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这么神奇”
第673章:《舌尖》
第673章:《舌尖》
梁玉山的心情明显好了起来,走路都轻快多了,没事的时候哼着小曲儿,有意无意的挺着肚子。看到人也是主动打招呼,没话都拉扯两句。
他的新稻六号销量稳步上升,一直占据着淮海一带水稻种子销量销量的前列。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价格,虽然也不便宜,可是和新稻七号二十二一斤相比,小巫见大巫都算不上。好在他现在已经拿下了新稻七号,以后这个横空出世的超级牛逼的品种,就只属于他一个人了。
梁玉山很是期待,期待着新稻七号给他带来大把大把的钞票。财富来的也许稍稍晚了一些,却是那么的让人翘首相盼。
相比之下,现在顾伟民就低调得多了,虽然新稻七号让他在这一年赚了一大笔财富,让家里的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可是刚刚捂热的山芋就要拱手让给别人,心里那股别扭还是很不舒服的。
只有偶尔和回家的顾慧敏聊聊,看到顾慧敏对于余见海的那个计划充满信心,才会高兴起来。他自己说,这人啊不能太贪,要是当时没有拿下新稻七号没有这一年的收入,日子还不过了呀。现在好歹也不错了,要想得开。
只有顾慧敏一提到梁玉山就恨得咬牙切齿,有时候会把这股怨气撒到颜来士身上。可怜的颜来士自从和顾慧敏确定了关系,处处忍着她的小脾气,有时候还会受到小小的“暴力”,当然也是周瑜打黄盖了。
种子公司的主要事务基本上都有顾慧敏来操持现在,仓库里除了预留下来的稻种之外,现在已经空空如也。工人们也都结算工资解散回家,只留下一个看门的。现在唯一的业务就是等着最后一批已经付款的稻种拉走,还有就是余见海说的,从新宿拉回来的新稻四号要暂时存放在这里一段时间。
天气一天一天暖和起来,云水县蔬菜批发市场早已开工,在临近天润养殖基地的地方,圈出了一大片土地,全部铺上水泥地,工人们在安装钢架大棚。一些排水排污方面的辅助设施同步施工,尽量缩短工期。
余见海到工地上来看过几次,每次看到紧闭的天润养殖基地的大门心情都十分复杂。对于天润,余见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恨,虽然他对项元镇上位后的一系列作为很不齿,可是这是天润股东的选择,还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换个角度想想,即使不是项元镇上位,换做其他人要是知道有产品可以代替余见海的秘方,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决策的。毕竟企业考虑的更多的是利益,至于什么情怀之类的,基本上就是个空话。
只是余见海也很清楚,天润现在所谓的生态猪肉,压根就不是他所培育的那个口味,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了一下,将传统的抗生素替换了一下,和余见海真正的全中药制剂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余见海知道,像天润这么大的企业,品牌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有着根深蒂固的市场追捧者。无论是冷鲜肉还是深加工产品,都占据着市场的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双锣和金汇,短时间肯定追不上的。
余见海也不想去和天润正面竞争,像这种大规模的市场行为,一旦战火燃起来会波及太多,最后往往都不可控制。天润家大业大,他一个小
第674章:录制正式开始
第674章:录制正式开始
天润集团配送中心接到皇冠世纪酒店的要求之后,也是极为重视。能够在一档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节目上使用他们的猪肉,这绝对是个做广告的好机会呀!
经过领导特批,本次比赛所用的猪肉由天润集团免费提供,还不仅仅是猪肉,几乎是猪身上所有零部件都预备了一份,留着以防用到。总之就是一句话,一点要利用好这个机会,这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云水宾馆的黄昌隆也没闲着,在家整整琢磨了好几天,一直在考虑比赛上的菜该怎么做。云水宾馆现在的老板戴乐华以前是第一招待所的所长,也算是国家工作人员,后来第一招待所进行改制,他干脆辞了公职一心一意的做起了生意。
也正是依靠他当所长积累的大量人脉,他本身又是个善于经营的主儿,云水宾馆的生意一直不错,一些重要的招待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本次《舌尖》来到云水录制,县委宣传部门很重视,特地给戴乐华打了个招呼,让他拿出浑身解数,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向全国人展示云水的名片。要不然的话戴乐华也不会给黄昌隆放了一个星期的假,图什么呀。
黄昌隆左思右想,终于拿定了主意,将所需食材的清单交给了戴乐华,让他准备。戴乐华拿过清单怔了一下,有点不解道:“你确定”
“我确定。”黄昌隆点了点头,“就这些可以了。”
“好!”戴乐华只好点头,“你说了算,我马上就让人准备。”
黄昌隆清单上所列的东西不多,第一样就是猪肉,指定的要本县兴旺养猪场的肉,其他的一概不行。黄昌隆作为在餐饮行业浸淫了数年的老手,自然知道食材的重要性。一道菜的好吃与否,虽然和厨师的手艺有很大关系,可是最根本的还是食材。没有好的食材,再能干的厨师也难以施展。
黄昌隆吃过余见海的猪肉,也吃过天润养殖基地的猪肉,他这几天又专门在家买了一些比对了一下,发现其中确实有差距,虽然经过佐料的调理一般人不容易吃出来,可是《舌尖》的评委都是什么人呀,美食家协会的会长,营养协会的理事,还有那个自称为吃货的美女演员卢琳,哪一个不是对吃特别有研究的人精啊!
除了猪肉,黄昌隆清单上另外一种主要的食材是鱼,准确地说是余湾石塘的鱼。黄昌隆也研究过了,这鱼的口感和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的鱼都是吃着添加了大量抗生素的饲料长大的,养殖的鱼和野生的鱼很容易吃出来。
他本想是买野生的鱼的,可是一来找不到他需要的鱼,二来他也比较过了,即使是野生的鱼,和余湾的鱼比起来,竟然没有半点优势,还不余湾的养殖鱼呢。
其他的诸如一些配菜像青椒啊,黄瓜呀什么的,他也要求一并从余湾买。顺便呀,哪怕不从余湾买在县城采购,买的也是余湾出产的。因为在整个县城大家几乎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余湾的蔬菜是最好的。
可以说,黄昌隆所需要的所有原料,都是和余见海有关的,甚至连大米都是。这个没有半点疑问,因为云水宾馆有时候也会按照客户的需求使用渔湾大米蒸的米饭。
这边戴乐华按照黄昌隆的要求准备材料,马祥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天润的猪肉,刚从海边运来的活牡蛎,养在增氧水池里的鲜虾,以及在批发市场买来的各种果蔬……
第675章:最拿手的菜
第675章:最拿手的菜
“难得的机会啊!”天润集团总部,项元镇站着望向窗外,光亮将他的背影映衬得特别高大,他突然回过头来,看着坐在沙发上的副总冯莫言还有市场部经理,“以后像这样的可以增加我们产品曝光度的节目,我们要大力赞助,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广告,天赐良机啊!”
市场部经理不住地点头,已经成了项元镇最得力的帮手的冯莫言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可以预见,只要这档节目一播出,全国人都会知道我们天润的生态猪肉,这得是多大的传播呀!咱们的猪肉想不火都不行!”
余湾,余见海正在学校的办公室里查着一些资料,易娟悄声无息地走了过来,给他倒了一杯开水。
余见海这才抬头:“回来了大棚那边还好吧”
易娟慢慢地喝着水,伸手轻轻撩了一下头发:“若云还在那儿呢,我不放心某人,就先回来了!”
“我有什么让你不放心的,又不是三岁小孩。”余见海往后仰了一下,两手枕在脑后,“我说易经理,你看我的眼神咋有点不对劲呢”
“有吗”易娟妩媚一笑,伸手将办公室锁上了,直接过来骑在余见海身上,两手抱着他的脑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个混蛋,“余村长,余总,你看我的眼神哪里有不对劲了说来听听呀!”
余见海邪魅地笑了,他哪里能不知道易娟脑袋里想的是什么,对着锁上的门努了努嘴:“还是开着吧,当心有人来。”
“切,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易娟白了余见海一眼,在他嘴唇上轻啄了一下,还是乖乖地站起来去把门拧开,又虚掩上了。她回来在余见海对面坐下,两手托腮盯着余见海:“你真的就一点都不想去看看”
“不想!”余见海轻轻摇了摇头,“去或不去,结果都一样,咱们的猪肉和鱼必火无疑。”
“呵,我倒是很想去呢,可惜某人没给我弄入场券。”易娟眨着眼睛道,“这可是非常不错的节目,在全国收视率都很高呢!说不定还能给我个镜头,那我就在电视上露脸了。”
余见海大笑,看着有点遗憾的易娟揶揄道:“我猜你是看卢琳来了吧,她可是你喜欢的明星。”
“那当然!”易娟得意地笑了,“她是我最喜欢的女明星。你看人家那演技,演什么像什么,哪像那些只会走红毯蹭热度的那些人,说白了就是靠着一张脸吃饭。”
“我也很喜欢卢琳。”余见海想了一下道,“起码说人家对得起演员这个称号,真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用心演。不像那些人,只会摆造型抠图,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
“哎,可惜了!”易娟轻轻叹了口气,“余见海,你说我的偶像好不容易来一次云水,我这次错过了以后还有机会见到真人吗”
余见海看到易娟确实有点遗憾,心里也不忍了,过来轻轻摸了一下她的脸:“娟儿,以后肯定有机会的,说不定这次录制节目的时候,她喜欢上咱们的鱼肉了,还想到咱们这里来看看呢!”
“真的”易娟眨巴了一下眼睛。
节目录制现场,第一道菜已经开始制作。
这是一道指定食材的菜,要求用鱼作为原料制作一道菜,至于怎么弄那完全让厨师自由发挥,是骡子是马就看遛一遛的结果了。
马祥让助手抓出一条二三斤重的草鱼,现场宰杀开膛破肚,清理干净先用料酒腌制。他要做一道红烧鱼,完全是仿制贵宾楼大酒店的猛龙过江。只是他并不知道贵宾楼所用的鱼是产自余湾的,自己也就亲自在水产市场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条野生的草鱼,正好派上了用场。
台下,观众们都在窃窃私语,看着厨师们熟练的刀
第677章:秘诀
第677章:秘诀
经过几分钟的品尝之后,终于到了节目最精彩的时候,四个评委开始独立给六道菜打分。
《舌尖》和一般的美食类节目有所不同,几位评委都是单独给每一道菜打分的,十分最高,一分最低,然后根据四个人的分数累计起来,就是这道菜的最终得分。
按照一般的情况,只要是参赛的菜品得分都没有低于8.5分的,一般是在九分左右,偶有特殊情况的会有超过9.5的高分。
而根据评委的评分,节目组会在现场公布三道招牌菜,还有一道最有根据评委打分和观众投票选出的地方特色金牌菜,不出意外的情况,这四个奖项是五五对开,每一方都能抱走两个,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当然也有极端的想象,可是毕竟很少,自从《舌尖》开播以来,也仅有那么一次。
而在评委们在给菜打分的时候,已经有工作人员把六道菜端下去给现场的观众品尝了,当然说是随机额,其实纯粹看这个观众和工作人员熟不熟悉,顺不顺眼而已。
在赖格提略带煽动性的声音中,几位评委依次拿起了打分板,亮出了自己的分数。
云水宾馆黄昌隆大厨的水晶鱼丸得分是:朱会长9.2分,朱玲9.3分,卢琳9.5分,王三益9.2分。
马祥的猛龙过江得分是:朱会长9.1分,朱玲9.2分,卢琳9.2分,王三益9.2分。
赖格提对着镜头大声地宣读着,而台下的那些观众正在品尝美食,早就没心思听这些了。
接下来是黄昌隆的翡翠鸡丁,朱会长给出的分数是9分,朱玲她们给出的分数依次是9.1分,9分和9.2分。
而马祥最为用心的糖醋排骨,得分最终定格在9.2分,9.2分,9.3分,9.2分。这个得分不算低,可是马祥还是有点失望,他有点不能理解,自己这么用心地用最好的排骨做出来的菜,这么才得了36.9分,还不如黄昌隆的水晶鱼丸
当然他也还算淡定,因为这个分数暂时排在第二了,不出意外的话,只要黄昌隆的红烧肉得分不超过这个数,自己是稳拿一道招牌菜的。而根据他们之前得出的经验,豆丹拿下最有地方特色金牌菜几乎是板上钉钉,已经确保这次比赛不落下风了。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豆丹完胜红烧肉,那么就会出现招牌菜和金牌菜集于一身的情况,这也是很常见的。
由于选手和评委中间隔着一段距离,马祥又有点近视,他只能从赖格提的嘴里得知自己的得分,现在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下面到了最终对决的时候,我们来看看黄大厨的红烧肉几位评委给出了什么样的分数,先看看朱会长的,9.3分!”
9.3分!马祥心头一震,有种不好的预感。妈的,这个朱会长是不是脑子短路了,居然给出了比之前四道菜都高的分数。经常收看《舌尖》的观众都知道,朱会长对于参赛作品的打分是非常苛刻的,很少有给高分的情况。可是这么一道普普通通的红烧肉,他居然给出了今天晚上截止目前的最高分,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我们再来看看朱玲女士的打分,9.4分。这也她今晚上给出的最高分。”
黄昌隆心里那个激动呀,强行忍着不敢造次,只是嘴角已经明显的上翘了。
马祥郁闷死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朱玲居然也给出了目前为止的最高分。这特么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这道红烧肉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两个评委都给出了高分
 
第678章:朱会长的心思
第678章:朱会长的心思
谁都知道,一道菜的品质,主要取决于食材的优劣和厨艺的高低。黄昌隆的厨艺没得说,能够在云水宾馆这个老牌餐饮企业当厨师长,自然本事不俗。可是当他说自己使用的厚料猪肉是精选本地最有名的余湾生态猪肉的时候,还是让现场的人都觉得很奇怪。
余湾生态猪肉这个说法,不仅评委和主持人闻所未闻,就连很多观众都是一头的雾水。毕竟相比较余湾的那些蔬菜瓜果,猪肉的名气还是不算响亮的。起码说在老百姓眼里,还不算很有名。
“那么,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余湾生态猪肉“赖格提问道。《舌尖》这档节目主要的目的就是弘扬华夏美食文化,在各地录制的时候都会在不影响节目整体质量的情况下,顺便帮地方推介一下本地的美食。这也是节目设置地方特色金牌菜的原因,地方特色嘛,自然是本地独有的。
众所周知,云水最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代表就是豆丹,这种很多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小玩意儿,在云水的地位那是不容质疑的。可是现在,一道普普通通的红烧肉居然超过了豆丹的评分,虽然有豆丹不对时节的因素在里面,也可能有个别评委对于红烧肉的偏好影响了最后分数,可是哪怕因此模糊这些因素,这盘红烧肉的表现也足够经验了。
就在黄昌隆讲述着云水生态猪肉来历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也在议论纷纷。六道菜是被大家分着品尝的,特别幸运的人可能尝到了一两道,还有些坐得特别靠后的人可能只能干咽唾沫,因为一共就那么点菜,又不是均分的,肯定有人轮不到啊。
“豆丹好吃!不愧是咱们县最高档的酒店厨师做出来的菜,吃一口真的难忘啊!”
“我觉得排骨好吃,我回家就学着做。”
“鱼丸才好吃呢,入口细嫩润滑,差点滑进肚子,真的太鲜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