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王霄是绝对不会放弃这种优势,而去拼什么数量的。
没错,大汉的人口的确是远超匈奴,甚至远超全天下其他国家的总和。
但正是因为人口是优势,那就更加不能肆意浪费这种优势。否则的话,优势就将变成劣势。
除了札甲之外,墨苑这里还接了优化现有汉军军械的工作。
几十年前的秦朝事情,是青铜器的技术最巅峰。
那个时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与性能,已经是真正的达到了潜力极限。
也正是因此,铁器开始大规模普及。
因为比起铁器来说,青铜器的铁器已经被挖掘殆尽,而铁器却是依旧潜力无限。
所以到了汉时,铁器开始大规模在生产生活以及军中大规模普及。
铁甲不提,已经是在改进札甲。至于说板甲什么的,需要在水利锻造机出来之后才有可能拥有。
而农具方面,除了曲辕犁之外,还有铲、锄、耙、镰等等铁器农具开始推广。
至于日常的生产工具,斧、锛、锤、凿、刀、锯、锥、钉等等的出现,更是急速扩大了百姓们与自然争夺资源的速度与实力。
在武器方面,之前较短的青铜剑,在铁器当道之后转为了强大的环首大铁刀!
厚背铁刀与青铜短剑之间的差距,是完完全全的代差。
汉军甲士一刀劈下去,匈奴人的皮甲穿与不穿区别不大。
而长兵方面,则是从曾经的铜戈,逐步转变成了铁矛与铁戟。不但威力更大,而且便于大规模制造。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至关重要,却是容易被忽略的技术革新。
那就是传统的弓箭箭镞,也从铜制的转变为铁质的。
铁质的镞不但更加锐利,而且更加便于大规模生产。
对比起还在使用狼牙打磨的箭头的匈奴人来说,大汉在军备上已经是完全处于层次上的领先。
历史上小猪时期的爆发与开疆拓土,实际上是多重原因在那个时代汇聚了起来所形成。
先是有文景之治打下来的基础,再有内部科技率先完成了从铜器到铁器的阶段性提升。而对手还处在原始的打磨制品阶段。
最后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配上天下无双的将军们,自然也就是成就了不世之功。
墨苑里不断推陈出新,优化了工具与兵器甲胄,很快就会进入少府的众多工坊之中,然后大规模的开始进行普及。
大汉的软硬实力,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快速提升。
王霄不好说日新月异,但是一年一个台阶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提高武器甲胄的质量与产量,是为了与匈奴人打仗。
而增加粮食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增加人口。
可人口的增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口吐白沫到长大成人,至少需要十八年。
除此之外,想要短时间内大规模提升人口,就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百姓们主动将隐匿的人口申报出来。
百姓们之所以隐匿人口,那是因为有一个人就要交一份的赋,这可都是钱。
想要让百姓们主动申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取消赋。
对于王霄来说,取消赋简单,一道圣旨就行。
可失去了那么多的钱,却是会造成巨大的麻烦。
在那之前,王霄的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汉时的人口问题,归纳到最后还是钱的问题。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尚衣轩中换衣服
赚钱最快的方式,自然是直接开炉子铸钱了。
对于大汉天子来说,只要原材料足够,一炉一炉的开火铸钱就是了。
可王霄真心不能这么做。
不仅仅是缺少足够的铜料,他也不想玩缺斤短两的把戏。
真正的原因在于,此时大汉的钱已经非常多了,本身就处在高度通货膨胀的阶段。
王霄若是再大规模的向市场内投放钱币,那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大汉经济,必然会随之崩溃。
别的地方不提,现在的长安城物价已经是非常高了。那些至少是中产地主之家的长漂们,甚至都快撑不下去了。
如果王霄学某个辫子,搞永不加赋的事儿。再用铸钱来补充损失的收入,必然会使得经济崩溃。
钱多了,货物没有增加。那钱的购买力实际上是在降低的。
这种情况下想要赚钱,就要提高货物产量。
之前做农具什么的,还有现在推广新式堆肥技术等等,都是为了增加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
因为粮食是这个时代最为大宗的商品,也是最为必备的商品。
真正想要发展大宗商业,还是要等到开通丝绸之路。
毕竟做盐铁这种民生生意,算不得商业二字。
忙碌了许多事情的王霄,把生活与工作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该工作的时候绝对是认真投入,而该生活休息的时候,也是不会给自己丝毫委屈。
这天王霄再次来到了平阳侯府,接受平阳侯曹寿的宴请喝酒看歌舞。
汉时的生活享受也就是如此了。
先是满足口腹之欲,能吃饱吃好喝好就是顶级享受。
之后才是精神追求,听音乐看歌舞就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贵族生活。
因为这个时代可没有录音机,想听音乐只能是听现场。
而在吃饭都只能是勉强填饱肚子的时代里,想要养活那些搞音乐的艺术家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除了有钱的贵族之外真心养不起。
唱歌跳舞的歌姬也是如此,想要养活她们,那都是要花钱的。
你不掏钱,谁特么的为你唱歌跳舞演奏音乐呐。
没有丝毫意外的,这次领舞的依旧是卫子夫。
看着被众多歌姬簇拥之下的卫子夫,王霄也是满意的点头。
年轻时候的卫子夫,的确是非常出彩。
一旁的平阳公主,不停的夸赞卫子夫,那叫一个一心想把卫子夫送进未央宫里去。
“陛下。”
平阳公主小声的说“曹襄年纪不小了,是不是给他安排个事情做?”
曹襄是平阳公主与曹寿的儿子,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要为祖辈流传下来的爵位而拼命。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出来担当大任的时间都很早,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高,尤其是医疗技术很落后,所以平均寿命非常短暂。
对于平阳公主来说,自然是希望王霄能够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
“嗯。”
王霄颔首,想了想说“让他先在羽林军之中打磨一段时日。”
汉时重军功,功勋子弟出仕都是入军中,而不是去做什么读书人。
实际上这个时代也没什么纯粹的读书人,基本上读书人上马就能打仗。
比起后世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读书人来说,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那是真的牛笔。
平阳公主大喜,案几下踹了一脚曹寿。
回过神来的曹寿,急忙带着曹襄向着王霄敬酒。
长安城里的勋贵们都知道,新进成立的羽林军,那可是天子的真正心腹。
曹襄此人还是不错的,历史上曾经出任后将军,跟随曾经的骑奴卫青出战匈奴,大胜而归。
“陛下。”
看着王霄的目光,一直落在翩翩起舞的卫子夫身上。捂嘴笑的平阳公主笑着说“可是不胜酒力?府中已经为陛下备下了房间,可让卫子夫服侍陛下好生休息。”
王霄心说‘这要是去休息,估计得休息一下午才够。’
不过身为明君,岂可沉湎美色之中。
王霄咳嗽一声,正要义正严词的拒绝的时候,那边平阳公主已经是自作主张的拍手,让歌舞停了下来。
众多舞姬们迅速站定,向着天子行礼。
因为跳了很长时间,所以她们的呼吸都带着急促。跳舞的舞姬穿的舞蹈服,都很那什么比较空旷。所以看着的确是让人感觉,山峦起伏之间,美丽景色胜收眼底。
“卫子夫。”
平阳公主直接点名“你去服侍陛下更衣。”
‘史记·外戚世家·卫皇后’有载‘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卫子夫喘息未定,碎步上前来到王霄身边服侍。
王霄轻叹口气,他真没想过怎么样。都怪下边人自作主张呐。
“你兄弟卫青有才有德。”
王霄先把基调定了下来“朕很看重他。”
他得确定下来,是因为卫青的出色表现,所以才接受了卫子夫。而不是反过来,因为卫子夫所以让卫青得以外戚的身份受到重用。
卫子夫屈膝行礼“谢陛下恩典。”
这的确是恩典,因为将他们卫氏一家从奴隶的身份,一跃成为了新兴勋贵与外戚。这些毋庸置疑都是来自于王霄的恩典。
卫子夫在前方带路,引着王霄到了尚衣轩中。
从羽林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卫士们,守在门口禁止任何人过来打扰。
而王霄则是在卫子夫的服侍下,在尚衣轩内换衣服。
的确是换衣服,绝对没有别的事情。
尚衣轩嘛,当然是换衣服的地方了。
“陛下,陛下。”
门外传来了平阳公主急切的叫喊声,被打断了节奏的王霄,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干脆利落的口吐白沫。
过了好一会,王霄这边才推开了尚衣轩的门,目光之中满是怒容的瞪着平阳公主“搞什么?”
让卫子夫服侍自己来这里更衣,是平阳公主的提议。
可在关键时刻却是跑来捣乱,这不是耍人玩吗。
平阳公主又不傻,自然知道这个时候来找天子,肯定会引起天子的不满。
可她也是没办法啊,有得罪不了的人都打上门来了。
“陛下。”
平阳公主急忙解释说“皇后来了。”
“谁?”
“皇后!”
平阳公主是先帝之女,太后的长女。身份在大汉这里是极为贵重的。
可问题是,现在大汉掌权的是窦太后,而皇后陈娇则是窦太后的心头肉。
哪怕是平阳公主,也不敢得罪陈娇。
现在陈娇皇后直接打上门来,而且进来就是大骂平阳公主xxx,为天子xx不要脸云云。
哪怕被气的够呛,平阳公主也没有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来打扰王霄的好事。
哪怕明知道会让天子生气,她也不得不来。
因为若是陈娇跑去窦太后那边告状,他们平阳侯府可就要倒霉了。
虽然当年陈娇的老妈馆陶公主也干过这种事情,可不同人不同命呐。
谁让窦太后还在呢。
平阳公主心中想着‘等哪天老太太不在了,看你们娘俩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王霄皱起了眉头,陈娇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赶过来,很明显是有人在告密。
他也不废话,干脆利落的迈步向着前厅走去。
此时陈娇正在撒泼,平阳侯府上下都被她给骂的狗血淋头,可却是没有人敢于反驳,只能是低着头听着。
就算是不提窦太后,陈娇也是皇后,天下间最尊贵的三个女人之一。
平阳侯府上下能做什么,敢做什么?
等到王霄出现的时候,陈娇重重的哼了一声,侧过身去不看他。
王霄可不会惯着她,冷着脸甩着衣袖,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陈娇本以为王霄会道歉,可没想到王霄居然根本不理会她。
生气不已的陈娇,当即跟着出去。
她不是去找王霄,而是干脆利落的直奔长乐宫而去。
小孩子打架终极绝招之,找家长。
听完哭哭啼啼的陈娇讲完事情的缘由,一向宠爱她的窦太后,却是慢悠悠的开口说“他是天子啊。”
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呐。
怎么可能就只守着你一个人过日子,这简直就是在胡扯。
窦太后要是支持她这么做,全天下的人都会指责她。
“我不管。”
向来骄纵的陈娇,抹着眼泪哭哭啼啼“要不是靠着我们支持,他凭什么做皇帝。现在翻脸不认...”
“闭嘴!!”
从来都未曾对陈娇发过脾气的窦太后,怒喝着用力拍着床榻“你在胡说什么!”
陈娇从未见过窦太后对自己发火,一时之间居然被吓的愣住了。
“天子继位,乃是先帝所立,群臣与天下百姓所拥戴。与尔等有什么关系!”
窦太后都快被气死了,她知道陈娇没什么脑子,可也没想到居然会蠢到了这种地步。
这样的话她都敢张口就来,馆陶一家还不知道已经是张狂到了什么程度。
若是自己哪天不行了,他们家难道还能有个好下场不成?
想到这里,窦太后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今天就留在长乐宫,好好的反省。”
陈娇没受过这种委屈,可窦太后的话她却是不敢不听。只能是哭哭啼啼的留下来接受教育。
而未央宫那边,王霄正在四处翻找“鞭子呢?蜡烛放哪了?”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东方朔与董仲舒
王霄最终还是没能用上自己的小皮鞭,因为陈娇被留在了长乐宫接受教育。
“这老太太虽然眼神不好,可还是个明事理的人。”
王霄暂且放过陈娇,准备看看窦太后的教育成果如何。
卫子夫那边依旧是被安置在了平阳侯府,她已经是被陈娇和馆陶盯上了,来到未央宫反倒是更加危险。
还有就是,卫青那边也要安排妥当。
这可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历史上馆陶和陈娇就对卫青下手过。她们派人去抓了卫青,试图杀掉。多亏了有卫青的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
“下旨意。”
“卫青训练羽林军功勋显著,命为侍中,俸六百石,赏三百金。”
赏赐不高,可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卫青是皇帝看重的人。
听官职就知道,侍中是能够跟在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看似职务不高可却是皇帝的身边人,可以跟在皇帝身边听闻朝政。
历史上卫青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年轻时候跟在小猪身边,学习过这些东西。
安排好这些事情,王霄站在地图前开始四下里寻找目标。
羽林军已经来了第三批了,几千个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子天天困在上林苑里训练也不是个事。他们是为了能打仗而来,王霄得给他们挑选一个目标去打仗。
同样的,也是在给卫青一个出头立功的机会。
北边是匈奴,现在还没到和匈奴决战的时候。
南边是三越,收拾他们还要等两年,等他们内讧的时候乘机下手。
西边是西域,要等到张骞回来,同时打垮了匈奴之后才能打过去。
看了一圈,也就只有东边还能动手。
这里说的东边,可不是出海去琉球,去扶桑。
那些地方现在还是蛮荒之地,上边全都是结绳记事的野人。
费心费力的跑过去打仗,空耗粮饷也没什么像样的收获,怎么也得等到大汉真正底蕴深厚的时候才动手。
这里的东边,指的是东北方向那个半岛上的卫满朝鲜。
半岛上本没有国家,直到商朝末年武王灭商之后,商纣王的叔父箕子,接受了姬发的册封,带着一批商朝遗民们北上去了朝鲜半岛生活。
从那个时候起,半岛就是从属于周朝的分封之国。
而箕子也不是什么默默无名之辈。
他与比干还有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是真正的上古大贤。
箕子在半岛上建立了箕子朝鲜,从周初一直延续到了秦末。
也就是说,箕子朝鲜与周朝一样,延续了八百年的历史。
汉初的时候,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老兄弟燕王卢绾背叛汉朝,被打败之后逃亡了匈奴。
而燕王卢绾麾下有大将名为卫满,他在逃亡匈奴之后带着千把人去了半岛,把箕子朝鲜给干掉了,然后建立了卫满朝鲜。
这战斗力,真心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从一开始,卫满朝鲜就是汉朝叛逆所建,也就是说两边实际上是处于敌对状态。
王霄现在想要练兵,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儿。
实力弱小不堪一击,不打他打谁?
打这里唯一的麻烦,就在于卫满朝鲜是从属于匈奴的附庸国。
打下来容易,想要守住却难。因为那边在长城之外了,匈奴人调动几个万户过去,想要增援都不容易。
想到这里,王霄喊来了东方朔。
“听说你在秘书台抱怨说,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
面对王霄的调侃,东方朔并没有害怕,反倒是笑眯眯的说“陛下,臣不是抱怨,是在等陛下的召唤,为陛下效力。”
“行啊。”
王霄敲着案几“现在有件事情要你去做。这事有点难度,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东方朔也没有当即拍着胸脯说‘愿为陛下效死。’
他询问说“敢问陛下,做到了如何,没做到又如何?”
“做到了就封爵赐金,让你做常侍郎。做不到的话,就让你戍边做个戍卒。”
“陛下真是爱惜臣下,这种好事情都能落在臣的头上。”东方朔没个正行的嬉笑“臣能不能不要赐金,换做宅院行不行?长安城里的宅院实在是太贵了。”
‘是书上说东方朔诙谐幽默,滑稽多智。还真他娘的没说错。’
王霄乐了“你还不知道要你做什么事情,就断定自己能做到?”
“陛下,可否让臣猜上一猜是做什么事情。若是猜对了...”
“猜对了就赐你一座宅院。”王霄当即打断“猜不对的话,罚你一年的俸禄。”
“臣一年只有四百石,罚了俸禄会饿死的。”
“别废话了,快点猜。”
东方朔行礼,之后环顾四周开始仔细打量。尤其是在地图前停留了许久。
等他看到不远处的汉节的时候,直接就是笑了。
那边王霄也在笑,因为他知道东方朔已经从细节之中分析出来了事情的首尾。
果然,那边东方朔信心满满的过来行礼“陛下,这是想要出击卫满叛逆,又担心匈奴人横插一手,所以想要让臣出使匈奴,说服匈奴人放弃卫满叛逆?”
王霄在地图上用笔圈了卫满朝鲜的位置,还让人准备好了汉节。
以东方朔那出众的分析能力来说,想要分析出来这些并不难。
王霄看向一旁的卫青,嘱咐他说“给他安排一座长安城的宅子,捡最小的给他。”
东方朔大惊“陛下,为何是最小的?臣喜欢大宅子啊。”
“之前你又没说清楚是要什么样的,只说了是长安城里的宅子。”
王霄端起水杯喝上一口“既然有信心能办成,那就去办吧。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东方朔这下学乖了,小心翼翼的询问“大宅子?”
“可以住一百个人的大宅子。”
东方朔欢天喜地的拿着汉节走了,他将作为之前去往匈奴的主父偃的副手出使匈奴。工作就是说服匈奴人放弃卫满朝鲜。
说卫满朝鲜可能有些不解,但是说到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与临屯郡这汉四郡那就都知道了。
没错的,卫满朝鲜就是后面的汉四郡。
所以说无论东方朔出使匈奴的结果如何,卫满朝鲜都是注定要被灭掉的。
区别不过是在于时间长短罢了。
这次能够借着和亲的事情摆平卫满朝鲜,那就短时间内灭掉。如果不行的话,那就等到打垮了匈奴人之后再灭了它。
结果已经注定,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否多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可不是下定决心之后,集结兵马过去直接刀对刀,枪对枪的开打。
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前期准备工作实际上能够提前很久开启。
就像是此时,王霄下定决心要收拾掉卫满的时候,前期准备工作早早的就开始了。
本以为自己会得到重用的董仲舒,来到了王霄的面前。
他是带着怒气来的,因为他自从通过考试被选入成为秘书郎,就一直没有能在王霄面前展露才华的机会。
这对于心高气傲,一心想要将儒家发扬光大的董仲舒来说,真心难以忍受。
“陛下,臣有话要说。”
王霄轻轻敲着案几看着他“你不会是想说,想把一个美人送给朕吧。”
历史上的董仲舒,就是把儒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当做美人儿送给了小猪。就此开启了‘独尊儒术’的千年时代。
王霄找董仲舒过来,是有事情交代他去做,而不是听他推销美人的。
董仲舒楞了下,心说‘没看出来天子是个好色之人呐,这是暴露了?’
“陛下,臣有感于...”
“停停停。”
王霄赶忙摆手让他停下来,儒家的那一套不用他多说,王霄也是了解的非常透彻。
1...506507508509510...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