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他并不急着提出“组建秦楚联军”这件事,毕竟按照宣太后与穰侯魏冉的指示,他先要完成楚王熊横迎娶嬴氏宗女这件事,使两国的关系稍微缓和一些,然后再以「平分魏韩之地」的诱惑,顺理成章地提出组建秦楚联军的事宜,这才称得上是名正言顺。
更何况,去年伊阙之战后,秦国割让城池与魏韩两国停战修好,至今才过了半年多而已,怎么说也不好立即就对魏韩两国动手,因此,先使楚王熊横娶了嬴氏宗女,然后以利诱惑楚国组建秦楚联军,彼此磨合个几个月,待等明年开春时再对魏韩两国动手,这就称得上稳妥。
至少司马错是这样认为的。
想来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他的副将白起,已经与魏国的方城开战了……
不过,在跟楚国的君臣其乐融融地聊了许久后,司马错亦逐渐感觉有点奇怪。
因为在魏冉的书信中,白起将会与他在楚郢汇合,一同面见楚王熊横,可事实却是,他司马错都已经赶到了楚郢,可白起却迟迟未至——这家伙人呢
想到这里,司马错找了个时机,询问楚臣昭雎道:“昭大夫,在下听闻,此前是昭大夫驻军鄢邑,阻挡我秦国的将领白起,不知白起现今何在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因为据在下所知,白起应当与在下在楚郢汇合,一同拜见楚王才对。”
昭雎哪知道白起的动向,闻言如实说道:“回司马国尉,前几日,贵国的白军将忽然将麾下军队撤走,此后便再无音讯。”
“唔”
司马错闻言愣了愣,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白起
第293章:间隙
『司马错已经到楚郢了么动作很快啊……』
暗自嘀咕了几句,白起思忖了片刻,最终还是将司马错的近卫丁宝招了进来。
片刻后,就见丁宝走入帐内,在看了一眼帐内的白起、仲胥、卫援、童阳四人后,拱手拜道:“卑职乃国尉身边近卫丁宝,见过白左更与诸位将军。”
左更,即白起如今在秦国的爵位。
“免礼。”
白起挥了挥手,问道:“不知国尉遣你来,有何要事”
只见丁宝朝着白起抱了抱拳,正色说道:“国尉得知白左更正在率军谋取方城,认为目前还不是时机,希望白左更撤兵至汉水,且跟随在下一同前往楚郢,国尉有要事与白左更商议。”
听闻此言,白起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知道,他这边已经做到了攻打方城的准备,且他有足够的自信能一战拿下方城,然而司马错却要求他撤兵,说什么暂时还不是对魏韩两国开战的时候
倘若换是旁人,恐怕早已经被白起呵斥驱逐帐外,但考虑到来人是司马错的近卫,白起多少还是有所顾忌,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请回去转告国尉,待攻破方城之后,我再去拜见他。”
丁宝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白起,不明白白起为何执意要攻取方城,但临行前司马错对他的嘱咐,却不允许他在这个时候退缩,于是他摇摇头,颇显为难地说道:“这恐怕不成,国尉希望白左更立刻撤兵,且随在下前往楚郢……”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司马错暂时交给他的虎符,目视着白起。
说实话,若换做在以往,司马错的虎符命令不到白起,毕竟二人处在不同的军队,且白起也是一支军队的统帅,但这次情况稍有不同,毕竟秦国国内希望白起作为司马错的副将,协助司马错督促楚王婚事以及组建秦楚联军的事,因此司马错才能暂时命令白起。
『竟然……竟敢拿虎符来逼迫我』
看着出示了虎符的丁宝,白起心中大怒,脸上亦满是怒容,竟伸手就要去抓丁宝手中的虎符。
见此,仲胥、卫援、童阳三人连忙拦住白起,连连低声劝说:“白帅息怒,白帅息怒。”
丁宝也是吓了一跳,退后两步有些色厉内荏地喊道:“白左更,难道您当真要抗命么!”
不得不说,其实此刻丁宝心中亦是暗暗叫苦。
白起是什么人,难道他不清楚么那是穰侯魏冉最器重的爱将!伊阙之战中擒杀魏国名将公孙喜的新晋骁将!
在军纪森严的秦国,一般兵将倘若违抗命令,十有就是处死,但白起怎么可能被处死
纵使是司马错,最多也只能在秦王面见状告白起,让穰侯魏出面去训斥白起。
司马错敢杀白起试试
魏冉绝对立刻就跟司马错翻脸,到时候司马错在秦国绝对无法立足,哪怕他为秦国打下了偌大的巴蜀。
因此,丁宝也不敢过于逼迫白起,只能抬出秦王、抬出穰侯魏冉来吓唬白起。
好在帐内此刻还有仲胥、童阳、卫援三人,他们三人死死拉住了白起。
他们可不敢放手,万一白起一时怒火攻心,一把抓住丁宝手中那枚司马错的虎符,将其摔在地上,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期间,仲胥低声劝白起道:“白帅,眼下国内终归更信任司马错,希望您辅助他,倘若此事闹到大王面前,这岂不是给穰侯增添麻烦么”
听到这话,白起这才稍稍收敛怒气,瞪着丁宝恨恨说道:“老匹夫……他知道方城的守将是谁么!是魏国的蒙仲!眼下我完全有把握攻下他所在的城池,可那老匹夫却命我撤兵至汉水!他可晓得,倘若再给那蒙仲几个月的备战时间,到时候我秦军就要付出数倍的代价才能打下方城!”
看着白起咬牙地用“老匹夫”辱骂司马错,丁宝很识趣地没有顶嘴。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白起,为何对魏国的方城有那样深的执念:那座城内,有白起在伊阙之战时的宿敌,魏将蒙仲!
整整骂了好一会,白起这才发泄完心中的愤怒,只见注视着丁宝手中那枚虎符,恨恨说道:“老匹夫今日以虎符逼我撤兵,好,我白起听从便是,但是,他一定会后悔的!”
说罢,他愤愤喝道:“传令下去,撤兵回汉水!”
看着白起信誓旦旦的模样,丁宝心中亦有些迟疑,毕竟因为白起的关系,魏将蒙仲在秦国如今逐渐有了名气。
但问题是司马错的命令,司马错要求白起撤兵至汉水,因此纵使丁宝有些信了白起的判断,也不好在这件事上帮白起什么,只能看着白起面带愤色地传下命令。
片刻后,命令传下,白起麾下军卒面面相觑。
不是说好进攻方城么
怎么就撤退返回汉水了
但既然是主帅的命令,军中士卒也不敢违抗,放弃了刚刚建好的营寨,将打造好的攻城器械通通凿毁,收拾行囊,返回汉水。
在启程回汉水时,白起站在战车上,眺望方城的方向,心情很是不快。
他并不只是惋惜失去了击败蒙仲的机会,而是恨司马错在不明究竟的情况下,便勒令他撤兵,这岂不是让蒙仲有更多的时间备战么
白起不难预见,待数个月后,待他秦楚联军再次踏足宛方之地,他秦军必然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攻克那座坚城。
而这一切,都拜司马错所赐!
“走!”
一声令下,近七万秦卒原路返回,浩浩荡荡地返回鄀县驻扎。
白起军的异动,立刻就引起了方城骑兵的注意。
蒙虎、华虎、穆武三人得知此事后,立刻就率领骑兵远远尾衔秦军。
他们原以为这是白起的什么诡计,但直到跟着白起军向南走出五十里后,蒙虎、华虎、穆武三人才感觉情况有些不太对:这白起,似乎是真的退兵了。
左想右想想不通,三人立刻将此事禀告蒙仲。
得知这个消息后
第296章:将帅不合【二合一】
九月下旬,司马错命秦楚联军集聚于汉水北岸,并再次召集白起、昭雎二人商议作战。
当时白起与昭雎便意识到,司马错即将对宛城、方城两地动手了。
何以司马错会在这个时间段对宛城、方城两地用兵呢
原因很简单,一来秦楚联军在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后,基本上也磨合地差不多了,二来嘛,宛城、方城一带农田的作物即将成熟了,司马错决定去抢掠一波,以减轻联军当前军粮上的不足。
不得不说,司马错这一点倒是很合白起的胃口,毕竟白起原先就打算着,待等最迟十月初,无论司马错允许或不允许,他都会带着部将胡郁,率领那两千余秦国骑兵到方城走一趟,将方城周边一些农田里的作物一把火烧个干净——总不能看着蒙仲那批人收了这批粮食,用它来抵挡他们秦楚联军吧
但眼下,见司马错主动提起了即可出征的主张,白起反而不着急了。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除非司马错低下头来认错,恳请他助其一臂之力,否则,他决定冷眼旁观司马错在那蒙仲面前吃瘪。
总而言之,即司马错的命令他会听从,但他绝不会提醒司马错什么,更不会给司马错提供额外的帮助,比如将他对蒙仲的了解告知司马错。
他要让这个倚老卖老的老匹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不,当司马错面无表情地询问白起是否有什么异议时,白起以这几个月来最和善的面孔,笑吟吟地说了句:“白某并无异议,一切听国尉吩咐。”
不得不说,这番作态的白起,倒也让司马错小小吃了一惊。
但正所谓人老奸猾,活了大半辈子的司马错,又岂会看不穿白起这个年仅二十来岁的小毛孩的心思心中轻哼一声,倒也没有在意。
反正对于司马错来说,只要白起不跟着他对着干即可。
见两位秦国上将已达成了协议,纵使昭雎心底还想在帮宛城、方城拖延些时间,也无能为力,心不甘情不愿地率领楚军,跟着司马错与白起踏上了征讨魏国与韩国的征途。
本来嘛,出征之前必定先声讨被攻伐的国家,这叫出师有名,但考虑到半年前白起就随便扯了个借口进攻了方城,司马错也懒得再多此一举——也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司马错将原本于明年年初出征讨伐魏韩两国的原定计划,提前到了今年的九月下旬。
至于提前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希望魏韩两国做到准备充足的准备。
不过仔细想想,从四月初白起进攻方城起,至今已过了半年,魏韩两国基本上也已经做好了抵挡大军的准备。
每每看到此事,司马错心中就感到莫名的窝火,对白起的印象也随之变得更差。
想想也是,天底下有哪个将军会接受不服从命令、擅做主张的部下呢
在出征的途中,司马错再次请来白起与昭雎,确定了首个攻击目标,即宛城。
这件事,白起也默认了,没有再反驳什么。
不过,司马错却在会议中给白起指派了一个任务,他希望白起派麾下的骑兵前行一步赶到方城,阻止方城的军民抢收周边田地里的作物。
“……若我大军无法及时赶到,索性就将方城城外田地里的稻麦一把火烧了,不可使其成为方城的军粮。”司马错对白起吩咐道。
对于这项任务,白起稍稍有些意外。
司马错,亦知晓骑兵的厉害
平心而论,这就太小看司马错了,要知道司马错乃是秦国的三朝元老,秦惠王时期的老臣,那时秦国与义渠打得如火如荼,司马错又岂会不知义渠骑兵的厉害
只不过在大部分中原将领眼里,骑兵稍显华而不实,不像战车那样能够刚正面罢了。
一百辆战车对敌军发起的冲阵,在战场上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换一百名骑兵试试,怕是眨眼间就在敌军步卒那些长达一丈半的长戈下死伤大半。
说实话,这个观点倒也没错,毕竟战车是战术兵种,在战场上的威力极大,而骑兵是战略兵种,在重甲与马挂甲诞生之前,骑兵朝着敌军阵型冲锋纯粹就是死亡冲锋罢了,基本上是无法作为战场主力的。
除非人数多到一起程度,比如像赵国与匈奴的战争,动辄就是几万骑兵的对决,能跑能打,在那样灵活的战场上,短腿的步卒才难以生存。
总而言之,司马错对骑兵的评价,充其量也就是“可堪一用”、“不堪大用”这种程度,并不用作主力而用作防备骚扰的激动军队,纯粹就是用来应付一下方城的骑兵——方城有骑兵,这一点司马错也是清楚的。
鉴于司马错的这道命令并未超出自己的决定,白起稍一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但事后,白起却叮嘱了胡郁,命胡郁不必与方城的骑兵死磕,只要看好方城的农田,不要让方城的军队偷偷把成熟的稻谷收了即可。
不错,他虽然有心让自己麾下的骑兵与蒙仲麾下的骑兵一较高下,但目前还不是时候——他何必为了司马错,而使他麾下的骑兵损失过重
除非司马错肯低头向他认错。
九月二十五日前后,二十三万秦楚联军浩浩荡荡地逼近了宛城。
而在此期间,游荡于附近一带的方城骑兵,除了立刻将秦楚联军的动向告知方城,亦告知了宛城的守将韩骁。
当得知对面有多达二十几万的秦楚联军直奔宛城而来时,宛城守将韩骁亦是心中惶惶。
他手底下仅一军兵力,满打满算万把人,如何招架地住多达二十几万的联军
倘若联军的数量在十万左右,那他倒是还有心搏一搏,看看配合方城的蒙仲,是否能守住宛城,但二十几万……
他简直连一战的心思都没有。
可不战而逃,这又不符合韩骁的性格。
而就在他犹豫之际,他的部将劝他道:“军将,反正宛城的城民已迁至国内,此城已成为一座空城,何必为死守一座空城而让麾下儿郎牺牲不如放火烧掉城中建筑,退守汝水,与大司马汇兵一处,共同抵挡秦楚联军。”
韩骁皱着眉头仔细想想,觉得部将的主张很有道理。
是的,早在四月初白起进攻方城之后,韩骁与蒙仲便都意识到秦楚两国接下来必然将组织联军攻伐宛城、方城,因此韩骁也早早将宛城的民众都迁往了国内,只不过韩骁本人仍不愿轻易丢掉宛城罢了。
毕竟宛城怎么说也是一座较大的城邑,无论是城墙、河渠、还是城内的各种建筑都很完善,没道理白白就舍弃这样一座城池。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韩骁当时想看看能否有守住这座城池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