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不自觉地抬手摸了摸左肩,白起仿佛摸到了甲胄下的箭创,而同时,他的脑海中亦浮现出了那个曾经一度让他面对死亡的家伙——那个至今为止他只知道对方姓(氏)蒙的“魏军师帅”。
在魏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此人精准地抓到了他秦军唯一的一段虚弱期,鼓舞魏军士气骤然反制他秦军,即是身处敌我立场,白起亦忍不住想为对方抚掌称赞:妙!着实是妙!
『只是那样的家伙,此前在魏国为何籍籍无名呢』
白起心下感到十分不解。
毕竟在他看来,那个“蒙氏魏将”,可要比天下闻名的公孙喜难缠多了,感觉对方的才能不在他白起之下,难以想象这种人物却至今还未在魏国出人头地,以至于白起这几日派人四处打听,却也不知对方究竟是何来历。
就当白起思索着对面那个对手的事时,有一队士卒急匆匆地从远处奔来,待靠近后,有一名士卒抱拳禀报道:“白帅,孟轶将军命我前来传讯,前方雒水魏营内的魏军,不知为何主动出击了……”
“唔”
白起闻言微微一愣,当即转头看向雒水魏营的方向,眼眸中闪过几许异色。
孟轶,即是白起派去前往偷袭雒水魏营的秦将,白起对他的要求是,发动一次猛攻,若雒水魏营疏于防范则加紧进攻,反之,若这座魏营防备森严,便放弃强攻,另寻他处渡河。
毕竟,虽说雒水魏营的坐落很关键,刚好卡死白起挥军向南偷袭韩军后背的要道,但白起也不是非得偷袭韩军,怎么想都是先撤退到宜阳更有选择的余地。
至于新城的安危,既然向寿前几日没有按约与他在魏军主营汇合,这就说明他被雒水魏营的魏兵被挡住了,不难猜测向寿在几次强攻未果的情况下,必定会返回他秦军主营去了——倘若此刻韩军已攻陷了他秦军主营,向寿必定退守新城。
新城再怎么说也是韩国为了阻挡他秦国入侵而建造的城池,既有向寿把守,又岂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韩军攻破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白起一点也不着急支援新城——若有机会,他自然不会拒绝助向寿一臂之力,对韩军展开前后夹击;若没有机会,他也不会强求,先撤退至宜阳,然后看具体情况再做出后续的决定。
为了一城一地与敌军死磕,不惜两败俱伤,这可不是他白起所奉行的兵法。
正因为如此,片刻前当孟轶派人前来传达消息,表示雒水魏营防守森严时,白起并非叫孟轶非得攻克这座魏营,而是命他立刻在雒水下游想办法建造浮桥,以便他五万秦军能渡过雒水——伊阙山一带的六万余魏军主力说不定不久之后就会尽数赶来支援,他白起哪有空闲与这边的魏军纠缠
吃掉魏将窦兴这股兵力,然后立刻收手撤兵,若魏军还敢继续派单股军队追击,则继续以这种战术逐步蚕食魏军的兵力,直到魏军的人数与士气逊色于他秦军,介时他白起再转过头来一举将魏军歼灭——这才是他白起所奉行的兵法。
可他没想到的是,雒水魏营的魏军,居然主动出击了,这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是被童阳伏击窦兴的响动给惊动了么看来雒水魏营的主将眼力不凡啊……再算他居然敢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呵,看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如此的话……』
眯着眼睛思考了一番,白起心中忽然闪过一个主意,吩咐道:“传令孟轶,叫他率领小股兵力,将雒水的这支魏军引到童阳那边,设法叫两支魏军自相残杀。……再传令仲胥,待孟轶引走那座营寨内的魏兵后,命其立刻猛攻此营。”
最后,他还轻笑着补了一句:“天所赐,不敢辞尔!”
看着这位即使是在逃亡()途中仍神色自若、谈笑风生的主帅,附近的秦军士卒们心中亦颇为安定。
“喏!”
身边的几名近卫立刻前往传达白起的命令。
而事实稍稍有些白起的意料,仅仅过了片刻工夫,雒水魏营的那些举有火把的魏卒,便直奔秦将童阳、魏将窦兴那片战区而去了。
『唔』
白起微微一愣。
算算时间,他感觉他所下达的命令,不至于这么快就传到孟轶那边吧
还是说……
『居然反过来被击破了么这股魏军……很猛啊,似乎丝毫也不比伊阙山那一带的魏军逊色,难怪就连向寿将军都被其击退了……』
心中暗想着,白起的表情略微有些古怪。
虽然战况的演变始终如他预测的那般,但他还真没想到孟轶居然会被唐直、焦革两名魏将击破,要知道孟轶可是他麾下作战相当勇猛的将领。
『伊阙山的魏军也好,雒水这边的魏军也罢,不愧皆是魏国的军队……希望今夜能令其重创,否则这场仗,怕是不好打。』
白起心下暗暗想道。
正如白起所猜测的那般,他麾下猛将孟轶一开始确实被魏将唐直打懵了。
一来是孟轶没料到唐直在战况不明的情形下居然敢倾尽麾下兵力主动杀出营外,因此失却了先机,二来是唐直与他麾下的魏卒着实勇猛,纵使是孟轶与他麾下的秦卒,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不得不说,孟轶着实是小瞧了唐直、焦革二将以及他们麾下的军队——他们可是出身河内魏军,是魏国名将翟章一系的魏将,虽说因为年纪的关系,又因为公孙喜的关系,翟章这些年逐渐淡出世人的眼界,但不可否认这位仍是魏国的柱国将领,维系着魏国针对赵国方向的和平。
赵主父时期的赵国,那是何等的凶猛,可即便如此,赵国最终仍然与魏国抱持着彼此秋毫无犯的默契,这其中,不能说没有翟章的巨大功劳。
鉴于自己竟被唐直、焦革两名魏将击破,孟轶本来又羞又恼,待等他正准备集结军队做出报复时,他刚好收到了白起的命令,他们命令他故意装出被这股魏军击败的样子,将这股魏军引到童阳那边,设法令这股魏军与窦兴麾下的魏军自相残杀。
不得不说,在接到白起这道命令后,孟轶也是愣了一下:虽然并非他的本意,可看当前的情形,似乎他已在不知不觉间做到了白起所说的诈败
讪讪地自嘲了一下,孟轶当即下令向童阳所在的一带撤退,同时立刻派人事先提醒童阳。
此时,秦将童阳仍在四面围杀魏将窦兴的魏军,随即立刻便收到了白起、孟轶二人分别命士卒送来的消息,心中顿时了然,故意叫士卒当着魏军大喊:“西北方有魏军的援兵杀至,将军命我等尽快杀死此地的魏军。”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魏将窦兴的耳中。
&
第250章:不退反进的秦军【二合一】
『ps:从魏国篇起,因为主角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文中的历史便将逐渐偏离原来的轨迹,当然,这种改变都有迹可循的,不会莫名其妙地改变。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在本章说留言,讨论一下与真实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出入,让本章说稍微活跃一点。』
————以下正文————
“白帅,营寨东南方向发现魏军的踪迹,许是伊阙山的魏军主力已抵达此地。”
“唔……”
白起点点头,旋即又凝视着雒水西岸的魏军片刻,这才返回了营寨内的帅帐,即此前魏将唐直的那顶帐篷。
由于昨晚唐直为了支援窦兴离开地颇为匆忙,以至于连行军图都依旧摆在帐内的矮桌上没有收拾,白起以这份行军图对照着己方的行军图,以此了解当前的状况。
『……西、南、东南,三个方向皆有魏军,南边是窦兴以及此营原本的魏国驻军,西边不知是谁,东南是那个姓(氏)蒙的家伙……似乎只有北面可以突破。』
对照着两份行军图看了半响,白起颇感头疼。
平心而论,纵使此刻三面被围,但白起认为暂时倒也不必很担心,毕竟魏军就算要对他所在的营寨采取攻势,最起码也得准备个一两日,更何况北面还有生路,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陷入魏军的战略步骤,被对方逼向北方,继而开始一段你追我赶的追歼战。
严格来说,白起并不认为魏军能在追击他们的途中占到什么便宜。
但问题是,他并不希望被逼向北方。
北方确实很安全,因为那是西周、东周两个周国的国土,跟当今最弱小的诸侯国卫国差不多,皆只有寥寥几座城池,毫不夸张地说,要不是碍于名分,秦、赵、魏、韩这些国家随随便便派些军队就能将西周、东周这两个国家覆灭——但没有必要,毕竟这两个周国仍代表着周王室,仍在名义上统治着整个天下,贸然进攻这两个周国,难免会被其他诸侯国以「以下犯上」、「羞辱周王室」的罪名联合讨伐。
而反过来说,西周、东周这两个周国,也不敢过分招惹天底下强大的诸侯,只要白起不进攻这两个周国的城池,纵使他率军闯入两国境内,这两个周国也基本上不敢有何异动,他白起只需防备背后追击他们的魏军即可。
唯一的一个问题是,往北撤离绕至宜阳,需要更久的时间,并且,对面魏军那个姓蒙的家伙,未必会放任他撤回宜阳——对方提前一步派军队驻守雒水西岸,切断了他秦军撤回宜阳的退路,这显然意味着对方已经猜到了他那「准备撤回宜阳」的打算。
『……既然西面不让我走……』
白起的目光落在行军图上,徐徐往东侧移动,逐一掠过「荥阳」、「宅阳」、「东虢(成皋)」等一系列的城池,最终在「郑城」定格。
“嘿!”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白起不由得轻哼了一声,神色带着几许戏虐。
而与此同时,蒙仲与魏青、焦革两位军司马,也已回到了临时的营寨,商讨着围剿秦军的策略。
期间,他还召集了费恢、郑奭、蔡午等几位军司马。
正如白起所预测的那般,蒙仲并不打算立即对秦军发动进攻,确切地说,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他在商议中对魏青说道:“这股秦军的主将,似乎并非向寿,而是一个以「白」作为姓氏的年轻人,年纪似乎与我相仿……我曾在伊阙山上碰到过此人,此人当时带着一些秦卒渡过伊水,冒险登上伊阙山,居高临下窥视我军的主营,是一个胆子非常大的家伙……”
魏青大概也听说过蒙仲的这段经历,闻言带着几分笑意说道:“若早知这姓白的家伙,我想蒙师帅当时就算是游过伊水,也会提前把这厮给宰了吧”
蒙仲苦笑着摇了摇头。
的确,他当时并不清楚白起的底细,哪怕是眼下,他也只知道对方姓(氏)白,甚至还不知这位姓白的秦将,即是秦军目前的主帅。
“那么,如此胆大的家伙,他接下来会有何行动呢”焦革在旁插嘴道。
“大概是最出人意料的行动吧……比如说,偷袭我军。”
蒙仲随口回答道。
“我军”
魏青闻言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蒙师帅是指咱们这边”
他的表情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他跟焦革二人与蒙仲汇合后,他们这边的兵力有足足四五万,是目前几路魏军中兵力最多的一支,而对面的秦军兵力则在五万左右——不是说五万秦军一定不敢偷袭他们四五万军队,按理来说,不应该选择兵力最弱的其余两路魏军么
比如,雒水西岸的梁习军,雒水秦营南侧的窦兴军与唐直军,相比较蒙仲他们这边,明显是前两者的兵力更弱,更容易被秦军单独击破。
“未必。”
在听了魏青提出的困惑后,蒙仲摇摇头说道:“率先击破较弱的敌军,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常规兵法,但我相信对面那个姓白的家伙不会那么做,因为他有所顾忌,顾忌我军会伺机反制……因此,转换一下思路,他未必没有可能决定先攻破我军。毕竟,只要击破了我军,再击破剩下的几路魏军就容易多了。”
这正是蒙仲不敢贸然进攻雒水秦营的原因。
《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通俗地说,就是先让己方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击破秦军,这样一来就能做到百战不殆。
而先让己方处于不败之地的具体方式,最常见的无非就是建造营寨,这也正是世间的将领每到一处势必会先建造营寨的原因。
而反过来说,倘若蒙仲此刻贸贸然进攻雒水秦营,取胜还好,倘若战败,待夜里秦军趁胜展开一波夜袭,蒙仲一方的魏军立刻就炸,被秦军彻底击破乃至全军覆没都不是没有可能。
“我明白了,立营的事就交给在下吧。”焦革抱拳说道:“在下无勇无谋,但建营之事还是可以胜任的。”
“焦司马过谦了。”蒙仲笑着说道。
他才不会相信焦革这种过于自谦的话。
开什么玩笑,魏国的军司马,岂当真有无勇无谋之辈
不过话说回来,按照蒙仲所了解的有关于焦革的事迹,这位军司马似乎一名偏向于防守的将领。
而相对地,唐直就是一名擅长进攻的将领,据说勇猛的程度不次于河东军的窦兴。
在一番商议过后,蒙仲做出了安排:由焦革负责建造营寨,由魏青、郑奭、蔡午三人负责对秦军的封锁,以及防备秦军偷袭己方。
至于费恢,则协助蒙仲坐镇中军,暂时按兵不动。
待魏青、焦革、费恢、郑奭、蔡午五位军司马离去之后,蒙仲又召见了蒙遂、蒙虎等一干弟兄。
一见到蒙仲,蒙虎便当即叫嚷起来,询问蒙仲几时与秦军开战。
唔,目前乐毅并不在军中,他在韩军交割给魏军的那座营寨内驻守,充当着魏将梁习的副将——眼下梁习率军驻守雒水西岸,乐毅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那座韩营,不,是「(伊阙)山南魏营」的主将。
蒙仲如今需要指挥诸路魏军,而乐毅又得留守魏军目前的大本营,因此,蒙遂便成为了蒙仲麾下两千五百名士卒的代理师帅,被蒙仲划入中军。
所谓的中军,其实就是蒙仲直接执掌的魏军,名义上归属魏军如今的假帅公孙竖,但公孙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长带兵打仗,便将兵权全部托付给蒙仲,自己则镇守伊阙山,保护着「山南魏营」与「(伊阙)山北诸营」,算是替蒙仲照看着大后方,使蒙仲可以毫无顾虑地追击秦军。
顺便提及一句,前两日驻军在伊阙山时候,蒙仲便重新整顿了麾下的魏军,毕竟在秦军夜袭魏军主营的那次夜袭,魏军中河东一系、河内一系、河南一系的军司马皆出现了阵亡,而佐司马、旅帅、师帅等级别的将领更是伤亡惨重,考虑到混乱的军队编制不利于与秦军作战,蒙仲便重新整顿了军队。
首先,将河南军系的魏军全部编入郑奭、蔡午这两位仅剩的河南军军司马麾下。
其次,河东军亦重新整顿,将失去军司马的河东军重新规划,最后重新分为五军,分别由窦兴、魏青、费恢、梁习四人统率,最后一支,则交给公孙竖用于镇守伊阙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