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地煞七十二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祭酒

    好在没过多久,李长安便去而复返,这次却二话不说,将某个物件塞进了手里。

    小和尚摊开一看,却是一枚青果。

    “就在自己身边”,小和尚这句话,终于让李长安把这山上尸佛与雨中野鬼联系在了一起。他猛然想起,从村子里听来的一个传说:

    千佛寺三位高僧舍身镇魔,却唯有空衍法师凡尘未尽,一灵不昧,托生为人,又当了几辈子和尚。

    这传说不由让人猜测,莫非雨中野鬼的空衍亦是这化佛为魔的空衍而那一日在不知名的山中,空衍可是赠给了自己一枚野鬼。只因那果子光看便顿觉牙齿发软,所以一直呆在道士背包里,始终不曾下口,更不知为何,也没有丢弃。

    如今想来,那果子压在背包里许多时日,竟然一直保持着青翠欲滴的模样,摆明了的怪异,自个儿居然没在意!

    道士方自懊恼,忽然间,空气变得湿润清新。

    他心中一动,看向那小和尚。

    僧衣还是那件僧衣,脸蛋儿还是那副脸蛋儿,青包还是那头青包,可好似完全换了一个人。

    小和尚……不,或许应该说“空衍”,双手合什,微笑道:

    “阿弥陀……”

    可“佛”字没出口,便被道士一把揪住领子。

    “好你个鬼和尚,还说不识得那尸佛!”

    ……………

    “当年,我师兄弟三人为镇压群魔,在孙山设下大阵,以自身为阵眼,集合郁州众生愿力,意图化魔为佛,福泽一方。说来惭愧,两位师兄都竭尽所有,只有贫僧贪念尘世,逸出一点灵机,化身为人。这本也无关大局,可谁想后人不肖,竟然借之敛财,徒耗愿力不说,反倒使得魔性积累深厚。”

    “如今,化魔为佛不成,反倒是化佛为魔,使得我等遗褪坠入魔道。千佛寺百年愿力,都将助长魔头出世,郁州左近也恐将成为人间魔国。但好在魔头炼化愿力尚需时日,千佛寺大阵也在运转,困住群尸不得下山。但究其时间,却只留下短短三日……三日之内,只要除去魔头,一切都还有回转的余地。”

    议事厅中,场中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良久。

    “如此说来,这位小师傅……呵。”杨之极开腔打破了场中尴尬,只是话到半截却嗤笑了一声,“便是这千佛寺三位神僧之一的‘诗僧’空衍”

    说罢,他也不待对方回答,反对李长安道了声歉意:

    “小师傅是道长引荐,我本不该多疑,可这……”

    他摇了摇头,望向旁边的武僧头子。

    “普智禅师,你怎么看”

    起初,那武僧头子还咋呼了几句,眼下却摆出个低眉顺眼的模样,活似个宠辱不惊的枯禅老僧,只回了句。

    “阿弥陀佛。”

    其意思大抵是,我信你个满头青包大头鬼。

    也无怪他们如此作态。

    先前的讨论中,在几方心照不宣之下,已经做好了拍屁股跑路的决议。可这关头,突然又跳出个小和尚,还说自个儿是死了几百年的神僧空衍,话语中,还有劝他们上山拼命的意思。

    按说,不论得悟前尘还是鬼魂附身,都是稀松平常之事。

    但不管这人还是这事,都来得太过凑巧。

    好比某天你买彩票中了个十万八万,便有个电话打过来,说他是秦始皇转世,在门头沟埋有100吨黄金,但正好需要个十万八万来解冻……

    别说杨之极、普智等人不信,便是那倒霉蛋也全当这是道士和小和尚为了郁州百姓的无奈之举,递来了个满是善意与苦涩的眼神。

    而那贺将军更是唑唑逼人,笑骂道:

    “好你个小秃驴,装模作样还来哄人那好,我问你一句。”

    他瞄了道士一眼。

    “你说你是空衍,那事发之前为何不现身!”

    “非不愿,实不能耳。小僧只是一点灵机,又几度转世,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时而记得前尘,时而只是山中野鬼。撞见道长,也是侥幸。”

    这解释倒也能勉强圆上。他又追问。

    “既然是空衍,想必是为山上妖魔而来。”

    “自然。”

    “那好,我且问你。”

    “施主请言。”

    “你能扫除山上群尸么”

    “不能。”

    “那可否能锄灭尸佛”

    “亦不能。”

    “这也不能,那也不能。”他把桌子一拍,“便是空衍,又有什么用!”

    空衍倒也不恼,只唱了声佛号,平静回道:

    “我虽不能扫除群尸,但却晓得大阵中佛性尚未被魔性吞灭,只要明日晌午,尽数毁去周遭村落佛像,便可使得佛性、魔性相激相冲,在借以太阳之力压制阴邪,山上群尸必然为之大大衰弱。”

    话到此。

    普智抬起了脑袋,杨之极皱起了眉头,黄太湖竖起了耳朵,龙图挺直了腰杆。

    而空衍依然不疾不徐地说着。

    “我虽不能锄灭尸佛,但贫僧与那魔头本为一体,可以感知到其虽坠入魔道,但尚有一点佛性未泯。只要靠近它三丈之内,便可魂归本体,挑起佛性与魔性相斗,短时间定住那妖魔。”

    “能定多久”

    “数息。”

    “短短数息,又能如何”

    空衍笑道:

    “足够择一猛士趁机近前。”

    他并掌作刀,在脖颈上虚砍一记。

    “斩下贫僧及二位师兄之头颅!”

    这句话震得场中一时鸦雀无声,一来是因着空衍语中决绝,二来是他提供了一种可能,除掉山上妖魔,乃至于拯救郁州苍生的可能。

    本来心灰意懒的倒霉蛋,此刻已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而龙图道人也是眼前一亮,赶紧将目光投向自己的上司杨之极。可他却瞧见,杨指挥使仍是那一副不温不火




第一百一十七章 偏向虎山行
    这一睡便是一天一夜。

    次日。

    将近晌午。

    李长安吃饱喝足、精神抖擞到了这山前校场。

    按照约定,进山的人马将在此地歃血为盟,入山除魔。

    他本没对此抱有多大的期望。却没想,校场上却是吵吵闹闹、熙熙攘攘挤满了各类人等,目测有数百之众。

    其中有姿态骄横的军中锐士,有剽悍肥实的禅林武僧,有意态风发的游侠儿,当然,少不了龙骧卫与白莲教双方的高手。

    这倒是奇了。

    李长安犹记得昨日那贺姓武将与普智的嘴脸,若非是尸毒清理未尽,一个算一个早就逃之夭夭了。

    怎么短短一夜功夫,便急公好义、舍己为人啦

    正好龙图道人拖着一包物件上来见礼。

    听了李长安的疑惑,他指着人堆里的杨之极,笑道:

    “多赖杨大人用力。”

    原来是杨之极瞧见龙图已下定决心,事态不可回转,而又有白莲教决心掺和。如此,一来是未免手中牌面真就尽数折进千佛寺;二来,反正事已至此,冒险一搏也未尝不可,若侥幸成功,也算是大功一件。

    于是乎,立马转变了思想作风,反倒为入山除魔尽力奔走。

    杨大人先是找到普智,直言他敬佩诸位佛法精深,但奈何千佛寺为妖魔所据,各位高僧流离失所殊为可惜。正好听闻朝廷意欲在南疆广施教化,不若就请诸位去那毒沼瘴林里弘扬佛法,争取感化几个食人生番

    普智禅师当时就义正言辞地回到:祖宗产业、珈蓝宝地,安忍弃置于妖魔之手!千佛寺上下誓死也要夺回山门。

    要拉多少壮丁你说!

    接着,杨大人又找着贺将军,坦言将军你威武雄壮、治军有方,不为一方守将,镇守一地,实在是朝廷的损失。这段时日也多赖照拂,故此准备上书让朝中师友运作一二,升您为一方守备。正好,这郁州城就有空缺嘛!

    贺将军当即拍胸脯表态:郁州有倾覆之险,山上袍泽尸骨未寒,岂是计较个人功业之时待到我老贺提兵踏破千佛寺,再说这些也是不迟。

    甲胄、兵器、弓弩、武士,你要多少我给多少嘛!

    之后,杨大人再与州府通气,先以乡梓安危晓之以情,再以重金诱之以利,以求得豪杰勇士。

    最后,综汇各方人马,从中挑选出身手高绝、胆气雄浑者。

    共计,三百人!

    “活尸众多,上山之人难道不是多多益善”

    李长安接过龙图递来的物件,细细一看,却是件内衬软甲以及一些符纸、法器。他也不矫情,当即穿戴在身,顺口问出疑惑。

    “因为山上大阵。”

    却是空衍与溪石联袂而来。空衍解释道:

    “山上的大阵本就有清净心神、导人向佛的功效,但由于我师兄弟三人的法身坠入魔道,那魔头也可凭大阵乱人心神、勾起魔障。故此,须得几位道长在山下开坛做法,与之对抗。人数一多,反而庇护不及,为其所趁。”

    李长安自动脑补成恒定效果的催眠术,心想这和尚没堕落前也不曾老实嘛。而此前在山中,虽没喝佛粥,也被拉入幻觉,也就有了解释。只是,李长安回想那幻境之真,光是魔障真有这般厉害

    不及多想,旁边溪石道人已接口道:

    “也是我等学艺不精,修为尚浅,护住三百人已是极限。否则,再能多些人上山,也能减去几分凶险。”

    说罢,他又叹了一声。

    “若有罗师叔祖在此,何论区区三百人”

    “师弟说笑了。”龙图却道,“若有师叔祖在此,何须如此麻烦只要召开真武大帝伏魔坛……唉,说这些何用远水难解近火。”

    “也对。”溪石感慨点头,“他老人家游戏人间、行踪不定,有这时日,去请天师不是更快”

    “师弟又说笑了,天师安能轻动”

    两个龙虎山道士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吹着牛逼,还越吹越玄乎。李长安也不好打断,只瞧了眼空衍,发现他僧衣之外套了件轻便披挂。

    “你也要去”

    “一点残魂,无可奈何。”

    “小心些。”

    空衍晓得李长安言中之意,笑着抬手点了点自个儿。

    “那是当然,贫僧还指望这小家伙传我衣钵呢。”

    ……………………

    山风徐徐,树梢摇动,碎影斑驳。

    一切都很平和,一切都很诡异。

    或者说,此时此地,平和便是最大的古怪。

    蜿蜒的山道让队伍拉成一条长龙,李长安按剑站在一块青石上,警惕四顾。

    眼前,阳光正好,时而还有鸟雀自林间飞过。

    但是……活尸呢

    前天夜里,那漫山遍野的活尸哪儿去呢

    三百人的队伍爬过了半山腰,行程已然过半,可预料中的大敌……活尸们却始终没有现身。

    这好似生死搏杀时,一拳打到了空处。

    反倒让人陷入了更大的不安,却也只能对同伴说上了一句。

    “当心些。”

    正当这时,队伍前头忽然起了一些骚乱。

    “来了。”有人喊道。

    “活尸”

    李长安一跃而下,两三步抢过去。

    “在哪儿”

    那人却支吾道:“便在前方,不过不是活尸,是……”

    无需他多说,李长安已经瞧见,在前头的山林中,浓稠的雾气无声无息漫卷过来。

    早晨山中尚无雾气,怎生到了晌午反倒起了浓雾

    这雾有古怪。

    顿时,呼呵声、提醒声、谩骂声、诵咏声、刀剑出鞘声一齐响起。

    然而。

    一直到这雾气淹没众人,却始终没有半点异动,更遑论活尸趁机袭人。

    众人顶着浓雾又战战兢兢向前走了一段,终于有人按耐不住。

    “一个个畏畏缩缩的模样,既然如此害怕,何必上山来哉要俺看那

    活尸迟迟不现身,定是早被吓跑了!”

    说话的是州府招募来的一个游侠儿,其人没见过活尸群噬人的阵仗,也是无知者无畏。

    “别在这里磨蹭了,早些寻到那尸佛杀了,拿了赏银正好晚上倡肆里快活。”

    说罢,竟是离开了队伍,大摇大摆走在了最前头。
1...5657585960...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