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小贝仰头道:“老师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爸爸的意思吧?”
“小贝真聪明!”
方晟高兴地吻了吻小贝。
小宝则如同白翎有股虎气,在足球队是当仁不让的前锋,每每在场边看到儿子不知疲倦地发动一轮轮进攻,脑海里总浮现白翎徒手斗歹徒的英姿。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其实你没必要时刻冲在最前面,也要注意回抢中场、协助后防,现代足球的精髓是全攻全守,每个队员都得具备出现在球场任意位置的能力。”中场休息时方晟递上毛巾、矿泉水叮嘱道。
小宝不服气地歪着头道:“我在突前位置至少能牵制两名队员,不就削弱他们的进攻力量吗?”
跟白翎的神态尤如一个模子出来的!
方晟又好气又好笑,拍拍他的脑袋道:“凭什么认定两个人看你,要是我只派一个人就够了。”
小宝傲然道:“在球场上一对一,谁都别想拦我!”
“不准轻视对手!”方晟故意沉下脸说。
臻臻也在场上踢球。
从开始方晟就注意到了,臻臻也看到了他,对这位与妈妈态度非常亲昵的“叔叔”,臻臻有天然的好感。
热身时经过身侧,方晟冲臻臻微笑着挥手致意,臻臻也冲他摆摆手,但之后没再有更多交流。
臻臻知道这位“叔叔”还是小宝的爸爸,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在人情世故方面普遍早熟,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很凑巧,臻臻分在另一个队与小宝对垒厮杀。
臻臻的性格象极了樊红雨,绵里有针,刚柔相济,镇守中场能攻能守,成为一道很难逾越的屏障。
每当小宝带球突破,臻臻紧密防守,方晟的心就不由自主揪起来:一对一较量的结果不是臻臻被撞倒,就是小宝被连人带球铲倒!
幸好男孩子总是大大咧咧的,无论谁倒下,另一个总是及时把他拉起来,两人友好地拍拍后背就没事了。
如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两人也狭路相逢,会不会如此友善?
再想想如果小贝也在场上踢球会是什么状况……噢,真的想多了,小贝不喜欢包括足球在内的所有剧烈对抗项目。
训练结束后远远看到樊伟出现在球场另一端,陪着臻臻说说笑笑离开。樊伟无疑看到方晟了,两人心有默契地没有打招呼。
周日下午回轩城的飞机上,闭上眼就浮现小宝盘着球与臻臻对峙的场面,还有两个孩子相互纠缠里放倒对方的镜头,每次方晟的心都不由自主地颤抖。
他很清楚自己在害怕什么,跟足球完全没关系!
再加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小贝,不由得不佩服于老爷子总是高瞻远瞩,几年前就说过这个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还有三个孩子在海外,不然……不然算上铁旗杆巷里那位快组一支球队了!
在轩城机场与鱼小婷会合,刚出发就接到郑南通的电话,急切地问:
“方书计今晚回来吗?”
怎么问话呢!市长焉能盘问市.委书计的动向,也不知道问得委婉些!
方晟不悦地反问:“有事吗?”
郑南通声音突然低下来,道:“出了点事……我和咸翡、克松同志正等着向您回报!”
市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计要共同回报,不想可知润泽又出大事了!
“好,我大概……”方晟看了下手表,“晚上七点到我办公室碰一下吧,”通完电话叹了口气,方晟问,“才出去三天,润泽又掀了什么风浪?”
鱼小婷道:“好像不是小事儿,大院里很多干部都神秘兮兮地交头接耳,气氛诡谲,可能跟娄伯林有关……”
“啊!”
方晟怔住,隔了半晌喃喃道,“怎么会是他?”
“为什么不能是他?”鱼小婷诧异地问。
“娄伯林是一干领导干部里识时务、知进退、谨慎圆滑的类型,按说不会有把柄落给别人,何况郑南通、卢克松都是初来乍到……”
说到这里心念一动,暗想会不会段勤做的手脚?上次为常委会票决,暗示他有接任市.委书计的希望,没准段勤先谋后动,打算击倒最强劲的对手?
再想段勤和娄伯林都是老润泽,段勤知道娄伯林的底细,娄伯林何尝没有段勤的把柄,不管谁先发起进攻都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这一点老练如段勤怎会看不透?
“我连续两个晚上摸到娄家刺探过……”
“又多管闲事了,很危险的!”
鱼小婷若无其事:“闲着也是闲着,帮你多了解情况嘛。娄伯林情绪很差,整晚把娄成坤叫到书房里密谈,然后打电话,可惜书房位置设计很巧妙,没法靠近。”
“是这样啊——”
方晟若有所思。途中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疾风萧萧,此情此景方晟心里明白,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服务区吃晚饭,鱼小婷点了条小海鱼,连说太贵了太贵了,服务区真坑。方晟失笑道这么多年你还是喜欢吃海鱼啊。
鱼小婷不禁想起初到江业,主动上门让他请客吃了两顿奢华的海鲜,第一顿便睡到一块儿,第二顿合为一体!当下俏脸飞红,嗔怪地白了他一眼,道:
“两顿海鲜就得手,还是公款请客,真便宜你了!”
方晟暴汗,心虚地四下张望,悄声道:“大庭广众之下提什么公款……”
心想要谈自掏腰包恐怕只有跟徐璃喝的几次酒,还有陪姜姝在新加坡那家该死的印度餐厅,那个该死的酒……唉,不提了!
喝酒误事,喝醉酒更误事,谈起喝酒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官场先锋 第1291章 反客为主
回到车上,方晟说白翎正在调查温辉宜,听完之后鱼小婷淡定地表示中美两国doubleagent为数不少,颇有种各取所需的意思,两国关系融洽时左右逢源,一旦风云突变日子可就难过了,正如学术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这几年在美国被怀疑泄露情报,在中国被骂吃里扒外,两头受气。
象她这种单线联系的,万一上线出现意外怎么办?方晟问。
鱼小婷不假思索道凭档案号啊,每个doubleagent的档案号都是唯一且永久封存,只有上线和自己知道。
方晟想了想,说如果特殊情况下温辉宜把自己的档案号给了别人,是不是可以蒙混过关?
鱼小婷笑道怎么可能,档案里有她的详细资料,照片、身高、体重、血型、牙影等等,两下一对比就知道了。
因为组织上默许她的双重身份,就算泄露情报也不便追究吧?方晟问。
她只能向对方提供经过我方审核的情报,除此之外都违反纪律,doubleagent是很独特、很辛苦的,基本都没好下场。鱼小婷总结道。
车子驶入市府大院已是晚上七点一刻,方晟进了办公室没多久,郑南通、咸翡、卢克松等三人便陆续赶到。
方晟体谅地没叫何超过来,郑南通的秘书为几名领导泡好茶后退了出去。
“克松介绍一下情况吧。”郑南通道。
卢克松点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材料,道:“最初是一份实名举报信,主要揭发伯林同志利用市政规划权力,通过白手套提前低价购买荃青路29号地皮,如此左侧是高架桥出入口,右侧是地铁口,新建的商业小区价格疯涨,开盘不到半小时疯抢一空,转手就赚百分之十!本着实名举报必查必复的原则,上周五我派纪委同志摸了下情况,觉得平翰集团脱不了干系,因为您不在润泽,便第一时间向南通市长、咸翡部长做了通报——当时咸翡同志担任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相关情况比较熟悉,南通市长很重视,周六抽调人手复查荃青路29号地皮拍卖情况……”
咸翡也拿出厚厚的文件:“证实荃青路29号地皮拍卖后四个月,伯林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主持修订了新一稿城市高架规划方案,与前几稿相比变动很大,投资额、建设规模、线路等按新要求重新设计,而荃青路出入口是应伯林同志要求新增的,讨论时也有同志反对,但伯林同志坚持增加!这是当时的会议记录,请方书计过目……”
方晟接过会议记录但没看,信手放在一边。他知道这点证据过于单薄,根本不能说明问题,深水炸弹还在后面。
卢克松又从材料里抽了两页,道:“地铁项目建设正式实施前讨论整体规划时,伯林同志强烈要求荃青路增加出口,这也是有记录的;至于那块地皮开发商与平翰集团的关系,我们已查清压根就是娄成坤的白手套,买地皮的钱、开发房产甚至宣传费用都来自平翰集团!”
“我们还怀疑平翰集团与另外两块未开发地皮有关,其中一块位于高架桥出入口,一块位于地铁口旁边,有关调查仍在继续中。”咸翡补充道。
郑南通直到此时才铿锵有力地地说:“领导干部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辜负了省.委的信任,玷污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更对不起千千万万润泽老百姓!鉴于娄伯林重大渎职和营私舞弊行为,我建议继续搜集证据然后移交省纪委!”
方晟一直没表态,眉头紧锁不停地抽烟,浓密的烟雾罩在脸上看不清表情。
事情的性质当然很严重,但方晟考虑的不是这个。
眼前三位都有揪出娄伯林制造一桩震惊临海体制内的大案要案的需要:郑南通执掌润泽正府后,诸多方面受到娄伯林掣肘,处处受限有劲没处使;咸翡在副市长任上就觊觎常务的位置,但娄伯林霸着不让,无奈之下只得去了组织部。
有人说组.织部长地位比常务副市长高,在重商主义盛行的临海乃至润泽可不未必,而且常务是仕途进步不可缺的环节,从常务到市长再到市.委书计是当下最流行的递进方式,却很少有组.织部长直升市.委书计。
咸翡仕途就此受阻,心里恨透了娄伯林,这回很不容易抓到软肋宁可自己干不成也要出口恶气。
至于卢克松自然蓄势已久,要能掀翻常务、铲掉方晟的得力干将,那可是大功一桩!
站在方晟的角度讲,是否愿意借机拿掉娄伯林?
地皮问题,其实鱼小婷提前潜入润泽就隐约听到风声,这方面插手的可不止娄伯林,还涉及到段勤、鞠红翔等,还有说法调离润泽的王智勇也弄了块地。
不管拿到地皮自己做,还是帮新朋好友,方晟觉得都可以理解。水至清而无鱼,在润泽这样的环境里要做到两袖清风,出污泥而不染,真的很困难。
从工作能力和工作配合默契度来讲,方晟希望领导班子维持现状——换个对市长言听计从的常务,那岂不是天塌下来了?
然而方晟会不会力保娄伯林?要看三个因素:为什么保、怎么保、要面对什么压力!
想到这里方晟按掉烟头,又喝了口茶,稳当当道:
“几位反映的情况很重要,也非常令人震惊,如果属实必须严惩,不能有丝毫含糊!南通同志建议移交纪委,我双手赞成,这样吧,明天上午咸翡同志陪克松同志一起去轩城,向魏书计当面汇报……”
郑南通一怔,赶紧说:“那个……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在移交纪委前还得把证据做实,刚才我也是这个想法。”
“是啊是啊,目前来看还没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卢克松道。
方晟道:“就算这样省纪委也可以介入嘛,由上而下调查比较好,市纪委查市.委常委,不符合程序,也容易引起外界误会,弄不好问题没查清楚倒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得不偿失。”
这一来郑南通等人倒被动了,他们只想向方晟回报后正式组织调查,现有材料真的不具备移交省纪委的程度。
因为动娄伯林这种级别的干部要向省.委书计、省.长请示的,材料都不完整岂不自出洋相?
但方晟的话也对,“不符合程序”,哪怕市.委常委们除了娄伯林一致通过,也不可以擅自调查。
省管干部就是省管,性质不同。
见郑南通和卢克松都僵住,咸翡急中生智道:“有关伯林同志的问题当然要慎重,当前调查重点是平翰集团有无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低价捞取地皮,把那方面情况查真查实才能延伸到其它方面。”
“对,对,主要查平翰集团!”卢克松大大地松了口气。
方晟漫不经心道:“也要注意方法方式啊,人家先跑到临州,经过做工作再迁回润泽,如果拿着莫须有罪名打压人家,岂不是证明当初跑得有道理?”
卢克松道:“那是那是,我们会高度保密,坚决不泄露一丝风声!”
几个人散去后,方晟打开窗户透气顺便散掉满屋子烟味,然后独自坐到沙发一份份细看几年前的会议记录。
不知不觉看了两个多小时,方晟站起身舒展筋骨,这时手机响了,果然是陈皎打来的!
他估计娄伯林也在密切关注局势,这个电话必须等郑南通等人回报后才能打,打早了多费口舌。
“方老弟啊,刚从京都回来?”陈皎明知故问。
“傍晚就到了。”
“听说在君胜那边大开眼界?”
“哈哈哈别提了,依我看你这个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排场都比不上他。”
“你这是挑唆干部斗干部噢。”
见陈皎一味兜圈子,方晟暗自好笑,理解这事儿确实很难开口,遂主动问:
“这么晚了大省.长还没休息?”
陈皎叹道:“倒睡得着啊,这不伯林又闹出麻烦事了……郑南通他们已经向你回报了吧?”
“是听了个大概,具体情况还不是太清楚,首先我就很怀疑以伯林的聪明到底会不会干那种事,还被人翻了个底朝天。”方晟道。
“百密一疏,人总有犯糊涂的时候,何况有些事儿根本不是伯林的意思,完全受成坤蛊惑,唉,要说成坤那孩子是挺机灵,可惜没用到正道上,整个人都钻到钱眼里去了。”
看来是想让儿子担下所有责任,保老子平安落地。毕竟不在体制内,儿子受点委屈没关系,只要不追究刑事责任不用坐牢,不象体制内的人伤不起,一旦档案有了污点就意味着仕途终结。
与方晟的思路基本相同,所以刚才讨论时抛出明天就向省纪委回报,让郑南通等人不得不同意重点调查平翰集团。
“陈兄,润泽这边老弟我自诩压得住,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说今晚我压着他们定下暂不上报的决定,不排除有人捅到省里——人家能豁出去向市里举报,难道不能向省纪委举报?举报又没有门槛。”
陈皎道:“老弟放心,省里都……都打过招呼了,关键是润泽这边不能报,一报就捂不住了,所以还得麻烦老弟多盯着,多做做工作,当前以发展为重,别把精力用到内耗上。”
“我最关心的是伯林卷进去有多深?”




官场先锋 第1292章 借用名额
“坦率说吧,伯林承认重大失策——以润泽几任领导班子的作风以及整个体制的效率,他觉得高架不可能五年内启动,地铁更要到十年以后。平翰集团低价购入地皮可以解释为打提前量的商业行为,试问有几个开发商拿了地不捂段时间?偏偏老弟你去了,大伙儿没反应过来第一个月就下令启动高架项目,成坤想退出都没机会嘛;然后你又快刀斩乱麻地把地铁项目弄上马,那时伯林已经骑虎难下后悔莫及!”
方晟无奈地笑笑:“听出来了,陈兄是真心夸我。”
“计划不如变化,润泽很多人都被老弟你将了一军,明处是伯林,暗处不知多少呢,”陈皎道,“这事儿上纲上线吧伯林不被撤职查办起码得蜕层皮,但静下心来想想也就那么回事儿,说白了跟获取内幕消息炒股一样,只要买地皮时没有欺诈行为,盖房子时没有偷工减料,卖房子时没有虚假宣传,就是一桩生意。老弟以为呢?”
“陈兄在双江都这么教育下级?”
陈皎大笑:“这不帮伯林说情嘛!其实类似事儿段勤他们没少干,只是伯林事事冲在前头,被郑南通盯上了……郑南通也不是东西,坑副手对他有啥好处,真以为能把咸翡拉过去呀,呸,想得美!临海又不是他古华自家开的杂货店,说谁就谁啊!”
方晟最喜欢听这种不经意间流露的内幕,能掌握更多水面下的东西,不动声色道:“我是真没想到咸翡会跳出来,又不是不知道卢克松什么货色。”
“卢克松就是魏仁相的一条狗,派到润泽专门咬人的!”陈皎恨恨道,“姓咸的看着别人发财急得快疯了,企图借助机会搏一把;他的后台就是齐蔚冰嘛,平时耀武扬威,在任大伟面前乖得象孙子……老弟无论如何帮伯林顶住,有他镇着郑南通耍不了鬼,否则老弟就得冲到第一线了。”
这也是方晟千方百计避免的,特别在京都方面似乎有所动作的时候,万事“稳”字当先。
“好,力争完成陈兄交待的任务,”方晟终于松了口,“伯林那边也麻烦你多了解,有啥情况及时通气,不能在工作上陷入被动。”
陈皎知他暗示透彻掌握娄伯林涉事程度,如果还有关键、重要证据落在郑南通等人手里的话,就不是润泽能压得住的。
形势很明了,别说什么移交不移交,恐怕上周五卢克松就向魏仁相打过小报告了。
现在,魏仁相也在密切关注润泽的动态,作为主正一方的大员,方晟每个动作、每句话都将被他审视,稍有不慎就会波及自身。
所以查与不查,查到什么程度,宛如刀尖上跳舞须得把握好微妙的平衡。
就在润泽体制内暗流汹涌之际,临海省.委高层又发生不和谐的争端。
平心而论,自从徐璃在常委会上不惜掀桌子来维护方晟、任大伟为首的主要领导作出让步后,常委们尤其魏仁相特别识相,不管什么场合尽可能让着她,避免发生类似不愉快。
话说徐璃毕竟只主管统战系统,工作方面与其他常委的交集不多,除了定期不定期召开的常委会等规定动作会议,以及各类需要领导班子集体亮相的活动,大家刻意不跟她同台的话其实见面机会不少。
即便一起出席会议,都端端正正坐在主.席台也不会交头接耳,会议一旦结束各自去也,乡镇干部散会后勾肩搭臂、呼朋唤友到哪儿喝酒的场面,在省.委高层根本不可能出现。
省.委如此,到了京都层面要加个“更”字。以前于老爷子说与樊老爷子交情一般,方晟感到震惊,觉得解放前戎马生涯、解放后共同建设,按说都应该在血与火考验中形成深厚的革命友谊。
但事实如此。别说于、樊二老,就是白、樊两位军中巨搫的老部下上门看望,也就是敬个礼叫声“老首长”,然后一本正经回报相关工作,绝对不会张家长李家短地海聊。
更有甚者,哪怕到了饭点老部下们说走就走,都不会挽留吃饭。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层交往都能做到反璞归真的境界。
如此一来,几个月里倒也平安无事。
但俗话说一个碗里吃饭,总有筷子汤匙磕磕碰碰的时候,有时你越想避免什么往往就越有可能发生什么。
争端的起因在于“借名额”问题。
什么叫“借名额”?
省直机关提拔厅级干部都有一定的分配比例,比如省.委1个,省正府2个,省组织部1个,省宣传部1个等等——没有文件这样规定,但总体把握这样的尺度,不会出现省.委一下子提拔5个,省正府、省组织部等颗粒无收的情况。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名额配比制既是框架下的平衡,也是合理激发内部竞争机制,充分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精神。
但有时会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省.委有2位同志都非常优秀,名额却只有1个,舍掉谁都不合适或容易引起麻烦;与此同时省正府虽然竞争激烈,入选者怎么看都比省.委略逊一筹。
怎么办呢?过去通常采取宏观调节的办法,通过两种方式“借名额”:一是省正府减掉1个名额给省.委,约定明年省.委归还;二是省.委4位同志当中有人提拔到省正府,过段时间还调回去,这样等于变相借了名额,日后也会补偿——明年省正府有人提拔到省.委,还能作为岗位交流一举两得。
为何强调“过去”?五年、十年前干部提拔交流幅度小、频次少,领导层和公务员队伍相对稳定,适宜采取内部协商的办法。
如今不一样,突击性岗位调整体现在所有层次,往往上午还在主.席台讲话,下午组织部门谈话后就到新地方报到了,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口头达成的协议一笔勾销。
很简单,新官不认旧账嘛。
好比说去年省.委借出1个名额给省正府,今年省正府只分到1个名额,又偏偏换了领导,试想新领导肯定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拔自己属意的新人,怎舍得归还名额?
为提拔临时调整工作岗位的更郁闷,明明说好时间一到就回去,谁知新领导来了之后没岗了。
由此“借名额”又有了新变种:借弱势部门的招牌给强势部门提拔,表面上的平衡让外界无话可说,实质又解决了名额紧张的问题。
这次争端就缘于此。
省直机关提拔历来有三个大户:省正府、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
省正府主抓经济容易出成绩,出了成绩也容易被领导赏识,是当下最热门的;省.委组织部经手不穷,一年到头提拔那么多干部总不能亏待自家人;省纪委担负反腐重任,平时工作很辛苦也不被外界理解,在干部任用方面总会有所照顾。
去年上半年省直机关有一波人事调整,共17个副厅名额,经过一番博弈后16个尘埃落定,还有1个悬着没法解决。
1...467468469470471...12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