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两个诘问让方晟目瞪口呆,细想也是,就算这会儿落到境外间谍手里严刑拷打,恐怕也没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吧。
他更担心东吴处于突前位置的樊红雨,自从大军进驻之后润泽领导班子好几天没睡好,她恐怕要加个“更”字,因为人马规模更大、后勤保障压力如山,神经都处于紧绷状态。
可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约会,黑暗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樊红雨,她掌握的“料”远比方晟多得去了。
电话、短信等联系方式肯定处于不间隔监控中,唉,恐怕樊红雨都没想到出于靠近方晟的隐秘心思调到洛营,却肩负跨世纪的民族重任!
当今社会网络通讯高度发达,哪有绝对的秘密,影影卓卓的风声很快传遍世界各地,春节前后潜入东吴等沿海省份的各国间谍也透过不同渠道掌握到一个事实:
这回下大决心了!
不同于以往光打嘴炮却没有实际行动,这回舆论方面多箭齐发,实质性准备也一刻未停:
主力舰队通过几个月接连不断的演习已逐步集结到海岛四面八方,特别两艘最新航母绕到其东侧海域,正是海岛最薄弱的防区——前几十年都属于太平洋舰队耀武扬威的区域,不知何时已悄悄退到关岛附近。
多款新式战斗机不时出现在朝明、碧海、临海、双江等海域,资深军事迷通过惊鸿一现的图片敏感地发现每次都带弹飞行,而且每次飞行都形成战斗机群,与平时训练迥然不同。
几十个沿海小岛同时在搞抢滩登陆演习,小道消息说几大警备区海军陆战队都调遣过来了,水陆两栖坦克、水陆两栖飞机、战斗直升飞机等在浩瀚海域展开眼花瞭乱的战术训练。
多方如临大敌,最惶惶不安如末日来临的自然是海岛掌权的那班人,那个正党,铆足了劲四处求救,透过各种渠道放风“如果攻岛中方将遭受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等等;欧洲议会、欧洲各国正要要求中方克制,警告此举要毁掉东亚地区和平;跳得最高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已转入一级战备,另外还有两个航母舰队正高速驶来,扬言“不惜一战”。
台面上摆足姿态,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幕后穿梭往来的外交斡旋,密不透光的较量、协商、摊牌与谈判。
焦点很简单:打,你会失去什么?
不打,你能得到什么?
或者,你想得到什么?
或者,我将为你做什么?
谈判与实力永远是天平的两端。
官场先锋 第1307章 大局已定
争执不下之际,中方高空侦察机已深入到海岛内腹,以岛军能力是可以打下来的,但不敢打;网络战则提前开打,多次出现全岛断网等不吉利的现象;海岛物价飞涨,出现自上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移民潮,房价则一落千丈——倘若传闻中“焦土战略”真成为现实,房子还不如砖头值钱;逃兵每天都有,甚至高衔职也有连夜潜逃,岛军悲观到极点,成天在探讨开战后能坚持十个小时,还是十五个小时的问题。
可以说还没动一枪一弹,海岛已溃不成军。
短短两周里,先后十多位欧美重量级人士宣布访华,表面都宣称正常正治经济交流或国事访问,其实都知道来劝架的。
润泽虽然不在前沿阵地,但空中飞机飞来飞去,直升飞机低空轰鸣着盘旋,还有动辄浩浩荡荡的军车,要说心理上一点影响没有是不现实的。
本来计划投资的纷纷打了退堂鼓,已经在建或计划投建的犹豫不决,很多外企甚至央企、国企都打算部分撤离;私企速度更快,一个月内关停掉上百家门店。
资本就这么现实,从来不讲情怀。
不单润泽,沿海省份大中城市都遭遇到类似现象。方晟、郑南通等市领导忧心如焚,紧急会商后组成若干工作组分赴企业做工作,稳定人心,力保不出现大规模的撤资潮。
唯有身处巨涛狂澜之中,就象白翎交换人质时遭遇海啸,方觉得个人之渺小,而坚守的理念和执著又是多么脆弱,在现实困境中被绞得粉碎、细碎直至化为无形。
一天跑了十四家企业,晚上到润庄县城时方晟觉得双腿灌了铅似的,几乎挪不动脚步。
县委书计建议到附近泡个脚顺便按按,方晟抬手说想都别想,传出去要出人命的,我还不如自己给自己按。
正说着娄伯林带着另一个组也身心俱疲地回来,一屁股陷到沙发里,哀叹道我这个老腰啊恐怕撑不住了。
草草吃了东西——县委书计把酒都拿出来了,方晟坚决让他拿走,两个组成员就着几小碟凉菜有的吃稀饭,有的吃面条,十分钟不到就结束了。
娄伯林揉着腰准备赶紧回房休息,在走廊里被方晟叫住:
“伯林,到后院散散步顺便聊聊?”
都散一天步了,还散步!但娄伯林知道方晟肯定有要紧事,当下笑道:
“好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岁。”
庭院深深,假山池塘轻水曼流,亭影竹林幢幢,草间虫声此起彼伏。两人并肩踱到鹅卵石铺就的花径地中间,四下无人,方晟微笑道:
“这阵子很辛苦,等过了风头班子成员要轮流休假,千万不能累坏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方书计冲锋在前,大伙儿不干也得干。”
娄伯林说的真心话,几天来方晟带的组跑企业的数量、质量都居于前列,连向来眼高于顶谁也不服的郑南通也私下说“方书计真是铁打的”。
“坐在办公室看统计报表督促进度,那样的领导谁不能做?”方晟笑着说了一句,转而道,“好久没这样单独聊天了,大家都挺忙的。”
娄伯林何等聪明,立即垫了一句:“其实我本该向方书计多回报多请示,陈皎省.长也经常叮嘱要跟方书计多交流,但您实在太忙,有时不忍心打扰。”
有这句垫场,方晟顺势道:
“陈皎省.长也隔三岔五和我喝茶什么的,有这层关系,有些话呢我也就不拐弯了……”
“方书计多指点。”娄伯林心中一凛。
“相公叫娄……”
“娄成坤,不成器的孩子,当初叫他考公务员非不肯,一心要做生意,气死我了!”
“成坤生意做得不小啊,说明很有商业头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公务员未必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方晟道,“不过摊子铺大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管理也是门学问呢。”
“是的,感谢方书计一直以来对成坤的照顾。”
“虽说伯林分寸把握得好从不介入平翰集团经营,成坤也没打着你的幌子招摇撞骗,但有些事雁过留痕,难免被外界抓住不放继而把火越烧越大,金燕九千万贷款就是一例,幸好成坤处理果断及时才堵住人家的嘴,但全套档案还留着,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武器啊,伯林。”
娄伯林气愤地说:“个别人唯恐天下不乱,真是用心险恶!”
方晟缓缓道:“这就是我想提醒伯林的,用心险恶者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娄伯林一呆,聪明如他者居然没听懂方晟的意思。
方晟看着深遂黑暗的夜空,隔了半晌道:“老段他们也有实体,做得相对隐蔽些。一来法人代表不是直系亲属,二来生意比较分散,小打小闹,零零碎碎而已,我了解过,纪委那边几乎没有他们的举报信。”
“上阵父子兵,我就亏在这里!”娄伯林苦笑着摇头,“坦白说吧论规模成坤做得不比他们大,几年前为了方便资金调动和财务扎口,把几家经营范围不同的公司合并成平翰集团,唉,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所有人都认为成坤在做大生意,实际上,唉……”
“地位越高越要经得起查,每次都有破绽然后赶紧弥补未免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方晟又将话题圈回来,“否则这次压住了,下次、再下次呢?平翰集团是个大包袱啊,伯林。”
娄伯林已隐隐捕捉到方晟这席谈话的意思,应道:“经历几次挫折,我已心灰意冷,争取在方书计领导下多为润泽做点实事然后光荣二线;至于成坤手里的生意我琢磨着进行拆分,同时对之前的账回头看,逐项清理,绝对不留烂尾,不留隐患,花再大代价也要做好善后工作!”
“还要注意团结同志,学习老段他们踏实稳重的作风。一年来润泽已经打下高速发展的基石,只要高架畅通、地铁开动社会成本大幅下降,加速全市商圈良性循环,配合海边滩涂开发,整体框架已经搭成,接下来班子凝成一股绳稳扎稳打,锐意进取,相信润泽一定有美好的明天!”
娄伯林听得似懂非懂,迷惘地眨眨眼,道:“是啊是啊,主要还是方书计英明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
“不,只要保持正策的连贯性谁当市.委书计都一样,”说到这里方晟拍拍他的肩,“很累了吧,早点回去休息吧。”
回到房间,虽然累到不行,娄伯林哪睡得着啊!
他必须弄清楚今晚方晟谈话的真正用意,不然会造成今后工作方向性错误!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方晟绝非为压住卢克松将润泽银行核销金燕九千万贷款上报省纪委的事示好,那是跟陈皎的交情,作为市.委书计无须给常务副市长面子。
其次方晟也不会建议对平翰集团有所动作,消除不良影响,那是娄伯林该考虑的问题。一事一议,方晟帮了这次,不代表还会帮下次,更不代表值得为平翰集团前景发愁。
那么,这番郑重其事的谈话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含意呢?
娄伯林细细将每句话都回顾并咀嚼了一遍,终于发现两个异乎寻常的信号:
一是方晟提了两次“老段”,这在厅官之间谈话语境里很少见,如同父母批评孩子,可以说哪儿哪儿不对,但不能说别人家孩子好,这样既伤自尊也容易逆反。
二是方晟反复提到“稳”,说段勤“踏实稳重”,又说“稳扎稳打”,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嘴里的“稳”,是不是针对郑南通的“急”?
特意把“老段”抬出来又是几个意思?
喃喃有辞好半天,陡地想起方晟最后那句“只要保持正策的连贯性谁当市.委书计都一样”,心头“格登”一声,全身冰凉。
融会贯通之下,他彻底弄清了方晟谈话的真正意图!
满脸苦涩地看着窗外,娄伯林怅然若失。
原以为猜到答案后能安心入睡,谁知答案揭晓后更睡不着了!
一轮说服企业稳定大局的活动搞下来,市.委市正府领导们累得人仰马翻,然而方晟所说的轮休根本不现实,因为三季度序时推进工作一项不能落后,该做的规划,该部署的会议,该督促的事项都得踏踏实实去落实,松懈不得。
关键时候,段勤主持的润松区区长查出重病,没说具体情况便请病假到碧海第一医院。
“听说是中晚期癌症,马上要动手术,昨晚我赶到碧海看望过了,安慰他身体健康最重要其它事可以放一放……估计是不可能恢复工作了,他已正式打报告向市里请辞,”段勤递上区长的请辞报告,“润松那摊事子怎么办呢?九项重点工程、十七项市政项目还有若干火烧眉睫的问题,一天都等不得啊,方书计!”
润松区是市.委常委高配,按不成文的惯例区长也是副厅,算炙手可热的热门岗位,消息传开后各方都开足马力紧锣密鼓发动冲刺,四面八方的电话、短信把除了方晟其他润泽市.委常委们轰得头昏脑胀。
润泽综合实力虽在临海排名第二,却不是副省级城市,所以正厅、副厅名额少得可怜:正厅仅限于市.委、市正府、人大、正协一把手,以及少数退二线正厅干部;副厅也屈指可数,每出现空额都抢得头破血流。
官场先锋 第1308章 海港督阵
还有个奥妙在于,非常委副厅领导如正府副市长需要省.委任命,而区长只须市.委常委会决定后向省.委推荐,通常情况下毫无悬念采纳地方意见。
当然也有强势省.委组织部主导推荐过程,市.委推荐沦为形式,但那种情况在方晟面前是不可能发生的,换而言之,有几次徐璃公然发难在先齐蔚冰也不敢为个副厅名额自找麻烦。
走组织程序,加上人大那边应有的程序,少说十天半个月多则悬空半年都很常见。
段勤等不起——其实是形势不等人,眼下润泽各区县正铆足劲快马加鞭,用方晟的话说你平铺直叙被会被人家甩下一大截了。
段勤希望方晟立即拍板代理区长,先把担子挑起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人选呢,是不是请老咸那边拿个名单?”方晟不露声色道。
“区长跟普通干部不同,要挑大梁实打实干活的,要求很高啊,”段勤道,“我不以常委身份,而是区委书计挑选搭班子的眼光来看,觉得有三位符合条件。”
“说说看哪三位?”
“一是发改老郑,去年才提副厅,经济方面没得说,省里乃至京都人脉资源不用说……”
没等他说完方晟连连摇头:“别打老郑的主意,润泽经济跨越式发展,我需要那道承重墙,而且老郑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下一位呢?”
一票否决。
段勤不慌不忙道:“市.委朱秘书长历任常务副县长、县长,抓经济一把好手,尤其擅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看好他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思路。”
“老朱……理论基本扎实,实践经验也有,就是……”方晟沉吟良久道,“你不觉得年龄偏大点吗?这个位子需要冲劲和拚劲。”
无疑又否决了。
“第三位说起来方书计也熟悉,现任市教育局长冯轶……”
方晟一下子明白段勤的良苦用心,说白了前面两位都是炮灰,专门给方晟行使否决权的,真正目的就为了衬托最后一位!
“冯轶……去年才调到教育局吧,一年任期不到就是说屁股还没坐热,又改行当区长是不是急了点?”
这回方晟没一口否决,而是委婉地表达了质疑——如果拿到常委会讨论,相信郑南通等常委也会这么问。
“把合适的干部用到最合适的岗位,”段勤道,“且不说冯轶在滩涂开发方面的成绩,就是如今润庄经济突飞猛进也是他打下的基础,综合权衡,个人认为冯轶能胜任区长一职。”
“教育那摊子也很重要啊……”方晟继续帮郑南通等人质疑。
“可以推荐正府办副秘书长林霄,他老师出身,担任过市一中高中部教导主任,非常熟悉教育系统情况……”顿了顿,段勤觉得还是把话挑明,“上次讨论教育局长人选,南通市长是属意林霄的。”
说到这里段勤的心思已一目了然:用林霄任市教育局长换取郑南通支持冯轶当润松区长。
整个过程好像没方晟什么事儿?
对,段勤就是看准方晟对冯轶颇为欣赏,体制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印象”这个东西很多时候能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冯轶是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背后则有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加持,这些信息方晟不可能不知道,在任用干部问题上,背景也是重要因素。
方晟并非活在真空的领导,纵使面对四面楚歌的省.委高层也不会拧着性子蛮干,凡是省里有背景一律不用,那不是睿智者所为。
正确的做法是:用好有背景、有后台的干部,让他们充分发挥人脉资源推动工作新上台阶。
方晟喝了两口茶,定神想了好一会儿终于说:“找南通和老咸沟通一下吧,没意见的话明天开个常委会把事情定下来。”
“好,我这就过去!”
段勤兴冲冲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方晟准备继续批阅文件,想想又搁下笔凝思片刻,起身慢慢踱到外间,何超正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看材料,嘴里念念有辞拿笔记下什么。
“小何啊,关于个人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考虑?”方晟微笑着问。
这个问题很突兀。
何超站起身愣了好一会儿道:“没……没想太多,就觉得跟着方书计工作挺好,学到很多东西,提高自己各方面素养。”
“不可能当一辈子秘书吧,总该有个方向。”
“方书计是不是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何超顿时想到突然更换易容方的事儿,讷讷问道。
方晟呵呵一笑,安慰道:“当然不是。过两天可能要开常委会,有任何想法不妨直接说,会尽可能给予安排和照顾。”
主子即将调离的小道消息,何超也有所耳闻,坦白讲怎会没想法?如方晟所说哪个愿意做一辈子秘书,这是份相当辛苦的工作,尤其跟在方晟身边简直没日没夜,如履薄冰,哪有外放做领导舒服?
前任秘书易容方调到市正策研究室任综合科科长,兼市滩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待遇也不错,如今工作环境舒坦,生活舒心,周末约上朋友到郊区钓鱼打球,虽说仕途无望也蛮惬意。
不过何超有更高更远的追求。
他的目标是居思危,而想达到那样的高度,短短几个月时间远远不够!
“方书计,”何超诚恳地说,“我刚才说的学习并非假话,而是发自内心!不管方书计怎么看我,反正我下定决心紧跟在您身边,您走到哪儿我跟到哪儿,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您做好服务工作。”
方晟还是微笑,眼神里多了几分暖意,拍拍他后背道:“坐吧,别紧张,随便聊聊而已。”
这是随便聊聊吗?很显然不是。
但对方晟而言,所问的问题如同钟组部谈话,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何超回答“愿意到基层锻炼”,方晟会尽自己所能为秘书安排个合适去处,不会比易容方好,也不会比易容方差,总之符合市.委书计秘书的身份。
何超这样的回答让方晟感觉不错,人是感情动物,没太大毛病又用得顺手,谁愿意动辄换秘书?
七月中旬,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窦晓龙接到钟组部通知到京都党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全封闭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暑期班。
按常规这是提拔重用的前兆,说明之前说此轮都是平级调动的传闻不实。
传闻与窦晓龙搭班子的沈直华却没接到学习通知,怎么回事?
对这些消息,方晟抱着极为审慎的态度:一方面很希望继续在润泽干下去,按前期铺垫和规划的思路有条不紊贯彻到位;另一方面并不拒绝迎接新挑战,只要如于云复和冉汉增所说的符合期望。
在哪儿都是工作,不是吗?
虽然闷了一肚子疑惑,却没法打听,京都党校校长是岳首长兼任,直接审定名单,谁上谁不上答案全在他肚子里,一班副校长均不知情。
不管它,做好自己的事!
时值南方台风肆虐,汛期来临,沿海各地都严阵以待,市.委领导班子又分成若干小组分头到第一线指挥防涝防汛工作。
润泽河道纵横阡陌,河网密布,加之方晟上任后整治河道、修葺河堤,一般来说不用担心被淹,主要预防城市排水系统导致市区内涝,以及地势低洼区的建筑、庄稼、活动人群安全问题。
那些还不算大事,最麻烦的是在外捕捞的渔船。如今通讯发达,每条船都有gps定位,网络等一应俱全,有些船老大明知台风即将来临却舍不得返港,抱着侥幸心理准备“扛一扛”。
有经验的船老大都清楚,台风掠过会掀起藏在大海深处的鱼群,往往一网撒下去拖都拖不动,半天抵得上平时出海晃悠大半个月。
机会稍纵即逝,需要冒一定的风险。没办法,经过几十年过度捕捞近海鱼群难觅,渔船越走越远很多时候明知越境还是硬着头皮冲,人家那边海里有内容啊。日韩稍稍强硬些有时连船带人抓回去,菲越等东南亚小国大喇叭喊个不停,但慑于附近有中方舰艇也不敢采取实质性行动。负面影响是这些渔民胆越试越大,以至于跟人家的渔船发生争斗,继而引起外交纠纷。
润泽沿海几个小港口每年都有因为台风过境引起翻船、失踪、人员伤亡事件,方晟到任后拿出以前在三滩镇与朱正阳商议的老办法:
一是海事、渔政承包海域,台风前勒令所有渔船入港,有一艘不回,在外巡逻的海事船渔政船就不准回来。
因为涉及到网络服务、捕捞证等,海事和渔政一旦放出狠话,在外游弋的渔船不敢不从。贪图一时的便宜,以后捕捞活计干不成那就亏大了。
另一个风险是船老大们都紧紧盯着台风后短暂的鱼讯,约莫台风刮到别处去了,不等天气收晴迫不及待出港。但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台风冷不丁杀个回马枪,有时前面一波刚走,后面一波接踵而至,又会发生惨祸。
而无数残酷的案例表明,死在回马枪下的渔民更多。
方晟采取的第二个措施是港口管理部门和附近镇村负责紧盯渔船动态,台风期间有一艘渔船擅自出港,就处理一名干部;因擅自出港导致一条人命就撤掉主要领导职务,两条以上人命端掉整个领导班子。
在方晟手底下当官不易啊。
官场先锋 第1309章 进校培训
方晟的理念是从来不为难老百姓,因为眼界、素质、知识、信息等不对称,理所当然对公务员、对干部要求更高。老百姓总是短视、执著于眼前利益且打自己的小算盘,家国天下,有家才有国,在老百姓眼里家的利益要高于国家利益。然而很多时候,为了全局、为了更长远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必须得说服老百姓放弃一些既得利益,甚至要作出不同程度的牺牲,那就需要干部做工作,把老百姓的思想说通,顺利实施国家层面战略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