轻声道,“你自己先玩一会儿,我一会儿上去陪你打游戏!”
“哼!”小丫头不悦地扭过了头,又去缠着黄翠娥了。
谢若云伸手把小丫头拉了过来:“娜娜乖,让咱们看一会电视,上面的厨师做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学学,好做给娜娜吃!”
这一招果然管用,天生就是个小吃货的娜娜立刻不吭声了,老老实实的抱着小魔仙盯着电视,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这就是咱家的鱼”余汉生指着黄昌隆助手宰杀的鱼问道。
“是的呢!”余见海笑道,“我做梦都没有想过,咱们养的鱼能够上电视!”
“那是以前咱们家没有,有了早就上电视了。”黄翠娥撇了撇嘴道,“你说这些人也真的挺能耐的,连咱们家这么偏的地方养的鱼都能找到。”
“那是咱家的鱼特别好吃。”余汉生纠正道,“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家住的偏怎么了,咱家这里山好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