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借叔叔吉言!”何涛老婆抢先笑道。
三人在家中推杯换盏,尽兴地吃了一顿酒,将其当作了给何涛的饯行家宴。
酒足饭饱之后,何清向哥哥嫂嫂告辞之后,出了何涛家门,却一溜烟地出了济州城,从城外一家脚店牵出马来,骑马直奔西门十五里外的东皇庙而去。
那西门外的东皇庙位于一座林木茂密的山上,因年久失修,已经有些衰朽破败,少有香火信徒。因为香火不旺,生活艰辛,庙祝也不知何时就弃庙而去。
然而近些时日,这破败的东皇庙却迎来了生机,不知从何地来了一群狂热的信众,将这庙里庙外都塞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
这些信众里没有一个女子,全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他们人人目露精光,狂热地望向东皇庙里,口中低声说着甚么“活神仙”。
何清骑马来到东皇庙外时,在树林里警戒
第六百零一章 贫道来也
何清三步并作两步跑向前,拦住何涛的马头,对他说道:“哥哥,兄弟在此等你多时了!兄弟知道哥哥这趟要出远门,特地用赢来的银子给哥哥置办了许多酒肉,为哥哥壮行。”
何涛闻言看去,只见何清身后的几个闲汉提着酒桶、端着食盒,跟着何清围了上来。再看路边,还摆放着二三十桶酒水,许多酒菜。
何涛见了,翻身下马,对何清问道:“兄弟,昨日我与你已经吃过酒了,怎地今日还要如此破费兄弟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何清笑道:“好叫哥哥知晓,兄弟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往日里哥哥周济给兄弟那么多银钱,兄弟也攒了不少。这几日手风顺,兄弟将赌坊里的人都赢了,得了几十锭白花花的银子。今日这些酒肉,值几个钱兄弟我不过是聊表心意,让哥哥知晓兄弟也不是只能去哥哥家吃白食之人。哥哥,你先饮了这碗酒!”
何清说完,从身后闲汉提着的酒桶里舀了一大碗酒,双手捧着递到何涛身前。
此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何涛与于直二人被何清拦下,身后押送囚车的兵士们都停了下来。何涛回头看了看长长的队伍,又看了看安乐村里看热闹的百姓,用手挡住何清的手,对他说道:“兄弟,你的心意,哥哥已知。只是哥哥现在公务在身,不敢饮酒,这酒就免了吧!等哥哥从东京汴梁城回来,再与兄弟开怀畅饮。”
何清道:“哥哥,这暑气渐起,你等也走了这许多路,纵然饮它一两碗水酒解渴,又当得多大的事莫非哥哥当了差,连亲弟弟的酒都吃不得了”
何涛正要再推辞,那骑在马上的统制官于直问道:“何观察,此人可是你的亲兄弟”
何涛答道:“于统制,让你见笑了,他正是小人的亲弟弟何清。”接着,何涛又拉着何清对他说道:“兄弟,还不快见过高唐州兵马于统制。”
“小人见过于统制!于统制,小人斗胆请你下马吃一碗水酒,不知可否”何清捧着酒碗,毕恭毕敬地对统制官于直行了一礼。
“哈哈哈都是一家人,何兄弟怎地这般多礼!”统制官于直见这何清是何涛的亲兄弟,此地又是离城不远的村落,非是那黄泥岗、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之类荒僻险要之地,因此他全无半点戒心地从马上跳下来,接过何清的酒碗,侧首对何涛说道:“何观察,于某是个豪爽之人,你大可不必在我面前太过拘谨。兄弟为你践行,乃是人之常情,却有何不妥之处吃他两块肉,喝他两碗酒,又算得甚么这酒好香,于某正走的口渴,我就先吃他一碗了!”
统制官于直说完,“咕咚咕咚”地将手中那碗酒一饮而尽。
何涛见状,也不再推辞,接过何清递过来的酒,同样一饮而尽。
“好!于统制不愧是领兵大将,真是一个爽快人!”何清笑嘻嘻地又让闲汉们给于直和何涛二人端上一盒肉食,与二人下酒。
身后那六百兵士见了,个个伸长脖子闻着酒香,口中直流涎水。
何清见了,便叫那兵士们都来吃酒。那群兵士见统制官于直并未出声反对,顿时就丢了囚车,蜂拥而上,冲向路边的那些酒食。
囚车上,吴用那厮看见眼前的场景,微闭的双眼里闪过一道不为人察觉的光,开始悄悄地转着脑袋打量周边看热闹的村民。
于直与何涛带出来的这伙男女,哪里顾个冷热和好吃不好吃,酒肉到口,只顾狼吞虎咽。正如这
第六百零二章 那厮变心了
董平与李应二人脱困之后,不顾身上还有棍伤,从地上软倒的兵士们身上抢了两把刀,排头向高唐州兵马统制官于直和济州缉捕使臣何涛杀了过去。
“休伤我家哥哥!师尊,你老人家说过会救我家哥哥脱离魔道,将他收入门下的啊!”扶住吴用的何清见董平和李应这两个凶人在胡乱杀人,急忙跑上前护住何涛,对公孙胜高声求救。
“董平兄弟,不可伤了何观察。”公孙胜一个闪身来到何清身边,对杀上前来的董平喝道。
这公孙胜在梁山上本就是坐第四把交椅的副军师,今日又出其不意地使计救了众人。他的话,即使是杀红眼了的董平也不敢不听。
董平停住脚步,手指着躺在地上的统制官于直问道:“公孙先生,这鸟官能杀么”
此时何清已经带着两个闲汉将何涛抬到了一边。公孙胜闲庭信步地退后几步,对晁盖与吴用说道:“贫道已救出众家兄弟,这些官兵要如何处置,请晁寨主与吴军师定夺吧!”
晁盖与吴用对视一眼,开口说道:“这些鸟官兵,专与我山寨作对。杀!一个不留!”
吴用也开口说道:“我等要顺利脱身,就不能放这些官兵回城报信。众家兄弟,斩草除根!”
晁盖与吴用发话之后,董平踏前一步,一刀从于直的前胸戳了进去,再一刀砍掉了于直的脑袋。
可怜这高唐州兵马统制官于直未死在两军对阵的沙场上,却稀里糊涂地就被叛将董平杀死了。
此时萧让、金大坚也拿着刀加入了对地上官兵的屠戮。
安乐村里参与营救的人群见状,都拿眼看向公孙胜。
公孙胜对他们说道:“这些官兵都是与我道家为敌的邪魔外道,众弟子还不斩妖除魔”
公孙胜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爆发出一声声“弟子谨遵教诲!”的高叫声。只见那群村夫闲汉如同疯魔了一般冲上前,刀砍斧劈,枪扎棍打,不消片刻就将那六百余人杀得一个不剩。
晁盖立在公孙胜身边看了,不由得拍掌赞叹道:“一清先生,你带的真是一群好汉子!”
吴用也在一边眼珠左右急转,暗自思索。
心思细腻的吴用发现,这安乐村看似一个普通村坊,乡痞村汉、愚夫蠢妇一应俱全,怎知竟然全是为公孙胜控制之人!难怪那押运自己的官军将领会毫无防备,落入公孙胜布下的陷阱。
原来自己与晁盖哥哥等人被捉后,公孙胜兄弟并未放弃对众家兄弟的营救,他早已在济州城缉捕使臣何涛的身边安插了眼线,掌握了我等的离城路线。
这酒肉中添加蒙汗药之计,不过是又一次的“黄泥岗贩酒”之计,乃是我梁山好汉最擅长的手段,倒也不足为奇。此番奇就奇在公孙胜兄弟竟然能利用济州城缉捕使臣何涛的亲弟弟用计,并将救人地点选在这离城不过十多里地的安乐村,当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入云龙”公孙胜兄弟不出手则罢,出手就是不同凡响啊!
“晁盖哥哥,如今众家兄弟已然是猛虎出笼,蛟龙脱困,何去何从,请哥哥决断。”见那官兵们都被杀死后,公孙胜对身边的晁盖问道。
“众兄弟随我出生入死,遭逢此难,此刻当与众兄弟共议此事。”晁盖对左右的公孙胜和吴用说道。
“晁盖哥哥说得是,我等就去那赌坊里商议吧!”公孙胜手指着方才他的藏身之所。
 
第六百零三章 回头无路
晁盖毕竟也是江湖黑道大哥,军师吴用的这番话,对他可谓是当头棒喝,让他醒悟过来。
如今晁盖手下的兵马全军覆没,只有公孙胜带来的一两千精壮,与宋江的实力相差太远。
在此落魄之时南下去寻宋江军,晁盖与宋江之间如何相处难道素有野心的宋江会甘愿将手中的兵马交与晁盖手里,继续奉晁盖为主
“及时雨”宋江终究不是“白衣秀士”王伦,不会轻易丢掉到手的权力啊!
可是晁盖也不可能就此让位,自己那个贤弟宋江当了大哥之后,又怎能容忍身边有一个退位的江湖大哥有几个退位大哥能有好结局
如此想来,此番若是冒冒失失地南下投奔宋江,只怕兄弟们之间会发生内讧火并,实是祸福难测!
晁盖惊出一身冷汗,对吴用问道:“以先生之意,我等该当如何”
吴用说道:“哥哥,小生以为董平兄弟之计可行。那太行山控扼河东、河北,北接辽国,正是一块进可攻,退可守之宝地。我等只要逃脱官军的追剿,遁入太行山中,即可在那里安营扎寨,徐图发展。待到兵强马壮之时,天下何事不可为”
晁盖又问公孙胜道:“一清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
公孙胜笑道:“军师所言甚是,我等可速投太行山,再创一番基业。若是官军围剿得紧,贫道还可带众家兄弟去辽国境内避一避!”
晁盖见公孙胜也赞同西去太行山,就与众家兄弟出了赌坊,由公孙胜整顿手下信徒,带着两千余精壮离开安乐村向西遁去。
那宋太公和柴进的家小,对牵制宋江和柴进还有一些可资利用之处,也被晁盖等人裹挟而走了。
对于其它愿意追随公孙胜的信徒,公孙胜让他们各自散开,分头寻路去往相州林虑县会和。
这些人都是迷信公孙胜的痴愚之人,得了公孙胜的法旨后,各自回家卷了细软银钱,就纷纷上路投相州林虑县而去。过不多时,安乐村里走得不剩一人。
何涛也被他的亲兄弟何清绑在一匹马上,跟着公孙胜一路西行。
昏迷小半个时辰后,何涛终于渐渐苏醒过来。当他醒来后,发现被捆绑得动弹不了,就对身边的何清骂道:“二郎!你如何要害我”
何清急忙捂住何涛的口,对他说道:“哥哥休得聒噪,恼了公孙师尊,兄弟我也保不住你的性命。哥哥且听兄弟一言,那师尊乃是天上的活神仙下凡,特来点化我等有仙缘之人!哥哥虽然为鸟官府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但师尊他老人家说哥哥与他亦是有缘之人,故而情愿收你为徒,带哥哥脱离魔道。兄弟我怕哥哥入魔太深,不识师尊的好意,故而对哥哥使计,哥哥莫怪。”
此时何涛也看清了自身的处境,前面骑马走的正是晁盖、吴用等一干强盗头子,自己身边前后左右都围着许多强盗的小喽啰。此时此地,哪有他何涛论理之处
正如何清所言,自己再大声呼喝,只怕恼了那晁盖等人,当即就会人头落地。
何涛虽然能为朝廷尽心办事,但也不是那能够笑对生死的好汉子。他回想起高廉堂审晁盖等人时,自己暗中吩咐手下加力狠打晁盖,不由得心惊胆战,不知那恶人头子晁盖是否有所察觉。
何涛心中叫苦,却不敢再声张,急忙对兄弟何清使眼色,示意自己不会再胡乱喊叫。
何清见了,松开手,对何涛说道:“哥哥,识实
第六百零四章 一地不容二神
济州城内,知府高廉哪里料到自己派出去押送梁山泊贼寇重犯的于统制和五百精兵在出城十多里后,就全军覆灭,晁盖等一干朝廷重犯已经逃之夭夭。
安乐村的村民全被公孙胜蛊惑,齐心协力地掩盖了道路上官兵死亡的痕迹,随后就全部拖家带口地离开了村庄,分不同方向朝着河北相州林虑县而去。
官道上的血迹都被村民们铲掉了,所以往来的行人只是对安乐村家家关门闭户稍感诧异,哪里知晓村庄里藏了许多官兵尸体。
莫说是村民,就是乡里的里正都追随公孙师尊走了,怎会有人给济州城通风报信。
直到第二日,有周边乡里的村痞泼皮来安乐村赌坊关扑赌钱,才发现村中的异常。泼皮破落户们见村中无人,欲破门顺手牵羊,结果在房间中发现了许多官兵的尸首,这才吓得屁滚尿流地报了官。
当知府高廉得到消息,带着兵马赶来时,已经是次日的午后。
济州城的公人们一番点检查勘,发现押送晁盖等梁山泊贼寇的官军全部遇害,只少了济州城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和一干朝廷重犯。
知府高廉得知结果后,看着手下爱将于直的尸首大发雷霆,立即调集军马四方追赶,捉拿何涛与梁山逃犯。
特别是逃往淮阳军的徐州方向,成为了官军围追堵截的重点。
然而晁盖、公孙胜等人早就日夜兼程出了济州地界,消失得无影无踪,却让无头苍蝇一般毫无头绪的官军去哪里拿人
高廉此番才挂帅上任,就走脱了梁山泊强盗要犯,当真是流年不利,让他心中叫苦不迭。
见派出去的各路官军都空手而回,高廉知晓此事事关重大,终究是纸包不住火,不敢隐瞒不报。
没奈何,高廉只得上奏朝廷,将走脱晁盖等钦犯之事的责任都推到济州旧有官吏缉捕使臣何涛的头上。
高廉上书说此贼早就与梁山泊强盗内外勾结,济州历任知府不察,以至于高廉初来乍到,误用了何涛押送钦犯,被他救走了贼首晁盖等人。
高廉自认失察之罪,向朝廷表示要立即开拔淮阳军剿灭梁山泊贼军,以此戴罪立功。
在给朝廷上报的同时,高廉当然是先快马给哥哥高俅去了密信,让他提前知晓自己出的这个纰漏,在官家那里多多美言,为自己开解。
另一面,高廉也给周边各州发出了海捕文书,让各州通缉何涛与晁盖等人。
只是,这河北、京东路各州,许多是宰相蔡京和太尉童贯派系的,他们是否会尽心竭力帮高廉搜捕逃犯,实在是未知之数。或许有的知府正泡着龙团飞雪茶,在笑看高廉的这幅灰头土脸模样。
东平府知府程万里是最早得知高廉丢失了晁盖等要犯的人,他心头暗乐,一面吩咐王俊加强戒备,当心晁盖等人杀回梁山泊,一面派人去济州城打探消息,准备文牍,写好锦绣文章,分头上报朝廷和太尉童贯。
那高唐州知府高廉想要推卸责任,将对何涛失察之责大半推到前任的头上,程万里可也不是吃素的,当然要准备与高廉唇枪舌战,好好理论一番。
归根结底一句话,梁山泊贼首晁盖是我程万里捉的,在我程万里手中可是插翅难飞。若还是我程万里掌军,岂会将押送晁盖等钦犯的重任交托给何涛这种不知根底的小吏
东平府知府程万里这两日真是心情舒畅啊,吃得香,睡得好,每日精力旺盛地重建东平府,誓要与高廉坐镇的济州城做一番高下对比。
第六百零五章 林灵素的宗教战争
西门庆突然想起了与林灵素交往的旧事,当时那林灵素也号称会“五雷法”,可是他在小御街赵元奴家外和上清宝箓宫里两番欲对自己施法时,却都惨遭失败。难道,自己从后世穿越而来,对这个世界的道法可以免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