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凯末尔在建国初期将北非丢掉纯粹是为了安抚法国,但是力量上去了,肯定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1921年,土耳其调动了三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苏伊士运河。
但法国佬也不是吃素的,早在19世纪拿破仑时期,埃及就成了法国忠实的小弟,再加上法国外籍军团,要知道这一块,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比得上他们,有这么些仆从军的帮忙,跟土耳其打得那叫一个势均力敌。
英国佬当然不会坐壁上观,他们撩拨了波斯激进势力,不断在两河流域搞摩擦,使得而土耳其不得不调动东部军区大部分兵力,压住波斯的气焰,两头受敌,难受是肯定的。
局势变幻莫测,谁能想到苏维埃俄国国父居然扑街了,新上任的还是暴君斯大林,他可不是能憋着的人,上任不到一个月,频频联络英美,并且得到了它们的支持,在短短的一年内,扩军三百万,仅次于中华。
近在咫尺的俄罗斯帝国也不甘落后,陆续扩军百万,相比苏俄那粗糙的三百万军队,人家这个可是真正的武装到牙齿的富裕兵,不然怎么能和苏俄在中亚战场上干得热火朝天。
“少帅,最新情报显示,斯大林将朱可夫任命为远东军区司令员,预计今天下午就能到任,而且苏俄调集了百万大军陈兵远东,来者不善哪!”张孝淮当即说道。
虽然中华在苏俄建国初期夺回了清王朝时候的土地,并且将势力延展到新西伯利亚,但是,苏俄沿袭了沙俄的领土长度,横跨亚欧两洲,所以他们也设立了远东军区,只是在列宁时代,为了示好,苏俄远东军区象征性部署了十万军队。
冯庸没有说话,他在思考,苏俄的叛变有点突然,不过他也不是没有准备,毕竟当时一边拉一边打,但是他没想到列宁居然这么快就扑街了,上位的还是斯大林,不得不说,真狗血。
斯大林可不是列宁,要知道他的手段硬的很哪!原史能把苏俄做到与美国并列的地步,甚至单挑德国,能不强呀!
苏俄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到中华未来的战略,毕竟当初支持了它们不少好东西,还是中华将落魄的苏俄工业捡起来的,没想到天理循环,最终还得自讨苦吃。
“老王,你那里有什么消息?列宁猝死这件事怎么看也不像真的?”
“少帅,前段时间,我特统在莫斯科的分部被契卡撸了,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所以才会对此孤陋寡闻,不过事发后的几天,我已命人重建了分部,从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种种证据表明,这后面必然有英国佬的黑手,或者说这是斯大林自导自演的戏,列宁出事当天,斯大林的心腹控制了莫斯科卫戍军,并且全城戒严,不是心中有鬼又是什么呢?”王亚樵一本正经的汇报道。
张孝淮也说道:“不错,苏俄领导人就算逝世,怎么着也轮不上斯大林上位吧!两位副主席正虎视眈眈呢!更何况苏俄国内并不是只有布尔什维克一个政党,唯一的解释就是斯大林早在事情发生前就部署好了,将他们逐个击破,所以他的上位途中一点阻挡都没有,和其顺利!”
他虽然是新时代军人,但是对于仁义礼智信还是看得比什么都重,毕竟是满清官派留学生,所以对斯大林这种吃里爬外的行为很是不屑。
冯庸人点了点头,他可是先知,又怎么会不知道,如果历史上不是刺客的突袭,列宁根本不可能提前去世,那现在这个病逝又是从哪来的,更重要的是,一个月以前,他还曾与列宁在新西伯利亚会面,那个时候列宁还是活蹦乱跳的。
最重要的是,列宁一死,整个世界好像都变了,印度地区,英国调集了三十万军队,打得巴基斯坦差点灭国;北非地区,法国生力军突然爆发,反攻土耳其;东南亚也很配合,来了一场席卷中南半岛的大叛乱,这一切不正好说明计划吗?
“朱可夫可是个劲敌,我们东部军区虽然有百万大军,可战线太长了,横跨蒙古、朝鲜甚至是西伯利亚,这样,单独将东北地区划出,成立辽东军区,让陈宇担任辽东军区司令员,下辖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九集团军、东北武警总队、东北空军纵队。憋了那么多久,也是时候让他出去遛遛了,对了,那边的武器弹药储备怎么样?”
“是!报告少帅,那边有我军三个大型军事仓库,十个中型军事仓库,二十六个小型军事仓库,足够我们百万大军打三年持久抗战。”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四章:苗头
“额!”冯庸不好意思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恐怕战争一起,苏俄人会憋不住,到时候再来个一百万人,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
讲真,这种后勤事务一向不是他所关注的重点,冯庸的宗旨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少帅,东北分局来报,朱可夫这一次可是来者不善,他手下的远东军团不仅仅是一百万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百万人的武器装备、火力密度绝不逊色于土耳其部队。”王亚樵补充道。
这下在场的人都有些惊骇了,土耳其军队是什么情况,他们最为清楚,要不是这几年,中华军队陆续换装,已经半自动化了,恐怕还真就未必比它们强。
要知道中华这几个盟友,不管是德国还是土耳其或者是俄罗斯帝国,都是典型的陆军强国,德国不用说,人家在一战前就是世界第一路军,而俄罗斯帝国也不用说,一战前,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有俄国的陆军人数多。
至于土耳其,凯末尔的亲卫队都是脱胎于中华,其武器装备更是清一色德制,可谓是吸收了两国的特征,能不强吗?要不也不可能以五十万大军单挑法国在北非的百万大军,尽管大多是仆从军。
“苏俄哪里来得这些武器装备?或者说谁能给他们这么大的支持。”张孝淮疑问不解,立即说道。
“少帅,这个问题,我想我可以回答,根据莫斯科分站前些年的情报,可以知道苏俄在建国初期收拢了沙俄大部分财富,就连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也难以匹及。”皇甫冷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还真是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冯庸自嘲的笑了笑,不过一会就恢复了平静。
尽管他明白了为什么苏俄这百万大军的由来,似乎也是因为自己不太注意,如果稍微重视一点的话,哈!
不过,做为中华这么大一辆马车的掌舵人,就苏俄这点毛毛雨,再来点也无济于事,中华表面上才几百万军队,事实上各地武警都不下千万,更别提预备役了,武器装备水平甩各国一条街。
来自后世的他虽然不是什么技术兵种,但是科学研究有时候缺乏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清末我国汉阳兵工厂就曾有人研究出来了早期的自动步枪,至于为什么直到民国还处在汉阳造的装备水平,这就不得不说政府没有足够给予重视。
冯庸不同,他在福建时期就大力建设军工体系,尽管也是仿制起家,清一色德制武器,但是怎么着也做到了青出于蓝而不逊于蓝,当时南华的华制德械武器并不逊色于德国原产武器,而且以价格优势碾压各国外销武器。
在这种基础上,军工体系进一步发展,相关的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一战时,更是从沙俄原地盘上掠夺了不少东西,一战结束后,汲取了德国所有的军工成果,彻底让中华蜕变了。
之后的军工进展可以说是飞速,1918年年底,中华第一只自动步枪被生产出来,自己的冲锋枪、手枪、轻重机枪也相继出产,形成了完善的自我轻武器体系。
但是为了减轻后勤压力,所以一直以来,中华都在裁军,换装也是小心翼翼,直到现在,中华除了侦察部队,大部分军队都使用的是半自动步枪。
1920年,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间段,中华一举拿下了东南亚,地盘扩大了,资源也更为丰富了,以云南腾冲为中心,形成了中华军工轻武器制造业圈子,范围基本上涵盖了中华南部省份。
在重武器的研制方面,也没有停滞不前,特别是得到了德国专家的帮忙,中华先后实现了75mm火炮、105mm火炮、155mm火炮乃至210mm火炮的自产。
直到1924年,中华的火炮制造技术已经不逊色于世界各国,海军舰炮也实现了410mm50倍型号自产,甚至销售给南美各国。
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中武器制造圈子和以新疆伊犁为中心的疆北武器制造圈子,还有以吉林长春为核心的辽东武器制造圈子也形成了,整个中华的武器制造业可算是开火结果。
不管是冯庸这辈人,还是冯德麟这辈人,都吃够了军事装备不如人的苦头,特别是冯德麟、段祺瑞、冯国璋这一代人,他们那个时候,求爷爷告姥姥才得到日本帝国主义怜悯式的施舍了一些淘汰武器,这是何等屈辱。
所以,没有一个人不支持中华的军工产业,本身中华的空军武器方面很是卓越,特别是飞机,就算是先驱者的英法德都比不上,现在中华已经着手喷气机的研究了。
至于海军武器,算是另辟蹊径,在冯大少帅这根金手指面前,中华没有一味寻求跟各国一样的大炮巨舰主义,暗地里走起了航空母舰的套路。
1918年,中华头批自制轻型航空母舰以及改造的中型航空母舰开始使用,到了1923年的时候,中华一次性实现了五艘重型航空母舰的试航,这还不包括东南亚各个海军基地生产的中型航空母舰,愣是完成了每个舰队一只航空母舰的配置。
所以,单论军事,中华不怂,一挑三都不成问题,更别说对付苏俄这种残鸡了。
“密切关注苏俄那边,只要他们敢想,那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被动挨打可不是我冯庸的风格。”冯庸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随着这些年的锻炼,他的上位者风范越来越强,很像古代皇帝一言九鼎的感觉。
张孝淮、皇甫冷纷纷应道,全国的军事行动在一定范围内都归属张孝淮这个总参谋长管辖,既然苏俄现在有异动,那战争是在所难免的,他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作战计划。
至于皇甫冷,所有海外情报项目都归他的军情局管辖,试问谁更比他有资格参与这件事呢!
事实上,中华边上并不只有这么一个悸动的邻国,就好比现在作战大厅挂着的那一份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上清清楚楚标出了七八处着火点。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五章:悸动的世界
在欧洲,德国百万大军陈兵边境,法国不像历史上建设了一条什么防线,反而是以打对打,同样的百万大军放在边境,看得出,火药味很浓,毕竟法德是一辈子的冤家,双方之间只有你死我亡的结局,没有携手奔向新时代的美好梦想。
东欧地区也不甘寂寞,苏俄一百五十万军队就在距离莫斯科不到五十公里的奥廖尔,同样的,俄罗斯帝国也不是吃素的,一百万武装军队死死的扼住苏俄南下的路线,以别尔哥罗德、坦波夫、诺夫哥罗德三点构成一道铁血防线。
要知道苏俄与俄罗斯之间本就是仇敌,苏俄占据伏尔加河北部流域以及西伯利亚广大土地,俄罗斯帝国则占据伏尔加河南部、额尔齐斯河西部地区。
尽管苏俄占据了原沙俄百分之八十的工业基础、经济基础,但是俄罗斯也不弱,沙俄的石油大动脉——高加索地区死死的被它控制着,并且依托高加索的石油,俄罗斯帝国与德国、中华换来了很多东西,单论武器水平,苏俄还差它们一点呢!
苏俄唯一的优势恐怕就是人了,足足五百万陆军,令人叹为观止,对面的俄罗斯帝国才三百万陆军,这显然不是一个数量平衡对比。
整个东欧一副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令人毫不怀疑这里是未来大战的开端。
中东、非洲也热闹的紧呢!土耳其先在北非与法国开战,五十万军队对阵法国佬上百万仆从军,一开始,法国就吃了个不小的亏,他们以为埃及三十万军队怎么着也能挡得住土耳其几天,没想到一天不到,埃及首都开罗陷落,三十万大军变成梦幻泡影。
要知道,土耳其在1920年就得到了中华最早的野狼坦克制造资料,在他们的苦心研究下,研制出了更适合他们的沙漠坦克——辛巴,这款载重三十吨,装载75mm火炮的‘野兽’在非洲荒漠上展现了他们的雄姿,装甲部队对上普通步兵,不赢那就是见鬼了。
战争前期,法国一度被土耳其压着打,战线甚至推到了的黎波里,如果不是法国佬及时动员了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马里、科特迪瓦、贝宁、尼日尔、查德、中非共和国及刚果共和国等殖民地人马,招募了上百万外籍军团,恐怕阿尔及利亚都未必在手上了。
到现在为止,土耳其以埃及为中心,源源不断输送武器装备、粮食弹药到利比亚前线,逐渐形成了以的黎波里为中心的北部战区和以尼亚美为中心的南部战区。
既然战争已经开始了,土耳其人就绝不会只是收复失地,凯末尔比历史上的更为有野心,毕竟大权在握,他现在可是以中华为目标的,所以想一鼓作气拿下法国在西非的所有地盘,到那时,土耳其又成了那个横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实际上,这活并不那么容易,自上半年开始,西非战局处于僵持阶段,土耳其现在的兵力达到了八十万,而法国背靠西非广大殖民地,也集结了百万大军,甚至就连本国军队都动用了三十万,整个外籍军团都调来了。
做为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国的力量虽然逊色英国,但是相比其它各国,也不算弱,殖民地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大量资源。
人家财大气粗,愣是在西非建立了一套军工初级体系,生产步枪、弹药还是可以的,要不然也不能挨这么久。
而且英法美各国看见了西非这个战场的优势,特别注意到了土耳其得装甲部队,于是他们纷纷投放新武器到这个战场,简直把这里当成了武器试验场。
土耳其自然也不可能没有盟友,德国也一样,派出了军事参观团,将最先进的武器都带到了西非,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提升武器装备水平的好地方。
有这么多狐朋狗友的帮助,法国佬原本粗糙无比的装甲部队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从最开始被动挨打,到现在勉强换手,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土耳其在看到对手的进步之后,也是卯足了劲,国内研究机构、军工企业上了好几根发条,呼哧呼哧,连续上马了好几个坦克项目。
中华也不能坐看盟友吃亏,于是出口了两百辆猛虎重型坦克到土耳其,虽然这个猛虎是第一代重型坦克,但是比起现在西非战场上的其它坦克来,绝对是碾压,毕竟型号摆在那里呢!
至于亚洲,则更为热闹,苏俄不知道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愣是在西伯利亚陈兵百万,看起来要跟中华决一死战。
英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在东南亚撩起了大动乱,规模很大呀!被中华击毙的叛军都快五十万了,可见人家下了多少本钱。
就好比现在的浩罕汗国,成了牵制了中华西部军区的重点呢!
英国人也是够厉害的,印度战场打了这么多年的平衡战,愣是憋出了一个大招,好家伙,不知道从哪搞出来了五十万军队,差点没把巴基斯坦整懵。
火力也不错,都达到了西非战场的水平了,中华也没办法,虽然这些年不遗余力地支持巴基斯坦,可水平摆在那,怎么着也不能让它迅速成长为二线列强呀!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巴基斯坦从优势方一下子变成了弱势方,差点没被人家打到首府去,中华只能调集了孟加拉军团,三十万生力军投入战场,这才挽救了局势。
美国人这些年学聪明了,自22年从日本撤军之后,一直藏着掖着,谁也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但是印度一战,彻底让世界震惊了,美国佬的空军装了一手。
本来巴基斯坦也有自己的空军,中华在这方面当然没有错漏,但是相比美国加英国那近千架,实在是难以出手,好就好在中华的飞机皮糙肉厚,愣是以一比一点五的伤亡干掉了对面六百多架飞机。
但人家暴兵太厉害,一个礼拜不到,又出来了千架飞机,你敢信,这就是世界排名前几的工业国的优势之处。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六章:筹划
京城,军事委员会作战指挥处,冯庸端坐办公室,这是他头一次来这里,平时处理军务都在家里或者总统府。
时间还早,他不禁扫视了一下周围,办公室都是军事风格,四面的墙上贴着欧亚非美四大洲的地图,准确来说,这个作战指挥处都是一种风格,铁血风格。
相比于总统府或者其它地方,这里就好像专门为战争而建的,没错!这个军事委员会作战指挥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即将爆发的大战。
军情局局长皇甫冷坐在下边左三位置,眼中一副淡漠,他是第二个到达这里的人,当然,身为下属,比上司更晚到是过错,可没办法,谁让今天是冯庸召集的呢!
“这才六点零九分,想必其它人也没那么快到,我们干坐着也无聊,不如聊聊关于这份文件的看法。”冯庸笑着对皇甫冷说道。
皇甫冷看了看桌上的文件袋,袋子上是斗大且鲜红的‘加密’二字,依旧是面无表情,只是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接下来,少帅冯庸的一番话震惊了他
“这份文件是今天凌晨五点,特统莫斯科分站绞尽脑汁才发出来的,为此,他们牺牲了整个分站。”
‘什么?’皇甫冷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少帅,特别事务统计局的力量他是知道的,对于他们比自己更快更早得到一些情况,说实话,皇甫冷并不吃惊。
因为特别统计局成立时间都比军情局早半年,军情局能那么快在国外打开局面还多亏了特统的帮忙,尽管这几年特统收缩势力范围,一度把重心回放到国内,但是在国外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他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情报,会让特统一个国家中心站不惜全部牺牲也要送回来。
冯庸将手中的那份绝密文件立马递给了他,没过几分钟,皇甫冷整个人都脸色不好了,就跟吃了砒霜一样。
........
半个小时以后,原本空荡荡的作战指挥处坐满了人,在场所有人都是中华民国军队的高官,陆军司令蒋百里、空军司令李藻麟、海军司令程越、武警总司令臧致平、总参谋长张孝淮、军情局局长皇甫冷。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尽皆面色严肃,冯庸也没有功夫寒暄,直入主题:“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一点或者许多,今天我请你们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不过没关系,不管知道不知道,我今天还是要说一遍。
就在凌晨,特别统计局莫斯科站全体人员杀身成仁,在覆灭之前,他们传回来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具体内容都在各位的桌面上。你们先看看吧!”
所有人没有多余的表情,立刻翻开桌面上那份文件,一字一句,认真的观看着,谁都明白,每个国家的崛起都有那么一批不为人知的英雄在背后奉献一切,毋庸置疑,桌面上这份看似单薄的文件是那些牺牲了自己生命的英雄送回来的,他们必须认真对待。
可是几分钟后,每个人都眉头紧皱,可见这份文件里面蕴含的信息有多重要。
“早在苏俄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就说过,如果不能彻底消灭他们,那么最终它会成为我国的劲敌,因为北极熊的野心和胃口绝不是那么容易能满足的。
尽管在列宁的控制下,苏俄与我们保持了六年的和平相处、互通有无,但是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斯大林就是这么一个枭雄,他没有耐性等下去了,为了权力,或者说为了力量,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这份计划是苏俄制定的鲸吞计划,可想而知,为了彻底击败我们,甚至是瓜分我们,它们隐藏了多久,事实上,正如他们的计划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我们不是提前获知了,到时候东北、准噶尔自治区、北庭省、蒙古省都将受到苏俄大军的偷袭,损失必定惨重无疑。
要知道七千万人口决定了苏俄强大的战争潜力,老毛子天生就是优秀的兵源,日俄战争如果不是内部腐朽的话,日本别说打赢他们,就是打成平手都难。
更何况,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个极具洗脑特色的东西,足以把这七千万苏俄百姓变成不怕死的勇士,到时候,就算我国能够打赢,但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战争无法避免,我们准备了这么久,何尝不是为了最终的胜利,不得不说,在崛起欲这一块,我们的盟友走在了前列,它们率先亮剑。”
冯庸用最朴实的话做了一个开场白,事实上这个开场白很好,很强大,激起了在场这些军人内心的斗志。
紧接着,三军总参谋长张孝淮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做为军队的智囊,他腹中藏着不知多少足以颠覆国家的策略。
“苏俄是我国目前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一个敌人,且不论他的战争潜力如何,单说必要性,首先,我国与苏俄在国土上有大面积的接触,不管是西伯利亚还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中亚地区,这些都是争端所在。
对于老毛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掠夺土地更来得吸引人,这也是为什么从元朝时期,沙俄不断扩张,扩张成一个横跨亚欧两洲庞然大物还不罢休。
恰恰我国也是一个面积大国,这就成了对方眼中的一块肥肉,于情于理,老毛子都不会放过我们。
其次,苏俄领导人斯大林不是一个善茬,他的掌控欲远远超过苏维埃历史上任何一个领导人,很显然,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和任何人合作。
英法美就是他选定的盟友,事实上,苏俄之所以能够成长的这么快,也跟英法美离不开关系,据我们所知,英美通过北冰洋,源源不断给苏俄输血,让原本低迷的苏俄军工业焕发了新一春,这也是斯大林敢于开战的底气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