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那大师以后见到玄公,还需小心说话才是,毕竟,陛下可是十分喜爱玄公的,不仅仅是因为玄家的上一代人,更是因为,这位郡公本身的不凡,二十出头,便官至三品,爵封郡公”
“道长,此子不凡”和尚问道。
“不知大师是否听闻过袁天罡道长的名号,还有袁道长的叔父,袁守诚道长。”李淳风说道。
李淳风与这和尚说话,七成真,三成假,算不得撒谎,只是言语上的修饰罢了,有七成真话在当中,这和尚,也不得不信。
毕竟是道门风头名声最盛的高人,没必要去骗他这个外来的方士。
只是和尚还不知道,玄世璟与李淳风私交甚督,且早就与玄世璟通过气了。
“贫僧虽初来大唐,但是对于道门的几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还是有所耳闻的,即便是在宫中,几位道长的名声,也是人人皆知。”
“袁天罡道长对于玄公的看法,与贫道一般,而且,这位玄公,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都是在袁守诚道长身边生活”
袁守诚这三个字的分量很重,无论是对道门来说,还是对这外来的方士来说,在民间,袁守诚的身上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几乎与神仙无两。
便是在道门,袁守诚也是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
李淳风的话,再次为玄世璟身上,笼罩了一层神秘,而这层神秘,也是做给这和尚看的,将袁守诚搬出来,可比别的有用多了。
说了这么多,和尚自己心里也有了一番计较,道家的这几位高人如此推崇玄世璟,看来,这玄世璟也着实不凡,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一番,虽说自己与他的第一次照面不是很愉快,但若是自己在陛下面前夸赞这个玄世璟,说他与众不同,这样一来,岂不是让陛下对自己的印象更上三分。
而且,自己与道家的几位高人看法一样,加上是‘外来人’的身份,说出的话,就更能令陛下相信了。
至少相信自己的‘身份’。
反过来利用玄世璟,让大唐的皇帝更加相信自己的话。
看来今天来这太史局,上观星台一会这个李淳风,还真是正确的选择,从李淳风这里,知道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往后有机会
第四百六十二章:龙体欠安
“无他,听闻道长大名,想来拜会一番。”和尚笑道:“虽说佛道有别,但本质上,也算得上是殊途同归,追求天人合一”
“贫道觉得,大师对于我道门,似乎理解不多。”李淳风笑道:“若是大师想要求官,倒不必来这观星台拜会我这么一个不问世事的道士,大师此来,应是还有别的事吧”
李淳风一步一步的将和尚引入局中,两人对谈之时,李淳风也‘无意间’提起玄世璟。
玄世璟与这方士才见过不久,而两人之间的相见也并不是很愉快,这方士心里对玄世璟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在他眼里,玄世璟不属于需要巴结的那一类人当中,相反,玄世璟的存在,反而会让他陷入困局。
李淳风与这方士提起玄世璟,也提起了玄世璟的‘不同寻常’之处,以及从道家方面说起玄世璟不同于常人,有意无意的,将玄世璟‘神’化或‘妖魔化’就像当初袁天罡对李二陛下说玄世璟那样,对这方士说。
“大师说之前见过玄公,似乎玄公对大师的印象,不是很好啊。”李淳风说道。
那方士点了点头:“是啊,不过玄公也只是执意贫僧所说的话的真假罢了。”
“那大师以后见到玄公,还需小心说话才是,毕竟,陛下可是十分喜爱玄公的,不仅仅是因为玄家的上一代人,更是因为,这位郡公本身的不凡,二十出头,便官至三品,爵封郡公”
“道长,此子不凡”和尚问道。
“不知大师是否听闻过袁天罡道长的名号,还有袁道长的叔父,袁守诚道长。”李淳风说道。
李淳风与这和尚说话,七成真,三成假,算不得撒谎,只是言语上的修饰罢了,有七成真话在当中,这和尚,也不得不信。
毕竟是道门风头名声最盛的高人,没必要去骗他这个外来的方士。
只是和尚还不知道,玄世璟与李淳风私交甚督,且早就与玄世璟通过气了。
“贫僧虽初来大唐,但是对于道门的几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还是有所耳闻的,即便是在宫中,几位道长的名声,也是人人皆知。”
“袁天罡道长对于玄公的看法,与贫道一般,而且,这位玄公,有将近十年的时间,都是在袁守诚道长身边生活”
袁守诚这三个字的分量很重,无论是对道门来说,还是对这外来的方士来说,在民间,袁守诚的身上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几乎与神仙无两。
便是在道门,袁守诚也是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
李淳风的话,再次为玄世璟身上,笼罩了一层神秘,而这层神秘,也是做给这和尚看的,将袁守诚搬出来,可比别的有用多了。
说了这么多,和尚自己心里也有了一番计较,道家的这几位高人如此推崇玄世璟,看来,这玄世璟也着实不凡,这一点倒是可以利用一番,虽说自己与他的第一次照面不是很愉快,但若是自己在陛下面前夸赞这个玄世璟,说他与众不同,这样一来,岂不是让陛下对自己的印象更上三分。
而且,自己与道家的几位高人看法一样,加上是‘外来人’的身份,说出的话,就更能令陛下相信了。
至少相信自己的‘身份’。
反过来利用玄世璟,让大唐的皇帝更加相信自己的话。
看来今天来这太史局,上观星台一会这个李淳风,还真是正确的选择,从李淳风这里,知道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往后有机会
第四百六十三章:借口进宫
李治晋王的称号被削,因此小太监在称呼李治的时候,只能用九皇子,毕竟还是帝后的儿子,皇家的血脉。
“稚奴”长孙皇后不由得一阵疑惑,自己的这个儿子被送到了十六王宅之后的日子里也算是本本分分,怎么突然之间又要与宫中联系了
非是长孙皇后不记挂这个儿子,只是李二陛下那里,实在是对李治没有什么好感了,无论是李治当了爹还是过年宫中家宴,都未曾下诏让老九进宫
因此长孙皇后即便是再思念这个儿子,也不敢忤逆了李二陛下。
“他想要做甚”躺在床上的李二陛下听到李治的名号,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了明显的不悦。
“陛下稍安勿躁。”长孙皇后连忙安抚李二陛下。
世上父子哪儿有天大的仇只是李治的事情,伤了李二陛下的面子,李二陛下毕竟是君王,儿子与他后宫的妃子有染,他这个当爹的还没死呢,李治若是出现在宫中,那便是将这不光彩的事情一直摆在李二陛下面前供他回忆,因此,即便过去这么长时间,李二陛下依旧不待见这个儿子。
对于李二陛下来说,李治的作为,比禽兽不如的李愔更加可恶。
“信呢”长孙皇后回过头来问道。
“还在那守卫手中。”小太监回应道。
“呈上来吧。”
“是。”小太监应声,随后出了寝殿,从守卫手中接过李治的亲笔信,复又进了寝宫,交到了长孙皇后手中。
长孙皇后看一眼李二陛下,见李二陛下躺在床上微微点头,这才将信拆开来看。
快速将信浏览完,长孙皇后将信纸折起。
“稚奴说听闻陛下最近身体欠安,十分担心,想要请求陛下恩旨,准他进宫探望。”长孙皇后说道。
“他会如此想”李二陛下没好气的说道。
“稚奴这孩子从小儿秉性善良,上次出那事儿估计也是一时糊涂”长孙皇后叹息一声:“稚奴还年轻”
“观音婢想念稚奴了”李二陛下问道。
“虽是皇家,但毕竟稚奴是臣妾的儿子,是臣妾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犯了再严重的错,也没有母亲怨恨孩子一辈子的,只是臣妾也知,稚奴他犯下的错,的确不小,因此臣妾也羞于在陛下面前提起,毕竟稚奴从小是跟在臣妾身边长大的,他犯错,也是臣妾教导不力”长孙皇后守在李二陛下身边说道:“这都这么长时间不见那孩子了,臣妾若说不想念,那肯定是在撒谎欺瞒陛下。”
“明日便着宫人悄悄将他接到立政殿,你与他见上一面,聊几句话吧。”李二陛下说道:“之后再派人将他送回去。”
“陛下”
“无妨,朕这边无需担心,让御医在寝宫候着便是。”李二陛下说道。
“多谢陛下。”长孙皇后轻声说道。
李二陛下伸出手,覆盖在长孙皇后的手背上:“你我夫妻,何须如此。”
李二陛下准许的,也只是让李治偷偷进宫,与长孙皇后见上一面,说两句话,但是却没有准许李治来见他,李二陛下也不想在自己这个样子的时候见李治,或者说,在李二陛下心里,还是不待见李治的。
李治想要进宫的目的已经达成了,遗憾的是,他不会见到李
第四百六十四章:探听
昨日里李二陛下准许李治进宫之后,便将消息送到了十六王宅,也让李治提早做准备,因为李治进宫并不是大张旗鼓,而是能多低调就要多低调,只要天刚亮,清晨的时候去接人进宫最是不起眼。
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等着李治的到来,东上阁李二陛下的寝宫那边则是有御医一天十二个时辰轮班守在那里照顾李二陛下,生怕出什么差错。
马车进了皇宫,在这队甲士的带领下,到了立政殿外,马车停下,李治从马车上下来。
此时的李治一身布衣,虽说穿着简单了一些,但还算是干净利索,十六王府虽说是个豪华的囚笼,李治也没有王爵在身,但仍旧没有过那种缺衣少食的日子,更何况还有小皇孙在里面,李治进了十六王府之后李二陛下不在过问,长孙皇后碍于李二陛下也不会过问李治,但是小皇孙不能不管不顾,因此宫里的意思,还是要给小皇孙一些优待的,毕竟孩子是无罪的。
立政殿外早有小太监在殿外等候,李治一到,小太监便领着李治直接进了立政殿。
走进内殿,长孙皇后坐在内殿中软榻上,李治上前,撩起衣摆,跪在地上行礼。
“不孝孩儿,拜见母后。”
长孙皇后伸手将李治扶起来:“稚奴起来吧。”
当娘的想念自己的儿子,可是如今见到了,却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儿子,眼前的李治,成熟了,但也消瘦了,脸上带了沧桑,让长孙皇后心里一阵心疼,只是如今李治的结局,都是他当年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母后。”李治站了起来:“孩儿在王府之中听说最近父皇身体欠安,甚是担心不知孩儿,能否去东上阁探望父皇”
“唉”长孙皇后叹息一声:“你父皇现在在东上阁养病,御医说不可打搅,虽说你进宫一次不易,但是还是听从御医的话为好。”
长孙皇后没有直接对李治说李二陛下不想见他,这样太伤这孩子的心了。
“父皇他”
“无妨,老毛病了,御医调理两天就好了。”长孙皇后说道。
“如此,孩儿就放心了。”李治松了一口气,现在看来,是见不到自己的父皇了,而母后这边,口风也是严实的很,如此说来,能让母后如此缄口不谈,父皇的身体病的肯定很严重
长孙皇后与李治聊了几句家常,除却关心李治之外,更多的是关心现在仍旧在王府之中的小皇孙。
“当初原本你那王妃不必陪着你到王府之中的,现在小皇孙也在王府之中,吃穿用度可还合适”长孙皇后问道:“实在不成,等过两天,母后去求陛下恩旨,让王妃和小皇孙回晋王府”
李治站在原地,低头不语,若说往妻儿暂且先回王府也不错,至少妻儿不必再去遭那份最,晋王府虽说自打自己离开之后荒废了不少,但是派人一收拾,条件总是比十六王宅中要好的多,而且回到晋王府,那便还是王妃的待遇,儿子还是皇孙的待遇
“母后,孩儿一人在王宅之中,是孩儿自作自受,可是王氏和孩儿的孩子,都是被孩儿所牵连,孩儿也不忍她们母子俩受苦所以,孩儿会回去劝说王氏,求母后帮孩儿照顾还她们母子俩。”李治跪
第四百六十五章:死心
“庄子上的事无需担心,兕子,到了长安之后,先去千金医馆,孙道长已经回长安了,带着孙道长一同进宫。”玄世璟说道:“这世上若说谁的医术最能令我安心,除却袁守诚道长之外,便是孙道长了。”
晋阳点了点头:“孙道长回长安,那太好了,我一道长安便去千金医馆,求道长随我一同进宫,为父皇诊治。”
李二陛下这也是老毛病了,之前也请孙道长看过,孙道长的意思与宫中太医的意思一样,仍旧是以药物调理为主,至于服食什么丹药,纯属无稽之谈。
而此时的皇宫,西内苑,方士得到了李安俨的信件之后,便换了衣服,来到了东上阁。
“陛下,西内苑的大师求见。”小太监走进李二陛下的寝宫,来到李二陛下床前并报道。
“让他进来吧。”李二陛下说道。
“是。”小太监应声之后,退了出去,将那方士带了进来。
“贫僧参见陛下。”方士来到李二陛下床前,躬身行礼。
“大师免礼,大师见朕,有何事”李二陛下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问道,这病痛折磨得他实在是筋疲力尽。
“陛下,贫僧受陛下器重,为陛下炼制长生不老之丹药,如今这方子,已经有些眉目了,但是却是缺了一位药引。”方士说道。
“药引是何药引若是缺少药材,直接去太医院跟那边要就是了。”李二陛下说道:“朕让德义派人过去打声招呼。”
“陛下,此药引有些奇异,太医院,没有。”方士说道。
“哦太医院没有那你说说,是何药引,若是太医院没有,便去内务府取。”
“陛下,此药引,乃是一人之精血。”方士说道:“贫僧这几日在西内苑丹房之中不断演算,算得此人,唯恐有失,贫僧还曾向宫人确认过,道家的几位道长,也人为,此人不凡”
方士说到这里,李二陛下心里就有数了,道家的几位道长,说白了还是那么几个人,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这仨道士李二陛下都见过,唯一一个袁守诚,当初因为道门与佛门争斗,在长安露过一面,只是没有进宫面圣,与这四人有关联的,就只有一人了,那便是玄世璟。
而方士说出用玄世璟的精血做药引,李二陛下心中便对这方士起了疑心。
何谓精血心头之血,取精血,岂不是要将玄世璟开膛破肚何其恶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