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方晟接道“的确如此,举个简单例子——两个月前省里发文要求各市县以优化乡村环境为前提,合理控制个体养殖规模主要指养猪和养鸡业,减少水污染特别是饮用水源……”

    “养猪养鸡是国家提倡的农副业,为什么控制呀?哪里造成水污染了?”乔莲不解地问。

    桌上专家学者们其实都不太懂,屏息静气听方晟解释。

    方晟道“各位博士教授经常跟各类论文打交道,论文的好处是一句话一个意思,不准遮遮掩掩……”

    牛博士道“对,必须把论点说透了,让人一看就明白。”

    “文件却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出于种种原因或考虑,意思不能明说,就要靠基层领导同志的悟性,”方晟笑道,“我先接着说,待会儿回答乔局的疑问。文件发到市里,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也没细看,直接批示转发;县里主管农业副县长见市领导没有具体要求,也大笔一挥继续转发;文件传递到乡镇,这下热闹了!有的镇无动于衷;有的镇当作大事组织各村宣传发动,限期清理农民家自己养的猪和鸡;还有的甚至把控制范围扩大到鸭羊牛……农民上访到市里,我听说后非常恼火,立即把主管副市长叫来质问!”

    “如果我是那位副市长就说原文照转,没错啊方书计!”

    乔莲巧笑嫣然道,燕慎见得不禁一愣。

    方晟大笑,道“对,他说得跟乔局一字不差!可上级文件能这样处理吗?如乔局刚才问的,国家提倡农民在屋前院后养猪养鸡发展农副业,地方政策怎能与京都精神相违背?所以文件第一层意思是清理造成水污染的养殖业,屋前院后的不在其中;第二层意思落在‘合理控制’四个字,就是说如果涉及面太广的话,那么清理重点要放在饮用水源污染方面,其它河流就算了……”

    “噢——”

    蔡副书计摇头叹道“方书计啊方书计,听你掰开了一番细说,我感觉回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以前看过的文件拿出来重学一遍!”

    哄堂大笑。

    燕慎举杯笑道“现在我也开始学着看文件,专题敬方老弟一杯,再指点指点?”

    “好,大伙儿一起敬,”牛博士等人起哄,“方书计再来一个!”

    方晟招架不住,被稀里糊涂灌了大半壶,在众人催促下想了会儿,道“在座各位都喜欢咬文嚼字吧,我说件事儿。润泽境内海岸线比较长,夏秋两季经常刮台风,所以市里明确发过文件要求台风过境期间,沿海乡镇县等领导班子必须三人值班;后来我听基层反映,有的乡镇人手本来就配备不足,三人值班的话根本安排不过来;今年我把文件做了修订,把‘三人值班(含三人)’改成‘两人以上’不加括号……”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住。

    乔莲长期在保险公司工作等于半个官场,反应比专家学者们快了半拍,道“不加括号可以解释为不含两人,还必须三人;也可以解释为含两人,就是说两人值班也行。”

    方晟道“文件发下去后有喜欢咬文嚼字的打电话到市里问,‘两人以上’到底含不含两人?我吩咐他们标准回答是,‘按文件精神执行’!要是我说含,那么大家都改成两人值班,也不行;应该是人手不足的安排两人值班;人手充足的就安排三人,这叫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我们布置和安排工作,不能捆住自己的手脚。”

    大家均叹服不已。

    又回到未来经济方向的话题,重新陷入混战。经济学是永恒的争议,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板。

    这顿酒都喝得很尽兴,除了乔莲。

    她总惦记着拉方晟找个地方私聊,但今天这个饭局已脱离了初衷,显然还得另辟战场。

    果然喝得熏熏然的一伙人商量到哪儿洗澡,燕慎还保持两分清醒,关照司机送乔莲回去。

    乔莲真的很不甘心,看着方晟笑道“跟燕校长好好聊一聊啊。”

    “那是当然。”方晟微笑道。

    蒸桑拿的时候,燕慎特意和方晟一个小屋——他知道包括乔莲在内都很好奇,不说不行。

    “转行政岗是今年刚刚产生的想法,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出于三点考虑吧,”燕慎道,“一是年纪渐渐大了,从事学术研究有点力不从心,文科不同于理科,理科沿一个方向钻下去反倒轻松,文科完全是发散性思维,你得紧盯时局,搜集四面八方的信息并加以筛选,长年累月这么做确实很累;二是国内轻文重理风气仍无改善,做个课题四处拉赞助尤如乞讨,不免有些灰心,你想我还算有点特殊背景呢尚且如此,普通文科专家学者怎么办?难怪上次蔡书计都向老弟开口,也是迫于无奈啊……”

    方晟笑道“理科也不是个个都吃香,蔡雨佳导师主攻农学也成天为科研经费所苦。”

    “国内做什么都一窝蜂,现在都把钱投到半导体芯片方面了,”燕慎道,“三是为家庭考虑,必须要争取些所谓待遇和地位,我自己当然不看重,但大环境决定必须看重,学而优则仕,自诩清高的我到头来与方老弟殊途同归,是不是狠狠地打脸?”

    “在行政岗位也可以做学术研究,没有更多影响。”方晟道。

    “本来转岗是件很简单的事,然而被利用并放大了,也就是说到临海大学非我所愿,被叫过去谈话才得知这个任命。”

    方晟一呆“什么意思?”

    紧急通知断更随时可能发生,为及时发布和沟通续篇等消息,请书友们尽快加微信号jishao






第1191章 金领商界
    


    燕慎道:“以我挂了那么多中心副主任、协会副会长来衡量,加上自身学术成就,享受副厅没问题。如果在京都高校圈的话,弄个学院院长、研究室主任等等顺理成章,事实上也是我的努力方向。可这当儿出了个新情况,有人透过非正式渠道问家父什么时候退!”

    “咦,当初是刻意挽留燕首长再做一任的!”

    方晟目光一凝道。

    这段轶闻他再清楚不过:考虑到于云复和吴曦留任已成定局,最高层不得不再三请燕首长勉为其难——在燕首长而言真是很不情愿,之前都做好回母校任教、做学术的计划。可外事委缺了燕首长这样重量级人物镇着怎行?思虑很久,燕首长还是顾全大局服从京都最高层安排。

    “是啊,家父也很奇怪,”燕慎道,“家父已经知道你岳父、吴曦打算提前退的消息,倒没想过自己一并退下来。说好干一届就干满一届,家父很有点书生意气的;还有两位副手退了他也紧跟着退,既让外界怀疑领导班子出了问题,又给人以‘三老’共进退的感觉,很不妥当。再者家父在我面前说过,两位副手同时换人,作为他的确做好扶上马送一程的准备,前后大约需要一年时间,到时就可以安心退任回母校教书了。家父真的纯粹从工作角度考虑!”

    方晟郑重道:“很理解燕首长的想法,在他这样的地位以及经历,根本没必要恋着外事委主任位子。”

    燕慎继续道:“家父表示奇怪之后,侧面打听的人也没说什么,事情就象一阵风似的过去了,直到这回突然委任我为临海大学副校长!事后一琢磨,会不会有人通过提拔我向家父示好?更或者压根有人怀疑家父拿我的事做交易?这也太……太……”

    燕慎毕竟是文人不习惯说粗口,“太”了半天都没想到表达情绪的词。

    方晟笑着安慰道:“在大学做副校长更好,不象学院院长、中心主任要管那么多行政事务,正好静下心来搞学术。顺便说一句,临海大学的风气远远比你原来的学校好得多。”

    “院长还是校长,我是不放在心里的,就是这事儿非常窝囊,”燕慎道,“家父向来淡泊宁静的人,也在家气了好几天,这种事儿吧真要发火都找不着对象,你不能凭自己的猜测上门吵架吧?”

    想到“吐故纳新”,方晟心里沉甸甸的,往炭盆浇了两勺水,沉思良久道:

    “既来之则安之,离开京都学术圈做个安静的学术型领导干部,想必能受到各方欢迎。”

    “可是……”

    燕慎拿毛巾抹了把脸,苦笑道:“为什么来到轩城之后总觉得不开心、不快乐呢?做教授带带学生,潇洒如闲云野鹤,无牵无挂无拘无束;如今脑里的弦绷得死紧,如履薄冰做着每桩事唯恐漏掉什么,唉!”

    方晟道:“即便在官场担任不同职务,在不同地方都有种种不适应。在江业要跟强势的书计斗法;在顺坝主要任务是打黑;在红河从头来起……官场锻炼人,不单让你更现实更圆滑,更有很多积极意义。不过做好的前提是放下高知架子,这一点大概是最难的。”

    “很难,确实很难。”

    “对,在临海大学一大群校领导面前你就是新来的副校长,不是燕教授、燕博士,也跟燕首长没丝毫关系。”

    燕慎苦笑:“诛心之辞,但说得相当到位,这种话大概只有你跟陈皎说得出,真朋友就是真朋友。”

    “有空多跟乔莲联系联系,她在京都的闺蜜圈很强大,其中有老公在教育部,大事帮不上,但解决小问题举手之劳。其实平时困扰我们的大多是小问题,燕兄以为呢?”

    “嗬嗬嗬,深有同感。”

    周六上午方晟与乔莲通了个电话,没提燕首长那段,只强调燕慎有转行政岗的意愿。乔莲随即问他今天有什么安排,方晟笑笑说陪他那班朋友逛轩城啊,总不能吃一顿拔腿就跑吧。

    再联系。乔莲悻悻道。

    方晟并没有跟蔡副书计等一行游山玩水,而是一头钻入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五星酒店,那边早候着众多很久没见面的老朋友:

    达建董事会董事、京都商会副会长牧雨秋;

    双江快递业老大徐靖遥;

    鄞坪山风景区开发商卓伟宏;

    德亚集团总经理余金杭;

    鄞峡房产巨头周挺;

    已在润泽站稳脚跟、从事金融等广泛投资的吉林;

    还有一位久违的合作伙伴,也是方晟商界圈子的核心骨干——芮芸!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仍在哺乳期的芮芸骨子里都透着精致和性感,体型保持得如窈窕少女,韵味却显得成熟而有风情,把牧雨秋都看呆了。

    “咳咳,雨秋,雨秋,”方晟连叫两遍对方都没反应,不得不提高声音道,“牧雨秋!”

    “哎!”牧雨秋这才反应过来,讪讪道,“好久没见芮小姐,不小心多看了几眼。”

    徐靖遥等人不乐意了,说你跟咱们都好久没见,眼角都没瞟一下,也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

    说得牧雨秋更是尴尬,躲到角落不吱声。

    今天这个聚会是周挺发起,得到牧雨秋等人大力支持,然后徐靖遥自作主张把仍在香港的芮芸叫了回来,连方晟事先都不知道。

    为什么聚?

    牧雨秋已成为京都商界呼风唤雨人物;吉林在润泽商业布局基本形成;余金杭负责的德亚集团已进入强盛时期;而鄞峡那边趁着房朝阳默许下的房产市场升温,周挺逐步回笼资金;与此同时卓伟宏将风景区的股份转让得所剩无几,庄园也暗中不停地转手,卖了个好价格。

    这样看来,新一轮商业布局需要由方晟主导,根据长远战略进行调整和安排。

    此外还有芮芸复出问题。

    目前芮芸的公开身份是收购自契布曼大哥的香港深水港码头执行总裁,坐拥近百亿资产,当然也坐拥数十亿负债——这没什么,如今是有本事的人才借到钱。

    象这样的身份如果再跟着陈皎,芮芸也是有顾虑的。

    美艳女富豪与省部级高官往来密切,会给外界非常暧昧的遐想空间;香港深水港码头项目本身也属于独立项目,处于英国方面、港府的持续监管之中,倘若与内地高官互动过多甚至会引爆深水港收购案。

    而且之前说过,帮陈皎完全看在方晟的面子,也迫于当时牧雨秋险些被绑架的恶劣形势。既然陈皎已度过最困难时期,芮芸觉得完成方晟交办任务,可以全身而退把主要精力放到孩子身上了。

    此外还有个不便启齿的因素。

    长期忠心耿耿追随方晟,他又是在男女关系方面风评很差的人,卢画家纵使不拘小节,对妻子绝对信任,但人之常情出发难免偶然有些疑三惑四。芮芸已打定主意与卢画家长相厮守,彻底忘掉那刻骨铭心的两夕之欢,自然要刻意拉开距离,避免被人说闲话。

    芮芸的顾虑,方晟心里都清楚。

    别说芮芸,前阵子程庚明也打过几次电话试探能不能离开陈皎,想法跟芮芸差不多,认为一旦陈皎回到沿海省份,压力没在原山那么大,正好能换个环境继续发展,老是当秘书其实挺累。

    方晟略带责备语气把程庚明说了一通!

    方晟说芮芸可以不买账,她没沾陈皎半点好处,在原山全是付出;你不同,即便作为副申长启用有污点的干部做秘书,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而且在他手里还把你提拔为副厅,饮水思源,你起码还得跟在后面服务一届!

    程庚明无话可说,一迭声歉意后挂了电话。

    私底下方晟也心中有数,平心而论陈皎不属于那种强势、有主见、冲劲十足的领导,跟在他后面当秘书虽然舒服,但很多细小环节和微妙不足道的方面,会让程庚明觉得没劲。

    然而有啥办法呢?陈皎需要有人支持,方晟必须提供支持,这是一个双赢格局,程庚明只能作出牺牲。

    入席之前,方晟专门把芮芸叫到前院边散步边谈了这件事——估计中午会大醉一场,要紧事放在前面说。

    芮芸主动汇报了深水港财务状况:从收购生效日到上个月为止,港口商业运营净利润87亿港元!

    除了继续与契布曼大哥原有大客户进行合作之外,一方面牧雨秋通过在京都的运作,成功促成多个央企、国企远洋航运转泊深水港;另一方面赵尧尧幕后掌控的海外企业凡与东亚发生业务,这个港口都是指定泊点,从而带来丰厚利润。

    之前承诺契布曼大哥那些规划措施也在逐步投资:

    一是开发融高科技于一体的港口综合管理系统,加大对泊位、导航、天气等复杂要素的监测和精算;

    二是整合防波堤、港口堤坝,开发圆屋顶式开闭式码头和浮动式码头;

    三是加强沙滩景观开发和防护,大力发展港口旅游经济,联手旅游公司推出近海游和深海游等项目;

    四是发展风力、海浪发电等技术,强化自然能源发电开发,主要用于港区绿地、港口设施和疏港公路等照明养护。

    都是净投入项目,芮芸计划从利润里拿部分出来,另外到国内招商合作,鼓励大中企业入股共同开发,这样可避免资金压力太大。

    因为大旗银行香港分行那边有50亿商业贷款呢。
1...431432433434435...12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