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然而,一方面添加桐油、糯米等物价格昂贵,浪费物资,另一方面这种法子生产的粘合剂的强度还是不如西门庆准备用后世方法生产的“水泥”。

    曾经身为梁山上负责筑城建寨的头领,投靠西门庆大官人后也负责修建青州桃花庄和登州西门庄,陶宗旺当然懂得用石灰、细沙混合水作为砖石粘合剂的技术。他的手中,也有石灰这些建筑材料。至于西门庆所说的黏土和碎瓷烂瓦,也是极其容易得到的。所以,知晓了方法的陶宗旺很快就可以进行“水泥”的烧制尝试。

    西门庆还告诉陶宗旺,只要是高温烧过的土石,比如炼铁时烧过的矿渣,烧煤后剩下的煤灰,都可以磨细后用来替代碎瓷烂瓦粉,进行“水泥”的烧制。

    青州桃花庄凌振那里生产武器和火器,可是有不少这样的矿渣煤灰废物。此番陶宗旺可以废物利用了。

    如今西门庆记不清的,只是石灰、黏土和碎瓷烂瓦粉的配比数据。不过,这个工作交给陶宗旺去摸索就好,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陶宗旺研制水泥可比汤隆和凌振研制火器轻松多了。

    “九尾龟”陶宗旺从西门庆大官人这里学得秘技,知道大官人终于将自己也试作了心腹。他咧着嘴向西门庆告辞后,就欢天喜地去研制水泥了。

    西门庆大官人果然是深不可测,当真是兄弟们说的那样,乃是神仙下凡呀!

    陶宗旺对西门庆的盲目崇拜又增加了不少。

    西门庆看着陶宗旺手舞足蹈的模样,心道这个兄弟倒是心思单纯,还好我已经嘱咐过他要对外保密了。等他烧制水泥成功,我再教他浇筑混凝土,嘿嘿嘿,陶宗旺只怕会将本大官人当成神来供奉吧!

    在西门庆一行跟着马扩到达登州时,高唐州知府高廉也带着他高唐州的本部兵马和寇州、东昌府的援军一起进入了东平府境内,急急忙忙地赶到东平府城下,要与东平府知府程万里交接对各州官军联军的指挥权。

    在河北诸州中,寇州、东昌府两州的知府都是太尉高俅提拔抬举的,当然要报太尉高俅之恩。得知高唐州知府高廉出兵的消息后,这两州知府也拼凑起军队,紧跟着高廉而来。

    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在城中大摆宴席,盛情接待了高唐州知府高廉和高唐州、寇州、东昌府三州军队的将领。

    虽然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和兵马都王俊等人都十分热情,可是当高廉看了这场接风宴席中出席的各州官军将领,再问过程知府后,心中就大为不快了。

    原来,自从西门庆退出,朝廷又传来更换联军主帅程万里的命令后,一些州府的官军就打道回府了,丝毫没有给高廉这个新主帅留一丝情面。

    河北大名府的“天王”李成和“急先锋”索超带领的大名府军,本就是宰相蔡京为了支持太尉童贯,才让梁中书派遣而来的。

    此番蔡京在朝廷上虽不能阻止高俅、梁师成等人撺掇道君皇帝临阵换帅,但干一干釜底抽薪的事还是当仁不让的。

    蔡京给北京大名府的梁中书去了密信后,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立即以太行山匪患猖獗,有可能袭扰大名府的名义,将李成、索超军调回了大名府。

    河北沧州知府杜充显然也与太尉高俅不是一路人。他与朱仝是为了与




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选
    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将一应剿匪事宜交接给高唐州知府高廉之后,立即安排兵马都监王俊给高廉军带路,将他们礼送到了梁山泊南边的济州城。

    从此,这新收复的济州和徐州的防御就算是交给高廉了,程万里只管与王俊守好自己的东平府,对高廉剿贼之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付搪塞的策略。

    高廉对兄长高俅与太尉童贯之间的明争暗斗岂会不知那各州官军撤退得如此迅疾,难道没有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刻意纵容的原因高廉心知肚明,来到此地,不可能再得到那东平府知府程万里的真心相助,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

    高廉入得济州城来,将济州知府衙门作为了临时的帅府。

    据说这济州知府被梁山泊贼人所杀后,因为战乱不定,无人愿意提着脑袋来这济州城担任知府。前些时日,都是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在代管济州。如今高廉来了,自然是该由他代管几日了。

    听说东京汴梁城里的相公们争论不休,终于选定了一个名叫刘豫的人来接任济州知府。

    那刘豫是河北永静军阜城人,家中世代务农为生,靠自己勤学苦读考中进士,得以踏入大宋官场。

    可是刘豫一无大家族的背景,二无出众的相貌和优雅的谈吐,入不了看中容貌的道君皇帝宋徽宗的法眼,还曾经被宋徽宗讥讽为没有见识的河北泥腿子。

    由于众人都不愿来这局势未定的济州担任知府,朝中重臣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抓出了这么个没有背景,资历又足够的人,授予了他济州知府之职。

    刘豫推脱不得,听闻已经苦着脸上路了。高廉推测刘豫那厮在路途中再磨蹭,十余日后也会赶到济州城。届时,高廉就可以将济州的民政交给刘豫那厮去打理了。

    与这济州的知府之位曾经悬而不决相比,徐州知府的变迁更是使人苦笑不得。

    当宋江军横行两淮时,亳州知府侯蒙被吓破了胆,不敢与宋江军作战,却屡屡给朝廷上书请求对贼寇宋江进行招安。

    特别是得知江南方腊造反之后,侯蒙更是上书朝廷,建议招安宋**军后,再让他们去江南攻打方腊。侯蒙的计策是,让两股贼寇去自相残杀,不论是宋江杀了方腊,还是方腊杀了宋江,都是为国除贼,对朝廷有利无害。

    当宋江在淮阳军大败呼延灼军,声势大张时,朝廷中的确有文官支持侯蒙招安之计的声音。但是手握重兵的太尉童贯以官军足可平定江南方腊之乱,借助宋**军之力平定方腊有损朝廷和官军威严的名义,强烈反对侯蒙的提案。

    道君皇帝宋徽宗正需太尉童贯和他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南下平乱,就采纳了童贯之意,否定了亳州知府侯蒙的招安之策。

    当东平府知府程万里领兵平定了东平府和济州境内的梁山泊贼寇,并从宋**军手里夺回了徐州后,让朝廷认为梁山泊贼军并无侯蒙所言的那般难以征剿。朝中舆论开始变得一边倒地谴责亳州知府侯蒙消极畏战,坐视宋**军残害邻州百姓。御史台的言官们都纷纷弹劾侯蒙,说他是因为不敢与宋**军作战,才力主招安,实在有损朝廷的颜面。

    趁着这一阵风,宰相蔡京出手了。侯蒙在京担任中书侍郎时,就与蔡京不合,蔡京可没有忘记这个政敌。

    侯蒙在京位居中枢时,有一日,道君皇帝宋徽宗突然对他问道:“爱卿以为,朕的宰相蔡京是何如人”



第五百九十八章 吴军师的表演
    高廉此番前来挂帅征讨梁山贼寇,河北、京东路各州却在身后暗中掣肘,让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此时见草寇晁盖等人也敢不将自己放在眼里,高廉就将怒火宣泄到晁盖等人身上,命令衙门里的公人们下死力痛打。

    晁盖虽是硬汉,对着高廉破口大骂,但挨上几棍后,却也痛得咬紧了牙关,趴在地上生生承受。

    这“托塔天王”晁盖身强力壮,打磨得一身好骨皮,还能硬挨几棍,“智多星”吴用却是武艺低微的文弱书生,哪里禁得住打

    吴用心中苦呀,自己不过是稍作姿态而已,怎地这个新来的知府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就先来一顿毒打这不是想就此了结了我等的性命么

    被押解去东京汴梁,或许还有中途脱身的机会,若是被打死在这公堂上,那可真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吴用忍痛回过头,给身边同样在挨板子的“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将”金大坚二人使了一个眼色。

    “吴用哥哥放心,小弟还忍得住!”萧让和金大坚与吴用那厮一样,眼神不太好,没看清楚吴用的暗示,还以为吴用在告诫大家不可服软呢!

    忍甚么忍啊!萧让、金大坚,你们两个一个抄书的,一个刻章的,就那柔弱的身子骨,还不快些求饶你们二人在那里充甚么英雄好汉真是好不晓事,你们两个不带头服软,让我这个梁山泊的军师怎么先开口呀!我军师吴用不能自降身份,我……好痛呀!萧让、金大坚,孺子不可教也!

    大军师吴用又气又痛,险些晕死过去。他决定不再理会萧让和金大坚这两个蠢物,改为暗示“扑天雕”李应和“双枪将”董平二人服软。

    “小人愿招!小人愿招!”不待吴用挤眉弄眼地对李应和董平二人使眼色,那武艺最高的董平抢先服软求饶了。紧接着,李应也牙关一松,伏地求饶。

    董平这厮虽然有一身好武艺,却最无骨气,否则,也不会一被梁山泊强盗活捉,就立即舍弃官军身份投降强盗。宋江那厮们与董平并无多少交情,董平自然也不愿意为了和他们讲义气而让自己受苦。

    李应本是独龙岗李家庄的大官人出身,只是一时糊涂,帮了不该帮的梁山泊强盗,反被赚上山去,再无回头之路。因此,李应肚子里何尝不是有许多苦水无处倾泻!有了董平带头,李应也不充甚么江湖好汉了。

    “好!将这二人拖到一边等候,其余强盗接着狠打!本府却要看看这些贼骨头能有多硬!”高廉显然意犹未尽,瞪着双眼恶狠狠地盯着晁盖与吴用。

    “小生愿招!知府相公,小生愿招呀!”吴用吓得连忙服软。再不服软,真要被高廉那厮活活打死。

    见军师吴用服软了,一向以他马首是瞻的萧让和金大坚二人急忙跟着求饶。晁盖眼见得一众弟兄都服软认输,胸中好是气闷,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只感到头晕目眩,顿时昏死了过去。

    公人们见晁盖昏死过去了,以为是他吃不住打,急忙停了板子,以手去探晁盖的鼻息。见晁盖还有气在,他们立即回报知府高廉,请示该如何处断。

    知府高廉见堂下一个个恶名昭著的强盗头领都被自己打怕了,贼首晁盖还被打得晕死过去,心中积压的一口恶气总算是出尽,浑身真是说不出的舒坦。他对着左右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再打,命人将晁盖



第五百九十九章 苦大仇深何观察
    高廉将殷天赐派回高唐州去捉拿柴皇城后,又鄙夷地看了看堂下跪着的吴用等人,口中冷笑道:“你这伙草贼,平日里在梁山泊窝藏,官军一时难以捕拿你等,却让无知百姓不明,将你等的凶名远彰。今日本府观之,也就晁盖那厮算得一条硬汉,余皆贪生怕死之辈也!谅那宋江草寇也不过如此,本府大军一到,定必摧枯拉朽,一战告捷!”

    “我等愿随知府相公踏平梁山泊草寇!”知府衙门里的众将领、虞候们齐声应道。

    “来人呀!将这些草寇打入大牢,明日用铁叶枷枷了,装入囚车,押送京师!”高廉对左右高叫道。

    不待吴用、董平之流告饶,衙门里的公人早如狼似虎地将他们拖下堂去。那晁盖也被连抬带拖地带走关入死牢了。

    “于统制何在”高廉开口问道。

    “末将在此!”两边分列的军官队里,转出一个统制官,对高廉施礼答道。这个统制官姓于名直,乃是高唐州禁军中高廉的一员心腹战将。

    “于统制,本府命你在本部点选五百精兵,明日押送晁盖等一干重犯前往京师。此行事关重大,于统制万不可大意。办好此事之后,我自有抬举你处。”高廉给统制官于直下达了将令。

    那于直接了令,眉头一皱,对高廉抱拳说道:“知府相公,末将领命!只是,末将有一个要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廉笑道:“于统制一向勇武,莫非此番却是怕了不成你有何言,但说无妨。”

    于直说道:“相公差遣,末将怎敢推辞!只是末将和麾下军兵不是这济州人,从这济州去往京师,哪里山川地势险要,哪里道路狭窄阻隔,全都不甚明白,只怕会在道上延误时日。末将恳请相公派遣一位济州本地官吏随末将同行。”

    “此事容易!本府就派遣一个济州缉贼捕盗的官吏与你同行。”高廉笑道。高廉随即便唤缉捕人等上前。

    只见阶下一人声喏,从公人们中间走出来,立在堂前。

    高廉看那人时,却生得怪异,只见那人没有双耳,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只空着甚处州名。

    高廉问道:“你是甚人怎生这般模样莫非是配军出身”

    那人禀道:“小人是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当年因为晁盖那伙草贼劫了太师的生辰纲,知府相公命小人限期缉捕捉拿贼人,预先在小人面上纹下这迭配字样,破不得案,拿不得贼人,就要将小人发配远恶军州。以此小人面上有此金印,相公莫怪!”

    原来此人正是当年晁盖等人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后,济州知府派出去捉拿晁盖等人的三都缉捕使臣何涛。

    这何涛兢兢业业地破了生辰纲之案,捉住了“白日鼠”白胜,并领命前去郓城县捉拿晁盖等人。

    不想郓城县黑白两道勾结紧密,郓城县的押司宋江、都头朱仝和雷横三人与贼首晁盖都有深厚的交情,先后通风报信从东溪村放走了晁盖一行。

    何涛忠于公事,带兵前去追捕贼人,却被晁盖等强盗打败,闹得个全军覆没,自身被捉。何涛最后虽被单独放回济州城了,却被阮小七那恶徒割去了双耳,借此向官府示威。

    梁山军攻破济州城时,知府、通判等官员都被杀了,何涛这种不起眼的小官吏因为是本地人,却见机逃得性命。待到官军收复济州后,何涛又回到济州府里继续当他的三都



第六百章 打虎亲兄弟
    何涛夫妇抬眼看去,只见来人正是何涛的亲兄弟何清。看那模样,何清必是赌输了钱,又来哥哥这里打些秋风。

    何涛笑道:“何清,我这里又不是赌坊,你来得这般勤做甚么?昨日才在我这里讨得几贯铜钱,不去赌钱,却来怎地莫不是又输光了钱”

    自从何清上次帮何涛捉拿了“白日鼠”白胜那厮,破了生辰纲大案,让何涛免于刺配之灾后,何涛夫妇就对这个亲兄弟何清亲热了不少。

    虽说何清平日里依然游手好闲,厮混于赌坊勾栏,但何涛念他当年救命之恩,对这个兄弟也从来是笑脸相迎,时常接济于他。

    何清见哥哥与他打趣说笑,也笑着骂道:“嫂嫂,你看我这亲哥哥,直如此小觑他的兄弟!你家可是金銮殿,兄弟我来不得了看我手中提的是甚么物什今日兄弟在安乐村赢了几串钱,特地买了一些烧鸡和咸鱼,来与哥哥嫂嫂吃几杯闲酒。兄弟我可不似哥哥那般小气悭吝,家中有大钱也舍不得使。”

    何清说着,将藏在身后的烧鸡、咸鱼和村酒递给了何涛老婆。

    何涛见了,故意板着脸,没好气地说道:“哥哥的钱要留着养家,哪似兄弟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兄弟你有些闲钱也该攒起来娶个媳妇……”

    何涛的老婆乖觉,连忙招手说道:“丈夫,叔叔来寻你吃酒,你怎地又在此说东道西扯那没用的,却不扫兴阿叔,你且坐下,和你哥哥说话。嫂嫂去给你们烫酒。”

    何清当既在何涛身边坐了,与他扯些城里城外的闲话。

    何涛老婆手脚麻利地切好烧鸡、咸鱼,又安排些酒肉菜蔬,摆了满满地一桌,又烫了一壶酒,也坐下来陪何涛、何清两兄弟吃酒。

    何清见嫂嫂喜形于色,便举杯问道:“哥哥可是有甚么喜事让嫂嫂乐得合不拢嘴。”

    “哪有甚么喜事,不过是新来的高知府安排哥哥我前去东京公干,事成之后或许会提拔我罢了。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你嫂嫂她就沉不住气了,全没半点城府。”何涛也不瞒着这亲兄弟,就将高唐州知府高廉派遣自己随军押送晁盖等人之事说与何清听了。

    “哎呀!此乃大喜之事,嫂嫂可不正该乐么兄弟听闻那高知府乃是当朝高太尉的叔伯兄弟,将来前途无量。哥哥能攀上高知府,他日飞黄腾达都不在话下。哥哥发达后,切莫忘记提携兄弟一二。兄弟这里先敬哥哥嫂嫂一杯,祝哥哥一路顺风,早日回返。”何清提杯对何涛夫妇说道。
1...110111112113114...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