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二人心下,皆是认为,鳌拜这番粗鲁而直接的话语,倒是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自已的态度,传达了自已的心声,接下来,却看郝泽仁与陈举义二人,如何应对。
郝泽仁环视了他们三人一遍,不由得轻轻皱了皱眉,他下意识地与陈举义对望一眼,发现对方也在心照不宣地看着他。
二人对望之际,郝泽仁的脸上,却浮起了淡淡的笑容。
郝泽仁知道,现在的自已,若不能成功说服豪格等人,那么,这场谈判,极可能会就此中止,再没谈成的可能。
郝泽仁轻轻地叹了口气,对鳌拜沉声道:“护军统领,你这番话语,郝某可以理解。但是恕郝某直言,你所说的,在下皆不能认同。“
“不能认同凭什么难道本统领说错了吗那你倒给本统领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鳌拜气冲冲地说道。
郝泽仁轻轻一笑,便回道:“好,统领既发问,那在下也就直说了。你说,这蒙古之地,是清朝经数十年征战才最终臣服的。那郝某倒想问问下,这蒙古之地,既然会被清朝以铁腕以征服,那么也就是说,蒙古诸部仅仅是畏于清朝的武力,才被迫臣服的。那么,在清朝实力衰退,又要经历这样一场规模宏大的内战后,清朝还有没有实力继续让蒙古诸部臣服如果蒙古诸部中,有部落见清国内战而心生叛意,清朝还有没有实力去加以镇压,还有没有实力去千里征伐更极端一点来说,若是一个蒙古部落反叛,而清朝无力镇压,那么其他的蒙古部落见到清朝这么无能衰败,定是绝对会蜂起而叛,那整个蒙古诸部,定会以此为契机,全部脱离清朝管辖,不是自立为主,便是共拥出新的可汗出来,那清朝的宗主国之名,岂非仅剩一个虚词了么恕在下说得直接,真到了那时,这样的宗主国之名,也许不是什么美誉之词,反而只是个耻辱的称呼了吧。统领大人,对于这一点,郝某没有说错吧“
鳌拜听到这里,心中又怒又愧,脸色顿是更加涨红,但他本是粗人,不善口舌,此时郝泽仁这番话又说得无懈可击,顿是让他有无话可说之感。他大张着嘴,却再说不出甚话来。
郝泽仁却没有停口,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鳌拜的窘状,便继续说道:“统领大人,你以为,你们清朝皇帝的博格达彻辰汗的头衔,真的是蒙古诸部心甘情愿地奉上的么还不是他们畏于当时强盛的清朝那可惧的武力,所以才不得不由各部落联合上称,尊奉那清朝皇帝为博格达彻辰汗。当时的清朝强盛壮大,故蒙古诸部自是畏服,但现在清朝实力大损,又内战不休,那蒙古诸部又如何还会继续尊奉清朝皇帝为所谓的博格达汗。古话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而这个博格达彻辰汗,一旦不能被蒙古诸部继续尊奉,那么,对于清朝来说,就算再继续占据这样一个无人尊奉的称号,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郝泽仁的话,可谓字字诛心,让豪格、索尼、鳌拜三人皆是无言以对。鳌拜现在,更无方才质问时的嚣张气焰,他木然呆坐着,低垂着头,看不清他的表情。
郝泽仁见豪格等人皆是无语,又趁热打铁地继续说道:“各位,郝某对你们也直说了罢。那蒙古诸部,原本就实力孱弱,又被征入蒙古八旗跟随多尔衮与贵部作战,故而蒙古诸部的实际兵力只会是更加空虚,根本就不是我兵精将锐战力勇悍的唐军对手。只要我家李大人想要出兵征伐,必能所向披靡,横扫草原,又能有谁能遏我唐军兵锋而真到那里,清朝空有宗主国的虚名,空有博格达彻辰汗的称号,却不能发一兵一卒前去救援,岂非更让蒙古诸部看轻,更给自已凭添羞辱。”
郝泽仁说到这里,索尼在一旁插话道:“郝掌柜,你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以本学士度之,李啸想让其治下想要成为蒙古诸部的宗主国,想要这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也是为了更方便征服蒙古诸部吧他有了这个名号,便可打着宗主国的名义,打得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名正言顺地讨伐不服从自已的蒙古部落,而且因为有这样名义上的东西,那些蒙古部落也无法拧成一股绳来对付他,从而任由李啸各个击破一统草原,郝掌柜,我之所说,可是实情”
郝泽仁微笑起来,他点了点头称赞道:“大学士果是敏锐精明之人,对我家李大人之举,看得甚是透彻。实话跟你们说吧,这个宗主国的名义,以及这个博格达汗的头衔,对于内战不休国力大损的清国来说,已是形成鸡肋,除了只会增加无尽的烦恼与羞辱外,不能再带来任何的实际利益。而对于我军来说,却是一件可以立刻发挥用处的上好武器,这也是我们李大人下定决心要拿下的原因。”
郝泽仁顿了下,复道:“肃亲王,大学士,护军统领,古人有话道,为人行事,万万不可慕虚名而招实祸。请恕在下说得直接,若你们定要护住这样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虚名,
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约签定
听到鳌拜这番咄咄逼人满是威胁的话,房间中顿时是一片安静。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郝泽不能很好地应对这鳌拜的这句挑衅,那么,非谈唐清双方的谈判会就此谈崩,那郝泽仁以及全家咸旺铁器铺的伙计们,只怕皆有生命危险。
豪格与索尼二人,故作沉思之状,并未对鳌拜这粗鲁蛮横的话语加以制止,现在他们最想看到的,便是郝泽仁要如何应对。
对现在这微妙的局面,郝泽仁自然有如洞若观火。
他微微一笑,便对气冲冲的鳌拜说道:“好么,原来,护军统领是想柿子要挑软的捏,特意要来威胁在下呀。郝某在想,护军统领对我等大逞其威,甚至痛下杀手,我等现在倒也还真无法反抗。只不过,在下在想,统领若真这般做了,那只不过是自取灭亡之道,而我等虽命丧你们之手,却也只不过是比你们早走几步罢了。“
鳌拜一愣,还未来得及说什么,郝泽仁的声音继续冷冷地响起:”肃亲王,在下也实话对你们说了吧,你们要想拿我们整个咸旺铁器铺的众人性命,来出气发泄一番,却也容易。只不过,对你们来说,这样做法,除了让你们彻底败亡更快覆灭外,我倒还真看不出我有什么实际用处。“
豪格脸色十分难堪,却不便反驳,这时郝泽仁又继续冷笑说道:“肃亲王,恕郝某直说了吧,如果谈到现在,因为这最后的一条不能达成,而导致你我两方谈判破裂,那对你我双方来说,我唐军固定利益受损,但最承受不起谈判失败的,还是你们吧。“
“郝掌柜,你的意思……“
索尼在一旁讪笑着插言,却被郝泽仁摆摆手打断。
“大学士,郝某可以直言,如果没有我军的协助与援救,你们绝难抗过多尔衮的第一次进攻,更不用说后面的事情了。“
郝泽仁敛起笑容,冷冷道:”肃亲王,从古自今,肯求他国出兵帮忙,焉有半分代价都不付出的道理更何况现在肃亲王部已到生死关头,正是急需援助之际,却还如何连区区三州城池都舍不得割舍郝某愚钝,实在不明其中的玄机。就算清国朝廷中有些非议,肃亲王若掌控了大局,完全可以把这些反对之词统统压制,甚至还可以把三州的丢失缘故,统统推在多尔衮身上,这都是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肃亲王,你好好想想,是得到清国的统治大权重要,还是这区区三州城池重要如果不能抵抗并打败那多尔衮,一味地纠结于这三座城池,导致谈判破裂,最终让尔等身败名裂的话,只怕各位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吧郝某这番衷心之言,希望你们能好好想清楚!“
听到这里,豪格脸色灰败,他低垂着头,脸上的神情十分痛苦而纠结,有如一个犯了错误等待处罚的孩子一般。
郝泽仁最后一声轻叹道:“可叹护军统领,没有看到自已的艰危局面,反面以言辞来威胁郝某及一众咸旺铁器铺人员,郝某想来,甚觉可笑啊。你们要知道,要取你们性命的,是那国贼多尔衮,而能救你们性命的,则是我唐军全动的兵马。你们若要不知好歹,以为威胁我们就能就范的话,未免太过可笑。“
郝泽仁说完,故意冷冷地斜了鳌拜一眼,鳌拜当然看得懂他的眼神,当下心头愈发生气,只不过,现在的他,已被郝泽仁那如簧利舌给彻底说服,却也再说不出甚话来,只能呼吸粗重地闷闷而坐。
房间中,一时又是一片令人难堪的寂静。
而在房间里,心中最为痛苦的,便是肃亲王豪格了。
他知道,在现在最终还是豪格轻咳一声,打破这令人难堪的沉默,他转过头,怔怔地看了看郝泽仁那似笑非笑的圆脸,才轻声问道:“郝掌柜,这割让三州之事,真的就不能商量了吗或者,你看看去跟李大人的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少割一州……“
“肃亲王,我知道你的难处,只是,这些条件,皆是李大人亲手拟定,规定不可随意更改,在下也很难办哪。”郝泽仁作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模样,却又感叹地说道:“肃亲王,以在下看来,凡事当计较长远,不可拘于眼前。以在下看来,现在虽然清国要割这三州,但相比得到整个清朝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付出。况且,我们李大人做事也十分地留有余地,仅仅只提了这三个条件,再没有任何金钱与物质要求,已是给了你们极大的余地了。还望肃亲王好生体谅我家李大人一片苦心才是。”
豪格怔怔地听完,脸上的表情一片木然。只是,他心下知道,想再要改变现在这既定的局面,想改变李啸所定的这三个条件,已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现在的自已,除了答应这三条外,别无他法。
许久,豪格终于一声长叹,沉声道:“好吧,既然郝掌柜话也都说得这般明白了。本王又还能多说什么,就依郝掌柜之言,这三个条件,本王都同意了。今天天色已晚,那就等到明天,本王取了大印,我军与你们唐军,正式签定同盟互助条约。”
豪格说到这里,又急急地叮嘱了一句:“若盟约签定,还请平辽王尽快发兵相助,方是要紧哪。”
郝泽仁微笑道:“肃亲王,你放心吧,我唐军言既出必以信,只要盟约一定,我便立刻告之李大人,李大人则必会尽快出兵攻打多尔衮,但请肃亲王放心便是。”
豪格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来,便向郝泽仁陈举义二人告别。
郝泽仁等人也不多加挽留,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让豪格等人离开。
豪格回到府中后,什么人也不见,独自在房中呆坐了一晚,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不过,豪格倒也信守承诺,就在第二天早上,他便取了肃亲王王印,又带上索尼,亲自前往咸旺铁器铺,在这里与郝泽仁正式签下了一份《唐明结盟协议》。
这份盟约的内容,便是如下。
为了匡扶大义,对抗清朝国贼多尔衮,平辽王李啸与肃亲王豪格,在此签订合作互助盟约,其盟约内容为:
1、清朝正式承认,在外满地区,黑龙江以北,阿速江以东,皆为唐军治下领土。而清朝则统辖黑龙江以南,阿速江以西的土地。自此之后,两国界定其地,各安其土,再不得发生纠争与战斗。
2、清朝将蒙古宗主国名份,以及博格达彻辰汗尊衔,全部转赠给平辽王李啸,从今之后,由平辽王李啸作为蒙古的博格达汗,并统治管理整个内外喀尔喀蒙古。从此清朝与蒙古诸部再无纠葛。
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复原
就在李啸调兵遣将,积极安排手下兵马,准备从三处方向同时向清朝发动进攻之时,那统率东征大军回返的主帅多尔衮,一路西返,终于来到了盛京东面的抚顺。
因为天色已晚,多尔衮随即下令,令全军暂驻抚顺休息,等待明天天亮后,再出发返回几百里外的盛京城。
多尔衮不是没想过豪格可能已提前返回了盛京,只不过,他的心中,却总有一丝侥幸,认为豪格部的兵马,未必能抢在多铎的骑兵前面赶回盛京。多尔衮知道,只要豪格没有能够据占盛京城,那么无论他去了哪里,自已在返回盛京后,都能象拍苍蝇一样,轻易地拍死他。
令多尔衮没想到的是,全军刚刚驻扎完毕,便见到有数百名骑兵,从西边正沉沉而下的夕阳下,有如旋风般急急回返。
“禀睿亲王,是豫亲王他们回来了。”
一名眼尖的护卫,手指夕阳下那奔腾而至的骑兵,向多尔衮禀报道。
多尔衮哦了一声,顿时立刻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沉重而忧郁的神色。
因为,在多尔衮原先所定的计划中,如果多铎能成功据占盛京城,那么,他只需要留在盛京驻守,以控制当地局势,然后,再立刻派出信使来向自已通报便可,从而迎接东征大军西返盛京。
而现在,多铎部的数百名骑兵已全部尽返,那就说明,盛京城中已大有变,应该是豪格部已提前返回,并且控制了盛京城,多铎部的骑兵方会无功而返。
多尔衮心下暗叹,这样一来,自已想夺占盛京,从而逼得豪格等人无路可走最终被自已全部消灭的计划,就此彻底落空了。
很快,这数百名骑兵,已然飞驰而至,为首者,正是豫亲王多铎。
多铎驰得近了,也看清了在自已前面不远处的,正是面目阴沉的兄长多尔衮,他的心头,亦是忍不住一声长长地叹息。
在离多尔衮十步开外,多铎勒住马蹄,翻身下马,随即下拜,却被多尔衮急急上前几步,将他一把搀扶住。
“二哥,我们晚至一步,那盛京城已经……”
多铎脸色阴沉,后面的话他正想说,却被多尔衮摆手止住。
“此处不是说话之地,你且随我入城,再去房中说话。”多尔衮面无表情地说道。
很快,多尔衮与多铎二人,一同入得抚顺城中,随后来到抚顺官署中的一间秘室内,兄弟二人闭门详谈。
多铎在房间中,向多尔衮详细禀报了自已一路率领骑兵西返盛京,却没能赶在豪格之前返回,反回被堵在东门外,被豪格好一顿数落与嘲笑,自已才不得不率领全部骑兵东归,以求回见多尔衮,再商议接下来到底该如何行事。
多铎最后愤怒地说道:“可恨那豪格这厮,在据占了都城盛京后,已是下定决心要与我们为敌了。小弟在城外还曾劝其反正,接纳回返的大军,再与二哥共商国事,却被这小人骂了个狗血淋头。由起可见,豪格反意已决,我们再想劝说他回心转意,却是定无可能了。“
多铎说到这里,又恨恨道:“二哥,那豪格初据盛京,其势必然不稳。小弟肯请二哥下令,着西返大军立刻开往盛京,将盛京城团团围住,把豪格部围成瓮中之鳖,然后再打造攻城器械,小弟愿为先锋,定能将盛京一举而克,把豪格等人捉拿正法。“
多铎说完,用一脸期盼的神色望向多尔衮,但令他失望的是,多尔衮听完他的话语,只是不停地捋着胡须,却并没有立刻做出任何表态。
“二哥……“
多尔衮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说了。
多铎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一脸阴沉的多尔衮,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多尔衮低头沉思了许久,才长叹一声抬起头,然后对多铎沉声问道:“多铎,二哥且问你,你可知道,为什么豪格丝毫不曾考虑他的兵马与势力皆不足与为兄抗衡,却突然这般翻脸无情,摆出一幅与我们对抗到底的模样”
“咳,定是豪格这厮以为,在据占了都城后,有了足够的钱粮库存,有了这号称大清第一坚城的盛京城为依托,他足以与咱们垂期对抗下去了呗。只是,这盛京城再坚固,凭他这点兵马,我们真要发大军去攻打,只怕他也是难于坚守吧。更何况,哪怕我们不攻城,只要天长地久地围下去,这盛京城中粮尽,豪格部也会最终分崩离析吧,那此人……”
多铎喃喃地说到这里,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猛地抬起头,对多尔衮颤声问道:“二哥,莫非这豪格这般有底气与我们对抗下去,是因为这家伙找到了外援了么”
多尔衮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下水来,他冷冷地直视着多铎惊讶的脸孔,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这怎么可能……”多铎犹是一脸不可置信之色,他皱着眉头道:“那豪格不过才返回盛京几天时间,怎么可能就这么快与外界取得联系”
多尔衮冷笑道:“多铎,这个问题,二哥先不回答你。我且问你,你认为,如果豪格寻得了外援,那么,最有可能成了他盟友的,却是哪一部势力”
多铎挠了挠剃得发青的头皮,眉头愈发皱紧,他喃喃道:“以小弟看来,现在豪格能找到的外部势力,无非是明朝与俄罗斯了。只是,俄罗斯帝国远在漠北之外,能够派往远东的兵力实在有限,前段时间,又因为我们不肯帮他们攻打雅库茨克城一事,两国关系闹得很僵。故小弟认为,豪格绝难与俄罗斯结盟共抗我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