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怎么办

    余见海脑子迅速地转着,手指轻轻敲着大腿。

    当务之急他要先解决和付家兄弟的利益冲突,因为再拖下去,恐怕付彩民在新米上市之前,真的就没有渔湾大米供应给客户了。

    余见海想了很久,终于抬起了头,刀削一般的的脸上眉头舒展开来,没有了之前的纠结,只有一丝毅然的决绝。

    付家兄弟紧张起来,一动不动地看着余见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的决定。

    付家兄弟一个经营着规模不错的米厂,一个在云水占据了粮油销售的小半个市场,也算是在各自的行业内小有名气,身家也不菲,人前人后的都有着一种优越感,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余见海跟前这么纠结。

    细细想来,恐怕是因为和别人打交道,无论是生意上的还是社交上的,就算是不小心得罪了某人,对于他们的生活他们赚钱也没有影响。可是余见海不一样,他们已经从经营渔湾大米中看到了莫大的商机,余见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财神爷啊!

    财神爷当然要供着才行!他们兄弟两个今天不就是上香的嘛!

    “我决定……”余见海缓缓开口道,“逐步暂停网店的渔湾大米销售,尽量保证能够将渔湾大米的供应期拖延到新米上市。”

    “啊太好了!”付彩民高兴得叫出声来,看到了付彩军严厉的目光,在后知后觉地收敛了一下,换上了一副沉重的表情。“余村长,这样做




第667章:说的不是时候
    第667章:说的不是时候

    “余村长,有什么问题吗”

    付彩民看到余见海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担心地问道。

    “是这样的……”余见海将易娟的意见阐述了一遍,付家兄弟也不吭声了。

    确实如此!

    付彩民自己心里有数,他在推销渔湾大米的时候,有时候会加上一句:“我们渔湾大米名声可响亮了!在网上卖得特别火!”

    有些犹豫不决的客户,正是因为这样一句话而心动,促成了交易。

    现在如果真的让余见海停掉网店的生意,确实能够保证他几个月的利益,可是对于渔湾大米这个品牌来说,那是非常不利的。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很多日常消费品就是图个回头客,天长日久的积累,人家买习惯了觉得好了,一有需求就会找到你。如果网店突然歇业了,那么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那些客人,流失了实在太可惜。

    何况渔湾大米这个品牌握在余见海的手上,人家都能让步,他又怎么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呢!

    付彩民思索了一下,终于抬起了头:“余村长,你这么够意思,我也不能不知道进退,我有个想法你看合不合适。”

    “你说!”余见海轻声道。

    “我把实体店的生意压缩一下,除了那些实在不能得罪的客户,我压缩一下供应量。你呢也把把网店的生意看看能不能控制一下,咱们最好能撑到新米上市。”

    “这个……”余见海真的有点感动了。他是个很会换位思考的人,也知道付彩民这样说会有一定的损失。现在做生意都不容易,他能主动也做出让步,实在是不容易。“那你要吃亏了!”

    “没事!”付彩民笑笑,“我这不算吃亏,就是暂时的而已。再说咱们库存量总共就那么多,不是我在线下卖就是你在网上卖,总体的赚钱也不少嘛。要是能够顺利撑到新米上市,那可不就皆大欢喜了。”

    “这主意不错!”付彩军点头表示赞同,“这样的话生意才能长久,对于渔湾大米这个牌子也有好处,给人一种供不应求的感觉。”

    “我回去考虑一下吧!”余见海沉默了一下道,“我对网店这一块不熟,等我回去看下可不可以操作,再做决定!”

    “没问题!”付彩民笑道,“余村长,说了这么久,菜都凉了!咱们喝!”

    又是一杯酒下肚,付彩军又开了口:“余村长,今年打算种多少亩水稻呀一定要多种,种少了肯定不行。”

    “这个暂时还没定下。”余见海也不隐瞒实事求是道,“正在抓紧承包土地,争取能够多承包一些麦茬地,估计价格有点贵,少了怕人家不肯包。”

    “嗯,”付彩军点了点头,“贵点也没什么吧,按照你那个稻子的产量,就是一千块一亩也是有得赚的。”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连片的土地不好找。”余见海皱眉道,“从农户手上承包的话,就怕有人不愿意,到时候三三两两的,不好管理。”

    “那农场呢”付彩民突然道,“我们表姐夫是八道垛子农场的副场长,我帮你问问怎么样。”

    “可以啊!”余见海眼睛一亮,“你现在就打电话问问,要是成了的话咱们一起干,我带你们股份。”

    听到余见海这话付家兄弟那个高兴呀,连眼睛都眯了起来。带他们的



第669章:最坏的情况
    第669章:最坏的情况

    合作,共赢!

    余见海再一次提出了他一直坚持的理论,相生。

    “看来,我们只有想办法去和农户合作了!”余见海缓缓开口道,“不是还有很多村子没有建大棚嘛,我们就去找他们合作。”

    “等他们的麦子收完了,我们用他们的地种稻子”谢若云想了一下道,“他们能答应吗”

    “就是!”易娟也歪着脑袋道,“我已经调查过了,那些能够流转的土地基本上都被种粮大户流转了,还有一部分自己种的基本上都是不愿意流转的,怕是有难度。”

    “你们两个说说,现在人种地主要是为了干嘛”余见海突然很白痴地问了一句。

    谢若云有点发愣,看了一眼余见海发现他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这才认真回答道:“为了有饭吃啊!民以食为天,不种地哪有饭吃”

    “嗯,这是个理由,还有呢”余见海追问道。

    “还有那就是想挣钱了!”谢若云不假思索道,“现在种的粮食都吃不了的,我们这一带现在基本上不种棉花了,粮食卖钱已经成了农民的主要收入。”

    “那一亩地能收多少钱呢”余见海似笑非笑又问道。

    谢若云微微皱眉,正要回答,易娟已经笑了:“我说余大村长,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是存心考考我们,还是另有深意”

    “你说呢!”余见海反问了一句,嘴角微微上翘。

    “我明白了!”易娟微笑道,“你这是在打他们的主意呢!”

    “对!”余见海这次不再故弄玄虚了,干脆分析道,“你们看,我们这里种植习惯是一年两熟,基本上都是一季冬小麦一季水稻,部分旱田浇灌不是很方便的,就是一季冬小麦一季夏玉米。我大概算了一下,要是自己家的土地,每一季小麦种子农药化肥收割播种全部算上,成本要五百多。按照我们这里小麦能收一千一百斤计算,也就大概是一千三百多块钱。”

    “差不多吧!”谢若云和易娟都点头。

    “我们再算算水稻,种子农药化肥插秧收割全部算上,最少得有七百,加上小麦的成本五百多,基本上抵消了小麦的收入。也就是说,种地一年最多也就是能净赚水稻的钱,也就是一千三四百这样子吧!”余见海分析得头头是道,完全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谢若云和易娟都连连点头。

    “我这还没有算上人工成本呢!”余见海微笑道,“我们这里的习惯算成本的时候,都没有算人工,要是算上,那每亩地的净利润要少很多。”

    “你打算怎么办呢”谢若云问道。

    “我在想,我们用一千块一亩的价格,应该能够包到土地。”余见海轻声道,“他们一年到头捆在土地上,也就是一亩挣一千多,我们直接给他一千,虽然看起来没有自己种赚得多,可是把人解放出来了,要是去干别的活,肯定要划算得多。”

    “一千块一亩”易娟微微皱眉道,“可是我了解到,这里一半土地承包的价格只有五百左右啊,你这价格是不是太高了”

    余见海缓缓摇了摇头:“情况不一样。五百来块把土地承包出去的那些人,都是自己不想种的,他们感觉能够净赚四五百已经不错了。我们现在等于是拿着高价硬是吸引人,逼着他们做选择,让他们算细账觉得划算,要不然谁愿意



第670章:幸福生活的根本
    第670章:幸福生活的根本

    好在谢若云没有继续说下去,余见海也就趁机自动忽略了这个问题,直到临睡前还在想着,迟早有一天谢若云会知道的,到时候他该怎么办呢。

    第二天,三人一起出发,去到周边几个村子打听,还在主要路口和村庄贴上广告,主要内容就是前一天晚上商定的内容。

    “咦,这不是余村长和易经理嘛,你们怎么来了”

    在董各庄,眼尖的秦启秀看到了他们,热情地过来打招呼。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人家的土地想要承包的,我们出高价包下来。”余见海微笑道,“拜托你帮着打听一下,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啊你们要包地”秦启秀怔了一下,看了看不远处已经逐步返青的麦田,有点疑惑道,“这时候包地,怕是不太容易。”

    “没事,你就帮我们抽空问一下,如果有想包的,你就通知我。”余见海将一张广告贴在路边的电线杆子上,马上就有好几个人围了上来。

    “高价承包连片的土地,每亩一千块”董永祥的叔叔董福军大声念道,“这么贵”

    “是啊!”余见海不止一次见过董福军了,他递了支烟过去,“有谁想包的,你告诉我们一声啊!”

    “这个价钱,要是去年秋天来包,肯定包得到。这一年到头忙死忙活的,一亩地才能落下几个钱啊!”董福军笃定地说道,“可是现在人家都种上麦子了,怕是不愿意了。”

    “这个也好办,”余见海笑笑,“我们可以把种麦子的本钱折算一下,多给点就是了。”

    “这个……”董福军看了看四周,给余见海递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了一边,“余村长,你就这么急着想包地在我们这里恐怕也包不到成片的,你干嘛不去农场看看啊”

    余见海弹了弹烟灰,也没有隐瞒:“农场那边的地也都包给人家了,我这不是时候不对嘛,就想从附近看看能不能包一点。”

    “余村长,我这里倒是有个门路,”董福军低声道,“就是他手上的地全部要现金,不知道你要不要。”

    “在哪儿”余见海顿时来了兴趣,赶紧问道。

    “就在八道垛子农场。”董福军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人的地也是从农场包来的,全部种上了麦子,只是他现在种不成了,急等着用钱。”

    “啊”余见海闻言一愣,“急着用钱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余见海可不是趁人之危的主儿,想要问个明白。

    “他查出了癌症,要做手术。”董福军叹息了一声,缓缓说出了真相。

    原来这个人是他老婆的堂哥叫苏畅,也是个不怕吃苦的主,一直包地,今年加大了投入,在八道垛子农场包了近九百亩地,全部种上了小麦。他年前的时候就老感觉肚子不舒服,也没太在意,上几天去了云水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当即建议他去临海第一医院复查。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几乎崩溃了,肝脏肿瘤。医生建议立刻手术,说要是成功了再进行化疗,还能多活几年,要不然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个消息让苏家人几乎崩溃,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在包地,也挣了一些钱,不过新修了房子,儿子又在上大学,今年又包了这么多的地,手上也没有钱了。现在苏畅得了这个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手上的地转包出去,拿这笔钱去做手术。

    “啊还有这个事”余见海也是



第671章:小心意
    第671章:小心意

    和苏畅的谈判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他的身体确实已经不可能再继续种地了,转包是最明智的选择。

    算上最初的承包费,加上种麦子的投资,余见海最终给了他一千二百块一亩。这个价钱绝对是良心价,超出了苏家原本的预期,可以说是喜出望外。

    谈妥了价钱,余见海立刻就带着苏畅去了农场场部,路上给付家兄弟打了个电话。一个多小时后,付彩民到了,一起找到了顾军,在他的帮忙下顺利办完了手续变更。

    余见海现场就通过银行给苏畅转账了五十万,说好了剩下的钱两天内保证到账,现场立下了字据。苏畅终于松了口气,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去医院手术了,同时欠银行的贷款也不用担心了。

    说句实在话,苏畅心里还是不舍得的,不过结果还算满意。余见海的这笔钱,把他所有的本钱全都填上了,竟然还略有一点点盈余,这是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的。

    找了辆车将苏畅送回去,余见海和付彩民就留在八道垛子,招待顾军吃了顿饭,算是正式认识,混个脸熟。

    毕竟以后他还要长期和农场打交道,有个当副场长的熟人绝对是个巨大的优势。顾军显得很低调,说话有点小心,也基本上没有和什么酒。余见海很理解,现在对反腐倡廉抓得很紧,顾军这样小心谨慎是对的。

    “余村长,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只要是能帮的我一定帮,前提是不能违法违规啊!”顾军最后留下这句话就站了起来,准备告辞。

    “等等!”余见海也站了起来,微笑着掏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瓷瓶,付彩民顿时眼睛都亮了,很是羡慕地望着。“顾场长,我也没准备,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还带什么礼物呀,你太见外了!”顾军一脸的义正言辞,不过看到了余见海手上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瓷瓶,眼神闪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

    “顾场长,我看你的样子,不是不能喝酒的人。”余见海笑道,“这是保肝的药,每次喝多了可以吃一粒,对身体好。”

    “哦听起来不错!”顾军假意推辞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拿在手上细细观摩,又拔掉瓶塞放到鼻子下闻了一下,“中药”

    “对,中药。”余见海笑了,“自己鼓捣的,不要嫌弃。”

    “自己弄的”顾军这下子是实实在在的吃惊了,“余村长,你还是中医”

    “表姐夫,人家余村长这个药可神了!我是第一次见他整瓶的送人,你可是第一个呀!”付彩民又羡慕又趁机给余见海架势,“千万不要给人家啊!”

    “我面子这么大”顾军笑道,“真是不好意思啊!让你破费了!”

    “没事!没事!”余见海笑着摆手,“大家都是朋友了,一点点小心意嘛!”

    顾军将瓷瓶装进兜里,示意付彩民跟他出去一下,到了外面他低声问道:“他二舅,这药真的管用不会是什么野路子有问题吧”

    “姐夫,你这就不知道了。”付彩民压低声音道,“这个余村长你不要看他岁数小,他会鼓捣的东西可多了。别的不说,就是这个药,那效果是绝对的,他刚才说的保肝护肝都是真的,你喝酒的时候吃一粒试试,保证感觉酒量大增,还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1...128129130131132...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