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只可惜现在中原大一统,对待周边小国无需什么纵横。而对待唯一的大国匈奴,早已经定下了你死我活的战略。
所以才说,他们纵横家真的已经是没落了。
“东方朔...”
“这个有意思,算命的和讲相声的祖师爷。”
“董仲舒...”
“呵呵~~~果然是那一套。”
“公孙弘...”
“这个不错,一把年纪了还能自学成才。虽然是公羊派的,不过和董仲舒不一样。”
公羊派是儒家的一个分支,他们的主张是大一统。
对于这一点,王霄是绝对赞同的。
“桑弘羊?他才十几岁吧。也对,十三岁就被以‘精于心算’闻名洛阳城。”
看到桑弘羊的卷子,王霄特意把他的第一张算学卷子挑出来看了一遍,居然是全对。
此时的洛阳城是关东的商业中心,而桑弘羊则是出于洛阳城的一家富户。
桑弘羊年纪轻轻就已经非常有名,甚至被诏书征召。这次是借着征召的机会,来到长安城参加了考试。
历史上他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手段。为小猪的连年大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经济高手,当然是要录用了。”
“哈,是颜异,他也来参加考试了。”
又见到一个名人的卷子,让王霄有些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颜异这里真的是很有名,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是因为他的家族。
颜家的始祖是复圣颜回,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其中就有颜之推,颜师古,颜真卿等等。
他们家族历代都是写史书的史官,而且家族的祖训就是清廉。
颜异也是一个清官,王霄也是比较看重他。
这样的人可以做史官,可以做议谏大夫都很合适。
“王臧...”
“倪宽...”
“朱买臣...”
“......”
这个时代的人才多如繁星,只是王霄有印象的名字就有许多。没听过名字,但是写的好的更多。
几天几夜的奋战之后,王霄挑选出来了至少数百份合格试卷。
“把这些合格的名单都写在露布上。”
王霄嘱咐明显有些酒x过度模样的司马相如“在露布四周镶嵌一些金箔,就说这叫金榜题名。”
司马相如恭敬行礼“喏。”
汉朝人很直接的,求什么就是直接表达出来。
这些人才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参加王霄举行的考试,为的就是名与利。
既然如此,王霄当然是要满足他们。
利先不提,单说是名的话,王霄给他们来个金榜题名绝对是会大为出名。
这可是用考试的方式证明过自己的才华,并且被天子所认可的人才。
汉朝金为贵,能上金榜的名字,自然是天下顶级的人才。
王霄这也算是为这些人造势了。
果然,等到金榜被张贴出来之后,整个长安城都为之轰动了。
汉朝的举荐制度也是很严格的,最起码前期很严格。
能被举荐的人,首先得在当地有足够高的名望,之后也得有相应的才能,还得人品过得去。这才能达到被举荐的程度。
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可就算是有也是在一年又一年的举荐之中被举荐去了朝廷,当即还能有几个?
这又不是地里种的粮食,割了一茬还能再长出来一茬。
而且以往对于人才的衡量,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你说你是人才,如何来证明?
你举出一万个例子出来,我也能有一万零一条反驳等着你。
诡辩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王霄的考试,则是以最为直观的方式,筛选出来的人才。
这种方式不能说让所有人都信服,可至少大部分人是认同的。
都是一样的考题,别人能够做的出来,自然就是人才。而你做不出来,那自然就不是人才。
显然已经,一目了然。
什么是名,这个就是名了。
上了榜单的名字,全都成名了。
成名之后,利自然也是随之而来。
长安城里别的不说,可功勋之家那是数不胜数。
各式各样的侯爷数以百计,他们看到榜单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拉拢。
不仅仅是二十一世纪需要人才,任何时代都需要人才。
诸侯们都是有各自封地的,他们的封地也需要人才打理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
而且这些人才都是天子招募的,其中的佼佼者日后必然会飞黄腾达。
在他们还没有起飞之前就与他们交好,这绝对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所以在放榜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长安城内的多家府邸几乎都是夜夜笙歌,欢声笑语连绵不绝。
也就是王霄睁一眼闭一只眼,否则的话按照‘酒诰’里的规定,以萧何制定的律令‘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来执行的话,估计不少诸侯府邸都得破产。
西汉时期的确是有禁酒令的,因为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以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来说,真心是消耗不起。
至于说一群人聚起来喝多了就扯旗造反什么的,那真不叫个事情。
如果不是还有最后议论的面试...殿试没开始,说不得已经有金榜题名的才子们迎娶诸侯家里的佳人了。
“见过皇后。”
守卫在王霄寝宫门前的卫青,小心翼翼的向着陈娇行礼。
陈娇挥手“让开,我要见陛下。”
卫青头上开始冒汗,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皇后,陛下说现在谁也不见。”
“我是皇后!”
陈娇怒了“陛下怎么可能不见我。”
卫青也是郁闷的不行,可天子的命令他必须执行“皇后,陛下说...”
“来人!”
陈娇大怒,当即喊人“给我拿下!拖出去打!”
一群宦官当即上前,准备拿下卫青。
虽然这群宦官在穿甲的卫青面前不堪一击,可卫青却是不敢抵抗。
因为这是皇后下的命令,抵抗的话就意味着彻底得罪了皇后。
他在未央宫之中当值的时间不长,可该知道的规矩早就知道了。
得罪了皇后,就等于是得罪了皇后身后的长乐宫。
那可是天子都救不下来的地方。
多年前窦太后为废太子刘荣报仇的时候,连景帝都保不住自己的心腹致都。
而现在的天子即为没多久,力量比起曾经的景帝来说的差得远了。
他卫青若是得罪了长乐宫,那就等于是死定了。
所以,卫青此时此刻只能是默默的忍耐。
就在这个时候,卫青身后的寝宫大门被打开了。
穿着常服的王霄,迈步走了出来。
“在我门口,吵什么呢?”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推恩令
王霄之前是在自己的寝宫里画地图,不是在床榻上画的那种,是拿纸笔在白纸上画的地图。
地图在任何时代里,都属于绝密物资。
尤其是现在,大汉对于河西走廊之外的地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虽然有张骞出去了,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而且就算是回来了,也不见得能把所有的地图都给详细带回来。
所以王霄对照着手机,一笔一划的描绘着山川地形图。
当然了,差了两千多年,不可能一模一样。王霄也只能是尽可能的描绘。
这种画地图的事情,绝对是非常机密了。但凡是流传出去,甚至是落入了匈奴人的手里,那就等于是在给大汉增加麻烦。
要是让匈奴人知道,在西域的更西边有他们的大仇人大月氏,而且还有非常适合放牧的大型草原的话,必然会大举西进。
等匈奴人到了之前大夏(巴克特里亚王国,亚历山大远征残部所建希腊殖民国家。)只要稍微向南寻找一番,就能发现进入印度次大陆的那座山隘,开伯尔山口。
突破这个山口,就是肥沃的南亚次大陆。
大陆上有着数不清的当地土著,数量之多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匈奴人若是奴役了这些土著,把他们当做是炮灰调集过来和汉朝开片,那真是爆炸级的画面。
因为那边的土著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就收拾好东西走了出来。
想要拿下卫青的宦官们,纷纷低头行礼后退。当着天子的面,他们可不敢造次。
未央宫里的人都知道,这卫青可是天子很看重的年轻人。
“你这几天都没去我哪儿。”
陈娇上来就是抱怨“你不过去,太子怎么来?”
以她的情商来说,说出这种不经过大脑的话,的确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八竿子都没有一撇呢,就说太子的事情了,谁定的太子?王霄可是从来都没有给过许诺。
陈娇的情商,的确是一个硬伤。而且这也没办法去改变什么,因为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就是这样。
王霄先是对一旁的卫青说“你去里边把我写的东西收拾好,妥善保管别让人看到。不过你自己可以多看看。”
卫青急忙行礼“喏。”
这之后,王霄这才上前一边走一边对陈娇说“走吧,你不是要太子吗,还等什么。”
终于是到了考试的第三轮,面试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王霄这次是在未央宫的大殿里,接见了这些被金榜题名的人才们。
这些人之中,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年纪轻轻嘴上还是绒毛,更有白发老者。
虽然年岁各不相同,可王霄却是从他们火热的眼神之中,看到了相同的一样东西。
那就是渴望。
这些都是在渴望着名与利,而王霄就是能够赋予他们名与利的人。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为民做主的氛围,大家心中所想都是很直观的表达出来。不像是东林党那样的,又当又立。
见礼之后,王霄看着眼前黑压压的几百号人马,微笑着说“你们都是国之大才,愿意出仕为朕效力。朕很高兴,也不会亏待你们。”
要先把基调定下来,得让这些人才们知道自己不会亏待他们才行。
否则的话,人家凭什么为你做事。
果然,大殿上的众人,都是纷纷露出了笑容。
“诸君。”
闲聊一会,把场面话都给说透。之后王霄就出声询问“朕有事相询,先帝之时七王叛乱,究竟如何才可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谁能教朕?”
面试什么的,基本上都是走一个过场。
到了面试的阶段,基本上只要不是在面试的时候,上去就给面试官两巴掌,基本上都能过去。
王霄之所以把事情浓这么大,甚至还把百官喊来在一旁观看,为的就是造势。
西汉的分封制度,基本上算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把秦朝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集权,又给分散了出去。
刘邦认为自己子侄们会像是西周封国那样,拱卫大汉天子,再来个八百年的天下。
可惜才过去几十年,那边他的子侄后代就开始叛乱。
这些封国占据了大量的国家力量,并且反过来牵制了许多的国家力量,导致在与匈奴人开片的时候,还要分兵分心防备他们,担心其里应外合。
然而又因为都是亲戚,直接翻脸动手实在是干不出来。
而用计逼迫封国翻脸,结果就是七王叛乱。
如何解决封国问题,已经是大汉的一个头等大事。
此时王霄提出这件事情,就是想要看看人群之中的主父偃,此时有没有想到推恩令的事情。
如果有,今天就给主父偃搭建一个表演的舞台。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在今天开个题目给这些人才们。
主父偃是纵横家,讲究的就是显露在外,讲究口才。
而王霄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早已经考虑许久,心中已经有了成策。
王霄这边话音刚落,那边主父偃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高呼“臣有一策,可解陛下之忧。”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因为这些时日备受招待,所以养的白白胖胖的主父偃身上。
王霄不置可否的微笑“说来。”
“陛下。”
主父偃得意的走出人群,上前对王霄行礼“陛下,臣以为诸侯王之家,皆是陛下亲族,奉陛下为主。自然不可厚此薄彼。”
王霄笑容愈盛“如何才能不厚此薄彼?”
主父偃环顾四周,高声喊“诸侯王只有长子才可继承基业,其余诸子不过是得些财货,就泯然于众人。既然都是陛下亲族,就应当一视同仁才对。只要是诸侯王的儿子,都可以继承基业!”
此话一出,四周顿时一片哗然。
有那看不惯主父偃得意模样的,就出言呛他“基业只有一份,所有的儿子都能继承的话,那要如何够分。”
“哈哈哈~~~”
主父偃大笑三声,高呼“自然是有多少个儿子,就分成多少份!”
这下好了,只要不是个蠢货,就能明白主父偃的意思。
诸侯王算是天底下最顶尖的一层存在了。
除了极个别的奇葩之外,基本上诸侯王的身边绝对是不会缺少漂亮妹子的。
身边的漂亮妹子多了,自然而然的儿子就会多。
哪怕只有两个儿子,肯定也是将封国一分为二。
而身为诸侯王,怎么可能只有区区两个儿子。
像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刘胜,儿子多到了数不过来的程度。
这么几代人下来,什么样的封国也被拆分到没了。
到时候天子随便有些手段,那些最多一个县的封国,自然而然的也就回到了天子的手中。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了,这道命令行的不是权谋,而是人心。
足有数百人的大殿之中安安静静,所有人都在品味着主父偃的话。
而这个时候,王霄抬手一拍面前的案几。
“好!”
“你这法子,可有名字?”
“回陛下话。”主父偃当即应声“既是陛下为那些次子庶子们安排的恩典,就叫推恩令好了。”
王霄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案几,片刻之后颔首“可。”
“你不错。”
王霄意味深长的看着主父偃“你是何人,所学为哪家啊?”
他自然是知道眼前之人是谁,这么问不过是为了满足主父偃的虚荣心,给他一个立下面子的机会。
主父偃那边果然是面露感激之色,当即朗声大喊“臣习纵横之术,名乃主父偃是也!”
“你是个人才。”
王霄满意点头“在朕身边做个秘书郎,为朕提供国策咨询。”
听到这话的人,都是面露艳羡之色。从此之后主父偃就是天子身边的人了。
主父偃感觉自己心头多年的郁闷之气宣泄而出。
自从苏秦张仪之后,纵横家就逐渐没落下去,尤其是在天下大一统之后,纵横家更是没了用武之地。
外交外交,你得有外国了才能有外交。
大一统之下,连外国都没了,还要纵横家有何用。
主父偃学了纵横家,在老家的时候可是被嘲讽的一无是处。
毕竟是学了一个在众人看来没用的东西,当然是要被人笑话。
可现在的话,他终于是一扫多年的郁闷之气!
志得意满的主父偃退下之后,王霄再找了几个人询问状况。
名字,所学,对于某些事情的观点等等。
整个过程,与普通的应聘面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样子工作结束之后,王霄宣布今天来到大殿上的这些人才,全部都被聘用为天子身边的郎官。
天子招募郎官很正常,可一次性招募数百个,这就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了。
不过大家的关注焦点,并不在这个事情上面。
或者说,有更重要的事情掩盖了这件事情。
那就是,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
诸侯王的儿子们众多,可能够继承位置的只有一个。
这种情况下,其他儿子自然是心有不甘。
所以推恩令一出来,哪怕知道这是自取灭亡的毒计,却依旧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支持。
反正封国消失得几代人之后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在乎那么多。
各处诸侯王,都是为此焦头烂额。
而之前名声不显的主父偃,却是就此名动天下。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你持汉节去提亲
主父偃火了,其火爆程度甚至比起之前的司马相如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提出了推恩令,得到了天子的赏识。而且很明显这项政策将会很快执行。
诸侯王们实在是没办法反对这项政策,因为只要反对的话,必然会遭到内部反叛,而且还是最亲的人的反叛。
他们的儿子们与妻妾们,会为了能有称孤道寡的机会,从而什么事情都敢干。
像是背地里向长安举报诸侯王的罪行什么的,那都是小事情。说不得还有直接下杀手的。
所以说,哪怕明知道推恩令是温水煮青蛙,可他们依旧是不得不接受。
反正和他们这一代无关,后面的事情就让后代子孙去苦恼吧。
毕竟都是老刘家的人,长安天子一脉,总不会让自己的亲戚们都饿死吧。
而提出这项推恩令的主父偃,则是风光的迎娶了一位列侯的侄女。
不但妹子漂亮,家里还一所大宅院外加一大笔的嫁妆。
这件事情王霄知道,也没有去阻止。
因为没有必要阻止,这会让考试的名声大振,让所有人都看到,只要有本事能过考试,就可以妹子车子宅子票子全都纷至沓来。
这是一个最好的广告。
果然,随后的日子里,众多郎官们纷纷收获巨大。
不少人都在长安城里找到了岳父老泰山。
在这纷纷扰扰之中,王霄却是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
“什么,你再说一遍?”
“军臣单于派来了使者,想要迎娶汉室公主。陛下是否要见使者...”
汲黯的话还未说完,那边王霄就抓起案几上的玉玺砸了过来“见你x了个xx!”
一瞬间,四周所有人都愣住了。
被玉玺砸破了脑壳的汲黯,捂着流淌鲜血的额头,满心不解的看着王霄。
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天子会如此生气。
只是和亲而已,以往又不是没和亲过。
王霄起身,用力甩着衣袖,转身离去“不许再提和亲之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又是一个硬骨头的天子。
王霄认为汉唐的确是非常强大,可汉唐的和亲却是让其非常不满。
而且小猪是西汉时期少有的从未与匈奴和亲过的天子,王霄说什么也不能坠了他的威名。
汉室之中,主张与匈奴和解的力量很大,因为之前数十年大都是这么从和亲的道路走过来的。
只要送去一个翁主,就能保持多年的安定,甚至还可以在匈奴内部扩大汉室的力量,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而汲黯,就是支持和亲的主要代表之一。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女性的地位并不高。
要是换做田园xx,扶弟x,爱好旅游的过来。谈什么平等什么权利,估计会被打到她妈妈都认不出来,然后哭哭啼啼的让做什么做什么。
事后汲黯去了长乐宫,向窦太后禀明了这件事情。
算不上是什么告状,只是担心王霄的强硬心态,会破坏汉室与匈奴,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某种默契。
两国之间虽然每年都会爆发大大小小许多场激战,可你死我活的灭亡性战争却是一直没有爆发出来。
除了互相顾虑之外,和亲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用处。
说到匈奴,其真正的起源已经无据可考,不过总免不了草原上杂胡的身份。
而匈奴的崛起,实际上要得益于秦朝的覆灭。
始皇帝三十二年,蒙恬帅三十万大军北上,从匈奴手中收复了河南地。
这个河南地,指的是河套地区。
河套之地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塞上江南的名号,可不是随便吹的。
秦朝为了开发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但开发了大量的良田,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还建造了许多的工坊,这其中就包括有冶炼工坊。
秦末天下大乱,曾经吓的匈奴人匹马不敢南渡的长城军团,也在巨鹿被西楚霸王给坑了个干净。
之后匈奴重新夺取了河南地,并且缴获了当地大量的秦国洋落。
也正是凭借这些洋落,匈奴人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先后击败了强大的东胡与月氏人。
后来那些秦国工匠死完了,洋落也用的差不多了,他们就开始南侵。
与大汉打了这么多年,对于硬骨头的大汉感觉很是无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