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水至清而无鱼嘛,理解。”
两人搂抱在一起絮絮叨叨聊完工作聊孩子,聊完孩子聊时局,不觉到了中午,不消邀请方晟主动翻身上马又来了一发,稍作休息后直奔机场去见黄将军。
那边早已布置妥当,方晟刚下飞机就从通道接到车上,直接送到一个隐密的地方,双方密谈到晚上大醉一场自然不在话下。
周日早上再马不停蹄飞到原山,时间宝贵,陈皎在机场与他见面,半句废话都没有谈了两个小时,再登机回到轩城,落地已是傍晚五点多钟,而范晓灵已在机场宾馆等了三个多小时。
这回她带了两套制服装,还有一套最新款式的衣服……
不知是别出心裁的制服秀,还是一如既往的紧与水,从周五晚上到周六历经酒与色双重考验的他居然发挥出色,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凌厉的战斗力,令得范晓灵硬生生“死”过去好几回!
“今晚别回了。”她咬着他的耳垂轻轻说,似对明早仍有某种期盼。
“好!”方晟答应得很爽快,然后说,“我也……动不了了……”
请关注岑寨散人的公众号亭外下雨的文学屋
公众号主要刊登岑寨散人其它中短篇作品,以及断更后公布续更消息等,敬请关注!
第1189章 燕慎空降
燕慎给方晟发了一封长长的邮件,以学术论文的严谨和篇幅详细阐述了润泽为何丧失省会城市地位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一场战争。
1948年下半年,三年内战已步入收官阶段,我军在南方各省的进攻呈摧枯拉朽之势,敌军则无心恋战,纷纷想从临海逃入东吴转而逃往那个孤零零的海岛。
润泽会战因此打响。
攻下敌军重兵防守的润泽,便可切断南方数省残余兵力的退路,只能在四面八方我军包围下束手就擒;反之攻不下的话,攻城军队则受到前后夹攻,处境堪忧。
负责镇守润泽的是黄埔名将左潮光,老蒋嫡系部队,整编师全新美式装备,是经历三年内战沉重打击下还能保持建制完整士气高昂的部队,不消说也是老蒋处心积虑部署的结果。
左潮光叫嚣的口号是守到1950年!
当时敌军内部评估按东海沿线防守和撤退速度,1950年左右能撤出所有战斗编制军队。老蒋在撤退线路也确实安排了最精锐部队,很有信心做到这一点。
我军这边也考虑到润泽是块硬骨头,安排了两个师成猗角之势,相互呼应配合攻击。
润泽硬在何处?除了对手装备精良有誓死守城的决心外,阡陌纵横的河道给规模作战带来难度。这两个师是从双江朝明那边战场调来的,攻城习惯于挖坑道,一直延伸到能手掷爆破筒的位置,对方炮火再猛烈也无计可施。
然而润泽这边挖不了坑道战壕,土质潮湿松软,一挖就塌;就算勉强挖开接踵而来的渗水又成了大问题。
战斗就是在这样别别扭扭的情况下打响了。
我军估计到这场仗很难打,事先制定的计划是半个月内拿下润泽——已是非常充分衡量困难了,之前所到之处基本不超过三天。
没想到的是,攻防大战一直持续到1949年!
左潮光打得很崩溃,每天都在考虑是不是弃城而逃;我军前线指挥员们愁眉不展,拿不出能一举成功的策略。
润泽城内,地下工作者也在积极奔走,试图里内外合拔掉这颗钉子。然而商会出于对庞大财产的考虑,主动提供军需粮草,密切配合左潮光展开防御,可以说敌军能撑到现在,商会发挥了近一半的作用。
久攻不下给临海境内我军高级将领们出了道难题,因为已有准确消息传来几个月后即将建国,各大区各申都要着手搭班子并选派代表北上。
可润泽还在敌军手里呢!
指挥员们商量之后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否则庞大复杂的工作来不及准备,遂请示大区领导同意后决定把总指挥部所在地——轩城作为临海省会。
也真是润泽的劫数啊,就在轩城被确定为省会后不到一个月,润泽城破,敌军兵败!
败的原因很简单,几个月拉锯战打下来,压力主要在防守的一方。守着孤城,收音机里听的都是坏消息,南方数省撤过来的军队又被牢牢堵在临州之外,军心已垮,能撑这么久已是奇迹。
虽然如此左潮光临撤退时还是给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成立几十个敢死队展开巷战,一条街一条街地打阵地战,打到最后润泽城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总指挥部原先想法是拿下润泽把省会搬过来,见满目狼藉的场面也打消了念头,说干脆就把轩城定为省会吧,毕竟离海边远些,防止以后再打起来在战略上也有个缓冲。
拍板决定的是白老爷子表哥,很不幸于当年9月患急病而死,没能亲眼见到京都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那一刻。
因此为死者讳,为尊者讳,这段历史后来不再提起。考虑到方晟与白家的特殊关系,任大伟也没明说。
看完邮件,方晟坐在桌前静静沉思。如之前所说,最麻烦的就是历史原因,任你多大本事都没法翻案。
方晟空降润泽后有个隐秘的念头希望通过挖掘润泽失去省会城市的深层次原因,向省里多要些优惠政策以示补偿。
从这篇论文级邮件来看,希望是破灭了。
“商会啊商会,要不是你从中作梗,润泽城早被攻下来数月,也轮不到轩城做省会城市吧,怎么处处都有你的影子呢?”
方晟喃喃道,拳头越捏越紧。
想到因为商会暗中指使人要挟苏若彤,不得不把她送到遥远的绵兰,害得自己全然失去游泳兴致,每天只能在宿舍区里一圈圈散步;再想到苏若彤柔若无骨,青春俏皮的倩影,还有少女特有的馨香和苗条,方晟愤愤撕碎了一张纸扔到地上!
11月份上旬,京都方面最先传来的消息居然是白翎,终于如愿以偿把局班子成员后面括号里的“正厅级”改成了“副部级”!
鱼小婷则从少校破格提拔为中校!
两人都得益于发生在润泽的cia间谍案和活捉影子组织成员,尤其鱼小婷单枪匹马擒拿影子组织重要骨干蔡阿林,已被列入情报组织最新培训案例。
她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细致入微随机应变神勇果断,以及非凡的意志力都成为情报人员的典范。
鱼小婷还未完全恢复,半躺在病床上接受了这一殊荣。
白老爷子和白杰冲欣喜之余心里也明白,虽然白翎凭借两次抓捕战功催化晋升速度,反而在方晟前面抵达副部级,运气好能享受正部待遇,但大抵就是天花板了,反而从乡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迈进的方晟更有后劲。
至于白昇白研和樊石的香港搞的军工实验室,那是一条遍布荆棘风险大于机遇的崎岖小道,谁都不抱太大希望。
再看樊家,哪怕樊鼎龙铆足全力支持,樊伟顶多跃入军部,接下来命运与白翎大抵相同。
这就是当年白老爷子抢在于家之前认可方晟的原因。不能不承认,老爷子总能抢到战略制高点,不愧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
随着时间逐渐推移,中美情报部门在香港已经进了四轮洽谈,始终没法取得共识
洽谈建立在影子组织威胁要杀人质以及大规模报复行动的基础上,双方都没有必须要谈成功的诚意,怎么可能轻易达成一致呢?
期间影子组织在欧洲部署了两次恐怖行动,一次被英军情六局提前获悉,抢在动手瞬间果断出手,结果只有一辆大卡车冲出包围圈撞向附近商场,却被消防栓消掉大半力道,卡在一楼大厅门楼里,特种队员翻入车里拆掉引线化解一场大爆炸;还有一次两辆轿车试图冲入正在放学的小学校门口,被附近执勤警察以警车拦截在半路,引爆炸弹后伤亡不到十人,避免更大的惨剧发生。
行动效果大打折扣,减弱了影子组织对中美双方的威慑力,同时它也意识到今非昔比,在世界各国普遍加大反恐力度,加强公众场所安全防范的今天,老一套的手法不再管用。
反恐中心在润泽展开细筛式搜查,分析影子组织行事规律,与蔡阿林平行运作的管理线必定是土生土长的润泽人,地域和职业特点决定这些人无法离开家乡,否则会很轻松地被查出端倪。
然而很奇怪,这条管理线仿佛压根不存在,连同被俘的五名特警还有两名cia特工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是见鬼了!”
白翎骂骂咧咧很不服气,把大丁小丁带回京都重新安置到较为舒适的岗位——她很想提高一下相关待遇,然而“被俘”成为他俩的污点,按不成文的规定一律不予照顾。
反倒是方晟非常过意不去,指示牧雨秋以曲折而隐秘的方式给他俩各送了一套一百多平米商品房,在京都都价值数千万元,以表示对他俩忠心耿耿值守的谢意。
意外接连而来。
11月中旬,燕慎陡然空降临海大学任副校长!
这是毫无预兆的,别说方晟,与燕慎交情最铁的陈皎都是从新闻里得知这一消息。
关于临海大学,在级别任命方面有点小混乱,作为教育部直辖的985大学,校长书计都毫无疑问享受副部,但副校长副书计就一言难尽了按职级挂钩原则,副职都应该是正厅;但也有从体制过来或纯粹为解决待遇调过来带括号的,也是副部;还有海归精英科研作出杰出贡献的挂职副校长,括号里却是副厅。
燕慎的任命其实也乱糟糟说不清头绪。
他在京都师范大学没有行政职务,但又挂了一大堆级别很高的各类研究中心副主任头衔,以及学会基金会社会团体理事或名誉顾问,更是多个名校兼职教授。
可能考虑到委派的特殊性,任免文件里干脆没加括号,不管谁问都是一句话按有关文件执行!
有关文件是哪个文件?
校方问了一大圈都没头绪,只得抢在燕慎正式到任前召开会议,讨论再三后谨慎地将其待遇确定为正厅。
以燕慎在学术圈的名望和成就,担任临海大学副校长不会有任何争议,但引起陈皎方晟等人好奇的在于
向来淡泊名利,压根不想混迹官场的燕慎为何打破自己的誓言?
难道与童光辉一样也有难以言说的苦衷?
请关注岑寨散人的公众号亭外下雨的文学屋
公众号主要刊登岑寨散人其它中短篇作品,以及断更后公布续更消息等,敬请关注!
第1194章 文件精神
最先发起饭局的居然是乔莲。
在大禹保险任职期间,乔莲出面请燕慎做过一个与保险业前景有关的学术专题,加之京都圈子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燕慎突然空降临海,童光辉也非常好奇,前后打了两次让乔莲找燕慎谈谈——同属于京都圈子里的子弟,到了地方聊聊天喝喝茶,相互关照也是正常的。
乔莲斟酌了一下,觉得拉上方晟更妥当。
孤男寡女凑到一块儿吃饭喝茶,总觉得别扭;有方晟参加,以他与燕慎的关系恐怕更容易套出实情。
更重要的一点,方晟简直比泥鳅还滑,上次都拿出范晓灵的杀手锏,之后数月都抓不住他。
乔莲很想利用难得的机会跟方晟“促膝谈心”。
很巧合,方晟打电话约“燕校长喝酒”时,燕慎爽快答应,说正好拉上乔莲吧,刚到轩城就邀我喝茶,三个人聚聚更有气氛。
方晟支支吾吾很不情愿,然而转眼又接到乔莲的电话,再也推脱不掉了,只得硬着头皮前往。
抵达临海大学后才知道,原来饭局不止三人。
燕慎的合作伙伴京都大学蔡副书计率领一班学术圈大鳄过来祝贺,包括多年前香山论道的老朋友如燕京大学程教授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协会首席代表牛博士京都农业大学徐教授等。
看到这样的阵容,乔莲大感失望,后悔没事先打听清楚。
学者专家为主的饭局,话题自然离不开务虚时局和经济,尤其在中美发生剧烈碰撞,中国这艘庞大的经济航母何去何从成为争论的焦点。
“凡是主张妥协和退让的论文在我手里甭想过关,”徐教授坦言道,“历史告诉我们软骨头只会遭来更多欺负,硬脊梁才会让敌人退缩,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蔡副书计到底是半个体制中人,半开玩笑指着他说“你这个老徐就不对了嘛,学术论文要坚持百花齐发,如果所有学生都持一个观点那样的局面才可怕呢,不要怕争论,真理越辩越明。”
徐教授摇摇头“到大学生阶段基本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辩论的主旨变成重复观点,根本不可能考虑对方说的合理性。”
“存在即合理。”乔莲巧妙地插了一句。
牛博士道“其实今晚饭桌上这些人,年龄差距可能不超过十岁,基本出身于相近的时代,接受的教育也大致相当,按说应该想法一致吧?偏偏不是。中美博弈以来程教授与徐教授已经吵了起码二十回,又怎能要求思想活跃的年轻人都随大流呢?”
燕慎道“我是宁愿大学生们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加以引导,而不愿他们口是心非,那样更可怕。”
“咦,方书计怎么不说话,”蔡副书计跟他共过患难说话比较随便,“是不是平时习惯于一言堂,被咱们吓住了?”
程教授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说“鄞峡那边反映,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在方书计面前说话小腿都发抖,再往下就甭提了。”
方晟赶紧否认“三人成虎啊,谣言都传到京都学术界了,可见方晟这个人的形象早就差到极点,什么坏事儿都按到我头上。谣言那位原型是平时讲话喜欢晃腿,正好那天办事不力挨批评,三传两传就造成误会了。”
“你还不如说人家得了脑血栓,发作起来全身哆嗦。”蔡副书计笑道。
“唉,谣言更容易让更多人相信的原因在于戏剧性,燕兄做过这方面课题吧?”
燕慎道“理解方老弟的难处。咱俩做学术的可以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但主正一方必须务实稳健,来不得半点含糊。要不然市里一含糊,县里更含糊,到乡镇简直不知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