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朕就是亡国之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王复还以为是处月部特勤合霍逼迫这小女儿。
作为康国的资政大夫,合霍讨好他,到底是舍得下注。
大石和资政大夫的矛盾势若水火,不少部族的特勤已经开始下注了,显然处月部赌王复能赢。
阿史那仪听到这话,扑哧一声笑出了声来,那些心头的紧张和不安,消散一空,她垫着脚尖说道:“官人想错了,是我逼着父亲,我仰慕郎君。”
“官人,我冷。”
阿史那仪出帐的时候虽然穿了外衣,但是天寒地冻,她冻得直打哆嗦。
王复解开了自己的大氅,帮阿史那仪围上。
阿史那仪感受着大氅上的温度,脸色立刻变得通红,但还是随王复走进了营帐之内。
“你这身伤疤”阿史那仪看到宽衣解带的王复,惊讶至极。
这身伤疤无声的诉说着一个个生死攸关的故事,这完全不是一个读書人應該有的,尤其是王复的健硕,远超她的想象。
王复看了阿史那仪一眼,平静的说道:“吓到你了?”
“这三道是怎么活下来的?”阿史那仪有些颤抖的摸着王复背后的三道箭伤,失神的问道。
“差点死了,鬼门关都看见了。”王复倒是无所谓的说着。
這三道箭伤,是当初在集宁时候,被瓦剌斥候所伤,后来被欣可敬救治,昏迷了数十日,躺了半年才彻底恢复。
阿史那仪环抱住了王复的腰身,低声说道:“一定很疼吧”
疼?
王复轻笑了下说道:“没有,一直昏着,醒来的时候已经结痂了,没怎么疼,当时以为自己死了。”
或许受到了王复豁达的语气影响,阿史那仪忽然笑了下。
“笑什么?”
“我还以为嫁了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原来是个满腹经纶的武生,我笑,我真是好福气。”
王复倒不是不近女色,只是这一身的伤疤根本没法解释,一个读书人这浑身戎马痕迹,还有这副强健到常人难及的腱子肉。
阿史那仪没有多问,或许是少女天真,或许是知道不该问。
若是阿史那仪多问几句,王复只能辣手摧花了。
陈循回到了自己营帐之中,依旧是气的手哆嗦,亏得陛下还一直对王复有惜才之心,可是这王复压根就是康国乐,不思归。
乐不思明!
陈循正要召集副使和随行将领,准备打道回府,忽然想起了临行前陛下给的锦囊,说是见了王复第一面后再打开。
陈循打开了陛下赐下的锦囊,里面写的是王复的真实身份。
看完之后,陈循骇然,他将书信扔进了火盆焚毁,又倒了些水搅散,才松了口气。
陈循不得不佩服王复,他看着火盆里的灰烬,满脸复杂的说道:“真是大明好儿郎。”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
陈循看完了王复的经历,莫名的想起了一段话。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复的坎坷,贯彻了孟子描述的理想国中个人的极致,墩台远侯,深入虏营的一切经历,是王复的成长和沉淀。
阿史那仪初见王复便倾心,并不仅仅是处月部需要王复的权柄,还有阿史那仪自己的怦然心动。
陈循是个古板守旧的老学究,他并没有立刻召集使团随行人员回京,已经是他对王复的尊重,但是也先不跪,大明不可能给康国藩属国的法理。
陈循始终记得他代表的是陛下,代表的是大明。
在接下来的几次交锋之中,陈循和王复两看相厌,吵得天翻地覆。
陈循是傲慢的,这种傲慢是来自天朝上国,来自大明的傲慢,对于藩国仪注的礼仪,寸步不让。
“这个措大,欺人太甚!”伯颜帖木儿将手中的大碗猛地掼在了地上,愤怒的说道:“我立刻调兵遣将,围剿使团!看他斧钺加身,还能不能这个模样!”
王复眼底晦暗不明,他看着盛怒的伯颜,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是我们康国有求于人。”
为了大明的法理,也先在帖木儿王国不赛因、奥斯曼王国法提赫的掣肘之下,迟迟无法西进。
为了向大明朝贡,康国的贸易全部仰仗抽分商税,而对大明的贸易是商税的重中之重,大明一旦关闭了嘉峪关的钞关,康国立刻就会进入凛冬之序。
为了获得和大明的贸易,天山商路源源不断的大明货物,是康国的必需品,茶叶、丝绸、瓷器、铁器、火药等等,数不胜数,全仰赖大明。
伯颜帖木儿哑然,将大明使团全数歼灭简单,但是康国承受不起大明盛怒的代价,除非把瓦剌变回那个以劫掠为主的大型马匪群。
以劫掠为主的马匪性质部族,注定不停的征战,部族的精壮男丁会不停的损耗,最后整个部族被不断的吞并,和其他部族融合,康国如昙花一现,慢慢凋零。
“那怎么办?大石不可能跪接圣旨。”伯颜懊恼的坐下,非常的苦恼,他这些日子没有拿使团的事儿跟也先说过。
王复笑了下说道:“那就不谈了,让大明使团就在这撒马尔罕三十里外驻扎着,耗着呗。”
“陈循就这么回去,没法跟朝廷交待,我们让大石下跪,没法向大石交待,大明使团不走,我们也不管他们了。”
伯颜目瞪口呆的说道:“耗着?”
“耗着。”王复站起身来说道:“别理他们就是,宣不宣旨,他们都到了。”
陈循一连等了几日,最后一次不欢而散后,康国似乎是忘记了他们这个使团,稍加思忖,陈循也明白了王复的打算。
大明为了西北方向的稳定,也不会贸然切断和康国的联系,大明使团已经到了康国,宣旨和不宣旨,就差一道手续罢了,在撒马尔罕的探子们,会把大明来使的消息,传遍西域。
次日,大明使团离开,只不过方向不是碎叶城,而是准备深入康国。
大明使节傅安曾经在西域十三载,遍历西域诸国数万里,著书西游胜览。
也先既然不肯下跪,陈循就打算带着大明使团,带着西游胜览,遍历西域诸国,访人情、查风貌,对西游胜览,查漏补缺。
一如当年大唐高僧前往天竺取经,遍访西域诸国,为大唐打听西域的消息一般。
康国不急,陈循更不着急,宣旨的事儿,戛然而止。
也先听闻大明使节离开游历的消息,喝的酩酊大醉。
大石和资政大夫的剑拔弩张,随着大明使团的到来,也如同春风之下的冰块一样消融,悄无声息,撒马尔罕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也先不敢擅动,因为大明使团在康国,一旦和王复火并,大明绝对不会作壁上观,大明成为那个鹬蚌相争里的渔翁。
因为大明在嘉峪关外的蚕食,已经推进到了天山古道,一旦撒马尔罕局势不稳,也先和王复争斗不止,大明立刻就会将天山古道的商路收入囊中,到那时,康国就只能做大明的走狗鹰犬。
即便是赢了,也先也输掉了康国。
王复请大明皇帝派出使团的目的,终于达成,而王复对瓦剌十二团营的蚕食,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大明皇帝给了王复千余名掌令官和庶弁将,这些人随使团来到了康国,听从王复的调遣,混入了瓦剌的十二团营之中。
王复不会撕破脸皮的原因,是他认为他还不够强大,他要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上不断加码。
但在伯颜看来,其实王复早就可以取而代之,只是因为王复自己本身的高道德劣势,让王复无法下定决心罢了。
伯颜帖木儿比王复更清楚这位咨政大夫的优势,比如怯薛军那骨子里透出的尊敬,那种挺直腰背脊骨,注视的尊敬。
不止一次,伯颜都假设过他的亲哥哥也先和王复火并,伯颜会站在哪一方,在这个问题出现的那一刹那,伯颜就有了答案。
也先是瓦剌人、也先是他亲哥哥,他伯颜的脑海里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足以说明,一旦真的火并,伯颜很可能站在王复这一侧。
也先老了,那个如同雄鹰一样的也先,现在变得刚愎自用,变得狂傲自大,变得无法理喻。
在伯颜看来,王复最大的劣势就是王复没有子嗣。
不仅仅是伯颜帖木儿,瓦剌诸部的台吉们、突厥诸部的铁勒们,都是如此认为。
所以,阿史那仪的出现,就是所有人期望已久、乐见其成。
自从博罗死在内讧之中后,也先的次子越发狷狂,不堪大任,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变化着。
王复当局者迷,他自己不清楚自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优势。
剑拔弩张,随时火并的气氛消散一空,撒马尔罕安宁的日子没过一个月,在即将迎来立春的这一天,王复如同一个疯子一样闯入了兰宫寝宫。
“我要见大石!”王复站在寝宫门前,愤怒无比抓着怯薛军万户,目眦欲裂的说道:“我要见大石!”
万户和硕,从未见过咨政大夫如此失态,立刻进入了寝宫禀报,而后带着王复走进了也先的寝宫之内。
王复没有多礼,急匆匆的跑了进去,急切的说道:“大石!阿失台吉在禁足,你为何把他放了出去!”
“快把他叫回来!他不能离开兰宫!”
也先本来愤怒的表情,带着些许的错愕,他和王复争辩活很多很多次,从来没有见过王复如此惊慌。
“怎么了?这都禁足了月余,再关下去,就如同雄鹰折断了翅膀,我不允许我的儿子是个被圈禁起来的肥猪。”也先慢条斯理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王复嘴角抽动了一下说道:“大石不知道阿失台吉做的那些事吗?他现在出去,突厥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杀死了合霍的三女儿!”
“即便是突厥人肯罢休,帖木儿人和奥斯曼人也不肯罢休!”
“这件事不是已经过去了吗?”也先不为所动,一个女人死在了他儿子的手中而已,而且还是卑贱的突厥人,难道因为一个突厥女人死去,他就一直关着自己的儿子不成?
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瓦剌人才是征服者!
王复发现了也先的固执,甚至这种固执里有几分偏执。
“我去寻他。”王复最终放弃说服也先打算,而是急急忙忙出寝宫,边走边对旁边的怯薛军万户和硕说道:“立刻带五百怯薛军去把阿失台吉接回来。”
“快!”
万户和硕没有任何犹豫,带着五百人风风火火的找到了烂醉如泥的阿失台吉。
在回兰宫的路上,数以千计的突厥人突然冲向了怯薛军。
怯薛军乃是班直戍卫,人人带甲,这千余突厥人并没有冲破怯薛军的军阵,烂醉的阿失台吉被安全的带回了兰宫之内。
万户和硕只是摘到了兜鍪,浑身带血的到了咨政大院,找到了焦急不安的王复说道:“王咨政,阿失台吉已经带回,阿失台吉并未中毒,回宫途中遭遇了刺杀。”
“是突厥人。”
王复听闻才长松了口气,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说道:“万户可曾受伤?”
“未曾。”万户和硕端着兜鍪露出几分笑容摇头说道。
王复又打量了一番,确信和硕身上的血是敌人的血,颇为严肃的说道:“那就好,看好阿失台吉,这次的事儿不见得是处月部所为,也有可能是帖木儿王国的奸细,要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七年前,还是帖木儿王国的王城。”
“这件事交给万户查补清楚之后,再汇报给大石。”
王复见过和硕之后,就准备出门。
和硕看着行色匆匆的王复,疑惑的说道:“王咨政,阿失台吉已经带回来了,王咨政要去哪里?”
王复笑着说道:“我去处月部找阿史那合霍,他们那边如同惊弓之鸟,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必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果康国的王城,瓦剌人和突厥人打的你死我活,笑只能是卜撒因和法提赫。”
阿失帖木儿为什么不配当康国的王?
杀死处月部的弘忽,还不知错,不知悔改也罢,甚至给了敌人离间的可趁之机。
和硕这才明白王复所思所虑,赶忙说道:“王咨政此行孤身前往还是太过危险了,我派五百怯薛军护王咨政周全。”
王复摇头拒绝道:“怯薛军不可擅动。”
“王咨政的安全更重要!”万户颇为执拗,也极为坚持的说道。
王复反复思量说道:“我会带阿史那仪一起去,应当无碍。”
“应当?”和硕听闻这两个字,立刻察觉出了其中的危险,更加坚持的说道:“王咨政,还是带五百怯薛军前往妥当。”
王复咬了咬牙,才说道:“那好吧,你启禀大石知晓,这事儿闹得,唉。”
王复带着阿史那仪和五百怯薛军,找到了处月部的阿史那合霍说和此事。
在王复赶到的时候,突厥几大部族的特勤已经齐聚一堂,他们非常担忧,盛怒之下的也先会调兵遣将对他们进行围剿。
场面极为紧张,一触即发!
阿史那仪本来一言不发,眼睛珠子一转,忽然做出了乾呕的模樣,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这几日不知为何,总是呕吐,惊扰诸位叔伯。”阿史那仪似乎是有些害羞,手还抚在肚子上说道。
合霍楞了片刻,立刻叫来了医倌,稍一切脉,便切出了喜脉。
合霍和诸位特勤,大喜过望!
阿史那仪的这个喜脉,缓和了场面上的紧张气氛,王复反复劝说诸位特勤不要过分紧张,承诺会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阿史那仪有点呆滞,她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哪知道真的有了孩子。
或许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带来的幸运,或许是因为万户和硕的能干,第二天,就查明了刺杀阿失台吉之事,乃是帖木儿王国的奸细,证据确凿、铁证如山。
当然,即便是处月部刺殺阿失台吉,那也只能说是奸细所为。
王复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休息,他的府邸就在咨政大院之内,看到发呆的阿史那仪才恍然,他又有了一个孩子。
“你在想什么?”王复从盥洗房回来之后,看着一动不动的阿史那仪问道。
阿史那仪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我要做母亲了吗?我只是看你们吵得离开,故作姿态,装装样子。”
王复拉过了阿史那仪的手,又切了一下脉说道:“的确是喜脉,你要做母亲了。”
阿史那仪有些恍惚的说道:“如果是儿子,我希望和你一样的厉害。”
“如果是女儿,自然要像你一样。”王复笑着回答道。
阿史那仪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官人,你能不能答应我,这段时间不去找别的女人。”
“我对房中之事并不热衷。”王复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有些失神。
阿史那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通红的说道:“你就似那衣冠禽兽,穿着衣服衣冠楚楚,脱了之后,如同豺狼虎豹一样,你还不热衷吗?”
王复笑着将阿史那仪揽入了怀中,并未回答。
似乎是看出了王复情绪不高,阿史那仪不再说话,不停的抚摸着肚子,一个生命在她的腹中酝酿。
王复失神的原因是,他在大明有妻儿,而且没有不合。
阿史那仪初为人母的患得患失,像极了他的妻子当初的模样。
阿史那仪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虽然有五分是情势所逼,但也有五分是王复自己所求。
王复并不后悔。
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子嗣,让人愿意追随在他的麾下。
------题外话------
求月票,|`o′|嗷!!!!!!!!!!!!!!!!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过是陛下的意志罢了
阿史那仪有了身孕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传遍了全城,而后咨政大院前来恭贺的人,便是络绎不绝。
阿史那仪被保护的很好。
直到此刻,王复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陛下为何要住泰安宫,而不是象征着皇权的皇宫。
陛下做事,一向有陛下的道理,不住皇宫,让王复始终有些小疑惑。
皇宫是陛下的家,为什么陛下不回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只有唐玄宗李隆基不住皇宫,而选择将自己的王府改建。
而现在,随着阿史那仪有了身孕,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出现在王复的身边之后,王复理解了,对于陛下和陛下的家人而言,皇宫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龙潭虎穴。
皇宫是皇帝的家,可笑的是,这个家,甚至会要了皇帝的命。
所以,皇宫不是家,只是公器所在。
王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曾经设想过,若是当年陛下废太上皇帝号的时候,陛下住在皇宫里,而不是泰安宫,那宫里那位孙太后,或者稽戾王的拥趸,会不会杀掉皇长子朱见济,警告陛下不要肖想在皇位上一直坐下去?
这种假设,就是假如、如果,作为无我之人,从头到尾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王复,确切的知道,人的宇宙之中,并没有如果。
但是王复在思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会。
孙太后、稽戾王拥趸一定会不择手段,杀掉朱见济,甚至杀掉陛下,迎回稽戾王。
这是王复想到的答案。
至此,阿史那仪被王复彻底的保护了起来,有很多人希望王复继续做康国的资政大夫,却不想看到王复的孩子诞生在撒马尔罕。
因为在王复有了继承人之后,很多局势就会变得微妙起来。
也先、也先的拥趸、一些突厥的特勤、蒙古的台吉、乌兹哈乃菲,都不希望王复的这个孩子出身,当然也有很多人希望这个孩子平安出身。
最让王复意想不到的是怯薛军万户和硕的态度,和硕对此事置若罔闻,揣着明白装糊涂,颇有几分大明师爷的味道。
这位怯薛军首领,万户和硕,似乎对撒马尔罕街头最大的新闻,一点都不知情,从来没有打探过消息,也没有到咨政大院恭贺。
和硕是办案的好手,本身也代表了怯薛军—这只三千人的班直戍卫的态度。
如果和硕拼了命的调查,撒马尔罕的街头并没有秘密,一定能够找出被保护的阿史那仪,一定会找出王复的软肋。
可是和硕没有。
这种倾向于中立的态度,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站队。
“找出那个女人,不能让那个孩子出生!”也先甩出去了自己的银碗,愤怒无比的喊着,手中拐杖不停的戳着地面,而银碗砸了和硕的耳边。
喜怒无常。
和硕直挺挺的站着,他的目光里有些疑惑。
什么时候,伟大的长生天之下翱翔的雄鹰,需要靠杀死女人和腹中的孩子,来维系自己的权威了?
草原上,没有长过车轮的孩子以及女子不杀。
大明律,满门抄斩、诛九族大罪,十五岁以下不杀。
大明皇帝容忍稽戾王的儿子朱见深活着并且活的很好,甚至连莫罗和莫罗的腹中子,代表大明耻辱的女人和孩子,都好好的活着。
银碗里装的是烤肉,银碗砸在了墙上溅了一些油点落在了和硕的脸上,和硕伸手擦掉,领命而去。
和硕知道阿史那仪在哪,就在咨政大院里,怯薛军一直保护着咨政大院,阿史那仪从未离开。
伯颜帖木儿看到了和硕离开了寝宫,便走了过去,用力的拍了拍和硕的臂膊低声说道:“找到那个女人之后,暂时不要告诉大石,你告诉王咨政,让他尽快安置。”
“康国,不应该只有一个选择。”
阿失台吉,让伯颜帖木儿太失望了。
伯颜帖木儿擅长汉学,四个儿子都是汉姓,并非不学无术之人。
一个比隋炀帝还不可靠的继承人,对康国意味着什么,伯颜帖木儿心知肚明。
阿失台吉,甚至远不如隋炀帝。
康国的第二代大石,如果是阿失台吉,那么对于所有的瓦剌人而言,孤注一掷的西进,将变得毫无意义。
瓦剌将变成彻头彻尾的笑话。
和硕愣了片刻看了伯颜帖木儿一眼,并未在阿史那仪的事儿上太多纠缠,他忌讳莫深的说道:“王咨政的身手了得,弓马娴熟,尤其是那双手,一看就是拉弓的手。”
和硕一直以为王复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大明书生,但是那日他忽然注意到了王复的手,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是握弓的手。
伯颜帖木儿猛地打了个寒颤,瞪大眼睛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伯颜台吉不是见过王咨政骑马吗?”和硕嘴角抽动了一下回答道。
伯颜帖木儿打得什么主意,和硕能猜到几分,就是觉得王复是个读书人,没什么根基,文武天然对立之下,若是要架空王复不是难事,所以伯颜才会选择保住阿史那仪和腹中胎儿。
和硕的意思并非王复的个人武力已经能够以一敌百,以一当千,毕竟不是谁都是袁彬这样的狠人。和硕是告诉伯颜,王复这个人表面上已经很厉害了,可是他隐藏的很深很深。
伯颜帖木儿站在连廊之下,思虑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我知道了,还是不要让大石找到阿史那仪。”
1...342343344345346...5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