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哪有这么容易啊!
可道理的确这样又没错,副省级市长不可能手把手教企业怎么生产、怎么销售、怎么打开市场。
这期间詹印很安分,一方面筹建省大数据中心各种事情让他头都大了,如之前他看到苏若彤心里哀叹的,手底下没有精明能干、主动替领导分忧解难的干部。
詹印从外省调过来的几位包括陈其迈、王尤伯等,绝对无愧于“忠诚”二字,但此时此刻要的不单单是执行力,不是领导言出必践,错的也无条件执行,而要自己琢磨问题解决问题,甚至象苏若彤那样拓展出“爱情林”的创意。
这样的干部,詹印提着灯笼也找不到。
问题在于大数据是门新课题,连始终没间断订阅国外财经期刊的方晟都不敢不懂装懂,市领导——可以武断说一句,整个百铁四套班子领导没人说得清怎么回事。
朝明那边很给老领导面子,朝明大数据中心专门派了个技术团队进驻百铁。但詹印并不十分信任他们,很简单,之前的坑就是这帮人挖的,一定要避免两次摔到同一坑里的悲剧。
就算外行闭着眼也能猜到一些套路:服务器开口就是120万还不包安装;一套网络设备80万据说要提前2个月预订;国外那些软件应用平台、数据库更是没谱,发来的传真一连串数字后面尽是零,还是美元,看得詹印头晕晕的。
百铁这边想还价,朝明技术团队帮着说话,什么型号不同、配置升级、大数据专用等等,你听得不对劲也没法反驳,搞技术就是这样,懂行的蒙不懂行的。
“詹书计,原先测算还是太乐观,现在看来四个亿打不住啊。”杨花回报道。
“估计多少?”
“十……十个亿。”
詹印半晌没说话,心里深深后悔不该未经缜密调研轻率上这个倒霉的大数据中心,属于典型“拍脑袋”工程啊。
朝明挖坑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习惯于务虚工作,做不到方晟那样凡事啃数据的踏实作风。
不过后悔归后悔,嘴上不会承认,詹印严肃地说:
“作为前沿科技,大数据是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不能因为不懂而产生畏惧心理。现在偶尔上点当、吃点亏都不要紧,权当交学费。我们党、我们的事业走过的弯路、交过的学费还少吗?照样挺过来并行走在金光大道上!把省大数据中心建起来了,我们得到的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大家大胆干,我始终是大家的坚强后盾,天塌下来我担着!”
还别说,这席话让筹建人员精神一振,心里踏实多了,觉得得到领导理解后面敢于放手去做。
杨花看在眼里不由得感叹从来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种话事先没有准备就这样意志坚强、态度坚决、掷地有声地说出来,若无多年思想正治工作基本功是做不到的。
另一方面,从詹印到方晟以及所有市领导都诚惶诚恐地等待力度更大的第二波压降产能任务的到来。
从时间点上看,预计就在八月份顶多九月上旬;从京都放出的风声来看,受去年黄树闹出那么多动静影响,指标会有所缓和但起码与去年持平,因为京都高层下的决心是三年降到一半以下!
对黄树,对百铁的影响有多大?
还以唐峰为例。
去年有上半年业绩垫着全年报表还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利润大几十亿。今年起受四大因素影响逐渐现了原形:
铁矿采掘矿井全面关停,几千名矿工下岗;
中下游产业包括机械、钢铁等遭受重创,或合并或裁减或提高成本从外面拉原料,只能保持微盈不亏局面;
金融业务如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大幅收缩经营;
与地方正府硬脱钩使得三产行业全线崩溃,七月份起集团不得不考虑部分公司私有化、股份化,逐步分离出去。
上半年唐峰大报表显示净利润为-12亿。
当然也提前做了提留、借亏损向管理部门要政策要补贴的成分,但自打唐峰成立起第一次出现半年报亏损,还是引起省高层震惊并立即向京都报告。
陈则喜把前两个因素总结为国家宏观调控,而后两个因素归咎为地方正府打压,对此詹印和方晟专程到省里做了说明。
第二波糟糕到什么程度,百铁***内部有个评估,预计唐峰和铜岭两大黄树重量级国企要受到重创。
詹印等人的评估,陈则喜等集团高管也心知肚明,上半年预亏12亿实质已把下半年困难考虑进去了。
七月下旬,鱼小婷结束了野外训练正式在市府大院亮相。
经过几十天昼伏夜出不间断监视,鱼小婷总觉得有人在暗处盯梢,但始终没捕捉到痕迹,加之她判断盯梢者没有杀意,也就暂时放下心来,交待小吴老吴加强警戒。
对于鱼小婷的回归,市府大院里隐隐约约流言她之前躲起来生孩子去了,孩子父亲是谁自然尽在不言中。
不过很多人看到她身材依然婀娜苗条,皮肤依然细腻晶莹,宛如少女般的*,疑心又打消掉许多。
八月上旬,白翎的事终于有了说法。
战略情报局出具一份不疼不痒的报告,对白翎“请假超期”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随即在战略委员会领导协调下,白翎调任军部训练管理部下辖的训练监察局正委!
是不是很巧?接替的正是樊伟之前的位子。
世上哪有巧合的事!
樊伟是去年12月份调离训练监察局就任东北大警备区参谋长,当时鱼小婷已经失去联系一段时间,白翎急得寝食难安,开始准备亲自出马。
副部级领导特别是情报机关主要领导冒险潜入海外擅自组织行动,对于后果白翎与白杰冲做了详细分析,结论是不做比做后果更糟,不如拚死一搏!
白家子弟只有站着死,不能躺着生。
在白翎完成任务并安然归来的前提下,当时白杰冲制定上、中、下三策:上策留在战略情报局,但可能性不大;中策就是到训练监察局任正委;至于下策则先到大警备区避过风头。
所以樊伟调离后,白杰冲动用其影响力始终把那个位置留着,就是未雨绸缪。
经过白老爷子亲自出面——战略委囊括党政军三方领导,也只有白老爷子的面子才做得通工作,最后几经协商达成对白家来说既不算好,也不算差的中策结果。
官场先锋 第1455章 下达任务
好,白翎没有因此受到任何责罚,只相等于换了个单位,且白家从白老爷子到白杰冲都乐见这个结果,毕竟战略情报局是体制内机关,而训练局则意味着白翎回归军界,意义大不相同。
但郁闷之处在于,训练监察局正委属于大校实职,当初樊伟以少将军衔过去都觉得委屈。白翎却是副部级身份,担任训练管理部正委还差不多!
白杰冲安慰说军部机关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军改后僧多粥少,几乎所有岗位都是高配,先占个座再说。还有就是,白翎的软肋是中途脱节目前没有军衔,文职人员在军界非常吃亏,必须等军部高层会议讨论评衔和授衔事宜。
类似白翎的情况非常罕见。通常都是军界转文职干部,待遇不变职务下浮半级或一级;文职干部转到军界怎么定衔,用白杰冲的话讲需要“专案专提”,“一事一议”,要费一番周折。
方晟也安慰她,毕竟那么多军功搁着,谁也没法抹杀你对国家安全事业作出的贡献。再说了,要论贡献你平心而论跟鱼小婷比怎么样?她才中校呢。
白翎怒道就你幸灾乐祸,躲在百铁笑话我!
方晟笑道我这周过去用身体安慰行不行?保证全力以赴!
白翎叹道不行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明天带兵去边疆拉练半个月,又要睡帐篷啰。
八月的最后一天,詹印、方晟同时接到省里紧急会议的通知!
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回没叫姚胜平,因为一年时间下来了龙泽等市新上任的书计市长应该都掌握具体情况,没必要拉上常务副市长一块去。
去龙泽途中,詹印却跟方晟谈起省大数据中心建设用地问题——压隆产能是所有领导干部的烦恼事儿,主要压力在方晟,詹印只管做好全面统筹、组织和监督即可,省大数据中心则是自己惹的麻烦自己解决。
原计划是把省大数据中心放到铁隆山盆地东侧,紧挨着温泉山庄,但朝明技术团队实地考察后认为环山工业带布局的水泥厂等高耗能工厂,在电压、噪音、灰尘等方面都有可能对精密程度高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产生致命影响。
詹印建议移至铁隆山东麓即吉林主持的封山育林入口附近,朝明技术团队还是觉得不行,因为下面有地下河,湿气也是精密仪器设备的大敌。
建到南梵山、西灵山又太远,专线横穿百铁市区,线路的安全和供电稳定性是隐患。朝明技术团队说大数据中心最要避免的就是断电引起的宕机,将对设备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詹印摇头苦笑,“剩下只有一个地方了……”
“哪儿?”方晟故意装傻。
“北屏盆地。”
车里安静下来,只有汽车空调微不可闻的“咝咝”声。
车子开出五六公里,方晟缓缓道:
“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四大皆空,平地建个大数据中心……老实说无法想象。”
詹印道:“电从骑牛峰水电站拖专线;水在骑牛潭附近建个净化站;网络对这班技术人员不是问题;天然气等其它基础设施缓一缓没关系,边建边等嘛。唯一要解决的是必须尽快打通羊角峰东侧通道!”
方晟早料到这一点。
刚才沉默那么久,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眼下北屏盆地处于原始生态状况,比乱石岗还荒芜,比石林地还险峻。之所以修建西侧通道,是考虑西半面地势地貌相对平整些,便于开发,但大数据中心出于资源配置考虑偏偏要放到北屏盆地东首。
如果从西侧通道修路到东侧大数据中心地点,目前来说无论费用因素还是时间因素都不如直接打通东侧通道。
关键在于,不管修哪条路,怎么修,谁来出这笔钱?
詹印深知西侧通道投资背后有劳诺德仁家族的影子——这在黄树以及高层都不是秘密,波契特伏财务集团做项目也是大大方方的,不遮不掩。在台面上,就是劳诺德仁家族看好方晟的仕途前景,通过投资方式增进彼此感情而已,远比欧美直接汇款到基金会含蓄多了。
问题是如果说西侧通道在不远的将来存在盈利预期的话,单单为大数据中心打通东侧通道注定是桩无法收回投资的项目!
因为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出于安全以及种种因素考虑,不会在附近发展商业、服务业等;西侧通道却有新市府大楼带动区域繁荣的预期。
工程费用纳入省大数据中心筹建费用?不可能。
从“百铁百万人才引进计划”预算四五千万,到新建大数据中心几个亿,已经引起发改委、财政等正府部门不满,其他***常委、市领导也颇有微辞,觉得詹印在压降产能和经济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下,把钱花到不痛不痒、与国计民生无直接关系的大数据,有点匪夷所思。
“姓詹的脑门是不是被驴踢了?”
社会上质疑声一片。
这些非议和责难,詹印透过秘书、司机和心腹干将都听说了,这种情况下怎敢在预算上加码,把代价巨大的山地修路费用纳入进去?
反复惦量,方晟也觉得为难,但詹印既然说出口必定有所期待——毕竟两人坐同一条船,何况方晟的原则是不拿工作刁难对方,只要真心实意为了地方发展。
“东侧施工难度比较大,通道也比西侧略长,出于经济和日后发展考虑投资方选择打通西侧,”方晟解释道,继而道,“大数据中心放到北屏盆地东首……需要组织人手到现场考察,如果必须这么设置再想办法吧,或许也是发展北屏盆地的一个契机。”
詹印颌首道:“对,总有一些意料之外的规划冒出来,把握好了机会大于风险。”
车子进城后堵了半个小时,两人匆匆来到会展中心险些迟到,刚坐下,陶之亮等省领导们鱼贯而入,与往常不同的是于道明也列席会议,坐在尚昭的位置上。
会议一反常态由陶之亮主持,一脸沉重地先给参会人员打了预防针,说昨天在京都开会领到的任务要比预想的更……压力更大!
而且今年京都对各地完成压降产能的要求更高——等于暗示京都高层对去年各地特别是黄树出现的种种状况很不满意!
陶之亮又说刘首长、童钧等大领导都出席会议,强调指出能否顺利完成京都下达的压降任务,确保做到社会稳定、矿区稳定、矿工稳定,不发生或少发生群体事件更不能有暴力事件,就看各地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经济工作抓得再好,城市建设搞得再漂亮,如果不能配合京都宏观调控政策,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就不会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组织部门的信任!
这席话讲得参会人员心里透亮:压降产能工作是一票否决啊!
做足铺垫,陶之亮才让翟友明宣布压降产能各市分解任务。
一个个数字记下来,方晟心里有了大致评估。龙泽、大肃、百铁还是压降产能的主力军,三个市承担了全省百分之八十的任务,不能不说有省领导倾向性态度因素,但龙泽等三市确实存在矿区规模大、产业高度集中的现实情况,与其遍地开花还不如直接砍大矿区,反而便于做工作。
至今年年底,全省压缩、淘汰铜矿石产能100万吨,百铁市分解指标为51万吨,承担任务过半;
全省压缩、淘汰铁矿石产能580万吨,百铁市分解指标为190万吨,如翟友明去年所说“世上也没有绝对平衡……这次吃了亏下次就占些便宜”,百铁去年咬紧牙关啃下了唐峰矿区的硬骨头,如期压降410万吨,今年日子好过多了。
此外镁矿石、锡矿石等任务都还好,与百铁市***预计的指标数相差不大。
最麻烦的是此次翟友明点名要求撤并的十大矿区名单里铜岭赫然上榜,从理论分析势在必行,铜岭矿区年产量达45万吨,与去年唐峰矿区相似只要顺利砍掉就意味着全市压降铜矿石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剩下6万吨根本不算问题。
然而……
方晟微微朝正在紧张记录的詹印瞟,正好詹印也侧头瞥他,两人眼神交集,都看出彼此眼中的忧虑。
翟友明——已完全没了去年开会时的意气风生,感觉自从*省.长失利后精气神衰减大半,干巴巴念完分解任务简短做了几项说明就结束。
陶之亮又接过话碴,表情严肃地说起另一桩令参会人员意外的工作:国企改制!
陶之亮说本来去年就应该着手国企改制工作,突然其来的压降产能打乱了相关部署,省里考虑到国企干部员工情绪和心理承受因素暂时缓了缓。从京都透露的讯息来看,压降产能——其实去年已小范围吹过风,今后五至十年乃至更多时间里压缩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将成为常规性工作,每年都要压降,每年都有指标,所以国企改制不能再拖,必须从今年开始全面有序地展开!
另一方面随着压降产能工作的推进,国企下岗人员越来越多,随着中下游产业链遭受打击效益越来越差,包袱也越来越重。国企不能靠国家养那么多冗余人员,必须逐步推向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搞股份制,通过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养活自己。
官场先锋 第1456章 铜岭集团
谈到改制方式,陶之亮认为思想要开放,思路要灵活,措施要得力,方案要具体。省市县三级要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切实把国企改制工作落到实处。陶之亮继而说国企改制过程中,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等什么形式都可以试,正府都能接受,当然主流还是通过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稳定,留住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是兄弟省份国企改制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当然了,当前全省工作重心还是压降产能,各市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陶之亮道,“之所以今天把国企改制工作提出来,是请各位在深入矿区进行压降产能相关工作时,要多思考多探讨,把两项工作结合起统筹规划、超前设计,争取掌握主动权,年内配合省里着手国企改制的启动。”
其他省领导都没有发言,散会前陶之亮礼节性请于道明作指示,于道明微笑婉拒——他不想过问压降产能的事。
照例没有安排市领导表态,也没哪个市领导敢把大话说在前面,会议一结束方晟等市领导们便直接往回赶。
到了门口,詹印和方晟被叫住,随即带到隔壁小会议室,过了会儿申委副书计兼正法委书计姜忠、省纪委书计付叶两位常委进来。
“两位请坐,”姜忠随和地说,四人相对坐下后续道,“总体来看今年百铁在压降产能方面的压力不算太大,主要因为去年提前压了担子,把最难啃的铁矿石问题解决了,为这事儿则喜三天两头到省里跑,哈哈哈。”
詹印道:“今年主攻目标是铜矿石,论规模铜岭矿区不比唐峰矿区小,在铜岭县经济影响、产业比重还超过唐峰,粗估单铜岭矿区下岗矿工将达8000人,而县城无论如何没法消化,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呀。”
姜忠道:“对的,今年百铁的硬骨头变成铜岭矿区,某种程度讲比唐峰还硬。省里制订压降产能总体方案时考虑到这一点,以及铜岭当前状况的特殊性,因此委托付叶同志和我跟二位谈谈。”
“日前省里与振兴领导小组做过沟通,訾乐天同志带队的铜岭调研组最迟明天回来,”付叶接着说,“不管主客观因素吧,调研组在铜岭调研期间的确给县***特别是戴计田同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难免的,一群纪委系统的同志成天在县里跑东跑西,没法不让人民群众产生联想。今天在这里我很公正说一句,作为厅级领导干部戴计田同志在个人品行方面做得不够好,存在着明显的瑕疵,但还是那句老话就是没有过硬证据证明他有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二位觉得呢?”
詹印略一迟缓没吱声,方晟道:
“不调查没有发言权,百铁***市正府拥护申委、省纪委的指示精神。”
姜忠和付叶何等精明,听出方晟话里的意思:并非指百铁方面“不调查没有发言权”,而是暗指你省纪委还没深入调查,凭什么做出戴计田没问题的结论?
假装没听懂,付叶顺着方晟话面的意思说下去:“申委作出不调查戴计田同志的决定是慎重的,是基于材料审核和现场调查后形成的共识,我们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这一决定,避免戴计田同志有过重的思想包袱。”
“戴计田同志是土生土长的铜岭干部,在基层几十年跌打滚爬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感情,对铜岭方方面面情况也了如指掌,”姜忠道,“此次压降产能铜岭矿区是重头戏,要把这出戏唱好必须戴计田同志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才能确保顺利撤并铜岭矿区并维护好社会稳定和谐的局面。”
付叶道:“省里理解百铁***对问题干部零容忍的决心,因此……等压降产能工作告一段落后会考虑调整戴计田同志的职务,但在此之前,***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暖他的心,鼓励并促进他做好铜岭矿区的撤并工作。”
“比如上次二位同时坐镇唐峰矿区,这回也可以亲临铜岭矿区指挥,体现***对戴计田同志的支持嘛,只是建议,具体还看百铁整个面上的情况。”付叶笑道。
谁能拒绝申委常委的建议啊,何况人家说得不对,你俩同时去唐峰,当然也应该同时去铜岭,都是压降产能重中之重的攻坚战嘛。
体制内领导干部的水平就在这里,明明暗含玄机,摆在台面上的道理却天衣无缝让你挑不出任何毛病。
詹印当即表态:“姜书计、付书计的指示很重要,***当然要把指挥部设在战斗最激烈的主战场!我和方晟同志今晚就赶到铜岭,与计田同志并肩作战,决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姜忠和付叶满意地点点头。
出了门詹印脸色阴下来,上车后问道:“领导小组也拿这事儿没辙?”
“估计如付叶书计所说,领导小组不想影响压降产能中心工作,这可是京都下达的硬任务,容不得半点闪失。”方晟道。
“如果出色完成铜岭矿区撤并任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恐怕更不会拿他怎样吧。”
方晟苦笑:“怎么可能不‘出色完成’?无非财政多受点累呗,指标肯定要压到红线以下,那是他的功劳么?全市一盘棋的大决战!”
“见鬼!”
詹印半眯着眼睛足足想了五六分钟,道,“今晚开完会咱俩一起过去——省领导做了指示场面上总得应付一下……后天起我到别处巡视,辛苦你多捱两三天再走,当然没必要等到所有工作结束,有个七八成数就可以了。”
开头由两位主要领导共同坐镇指挥,然后***书计去各矿区视察,这也合理。上次方晟从头到尾盯在唐峰矿区,是因为敲定方案后随即发生透水事故,再后来救援人员下井被困,一连串意外让方晟分身乏术。
正常情况下主要领导应该每个矿区都跑一遍以示关心,在省领导面前也有合理解释。
“有去年仓促上阵的经验,今年各方面安排会从容些,没必要都冲到第一线,”方晟道,“那个……卫康去不去?”
他想把姚胜平留在正府那边看守处理紧急事务——眼下百铁到处施工,很多事需要临时协调沟通、拍板决策,不能象去年所有常委都沉到下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