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伏尔加军团则挥军南下,进军两河流域,呼应法国,消灭土耳其凯末尔反动势力,帮助土耳其人民摆脱压迫,土耳其现在主要的兵力都放在西非地区,可谓是倾国之力与法国争夺非洲地区,一旦我军突进两河,到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至于中部军团,则西出波兰,在我国开始进攻白俄之后,法兰西、英吉利将集中三百万军队于法德边境发动进攻,务必将德意志主力吸引在西部地区。
我军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法国击败德国这么简单,而是要收回东普鲁士、波兰在内的一大片国土,一战德国战败之后本该归还我国的土地,没想到他们居然据为己有,这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事实上,如果不是德国占据了这片富饶的地区,我国也不可能沦落到现在这个仰人鼻尖的地步,他们居然把我国土地上的工业设备全部打包给了中华,所以中华才能这么快崛起成为工业强国。”
其实他这么说也没错,毕竟当时德军占领的沙俄地区虽然比不上莫斯科地区,却也是少有的工业完备区域,如果不是失去了这片地区,恐怕苏俄早些年就完成了到工业国的蜕变,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求着英法帮助自己完成进化,这对于斯大林来说,何等耻辱!
事实上,斯大林的野心并不只是这样,他少说了很多东西,一千五百万红军别说收服失地,就算攻略世界都够了,在彻底收复国土之后,他们将和法国平分土耳其地区,尽管土耳其很穷,但是人家有石油呀!不然怎么建设起来的中东第一装甲部队,现在都在西非吊打法国呢!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一十一章:躁动
而且,中华富饶的东北甚至是蒙古、新疆都是苏俄的目标,要知道西伯利亚地区,基本上是冻土,根本不是适宜的居住地,如果不占据某个合适的地方,恐怕苏俄还是没办法再西伯利亚立足,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斯大林想利用乌克兰这块跳板,彻底吞并中亚地区,然后攻略中华民国现在占据的缅甸,他们也想有一个粮仓般的存在,当然,乌克兰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要在印度洋有一个出海口,对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光有一只强大的陆军是不够的,还得有威慑世界的海军。
他甚至想到,在这次战争结束之后,西到德意志,东抵白令海峡,南达印度洋,大半个世界都将成为苏俄的踏脚石,红色旗帜会插遍世界。
到那时,苏俄陆军将成为亚欧非三洲的主宰,英法根本无法阻止苏维埃的蔓延,冉冉升起的苏俄海军将把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当做自己的内海。
但是莫洛托夫不信,他又问道:“斯大林同志,我们打败白俄尚且需要一番功夫,更别提打败中华了,到时候计划未必赶得上变化。”
这时候,门外突然进来了一个人,那就是契卡负责人阿诺切夫斯基,他大步朝着斯大林走去,神色间有些诡异。
“主席同志,刚刚收到消息,中华召开了全国军事会议,并且加强了对中亚的攻势,预计这个月月底,中亚就将彻底平定。”
“什么?”斯大林有些惊讶,不禁问道:“知不知道中华这一次军事会议的具体内容?”
阿诺切夫斯基面色有些难看,“主席阁下,这次军事会议是少帅冯庸亲自牵头的,参加会议的都是中华少将以上的人,每个人都经过军情局和特统的重重审查,我们的人还没进入就被。”
接下来的话,他不用说,斯大林都明白了,毋庸置疑,中华的情报部门要比契卡厉害很多,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眼。
“斯大林同志,据我所知,中华在1922年、1924年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运动,原本高达八百万的中华陆军现在才堪堪四百万,至于海军和空军恐怕加起来才到一百万,这不正常。
或许中华这只是障眼法,一旦战争开始,他们至少能调动一千万到两千万军队,要知道他们的少帅从1918年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预备役,英法美历年来在东南亚鼓动的叛乱基本上都是地方武警平定的,主力部队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中华建立的四大军区彻底解决了我国这种战线长、后勤困难的问题,每个军区由所属区域进行补给,就好比东南亚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军工体系,完全可以做到局部控制,也就是说,他们每个军区都能够与我国分庭抗礼。
所以这一次中华军事会议绝不简单,或许他们的目的就动员预备役,这对于我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莫洛托夫突然说道。
斯大林当即面色铁青,他虽然不是个卓越的军事家,但是这些东西还是了解一点的,正如莫洛托夫所说,假如中华以此做为军事动员会,那么苏俄很有可能会被反包围。
要知道中华可不是个善茬,就是整个协约国加起来的兵力还未必能比得上中华,更别说苏俄以一国之力牵制住,别是天方夜谭。
不行,绝不能这样,他突然急切起来,心中甚至暗下了一个决定。
这才问道:“白俄那边的军事部署有变动吗?”阿诺切夫斯基立刻回道:“主席同志,白俄一直保持在三百万左右兵力,兵力部署依旧没什么变化。”
斯大林点了点头,也难怪,白俄这几年他们的海军规模倒是越发庞大,从中德分别购买了两艘战列舰,再加上本身的黑海造舰厂快速发展,白俄海军已然成为世界前十,与土耳其海军并列。
哪里又有多余的精力扩充陆军呢!他们的陆军在1920年就已经是现在这个规模了,五年过去了,无非就是军备变化而已,实在不足为虑。
“斯大林同志,你是想先拿下白俄,完成国内一统?再接下去.....”莫洛托夫立马明白了他的打算。
斯大林点了点头,紧接着说道:“莫斯科拖拉机厂必须加快生产步伐,争取每个月生产五百到一千辆t28,一旦开战,坦克将成为我军与白俄军最重要的厮杀利器。
我军除了远东方面军,各个方面军的坦克加起来不到一千五百辆,对于广阔的东欧平原来说,实在是沧海一粟。”
事实上,自从中华的坦克在土耳其战场上展现锋芒之后,各国就已经着手研制自己的坦克了,最近通过西非战争,各国的坦克纷纷上阵,进度特别迅猛。
只不过苏俄认为自己的t28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说实话,苏俄坦克的确够‘优秀’,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做到他们这种平衡,愣是不明白,这到底是进攻型坦克还是防御型坦克。
“战时体制的实施势在必行,我马上安排下去,全国所有工业提前进入状态。”
不得不说,相比于资本主义,苏俄的这种模式更适合集中全部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迅速进入战时经济体制,而土耳其开战到现在还没能完成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这就是区别所在。
当然,苏俄人坚持自己的坦克战术,利用坦克分散突击,正面突破白俄的防御阵线,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东西,全世界对坦克战术的研究远远比不上中华这个始作俑者,做为中华第二大徒弟的俄罗斯帝国在防御方面又怎么能考虑不到呢!
苏俄只看见正面战场上,依旧是那些防御步兵的壕沟、铁丝网甚至是堡垒,却没发现,每个俄罗斯连队都储藏了大量地雷以及火箭弹。
俄罗斯帝国在防御苏俄的间谍入侵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至少没人发现那些地雷不是反步兵雷而是外形相似的反坦克雷。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一十二章:序幕
1925年6月七日,整个世界被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笼罩着,西非上空更是弥漫着浓郁的硝烟味,随着战争的进度越来越快,场面也越来越大,土耳其又调集了三十万大军进入西非,加上西非原有的五十万土耳其军,足足八十万。
而法国一方,却是一直在动员当地土著,就连他们本土的士兵都达到了三十万,整个外籍军团二十万人全部投入到西非,包括辎重兵在内,它们足足动用了八十几万黑人,可见多热闹了。
历史在1920好似变了一个方向,已经完全不是冯庸印象中的那个摸样了,按理说二战应该在十几年后爆发,可现在却是硝烟漫天,不得不战。
其实也怪他,要不是中华在后面搞事,愣是把一个战败的德国、一个更加衰败的土耳其变成了强国,战争也不可能这么快爆发的。
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做为同盟国核心,绝不可能逃脱这场战争,等待中华的是远远超过西非战场的大规模战争,当然,中华也需要借助这场战争彻底达到称霸的目的。
中华民国京城军事委员会作战指挥处,冯庸现在是天天来这,死死的盯着世界变化。
“各位,我们也该动动了,土耳其那里打得热火朝天,恐怕我国这些家伙都看得眼热,我想用不了多久,战争就会爆发,或许这场战争不是由我国掀起的,但是最终只能由我国来结束。
根据德国的承诺,他们在今晚将会掀起对法国的战争,与土耳其一道终结这个法兰西帝国,这就难免会惹起众怒,毕竟人家也有小伙伴。试问协约国一干人等会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吗?且不论别人,隔海相望的英国佬一定会插手。
别看他们在印度打得也很激烈,其实那只是英国的障眼法,难道世界第一的殖民大帝国才那么点力量,呵呵!别说他们本土都没出手,就算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也不过伸出一只手。
德国和土耳其搞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做为盟友,怎么着也得帮帮场子,孟加拉地区又动员了两个集团军,加起来正好九十万,是时候配合巴基斯坦来一波暴击了,就算不呢能够彻底拿下印度,也得把英国佬打得晕头转向,不然怎么对得住那些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呢?”冯庸凝重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印度做为英国佬最重视的一个殖民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条件来说,都是英国佬无法割舍的存在,要知道印度支撑起了英国殖民地经济,而且供给了英国本土包括各大殖民地的茶叶,一旦失去,呵呵!英女皇都要抓狂。
南亚次大陆是一块宝地,要不然从古至今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王朝,且不说这里人口仅次于中华,排名世界第二,单论这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地、资源产地,这就足以得到中华的特别对待。
事实上,这里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战略意义,失去了印度,那么整个印度洋都没有英国的落脚点,通往远东就更不用说了,试问中华都能拿下整个印度,又岂会放过印尼那一小块英属印尼地区呢?
到时候,中华民国能以印度为基础,南下可攻略澳大利亚,北上可插手中亚,且加上印度人,中华的人口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就算英法德美俄全加在一起也无济于事。
这绝不是玩笑,1920年,中华在控制了孟加拉地区以及斯里兰卡之后,没有放过印度洋上的那些岛屿,反而将其建设成各个野战机场,以点覆面,彻底将这片区域掌控在中华手里边。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中华民国对于英法的仇恨程度远远超过了日本,毕竟日本这个时候没有机会进一步插手中华就被同化了或者说被控制了。
“少帅,各军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少帅令下即可奔赴战场,太平洋舰队以及印度洋舰队正在德国基尔港,准备配合德国海军来一波突袭,将法国海军憋死在港口。”总参谋长张孝淮说道。
冯庸没有表示,只是暗自思索着,德国的实力可以说仅次于英美华,比起法国来也不遑多让,毕竟基础在那里,多亏了中华在一战后保存了德国的大部分元气,就连从苏俄掠夺的众多东欧土地也没还回去,这才支持他们进行二次强化。
法国虽然在西非被牵制了一些精力,但其实它的本土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毕竟动用的都是殖民地的力量,一旦开战,德国很难在短时间拿下法国。
小蝴蝶掀动的不单单一处,就连法国这些年也没闲着,不断提升军备,强敌在侧,谁又敢放松警惕呢?所以说德国突袭法国,说实话,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它们同时进攻法国海军这步,冯庸还是很欣赏的。
毕竟德土先天性劣势在那里,就算两国海军加起来也比不上英法,如果能提前削弱法国海军,那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要知道英国佬不可能一开始就加入到这场声势浩荡的德法战争中去,他们也需要衡量利弊,协调各部关系,不可能说立马打就上。
更何况,法国抛去协约国一员这个身份来,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它同样也是英国霸权主义有力的挑战者,在欧洲,法德两个陆军大国是英国这个海军强国天然的对手,欧洲老大这个位置可要紧的很呢!
“既然德国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那我们的人也不能坐等,不管是谁先动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我绝不相信苏俄背后的美国、法国甚至是英国,对我国没有阴谋。
开玩笑,光是我国把英法赶出远东,这就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抽哼,更别提我国还是德国、土耳其得盟友,这又是一项原罪。
指不定现在它们怎么商量着暗算我国呢!呵呵!我国绝不会是坐以待毙的那个,剑若出鞘,必定染血”冯庸冷厉道。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一十三章:战火起
战争主动权必须掌握在中华手里,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和也得是中华说了算。既然英法美想方设法搞垮中华,那么中华就反其道而行之,真刀真枪、面对面来,到底谁搞谁还不一定呢!
在欧洲,中华有德国、俄罗斯做盟友;在非洲、中东地区,中华有土耳其做盟友,甚至在亚洲,中华还有日本做盟友。
单论陆军实力,中华这方碾压协约国一条街,仅仅是海军实力差了点,毕竟协约国阵营有英国这么一个日不落海上强国。另外,法美的海军实力也不弱,要不然也不可能跟日德争锋。
“少帅您就放心好了,谁敢炸次,先灭了谁。”倒是张学良笑着说道。
这家伙从陆军大学毕业之后,在东南亚混了几年,这不,混成了满剌集团军的军长,最近好不容易回来接受工作安排,这不,冯庸特地带着他这个小伙伴开小灶,学习学习。
中华民国现在陆军八百万,就这一个月,动员了五百万士兵,可以说实力强劲,虽然没有达到最巅峰时期,却也不差,应付当前局面是够了。
毕竟中华单单是三年以上的老兵都有两千万,可全部动员,中央政府的压力该有多大,难道英法美不能动员更多人吗?当然不是,因为没有用的前提下动员这么多人无异于浪费资源。
“少帅,我们陆军已经准备完毕。”陆军司令蒋百里说道。
“少帅,我海军也准备好了。”海军司令程越说道。
“少帅,我们空军就等您下令了。”空军司令李藻麟说道。
冯庸赞赏的看了他们一眼,中华的军官秉承了德国军队的严谨习气,做事方面都很稳重,这点他很欣赏。
以中华民国目前的状态来说,还没有到插手战争的时候,毕竟计划中,德国、土耳其先掀起战斗,将战争阴云覆盖到欧洲上空,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那边去,然后中华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力敌美国,务必打残打废,主导战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预定的战争时间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诺大一个中华军事委员会作战会议室站满了人,包括冯庸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今晚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热枕,这关乎中华下一步的动作,与崛起战略紧密相连。
“报告!”就在这个时候,军情局局长皇甫冷跑了进来,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冯庸感觉到空气中有股子危险的气息。
不由得说道:“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苏俄那边出现了什么幺儿子?”
看着皇甫冷那不辩驳的目光,冯庸知道自己猜的没错,只听见皇甫冷大声说道:“报告少帅,就在一个小时前,苏俄发动了对俄罗斯帝国的全面进攻,俄罗斯帝国中部防线虽然稳固,但是面对苏俄的突袭还是有些摇摇欲坠,以至于一个小时被苏俄抵近二十公里。”
在场所有人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苏俄居然提前动手,引爆了这场大战。
时间的很好,距离德国发动进攻不到三小时,协约国阵营向同盟国阵营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局部战争,如果不是中华的情报机关冠绝全世界,恐怕所有人都会以为泄密了。
苏俄出动了三百万大军,除了远东,分别对俄罗斯帝国中部以及东部发动了进攻,这算是打在七寸上了,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国土以黑海、高加索、乌克兰为主,苏俄一次性出动这么多大军,分别对黑海、高加索、乌克兰地区发动进攻,这般突然,俄罗斯帝国很难迅速组织反攻,损失绝对不小。
但是苏俄这一动就等于调动了中华,中华不可能坐视不管,更何况苏俄本来就是中华大敌,怎么也得解决掉,不然库页岛、外兴安岭地区怎么能收回来呢!
“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带动力还真强,愣是将二战提前了十年,现在更是让两俄对决。”冯庸心道。这改的面目全非,就连他也不能凭记忆来干了,只能硬怼。
当即,冯庸召开了作战会议,宣布辽东方面军、外蒙方面军进入作战部署,北洋舰队进入状态,一旦战争开始,西伯利亚沿海必将成为中华的登陆场,务必让苏俄疲于奔命。
“告诉张宇、龙云,我只看结果,务必解决苏俄的远东军团,驰援俄罗斯帝国。”冯庸命令道。
“是!”
就在命令发出的当天,辽东方面军对苏俄远东军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外蒙方面军北进布拉兹克,截断了西伯利亚铁路,与此同时,北洋舰队也在西伯利亚沿岸登陆,一时间,苏俄的远东局军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特别是因为西伯利亚被截断,远东军区得不到来自苏俄西部的任何支援,单凭远东这块,根本满足不了百万大军的需求,到时候别说抵挡中华的进攻,恐怕就是撤退都成问题。
要知道中华也不弱,两个方面军加在一起足足百万人,就算朱可夫能派出部队,也未必能打通西伯利亚铁路。北洋舰队这一次并没有派遣海军陆战队,但是在西伯利亚沿海登陆的中华军队足足十五万,以师为单位,拿下了整个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
朱可夫也像被苏俄突袭的俄罗斯帝国一样无奈,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做防备中华这方面的训练,但是谁想到这么突然呢!
当天晚上九点,德国宣布对法国开战,浩浩荡荡百万军队跨过了法德边境,一如历史上,德军装甲军团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对法国发动了闪电战,不到一个小时,德军突破了法军前线。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趁着夜色,德国海军汇合土耳其海军、中华海军两大舰队对法国军港发动了进攻,而此时此刻,法国海军大半还停泊在内,结果可见一般,法国海军主力在强大的攻击下好比北洋舰队,军舰都没开出海,就全军覆没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六百一十四章:不一样的开局
1925年7月一日,事实上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个好日子,特别是和平主义者,尤其厌恶这个日子,当他们一睁眼的时候,世界已经处于爆炸的边缘。
哈,不管是德国还是苏俄都没在当天晚上发表战争宣言,就连中华也是第二天一大早发布的战争宣言,所以真正开始战斗的时间是今天上午九点,
欧洲地区,德国发动了对法国的全面战争,而苏俄也对白俄出手了,一上来就是全力施展,正所谓不死不休,谁也没想到,一晚上,德国海军将法国海军全部报销,法国海军还没出手就已经完了。
做为德国的盟友,土耳其也不甘落后,再度调动一百万大军进入西非,一时间法国殖民地联军被打得节节后退,大半个法属西非都落入土耳其手里了,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呀!
事实上,苏俄对白俄发动的雷霆攻势的确打了白俄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它们没有考虑到远东的中华,或者说他们以为对白俄出手,中华根本不会插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误判,所以苏俄在远东的百万大军被中华民国包了饺子。
此时此刻,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以为坐在这里就能接收到来自前线的好消息,却没想到,坏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到了他的手里。
从昨晚开始,远东的求援电报与前线的报捷电报几乎是同时发出的,每隔十分钟,斯大林就会接到前线红军攻占了哪个地区的喜报,当然也会接到中华攻占了远东哪个地区的求救电报,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由于斯大林的计策,整个苏俄集中了三百万陆军,一次性全部投入到对白俄的战斗当中去,所有的装甲部队、空军,一丝不剩,全部放上去了,这也是为什么苏军能够一直报捷的原因,这般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把白俄打得懵逼。
白俄在伏尔加前线上放了一百万军队,但不是俄罗斯最精锐的部队,最精锐的帝国近卫军五十万人还在伏尔加格勒守卫沙皇呢!
但是人家苏俄派出的军队恰恰就是最精锐的红色革命卫队,这只部队的前身就是列宁的护卫队,跟随列宁参与了十月革命,并充当攻占冬宫的先锋,可以说战功赫赫。
早在列宁时代,红色革命卫队就被誉为苏俄最精锐的军队,并一度扩编到现在这个规模,足足五十万人,全部装备最先进的武器,配备了独立的装甲师,可真是苏俄军头一份。
它们充当了苏俄这场大战的先锋军,在战斗进行到两个小时的时候,这只部队就已经突破到了白俄军第二道防线,兵临坦波夫。
可以说,苏俄这次突袭之所以能够那么快打破白俄第一道防线,甚至兵压白俄第二道防线,红色革命卫队功不可没。
1...169170171172173...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