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玄世璟从软垫上起身,跟在李二陛下身后,出了甘露殿。

    &n




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语中的
    这和尚也是会说话的,这样的话,句句说在李二陛下的心坎儿了。

    也难怪乎李二陛下这么偏向这方士,对其长生之法有这么大的兴趣了。

    “这般说来,这天下亿万生灵,有德者,便仅仅大师与我大唐陛下两者,是这个道理吧”玄世璟说道。

    “阿弥陀佛。”和尚没有回应,只是宣了一声佛号。

    这装疯卖傻的本事也是够强,正如玄世璟对其第一印象一般,油盐不进,难办啊。

    一时之间,玄世璟也对这人没办法了,但是既然见过了,回去慢慢寻思这件事儿也不迟,在太史局,玄世璟还有个老朋友呢。

    “陛下,臣没有什么要问的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怎么,你这回信了”李二陛下问道。

    “臣不信。”玄世璟说道:“没有确切的证据摆在臣的眼前,臣不信,没有亲眼所见,臣不信,总而言之,俩个字,不信。”

    “你还是一如既往的顽固啊。”李二陛下无奈道:“走吧。”

    李二陛下转身离开了丹房,玄世璟也跟着李二陛下离开了。

    老和尚站在原地,低着头,抬起眼皮,看着李二陛下与玄世璟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揣摩。

    皇帝身边儿的这年轻人虽然岁数不大,但却自称本公,在大唐应该是个公爷级别的爵位,皇帝如此纵容他,怕是这人在皇帝心中有一定的地位,甚得皇帝看重

    不过看来,此人对自己可没什么好印象啊和尚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鹫,若是想要在这富庶的大唐荣华富贵下去,可不能失去皇帝的宠信

    “人你也见了,想好了怎么说服朕了吗”李二陛下问道。

    “回陛下,没想好,要不,臣回去好好想想,等想好了,再来跟陛下说”玄世璟说道。

    “你”李二陛下也是被玄世璟这幅嘴脸气的不轻:“走走走,别让朕看见你。”

    “是。”玄世璟拱手行礼之后,乖乖的退下,随后径直去了太史局。

    玄世璟走后,李二陛下继续和德义带着一帮小太监朝着甘露殿走去。

    “陛下,老奴看来,玄公对陛下,也是一番赤子之心啊。”德义走在李二陛下身子后侧说道。

    “朕知道,他怕朕步了前人的后尘,所以才来见朕,对朕说这么一番话,朕不见他,他就说出废太子这样的话,唬住了你,几乎也唬住了朕,结果到最后,目的还是在这个方士身上。”李二陛下说道:“谋略有余,经验欠缺。”

    “那陛下这是不生玄公的气了”德义小心翼翼的问道。

    “璟儿有今天这般成就,对朕也是有心了,朕生的哪门子气,只是气他,仗着朕对他倚重,说话不知道温婉迂回一些,好端端的一个孩子,脾气上来,跟魏征那田舍翁一个模样,不可取,得给他些教训。”

    德义很是知分寸,之说与玄世璟相关的事情,至于那方士的事情,绝口不提,这事儿谁在陛下面前提,都得不到什么好态度。

    如今陛下身体不好,靠御医调理了这么多年,不见成效,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如今但凡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过的。

    李二陛下对玄世璟的态度,或许是与其它臣子不一样的,毕竟也是自己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再加上玄家与皇家的渊源,李二陛下也是有意培养玄世璟。

    好在,玄世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或者说,比李二陛下的期望更加优秀,让李二陛下很是满意,但是要做到更好,李二陛下也在不断的打磨着玄世璟。



第四百五十八章:下套
    “原本我以为陛下是信的,但是今天见过陛下,见过那方士之后,我心里却没谱儿了,所以才到道长这里来,道长是清修之人,这观星台也是清净之地,说不定我也能在这儿悟出什么东西来。”玄世璟笑道。

    “玄公身具慧根,若想悟,即便不是这观星台,也是一样的结果。”李淳风笑道,潜在的话就是,你来是有事相求。

    “说不准啊,这观星台,是这宫中唯一的净土。”玄世璟笑道。

    “玄公这是在宫中碰了什么钉子”李淳风问道。

    “我跟着陛下去见了那自称活了两百年的方士,年纪的确是挺大的,估计也就五六十岁,身子骨儿倒是硬朗,否则也不能从天竺,不远万里跋涉到长安,只是暂时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拆穿他的谎言,如今,陛下是否真的相信这个和尚,我也摸不准了。”

    “尽人事,听天命,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玄公又何必强求呢”李淳风说道。

    “我不似道长这般洒脱啊,我呢,俗人一个,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牵挂的,也有无所谓的,有在乎的,也有不在乎的,若是为了自己在乎的,想要的,即便是逆天而行,也要搏上一搏,说不定到最后,人定胜天呢”玄世璟笑道:“这话在道长这等修道之人耳中,怕是异想天开吧。”

    李淳风摇摇头:“方才贫道所说,是尽人事,听天命,这尽人事可是排在前面,也是事成与否的关键,道家虽说讲究无为,但是贫道觉得,若是玄公,争上一争,倒也无妨。”

    “怎么,道长眼中,我就这般与众不同”玄世璟笑问道。

    李淳风笑道:“贫道之前早就说过,公爷,是与众不同的,否则,袁道长一也不会一时糊涂,将主意打到玄公身上。”

    像李淳风和袁天罡这等能参天悟道的道士,有时候还真是挺可怕的,话不说透,却能说的你心里一凉。

    “玄公争的不仅仅是玄家的命,甚至是大唐的命,如此,玄公若想,一争便是。”李淳风说道。

    “所以说,才需要道长帮忙啊。”玄世璟落下一子,抬起头来看向李淳风。

    “玄公有什么需要贫道帮忙的,请讲。”

    “道长可还记得,几年前,袁道长的那个说法,以我血炼丹,可得长生。”玄世璟笑道:“后来为消除陛下疑虑,道长取我血炼丹,结果却是炼出了一炉毒丹来。”

    李淳风点点头:“自然记得,说来,陛下找死囚试药,结果死囚当场毒发,死在了陛下面前。”

    玄世璟所中之毒也没那么厉害,只是后来玄世璟被袁守诚用药材泡了十年,体内各种草药加上那剧毒,却是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保住了玄世璟的命,但是不代表他的血没毒,往后玄世璟回到长安之后,经过周身血液循环,毒素可以慢慢排出体外,只是那时候,李淳风取玄世璟血的时候,玄世璟的血,仍旧是有毒的。

    一毒血,加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大补的药材,表面上看是以血液为引,但实际上,胡乱勾兑出来的,的确是一锅毒药。

    “今天我与那和尚一见面,估计是将那和尚给得罪了,他只需在宫中稍微一打听,就能探听到陛下对我十分看重,我与太子之间,关系匪浅,道长觉得,那和尚若想保持他现在被陛下看重的状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会如何”

    “玄公对他来说,是个威胁。”李淳风说道:“或



第四百五十九章:包装
    李淳风正是因为在这观星台中,不声不响的过着自己隐修的日子,所以才会被人渐渐的遗忘,宫中还有一位得道高人,十天半个月,大家都会觉得,李道长是隐修高人,若是一年半载不出现在人眼前,那后果,就只有被人遗忘了。

    若是李淳风名头足够大,足够响,在长安城诸多勋贵眼中地位够重,形象够仙儿,那也就没有外来的和尚说话的地步了,即便有这等外来的方士,那在大唐太史局面前,是龙也得给我盘着,是虎也得给我卧着。

    而如今李淳风这般,便是管它外面龙腾虎跃,我自巍然不动

    “玄公也知,我道门最是讲无为,道门兴衰,自有天理,何须强求呢”李淳风说道:“道门顺天应时,不强违逆天理”

    “是在人为,若是太史局有道长坐镇,而道长的分量再加一成,那往后外来的方士,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在长安城蛊惑人心,大唐的太史局,才是正途,是正道,外来的和尚方士,无论如何行事,都要看太史局的脸色,太史局为大唐官署,不可弱气啊。”玄世璟说道:“不单单是为了道门,还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唐。”

    玄世璟就要将李淳风打造成人们眼中的“神仙”,活神仙。

    李淳风在大唐原本名气就不小,借助李淳风原本的名气,只要稍加策划,再加上这件事情推波助澜,玄世璟所计划的,就能实现,用大唐的太史局,来挡住那些外来的魑魅魍魉。

    李淳风无奈一笑:“若是侯爷成功了,那贫道即便是在这观星台,也是没有清净日子可过了。”

    玄世璟摇摇头:“与现在无两,只是偶尔在人前露个面就是了,若此时换了是袁天罡道长站在我面前,怕是一口应允了下来,如此看来,李道长与袁天罡之间,果真是两种人,但是却同为道门,倒是有趣。”

    “玄公为何不找袁道长呢此事,袁道长应该更有兴趣才是。”李淳风说道。

    “不不不,袁道长的形象不太好,一个糟老头子,哪儿赶得上李道长这道骨仙风的。”玄世璟笑道:“这终究是个看脸的世道,就比如一个凶神恶煞的得道高人和一个面相和善的普通人站在人面前,人们更加偏向谁,这就很能说明道理了。”

    “照玄公这般说,对贫道与道门还有朝廷,都是有好处的一件事”李淳风问道。

    玄世璟点头:“正是,时间长了,道长自会得心应手。”

    “如此,善,贫道信玄公,随着玄公折腾一回,也无妨。”李淳风笑道。

    “好,李道长,等我消息。”玄世璟笑道:“至于宫中那方士之事,就拜托李道长了。”

    “贫道尽力而为。”

    李淳风是隐修之人,世人眼中的老实人,殊不知,老实人加上玄世璟,阴起人来,让人防不胜防。

    玄世璟离开皇宫,骑着马回了庄子上,接下来的事情,一半交给李淳风,一半在玄世璟自己身上,玄世璟想要将李淳风打造成世人眼中的神仙,让太史局作为大唐对付那些外来的魑魅魍魉的盾牌,可得下一番功夫。

    而这天竺的方士,便是玄世璟用来开刀的。

    李二陛下现在的身体,可禁不住方士这般折腾啊

    不少帝王到了晚年,都喜欢在自己宫里养一些方士炼丹,有的求长生,有的求长寿,有的脑子还算清醒,有的简直就是走火入魔。

    &nb



第四百六十章:问心无愧
    “夫君所说的这方士,说话虽然不可信,但是也没有夸张到是谁都无法相信的地步,而父皇因为最近身体的问题,信了这方士说的话,倒也不难理解。”晋阳说道:“夫君进宫,见了那方士,可有办法将他打发了”

    “这事儿还得专业人出手啊。”玄世璟笑道:“回来之前,我去见了李淳风道长,打算给那和尚下个套,此事我倒是觉得,母后应该也不会赞成父皇相信那方士,只是还未找到机会劝谏父皇而已,兕子,倒不如你进宫去探望母后,顺带着提提这事儿,有些时候,父皇心里掂量不准,倒是母后看的挺清楚的。”

    “夫君你是想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吧”晋阳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从未听说过母后信这些东西,当年宫中还未修建暖阁的时候,母后那时候身体还不是很好,父皇在长安四处修建佛塔祈福,甚至要大赦天下,母后都没有应允,一来是母后觉得父皇不可为了她而耗费国驽,行与大唐律法相悖之事,二来,母后不信这些,而恰好,母后的不信,是对的。”

    玄世璟与晋阳聊天的时候,手上也没歇着,在书案的纸上开始画图纸,说好了要帮李淳风“包装”一番,肯定是要好好准备一番了,对于这件事,玄世璟也要深思熟虑一番。

    “这样,明日一早,妾身便进宫去给父皇和母后请安。”晋阳说道。

    “在父皇面前,就不要提及这件事了。”玄世璟说道:“免得让父皇不悦,此事还要与太子说一声,让他不要再插手了,安安心心上朝、理政,做好分内之事,他越是安稳,父皇就越是高兴。”

    毕竟,太子能够沉稳下来,即便是皇帝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安心的将大唐交给这个继承人,太子的沉稳,便是李二陛下的希望,便能让李二陛下放心。

    或许也正是因为太子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李二陛下才敢在方士这个问题上,再次放手一搏。

    “夫君,你说太子哥哥他会不会心里真的不希望父皇”

    “别乱想。”玄世璟笑道:“无论太子如何想,他始终是你的太子哥哥,陛下也始终是父皇,这是无法改变的,至于咱们,只求问心无愧。”

    皇帝不死,太子一直都是太子,谁都不知道李承乾心里是不是真的有那个想法,可是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难不成让玄世璟因为顾虑李承乾的相反,就对发生在眼前对于李二陛下生命不利的事置之不理这么多年李二陛下对玄世璟如何,整个长安的人都看在眼里,而玄世璟,现在遇到了这样的事,让他如何不插手,若是置之不理,那他玄世璟,就真的成了忘恩负义没心没肺的人了。

    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李淳风的名头很大,虽说在太史局中清修,不问世事,一般时候没有人会记得这位道长,但是一旦提起李淳风的名头,长安城中依旧是无人不知。

    而想要西内苑丹房中的那个和尚得知李淳风,并主动找上李淳风,这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两人名头上算是“同行”,而这方士想要在大唐谋求荣华富贵或者是想做什么别的事情,绕不过太史局,朝廷若是给这些人封官,都是封在太史局下属,除却像玄奘法师那样的‘自由人’外,或者是在长安有道观、寺庙的出家人之外,一律如此。

    如今袁天罡常年不在长安,太史局便是李淳风领



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与道士
    “无他,听闻道长大名,想来拜会一番。”和尚笑道:“虽说佛道有别,但本质上,也算得上是殊途同归,追求天人合一”

    “贫道觉得,大师对于我道门,似乎理解不多。”李淳风笑道:“若是大师想要求官,倒不必来这观星台拜会我这么一个不问世事的道士,大师此来,应是还有别的事吧”

    李淳风一步一步的将和尚引入局中,两人对谈之时,李淳风也‘无意间’提起玄世璟。

    玄世璟与这方士才见过不久,而两人之间的相见也并不是很愉快,这方士心里对玄世璟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在他眼里,玄世璟不属于需要巴结的那一类人当中,相反,玄世璟的存在,反而会让他陷入困局。

    李淳风与这方士提起玄世璟,也提起了玄世璟的‘不同寻常’之处,以及从道家方面说起玄世璟不同于常人,有意无意的,将玄世璟‘神’化或‘妖魔化’就像当初袁天罡对李二陛下说玄世璟那样,对这方士说。

    “大师说之前见过玄公,似乎玄公对大师的印象,不是很好啊。”李淳风说道。

    那方士点了点头:“是啊,不过玄公也只是执意贫僧所说的话的真假罢了。”
1...300301302303304...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