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骗子呵呵,人家可都是有真本事,他们都是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学识,呵呵,你我都差得远咧!”
周明摆了摆手说道。
“这么厉害!那我得跟他们会一会,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本事!”
谢喜得有些不服气。
“谢教授,万贺他们已经吃完了饭回到自己的房间了开始工作了!”
刘琅在一旁回答。
“哦工作了美国人可不会这么快就工作,他们中午吃过饭要喝点咖啡,我当年在美国待过,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很熟悉!”
谢喜德笑了笑道。
万贺那帮人第一时间就吃完了饭,然后就再次“消失不见”,他们现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破解”刘琅的计算机语言上,一天下来也就出现在众人面前三次,晚上他们住的地方也时常传来争吵声,王海军这些人还担心这些“洋鬼子”是不是在打架,刘琅就解释了一下美国人的工作习惯,这才让众人放心。
当然,除了刘琅外其他人不知道这帮“洋鬼子”再干什么,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人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时分,比其他人都要辛苦,倒是午饭之后这些人要蒙头睡大觉,生活习惯很是让人“诡异”。
刘琅只是笑了笑没有和谢喜德争辩,万贺那帮人绝不是天天喝咖啡,他们这些日子真是晕天暗地,天天在改进计算机语言,要知道刘琅写下的是十多年后的计算机语言,比此时的语言形式要复杂的多,最大的难点就是引入了矩阵式命令,这就在逻辑上发生了根本改变。
按理说这两种计算机语言相差着两代或者三代,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现行的计算机语言要经过两次或者三次的改进提升后才能达到刘琅展示的那个高度,这种差距非常大,绝对不是万贺十几个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能解决的。
不过也是庆幸,刘琅当年学习到的计算机语言就是以c语言为基础的改进版,要不怎么叫做c++语言呢,当然,这种改进版和最初的c语言也有着巨大的差距,但起码还算是同类,就如猩猩和猴子,都属于灵长类动物,两者之间在基因上是有很大同属性的,万贺他们这帮科学家们就是靠着这其中的同属性不断的挖掘,几天时间硬是找到了其中的逻辑联系。
当然,要想彻底解密他们还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但一旦被他们完全破解出来,那就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会在根本上改变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进程,所以万贺这些人现在也不搞自己的程序编制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计算机语言的破译上,他们也知道,一旦成功,编制程序的问题那就不成问题了。
谢喜德四个人大吃了一顿,饭量大的惊人,一个人能吃三碗饭,五盘菜都被吃的见了底,最后谢喜德直接拿着个馒头蘸着油水两口就吞到了肚子里。
“太好了!”
四人酒足饭饱,谢喜德拍了拍肚子很是满意。
“你们三个吃饱了吗”
谢喜德看着三个徒弟说道。
“老师,这顿饭太好了,比我们厂子里的伙食强多了!老师,回去后你不如跟厂子提议一下吧!”
那个叫王元的中年人笑着说道。
“放屁,就老洪那家伙能弄出这么好的伙食他可是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同心协力
“老周,你虽然是华夏大学的教授,教学水平也是一流,不过别忘了,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书本上的东西远远抵不上从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三个人当年就是高材生,之后耽误了几年,但是没有放弃,后来到了三厂,每天他们都要工作到晚上六七点钟,学习、工作,简直比我们在研究所时还要忙,这些年下来,他们掌握的知识比我这个老头子还多,就是你,恐怕也不如年轻人了!哼,说起来就让我生气,这套设备当年要是给我们三厂,现在早就给研究透了,芯片什么的问题哪里还会像现在这么费事就是苏省,他们那帮家伙太耽误事了,全给耽误了!”
谢喜德说起他这三个徒弟那是眉飞色舞,说到当年引进设备的事情又是暴跳如雷,这个人就是典型的科学家,有一说一从不给人面子。
“老师,您过奖了,我们就是笨人,只能靠笨方法,要不然还能做什么总的养家糊口吧!”
王元挠了挠脑袋说道。
“我看你们可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好好学吧,国家现在把电子产业做为重点开始发展,这个大好机会可是万万不能错过呀!”
周明说道。
“谢教授,各位有没有想过到这里来工作”
刘琅突然问道。
“到这里来工作什么意思”
谢喜德问道。
“谢教授,您也看到了,这套设备就是我们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可以说是电子产业巅峰的象征,只要把这套设备搞明白了,不说赶上国外先进水平,起码也能和他们缩短距离,几位都是国内的顶尖科学家,这里正需要你们的帮助,不如你们都到这里来工作,正确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些科技全部摸清楚!”
刘琅把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呵呵,小家伙倒是挺能说的,还挖起别人的墙角了,这事我们可说得不算,那是组织部门的事情,听说你在上面那里很有能量的,不如你帮我们跟上面说说,不说别的,你们这里的伙食可比我们三厂好多了!”
谢喜德半开玩笑地说道。
“那好,我会试着跟杜宏达部长说一下的!”
刘琅微微一笑。
谢喜德几个人并没有把刘琅说得话当回事,很快所有的注意力就放在了这些零部件和集成电路板身上。
谢喜德四人的到来让他们的研究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这几个人的水平的确非常厉害,可能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达不到周明的程度,但是实践水平绝对比周明这些人还要高出不少,每一块集成电路板都能说出一二,比如现阶段是否国内是否能够做得出来如果做不出来如何改进要是想达到万贺他们的技术指标要在什么地方下手等等。
当然,所有人最关心的还是光刻机的制造。
“岛国的光刻机已经比我们领先了一代,咱们那个时代是接触式光刻机,而这台已经是接近式,通过气垫在掩模和硅片间产生细小空隙,掩模与硅片不再直接接触,其精确性要比我们提升两倍,这种光刻机的最大区别还在于校对方面的提升,我们就是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几天之后,谢喜德和周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那就不容易了,他们把光刻机全部打开,要知道光刻机是一台精密仪器,其精
第四百二十章 三代人才
刘琅都没有想到现在国家在电子方面的技术达到了如此高度,有这些好东西为什么会在二三十年间发展不起来了呢
当然,刘琅也知道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对相关产业的不重视,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同时时代的飞速发展让这种差距快速扩大,最终导致了二三十年后当国家认识到了问题也追赶不上。
不过刘琅相信,现在还有时间,而且是刚刚好,要是再过两年,和西方之间的差距起码比现在要扩大一倍。
“激光为光源的光刻机,在五年前的美国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湾湾那边两年前开始投入使用,现在世界制造这种光刻机的企业是美国德州仪器,不过我得到的消息是欧洲和美国的几家企业都在进行研制,尤其是美国一家名为因特尔的企业。
这家公司成立不过七八年时间,但是他们有三位创始人,这三个人在我们美国科技界那是鼎鼎大名,曾经创立的神童科技早在六十年代就成为了整个美国技术水平最高的电子企业,只是后来创始人们内讧,导致这家公司分崩离析,其中最重要厉害的三个人联手创立了因特尔公司,他们制造的芯片非常厉害,仅次于我们万安公司!”
呈贤对着大家说道。
一个月的时间里,万贺他们也和所有人都认识了,尤其是呈贤,他时常和周明谢喜德这些专家探讨技术方面的问题,要是没有呈贤的帮助,谢喜德等人也不会在最短时间内搞清楚所有问题。
“因特尔!”
这个名字终于出现了,刘琅知道,这家公司将会在未来三十年内成为世界芯片行业的超级巨头,它所拥有的技术代表着世界芯片产业的巅峰,那个时候,所有中国科学家都要仰视对方,连接近一下都远远做不到。
“德州仪器我是知道的,当年我在美国留学时还曾经到那里去实习过,那时他们的技术就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惊,至于这个因特尔,我不清楚!”
周明说道。
“因特尔这家企业我倒是知道一些!”
王元开口。
“哦,王元,你怎么知道这家企业”
谢喜德非常好奇,他都没听过这个企业。
“改革开放之后,我和一位留学美国的同学有了联系,每隔一个月他会给我邮寄一些关于电子产业的书刊过来,这些书里都是一些论文和电子产业的动向,从这里面我知道了这家因特尔公司,同时也知道了一个摩尔定律,这个定律就是因特尔公司一位名叫摩尔的创始人制定的,他的理论就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十几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如果这个定律是正确的,那么每隔一年多的时间集成电路行业就会翻上一倍,因为是以指数速度提升,这种速度那就太可怕了,咱们国家如果现在再不发展电子产业,用不了一两年,和西方国家的差距那就会大到无法追赶的地步。”
王元凝重地对着所有人说道。
“哦,王大哥你也知道摩尔定律”
呈贤觉得很意外,要知道即便是在美国,绝大多数人也不相信摩尔定律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定律在数年前就被他提出来了,但这些年来集成电路可不是按照他说得那样发展的。
“是呀!为了看懂这些书,我可花了两年的时间学习英语,让我大伤脑筋呀!”
王元笑着说道。
通过一
第四百二十一章 计算机语言的革命
刘琅跟那些年轻工人私下“串联”都在悄然中进行,可以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把这几家厂子的年轻骨干都挖光了,对这种“挖墙脚”的行为刘琅不会有任何的愧疚之意,这些都是人才,放在这些国营企业里面那就浪费了,如王海军一样有心计的人可能会利用各种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更多的人只能在企业里混吃等死,等到大规模国企改革的时候成他们的学识早已经过时,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一生了。
当然,光靠“忽悠”是没用的,还得靠物质的鼓励,华夏大学跟过来的那些学生就是最好的榜样,这些人有一些已经成为了华夏工业科技的员工,每个月的工资三百元,其他的人虽然还没加入华夏工业科技,但到沪市后,每天的补助十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是三百元,这些钱对于那些一个月还拿五六十块钱的工人来说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所以成为华夏工业科技的员工成为了他们的奋斗目标。
一个月的时间,谢喜德和周明这些人基本上把这套设备给搞明白了,速度之快超出了刘琅的预计,在他认为这个工作起码得三四个月才有可能完成,一个月的时间比刘琅当初搞那台不锈钢冶炼炉的速度还快出很多。
之所以这么快,不是因为周明这些人的技术水平有多么厉害,当然,他们的水平也是国内顶尖,这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国家在电子产业方面的基础还是很好的,基本上这套设备所有的零部件国内都能找到,即便是科技水平还达不到,但相差也不多,想一想也是,中国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研制出了光刻机,其他零部件自然也差不到那去。
针对这套设备,周明谢喜德等人一共找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在国家无法解决的,需要提高技术才能彻底解决,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光刻机光源的问题。
当然,周明和谢喜德这些专家这么长时间主要研究的就是晶圆生产线,要想把芯片制造出来单单是这台设备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大量的仪器,比如电阻、电容等零部件,只是晶圆生产线最重要,只要先把它解决,其他问题也会应声而解了。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那就需要国家再次出面统一协调各个企业和部门配合了,这项工作是重点,没有个一年时间是完成不了的。
刘琅很高兴,工作不怕,就怕找不到问题,现在基本上把所有问题都找到了,只要解决,国家第一套晶圆生产线就可以被制造出来了,到那时万贺他们大概也会完成芯片的设计工作吧!
说到万贺他们,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是“深居浅出”,王海军这些年轻人本来还想找他们请教问题,可是这帮人天天窝在为他们准备的房间里面,除了吃饭的时候露个面外,平时几乎就不出现,而且吃饭的时候这群家伙各个都是黑眼圈,一看就是没睡好,晚上呢,基本不到凌晨不睡觉,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还以为这些“洋鬼子”就是这个习惯。
刘琅来到他们的车间里,沈河坐在电脑旁不断的输入命令,其他人站在身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完全没有发现刘琅的到来。
“不对,这串命令逻辑上有问题!”
沈河指着屏幕说道。
“试一下这串命令!”
另外一人递给了他一页纸!
“嗯,这也不对………你们等一下!”
沈河思索片刻后又在屏幕上输入了一串字符。
“这回好了,完全正确,赶紧记下了!”
沈河一拍桌子道,身旁一个人马上把他输入的命令记了下来。
“好,咱们接着下一行命令……!”
新的计算机语言对他们来说难度非常大,好在和现行的c语言有着一些相关性,同时他们又确定了要以矩阵式为基础进行改进,方法就是不断的进行测试,如果测试成功,那就说明刚刚写出的语言是可行的,如果不成功,就再次改进,直到成功而已,他们就是靠着一点点改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万贺大哥,最近怎么样”
刘琅站在众人身后突然开口问道。
“啊!是刘琅呀!”
众人吓了一跳,发现是刘琅过来了立刻围了过来。
“刘琅,你来看看我们这串命令
第四百二十二章 回首都
面对刘琅,万贺这些科学家都是百分之百的服气了。
“呵呵,万大哥您过奖了,我就是幸运而已,我跟大家说,每次我休息睡觉的时候总是梦到一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比如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比如时代是如何发展的了等等,所以我所说的那些东西都是我做梦梦到的,不过我觉得这些梦是有可能实现的,或者说这是对我的一种提示!”
刘琅的认知超过这个时代太多,有的认知甚至让人觉得根本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到的,刘琅干脆就拿出自己做梦这个匪夷所思的原因来搪塞对方,这个原因虽然匪夷所思,但起码也能勉强解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