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据我所知,满剌不管是气候条件来说,还是人文条件来说,都是发展种植业的最佳地点,我们可以适当引种国内经济作物,沿海桑基农业模式就很值得我们借鉴,以此做为轻工业的基石,发展纺织业。”满剌发展局局长李成文说道。
事实上,他的这番话很多借鉴了安南省、交趾省的发展经验,不得不说,安南省、交趾省作为我国最早的东南亚融合地区,其影响是深远的。
就马来亚而言,相比于法属印度支那,并无不同,在气候条件上,甚至优于法属印度支那,它们能发展的,满剌自然能发展,甚至是他们不能发展的,满剌也能发展。
“其实满剌当地的矿产资源很是丰富,我们完全可以大力发展采矿业,要知道国内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其次,伴随着各个地区的融入,我国人口已然突破了五万万,粮食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尽管安南省、交趾省甚至是高棉省都在种植水稻,可仍然无法满足全国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可以大力支持种植水稻。”副省长耿忠随即说道。
众人一听,眼中纷纷闪过一丝亮色,没错,满剌的存在对于中华而言,无非是一个海外行省,甚至相比于安南省、交趾省等地区,孤悬海外的满剌自治区显然并不足以得到重视。
所以,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增加满剌在中华民国的印象分,既然满剌有矿产资源,而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与其绞尽脑汁提升满剌经济,不如树立以国内工业为依靠的经济体系,简单又直接。
包括种植水稻,减轻国内粮食压力,随着中华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结识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粮食这东西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粮食是战略储备资源,怎么着,重要性也是看得见的,满剌众人的打算就是靠这两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诸位,满剌地区虽然相比于国内新疆、西藏、内蒙来说,面积还是差了点,但是相对于当地八十万人口来说,这是很大的,要想发展采矿业甚至是种植业,都离不开人。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农业局局长沈根生面带苦色说道。
这点,他是深有体会,若说最想在满剌种水稻等农作物的是谁,绝对是他这个农业局局长,可没办法,这年头种地还得看人,没人,啥都种不了。
原本被副省长耿忠说得一脸喜色的众人,瞬间又凉凉了,好家伙,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别说发展什么了,就连维持现状都成问题。
作者铁帅说:书友群:647062938.欢迎加入探讨剧情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章:鸠占鹊巢
身为省长的上官雄不禁好笑,眼前这群家伙还真是身在局中不知解,人口对于其它国家来说或许是一个大问题,就好比英法德,但是在中华,绝对不是一个难题。
要知道国内四万万中华人还只是前几年的统计数据,现在或许都成了四五万了,尽管少帅一直强调减轻中部人口压力,甚至不断向新开发的外东北、新西伯利亚、甚至象雄省、孟加拉省引流,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大趋势。
要知道新加入的不管是安南省还是交趾、高棉省,都具有一定的人口,容量有限,所以无法缓解国内巨大的人口压力。
可马来亚就不一样了,这里到处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地广人稀,更别说经过这样大规模的清洗,当地仅剩下一百多万人。
对国内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地方,同化一处外来地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本国人占据主导地位,马来亚的气候、土壤条件相比于新西伯利亚来,那是好到了天上,试问有谁不愿意来,假以时日,这里必然会成为中华的又一大粮仓。
他不禁开口说道:“诸位,你们可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呀!人口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问题吗?”
大家那紧皱的眉头没有半点舒展,反倒增添了一丝疑惑,省长这是疯了?怎么大白天说胡话呢!
马来亚本来就只有两百来万人,经过各地骚乱,只剩下不到两百万人了,哪里还有人呢?人口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掉的话,那说再说宏伟计划都是枉然。
但是这世界上并不乏聪明了,财政局局长赵元立马眼露精光,随即问道:“您的意思是说,向国内求助,利用国内的人口红利带动满剌地区乃至马六甲地区的发展?”
“哈哈,没错,纵观世界各国,谁有我国人口多?但是四川一省就足以让欧美为之骇然,据人口调查司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现在有四万七千万人口,其中将近三千万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中。
这些人就是开发满剌最好的人选,试问,有一处地方免费给他们发放上百亩良田,提供种子、肥料甚至著放,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这三千万人一口吞下,吃独食是可耻的,不过马六甲地区现在也正为了这个问题绞尽脑汁,不如合作,二一添作五,你一半、我一半,岂不是皆大欢喜。”上官雄豪气的说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个想法没说出来,三千万人不可能全部都到这里来,但是只要整个马来亚地区有一千万华人,那么中华民国就可以以此为前进基站,轻而易举整编成百万大军,到时候收复婆罗洲、吕宋都是轻而易举,甚至是澳大利亚,也未可知。
随之中华民国的脚步越来越大,国内各个官员特别是军人,对于开疆扩土的欲望越来越强,现在的中华就好比汉武帝时期,整个国家都充满了激情。
幸好冯庸刻意把他们引导成泛中华主义者,而不是狭义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了,虽然老祖宗说的‘非我族内其心必异’很正确,但是在上千年的同化中,东南亚的各个种族对我中华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向往,就好比越南两省。
若想让中华保持世界最强的地位,融合各民族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这一点,俄国人就做的非常好,除了斯拉夫人之外,他们还有哥萨克人、突厥人等等,以斯拉夫民族为主,团结各大民族。
上官雄这一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支持,他们都不傻,有现成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不用的。
之后,满剌马来族自治区与马六甲省以马来亚地区的名义上书中央,中华民国民政部将这封电文呈报给了少帅冯庸,结果不出意外,在民政部的牵头下,一千万国民有条不紊的乘坐邮轮前往马来亚。
在人口优势的帮助下,整个马来亚地区的基础设施迅速完善,各个地区的公路、铁路相继通车,满剌与马六甲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了一块铁板。
与此同时,近在咫尺的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这是整个荷属东印度的中心,也是荷兰人苦心经营的重要城市,这是远东最好的海港之一。
荷兰做为海上马车夫,可以说是最早进入远东这片地区的列强之一,跟它们同时间进入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光荣阵亡了,但是为什么它还能屹立不倒呢?这与荷兰王室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比于新加坡,巴达维亚的军事设施强的多,也难怪,荷兰人在远东的历史也比英国佬长的多,在英国佬还没认识中华的时候,荷兰人就侵占了中华海岛,可见它们的远见喽。
当然,中华民国要是想拿下这里的话有很多办法,荷属东印度的华人也不少,文章也好做,更何况这么长的海岸线,就荷兰那菜鸡舰队,能防住才有鬼。
所以,荷兰人一直很虚,特别是中华拿下马来亚之后,他们就更加难受了,可没想到,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外交部长陆徵祥出访巴达维亚。
就连荷兰驻东印度总督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都亲自前来迎接,这可是给与英法德美等强国的待遇呀!也难怪,现在的中华在军事力量上比起英法美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嗨!总督阁下,劳烦您前来港口迎接,我这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呀!”陆徵祥一眼就看见了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随即说道说道。
只见荷兰驻东印度总督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一个大步上前,瞬间拥抱了陆徵祥,“嘿!我的朋友,你终于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分开多年的好朋友呢!当然,荷兰驻东印度总督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这句话绝对是真心的,谁都知道,这个背景下,他们哪能不在中华民国的铁骑下颤颤惊惊。
陆徵祥当然也明白这种场面功夫,于是两人笑嘻嘻的朝着总督府大堂携手走去,看起来画面很和谐。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一章:华荷会晤
“总督阁下。在来之前,我国少帅特地让我向贵国女皇表达最真挚的问候,当然,我国是一个重视友情并爱好和平的国家,所以我们希望和贵国在维护东南亚这片地区安宁上,共同携手。”陆徵祥面色和蔼的说道。
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虽然也是笑着回道:“那是当然,我国也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很希望与贵国在维护地区安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心里颇为不屑,屁个爱好和平,爱好和平你把人家法国佬、英国佬胖揍了一顿,爱好和平你分裂日本?搞笑,政治都是肮脏的存在。
当然,场面话大家都会说,为了本国在远东的利益,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根本不管什么礼义廉耻,只要能保住这片土地就行,管它中华打谁呢!
陆徵祥说道:“总督阁下,听闻最近有很多不利于贵我两国团结的谣言传出,在这里,我仅代表中华民国郑重承诺,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绝不会无端侵犯荷兰王国在远东的领土以及相关利益。此举仅代表我国今日之诚意,当然,我也希望总督阁下敞开心扉,这样也有利于我国与贵国今日之谈话,我相信接下来绝对是一次让贵我双方都满意的商谈。”
不得不说,陆徵祥这番话很有技巧,绝不会无端侵犯,至于到时候出什么事,那我就不敢保证了。当然,荷属东印度总督也不傻,只是这种场面话让人听得很舒心。
荷兰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就成了欧洲列强第三梯队,不管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都比它强得多,更别说英法德了,这让荷兰王国曾经做为海上马车夫的尊严何在,特别是远东领土相继变幻,它们时常担心自己会不会出事,要知道美国就是这么抢夺菲律宾的,所以战战兢兢,从未受过这种平等对待。
虽然荷属东印度地盘很大,但是周围觊觎的人也不少,英法美哪个又是好相与的角色,在它们眼里,中华是比英法更为凶恶的存在,没想到今天居然会这么和蔼的对待他们,这让荷兰人很是受用。
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更是脸上露出一丝愉悦,他的半颗心算是放在肚子里了,至少可以说明中华民国现在没有对荷兰出手的打算,要不然也不会是这种情况。
说实话,荷兰现在最怕的不是列强,反倒是中华这个曾经被宰割的国家,毕竟英国佬的前车之鉴在那放着呢!谁敢轻易捋其虎须。
“陆部长此话不错,我国一直秉承和谐原则,热烈欢迎各国前来交流学习,至于那些图谋不轨之辈,就敬谢不敏了。”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郑重的说道。
这话说的在理,先抑后扬,中华民国的场面话就算像花一样,但他们也不可能信,毕竟当初法国佬就是这样被钝刀子一刀割喉,彻底踢出远东大舞台了。
陆徵祥也不打算再跟他扯皮,毕竟谁都知道,这些就是表面话,中华迟早也得拿下印尼的,而荷兰早晚会成为过眼云烟。
到时候,荷兰人会采取什么措施,那都不关他什么事了,因为在中华民国强大的武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当天上午,陆徵祥在总督府内院与威廉.亚历山大.弗雷德里克开始了长达一天的会谈,此次会谈还是很成功的,至少荷兰在对待华人这个问题上不敢随意出招了。
毕竟他们也不想给中华民国动手的理由,要知道当地华人就等着荷兰作死呢!
不过,荷兰殖民当局也不傻,以中华现在的国力,虽然不敢说是世界第一,毕竟海军上距离英国还有些差距,但是怎么着也排的上前三,这还不包括以中华为核心的同盟。
说句实在的话,如果中华真的进攻荷属印度尼西亚,恐怕荷兰人想怎么阻挡都是没用的,与其这样,不如顺其自然,中华在侵占马来亚的时候,就注定和大英帝国一拍两散了,再见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日不落帝国看似虚弱,实则力量不减,拥有世界最多的殖民地,他们早就恢复了战斗力,海军依旧是世界第一,这点光看中华民国印度洋舰队龟缩在东印度洋就知道了。
这个敏感时期,中华绝不会对荷属东印度出手,那样做会引起众怒,英国甚至会联合美法一同发难,还真不是说着玩的,试问美国佬难道不担心中华下一个目标是他们的菲律宾吗?要知道菲律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的藩属国。
陆徵祥这一次来,主要就是为了安抚美国,之所以挑荷兰,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证明,你们看,这么弱小的荷兰殖民地我都没拿,可见我中华是一个多么有原则的国家,所以你们不用担心。
本来中华就才融合东南亚,现在又拿下了马来亚,一时间,脚步迈的很大,差点扯到蛋。更何况上半年种种行为,招惹了一大批列强,特别是英法美,这三者是当今力量最强的帝国主义强国。
中华还没做好一统世界的准备,所以必须先服软,等到消化了东南亚之后,再行打算,这种事情急不得的。
当天下午,陆徵祥乘坐军舰前往菲律宾,并拜访了美国殖民当局。
以美国驻菲律宾总督为首的一干殖民地高官对中华的态度有了一个转变,毕竟陆徵祥是带着诚意而来,这里发生的一切也传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耳朵里。
他笑了笑,并对下面人说道:“诸这头雄狮虽然醒了,但是饿了这么久,力量有所空虚,所以一时间没办法吞下这么多东西,只得慢慢来。”
美国当局自然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无非是缓兵之计,不过这恰恰也是他们想的,因为在日本长达一年的练兵,已经让美国国内产生了很大怨念,如果不改变的话,恐怕先倒下的不是中华,而是美国当局。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二章:新篇章
伴随着1920年的和平会谈,中华民国迎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连续几年的征战,从最开始的一只雄鸡变成现在这个北到贝加尔湖,西至哈萨克斯坦,南抵马六甲海峡,东临日本海的庞然大物。
现在是1925年二月,寒冷还未完全散去,不过四处的绿色彰显了春的气息。
京城朱雀大街上,一大早就看见好些穿着军绿色、海蓝色甚至白色军装的人朝着大会堂走去,没错,这些就是民国三军将士,今天也是每年最为重要的一天,第二届全国军人大会将在大会堂召开。
来自各地的军人起了个大早,京城朱雀大街平时虽然热闹,可也看不见这种情景呀!到处都是帝国钢刀,何等雄壮景象。
“欸!看见了吗?那是北疆钢铁师的士兵,好家伙!听说他们可是北疆军区的杀手锏哪!上次哥萨克叛乱,就是他们一手拿下了胜利,真是我国的骄傲呀!”
“谁说不是呢!瞧见那旁边那个军装上绣着一只狼头的士兵了吗?那是南疆野狼师的人,好家伙,前番土著暴动,仅仅出动了野狼师,就把三十多万土著给平了,据说没一个活口,嘶!”
“海军来了,海军来了!”围观群众里有特别喜欢中华海军的人一看见远处走来的海蓝色军装的队伍不禁大喊道。
这两年中华的军队建设重心渐渐从陆军变成了空军和海军,民众也知道这两个兵种吃香,纷纷上赶着把自家儿郎送去当兵呢!
眼尖的群众一下子就看见了,那走来的雪白色队伍,没错,这就是空军。
“嘿!老张,你小子穿上这空军军装,那是真不一样,老母鸡变鸭,愣是跟个新郎官一样。”
“哈哈!你王大炮也不是差,好家伙,这才多久没见,你小子都成中校了,可以的。”
“那是,人嘛,总得进步,不能老是原地踏步,那多没劲,你老张现在都是一颗星的人物,我王大顶也不是吃干饭的。”
“我发现吧!这大半年没见你小子,摸样没变,这说大话的本事倒是高明了不少,一个个牛皮吹的,愣是不带喘气的。”
走在最后面的就是中华民国军队的一些大佬级人物,他各个军区司令以及军长等等,没办法,这朱雀大街只有这么大,浩浩荡荡三千多人,如果都坐车的话,恐怕京城都要堵死了,干脆走路,也让百姓看看中华军人的风采。
一个个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军官,肆无忌惮地开着玩笑,这场景多难得,你说一句哪里军费涨了,他说一句前些时候老子打赢了一场仗,到处都是向上的空气,可见中华军人之斗志,多么高昂!
还真别说,这闲了几年,军队虽然没有打什么打仗,但是小运动还是不少的,除了日本那边,美国佬早在三年前就放弃了。
像中亚、北非甚至是印度,都不平静,北非部分以土耳其军队跟法国较劲呢!中华也不能坐视不理,毕竟有了也门这么一块地方,来自后世的少帅冯庸哪里会不知道中东这片地方底下埋着的可是石油呀!
所以一早就和凯末尔达成了共识,用早期战斗机技术换取了也门这块鸟不拉屎的地。
说起来还是土耳其赚了,毕竟现在这个时候,中东还是一片荒芜的地方,而中华的飞机技术那可是领先了世界几十年,虽然给他们的也不是最先进的,但是怎么着也能碾压英法美。
在中华、俄罗斯甚至苏俄的插手下,中亚成了各国的练兵场,浩罕汗国、波斯分分掀起了独立运动,或者说各种势力支持的角斗。
至于印度,巴基斯坦可不是历史上那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相反,他们现在背靠中华,吃喝不愁,有点压着印度人打的意味,可英国佬也不是吃素的,随着经济回笼,陆续从本土、澳大利亚、加拿大调集了二十万部队,全部投入了印度,差点没把巴基斯坦团灭。
没办法,中华民国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出兵,西疆军区只能调集了孟加拉集团军,大家长得都差不多,也分不清谁是谁,倒是打了个平手。
倒是东南亚,暹罗、马来亚地区在英美的可以支持下,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没办法,中华在这些地区留守的兵力太过分散,差点阴沟里翻船。
临时调配南疆军区第一集团军,这才暂时制止了疯狂的地区暴乱,在强大的中华民国正规军面前,一切动乱都是纸老虎,不到三个月就平息了,中华顺势吞了暹罗,整个中南半岛成了中华民国的南疆地域。
在这五年中,军队从最开始的臃肿变成现在的精干,五百万陆军足以令世界骇然,这还不包括空军和海军。
当然,英法美这些年也不是吃素的,美国在早期的日本内战中,将自己的军队锻炼了一番,现在常备陆军三百万还有数量惊人的预备役,英法更甚,英国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训练了至少五十万大军,法国佬苦心经营的北非为它提供了几十万外籍军团,这都是意料之中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时间段,欧洲逐渐形成了以英法美为核心的协约国,相对的是华土德三国组成的同盟国。
在这短短几年间,世界的工业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从中华民国就能看出,建立了完善的工业运转体系,无可置疑,中华已然成为世界排名前三的工业国。
1918年,全国一统之后,中华的发展计划就开始了,公路到村、铁路到乡,以及教育体系的完善,虽然短期内看不见成效,但是毋庸置疑,中华的教育水平从最开始的文盲遍地达到了现在的小学生水平,何等惊人呀!
工业产值更是骇人听闻,早在1922年,全国的钢铁产量为一千万吨,正式超过英法美,跃居世界第一。
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大发展,不管是冯家控股公司还是国有公司,都变成了巨无霸,包括钢铁、汽车、造船、冶炼、教育、金融在内的诸多行业都出现了爆发性增长趋势。
原本占据世界领导地位的英镑以及第一替代货币的美元纷纷落马,取而代之的则是坚挺的华元,以德国、土耳其、苏俄、俄罗斯、日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在内的大批国家率先承认华元的地位。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零三章:突变
京城冯家大院,这里又被称作帅府,毕竟总统府是国家财产,冯庸也不好意思跟自己老爹一起住着,再说了,冯家做为中华商业巨舰,又不缺那点钱,干脆买了个四合院,平时冯德麟夫妻没事的话也跟他住一起,毕竟孙子孙女在呢!
这就不得不称赞冯庸老婆娶的好,叶清婉在进门那一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第二年又娶了欧阳岚,生了个女儿,现在都有两儿一女了,也难怪冯德麟两老天天赶着住在冯家大院里,那不得照顾孙子孙女呀!
上午九点,冯庸正和张孝淮、皇甫冷、王亚樵商量着事情,近几年来,中华四面作战,局势很是紧张,虽然兵力充裕,可怎么着也有些忌惮三分。
特别是上半年,苏维埃俄国主席换了个人当,新上任的斯大林可不是个善茬,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对付中华,可暗地里撩拨,中亚地区的混乱就是他造成的。
原本中华并不像出手,因为中亚本就有一个浩罕汗国和波斯,冯庸打算像土耳其一样,扶持一个中亚大国,也好做为中华与西方国家的缓冲,二来也是为土耳其分担压力。
要知道,土耳其本身就有不小的基础,在华德两国的帮助下,迅速蜕变成工业化强国,尽管海军方面有所欠缺,可陆军绝对是好样的。
1...166167168169170...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