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这名缅兵顿是露出一脸厌恶的神情,他下意识地后退两步,却又瓮声瓮气地问道:“那你们身上可有甚度牒或通关文凭不能的话,凭什么信你。”
听他这般不饶不放,李国泰顿是心下一凛。
他们这一路行来,十分匆亡,哪里带得甚通关文牒,李国泰心下着急,却又见到复有数名缅兵打着呵欠从关口出来,正晃着肩膀朝自已的方向走来。
李国泰知道,缅兵越多,他们若七嘴八舌地盘问,通关将会越麻烦,于是他当机立断,便从怀里摸出深藏于怀的一锭小小的金锞,讪笑着上前,递给那名盘问的缅兵。
这锭金锞说起来,算是朱由榔这个村落最后仅存的财产了。在临行之际,被朱由榔从贴身之处摸出,作为将来通关时可能需要的打点,却没想到,在这里果然派上了用场。
“军爷,我等从曼妙辛而来,一路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才走了一半路程,结果在路上遭遇强贼,将我等包裹抢去,故四个度牒皆已遗失。而这锭金锞,被我贴身收藏,故未曾失去。这金锞乃是曼妙辛当地富户所捐,乃是佛祖面前供奉之物,现在贫僧特来孝敬军爷,还望军爷网开一面,放我等过去吧。”李国泰一脸笑得稀烂。
这名缅兵见到李国泰双手奉上的那锭闪闪发光的金锞,兴奋得双眼放光,双眼之中满是贪婪之色。
他又斜了一眼那些正朝自已走来的同伴,生恐他们发现自已的这笔外快,便立刻挥了挥手,让李国泰等人通关过去。
李国泰心下石头落地,长吁了一口气,便立即挥了挥手,让两名护卫带上朱慈煊,与自已一道走过那中缅相接的通道,也就是那条悬挂在悬崖上的青藤木桥。
只不过,饶是他们加快行动,那些围上来的缅兵中,有人眼尖,一眼就看到那名缅兵正快速往怀里私藏黄白之物,顿是大为嫉妒,他们嚷嚷着冲上来,皆欲抓住李国泰等人,想要再分一杯羹。
只不过,李国泰只有这一锞金子作为打发,哪里还有能力喂饱恁多的饿狼,只是下令,让两名护卫带着朱慈煊快速奔跑,想在他们冲上来前,尽快通过那中缅边境桥梁。
朱慈煊毕竟年纪小,又一路行走到地,休力已是不支,跑在队伍最后面的,才踏上藤桥,便脚下一崴,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这时,一名冲上来的缅兵,忽地惊叫起来:“咦,这小孩子好生面熟,可不是当日与桂王朱由榔一起通关的那个王子么”
听到这句喊话,这时后面的缅兵也立即追了上来,想将朱慈煊等人给包围起来。
情况万分危急,那两名护卫一急,一把架起朱慈煊,就朝后面狂冲而去。
“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后面的缅兵怒吼着猛追上来,其他有手持弓箭者,更是立即张弓搭箭,朝朱慈煊等人激射而来。
“嗖,嗖!”
一根根箭矢凌厉飞过,发出轻微的尖啸,有如死神的狞笑。
噗噗数声轻响,便是迭声的惨叫传来。
那两名保护朱慈煊护卫,一名后胸中
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缅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国泰悠悠醒来,却发现自已正躺在一间干净房间里。
他下意识扭头望向旁边,又看到有一名医官模样的人,正给陷入昏迷的朱慈煊小心地换上夹板,然后用绷带小心地一圈圈扎好。
见到朱慈煊这般模样,李国泰挣扎着想要坐起,却又被旁边一名军兵按住:“你且莫动,医官说你骨头受伤,不可轻动。”
“对面的孩子伤势如何,让我去看看。”李国泰挣扎着强要坐起。
他这一嚷,对面正给朱慈煊打绷带的医官听到,便回头道:“你勿起身。这孩子的小腿,被缅人的箭头,给射断了腿骨。现在我已取出箭头,又在断骨处敷了接续之药,正在给他上夹板打绷带。唉,这孩子失血过多,故一直还在昏迷中,你却勿要扰搅他。”
“那这孩子将来恢复的情况,却是如何”李国泰一脸急色地发问。
医官又是一声长叹:“哎,这确难知。只能看这孩子自身恢复情况了。此番缝好伤口后,他还会高烧数日,能不能最终挺过去活下来,亦是未知呢。”
听完医官的话,李国泰脸色一黯,心头一酸,又想起这孩子一路跟着自已,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地从缅甸逃回中国,其中种种波折与辛苦恍如昨日,不由得又险些掉下泪来。
这时,有军兵拥着先前在桥上见过的那名将领过来,李国泰急急起身,却被那名将领一把扶住。
“你不必多说了,你怀中之信,本将已紧急送给我第九镇副镇长刘良顺将军看过,他让我等好生款待你们。你们且在这关门之处,安心养伤便是。”
“哦,那刘将军何时可见到,在下有紧急事项,想要通禀给唐王呢。”李国泰急道。
“齐大人现在正统兵在边境一带征剿反叛土司,估计不日就会回返关口,到时自会与你相见。”
李国泰轻叹一声,点点头又连声道谢,那句将领又温言安慰了他几句,方率兵离去。
三天后,唐军第九镇副镇长刘良顺征叛返回,便立即召见已然恢复的李国泰。
而在这时,那腿骨射断又重伤昏迷的朱慈煊,亦从高烧中挣扎过来,倒是运气不错,保住了一条性命。
只不过,这古代的断骨拼接,到底不如现代,朱慈煊的腿部伤势将来能恢复到何等状态,实是难说。
李国泰见刘良顺到来,立即一五一十地,将当日朱由榔交待之话语,全部对刘良顺转述了一遍。
最后,他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在下希望唐王,能看在皆是大明王室的份上,不计前嫌速派救兵入缅,铲除莽白,救出桂王,咱家愿为向导指引,为大军开路前行,纵然身死,亦无怨尤!”
刘良顺点了点头:“你放心吧,此事我会尽快回禀唐王,相信唐王一定也会尽快做出决断。你们暂且在此休息,不日定有回报。”
刘良顺随即飞鸽传信,将朱由榔的密信,以及李国泰领朱慈煊一道返回通禀一事,迅速地向唐王李啸作了汇报。
两天后,李啸收到飞鸽传书,匆匆看完来信的他,不由一脸深思之色。
果然不出自已所料,缅甸国中,那莽白还真如真实历史上一样,弑兄屠侄,从血泊中抢得皇位,成了缅甸国的新任国王了。
而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刚一上位,便又如历史上那样,拿那寄居缅国的朱由榔开刀,竟把朱由榔一伙人,复如历史上那般,大肆屠戮抢掠,痛下杀手。
想来那朱由榔,为逃避唐军兵锋,历尽辛苦逃往缅甸,最终在被缅人屠掠后,却又不得不转过头来向自已求援,这种种曲折转变,倒是足以令人感慨系之。
而可以想见的是,那些缅兵在发现李国泰与朱慈煊潜逃回国后,必定会立刻回禀莽白,而莽白一得消息,必会对放李国泰回来的朱由榔等人大加迫害,甚至取其性命。
这样的话,就算自已及时出兵,却也不知道,朱由榔这一行人,还能不能坚持到,自已出兵攻打到缅甸国都阿瓦的时候呢。
&
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啸计划既定,立即下令,令部队依计行事,立即派兵出发。
十二万大军,仅过半月有余,就全部集结完毕。唐军的行动效率,着实惊人。
其中,唐军第十镇曾英部的兵马,集结于铁壁关处,准备在早已康复的李国泰引领下,冲过中缅边境的青藤桥,一路朝缅甸国蛮莫攻杀而去。准备在拿下蛮莫后,便顺着伊洛瓦河南下,一路攻下杰沙,新古等城,一路直取缅都阿瓦。
而唐军第十一镇莫长荣部的兵马,则全部集结于瑞丽的汉龙关处,准备从这里径直南下,直攻木邦。他们要在拿下木邦后,便顺着南渡河,径向西南攻去,要在拿下锡波、直梗等城后,便直扑阿瓦城而去,与唐军第十镇兵马汇合,合攻阿瓦。
其实,论起现在唐军的战力,无论是哪一路唐军,单独对付缅甸那些装备落后战力差劲的缅军,都是绰绰有余。但是,李啸为了尽快拿下缅境,还是决定以狮子搏兔之势,对缅甸发起全力进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缅军,铲除莽白,实现一统缅境永为汉土的宏大目标。
而就在唐军在中缅边境集结之际,缅甸国王莽白已收到从边关传来的紧急信报,告诉他,那朱由榔已派出人员偷返中国境内,现在中缅边境,已有大批唐军集结,恐怕会对缅甸不利。
得到信报的缅王莽白,顿是暴跳如雷。他嚓嚓几下将信件撕成粉碎,一脸狰狞而扭曲。
“混蛋朱由榔!你这条寄人篱下的野狗,吾不杀你,留了你一条狗命,你竟还不知足。竟还派人回去勾结唐军,意欲来图我缅甸,真是该将你千刀万剐,亦不能解我之恨!”莽白厉声大骂,牙齿咬得格格响。
“来人,速速将朱由榔押解入宫,吾有话,要好好问下这条野狗!”莽白一脸狰狞:“再将他们村中,除了朱由榔一家外,其余之人,尽皆杀了,一个不留!”
“得令!”
很快,大批如狼似虎的缅兵紧急出动,迅速地将将朱由榔在曼妙辛的村子团团包围。
见到缅兵复来,正在房中闷坐的朱由榔,内心顿是猛地下坠。
完了,看来李国泰一行人潜返回国之事,必已被缅人知晓,接下来,只怕他们就要对自已动手了。
他猜的没错,很快,村中四处响起了缅兵的呼喝与狂笑声,紧接着,便四下响起部下们的迭声惨叫,然后便是刀剑相砍的叮当声,刺入人体的沉闷卟卟声。
听到这些可怕的声音,朱由榔心如刀绞。
这帮混蛋,果然又对村中居民下手了,可怜这些追随自已逃到缅甸的人,虽然侥幸从上一次的屠杀中挣得性命,最终还是难脱一死。也许,这一次的自已,亦是难逃噩运了吧。
他知道,缅兵此来,必是奉了那残暴歹毒的缅王莽白之意,要把全村的居民尽皆屠尽。他们既然能杀尽村民,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已。
就在朱由榔惶然不安之际,王妃已带着幼子从内室走出,缓缓来到他身旁。
“桂王,看来,我们今天终将死于此处了。”王妃的声音颤抖,有种说不出的悲凉。
而她旁边那仅年仅五岁的幼儿,更是一脸惶恐,全身都在不停发抖。这个可怜的孩子,伸着脖子看门外那些持刀追砍的缅兵,以及四下逃窜的居民,脸上的恐惧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见母子二人这般情状,朱由榔亦是心头大悲,他脸上强行挤出笑容,淡淡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等能在这里一起离去,亦是好事。能一起去了阴间,也总算有个伴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冲阵,何人可敌
这边的缅王莽白正调兵遣将,那两路分头进攻的唐军,亦在如火如荼地迅速行动。
其中唐军第十镇兵马,自度过青藤桥后,便一路顺着伊瓦洛底河南下,很快就兵临蛮莫城。
蛮莫城乃是一座简陋的边隆小城,见到唐军足有六七万兵马,又携带了大批口径巨大的火炮前来,蛮莫城当城驻守的兵将与官员,吓得屁滚尿流,立即毫不犹豫地弃城逃跑。
兵将与官员率先逃跑,城中的缅民听闻这个可怕的消息,亦是惊惶不安,那些有门路的富人,亦立即收拾细软急急逃窜,只留下那些没有半点门路的穷人,在惊惶不安中等待未知的命运。
很快,这座完全不设访的边陲小城,被有如滔天波浪般前来的唐军,不费一枪一弹地迅速占据。
令那些留在城中的穷苦缅民没想到的是,唐军入得城来,并没有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立即开始烧杀抢掠,而是立即指派了通晓缅语的官员,在城中张贴了安民告示,让整座城池,迅速恢复了平静。
唐军之所以在这异域如此遵守纪律,实在是因这样穷馊馊的异国小城,由于富人早已逃走,自然没什么值得搜括的东西。但是这城中的数千缅民,却是极好的民伕与劳力,唐军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难得的人力资源。
故而唐军统帅,第十镇副镇长曾英决定下令,将城中的穷人,抽调精壮两千余人,作为随军民伕,帮大军搬运粮草,运输军械。这样一来,既给唐军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也是给了这些贫苦的缅民一门临时的养家生计。
唐军第十镇兵马,在拿下蛮莫后,稍作休整,便立即再度顺度伊洛底河南下,准备拿下杰沙与新古两城,彻底打通前往缅都阿瓦的通道。
而在唐军第十镇兵马凯歌高奏一路南下之际,从汉龙关出国,一沿着崎岖山路进攻的唐军第十一镇兵马,在经过了在热带从林中的艰辛跋涉后,终于来到了离木邦城约数里地开外。
看到地平线处那处于一片黑黝黝暗影中的木邦城,唐军第十一镇镇长莫长荣,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憔悴黎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时,好不容易才从山路来到这木邦城外的唐军,亦是个个疲惫不堪,很多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有如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这时又正好赶上晌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周围又一丝风斗没有,裹在盔甲里的唐军士兵别提有多难受了。不过,唐军军纪严明,没有主将下令,没有人敢脱下了盔甲。很多军兵只是将衣领尽可能张开,袖口亦尽量高挽,从而让自己舒服一些。
只是,莫长荣的脸上虽现笑容,心下却一直紧绷着,并不敢稍有放松。
自汉龙关出关作战以来,由于向导引路不力,全军几乎是在近乎原始状态的从林中行进,道路狭窄崎岖,受损的人马倒是极多,导致了相当多人的非战斗性减员,且士气亦是消沮了不少。
所幸唐军是突然发动进攻,缅军猝不及防,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兵力,这才没有在这崎岖地段邀击远道而来的唐兵。莫长荣估计,到了现在,缅军应该已经集结好了部队,估计就要来与自已对战一番了。
不过,现在全军已过险峻地段,接下来的战斗,既可摆开阵形,又既互相呼应,对于已方兵马来说,安全程度却是大为提高。
却不知道,缅兵是会集中在木邦城中,等自已四下攻城呢,还是会复从木邦出兵,与自已在这平原地带,来场正面对攻作战
莫长荣心下犹豫不定,却还是立即下令道:“全军将士,休辞劳苦,立即徐徐而进,进逼木邦城,万一敌情有变,立即组成战斗阵型,迎战敌军!”
“得令!”
大军铁流滚滚,有如翻涌的钢铁之海,向远处的木邦城徐徐搜索前进,从天上望去,气势极其宏壮,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摄人威势。
就在这时,前头的军兵,忽然听对面传来一阵阵沉闷的嘶吼,与此同时,脚下的大地,似乎亦开始微微颤动。
唐军阵中,顿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很多人脸现迷惑不安之色,不知道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倒是与唐军随行的两万余名云南土司兵马,他们脸上满是震怖之色,他们凭着自身经验,几乎立即猜到,定是缅军的象军到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