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且不说窦太后会不会为梁王刘武做到这种程度,单单只说景帝刘启可不是瞎子傻子。
刘启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窦太后真要是干这种事情,那就意味着鱼死网破。
至于后面的那些又狗又血,除了耍帅就是胡编乱造的情节,王霄已经是不想再去回忆了。
这纯粹是一部披着历史剧的毛皮,无限制考验人类智商下限的偶像剧。
曾经以为看烂剧看吐了是一种说辞,可知道那个时候才明白,居然是真的。
对于喜欢看脸的人来说,看那部剧会觉得还不错,最起码男的帅气女的漂亮。
可对于懂得历史的人来说,看着就是折磨与痛苦了。
心中想着事情的王霄,被众人簇拥着即将抵达停放刘启棺椁的灵堂的时候,却是被人给拦住了。
这个时候敢于拦住,甚至能够拦住王霄的人,除了窦太后之外,就只剩下了眼前这个中年女人。
王娡,一位堪称宫心计之中顶尖高手的超强女选手。
王霄若是继位的话,王娡自然就是太后了。
只不过现在窦太后那儿还在为刘启的死而伤神,没有她老人家的点头,什么事情都不成。
“你随我来。”
死了老公的王娡绷着脸,低声要求王霄跟她走。
可等她转身走了两步,却是没听到身后有什么动静。转身看过来的时候,却是愕然看到王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直接说。”
王娡惊愕不已,她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
直到这个时候,王娡才认真看向了王霄身上的龙袍。
是了,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
如果说之前太子的时候,她还可以用母亲的身份来高上一筹,可现在她却是没了这个资格。
因为她还不是太后,仅仅只是皇后的身份。
就算是之后做了太后,也是一个手中没有权势,在朝野没有支持的太后。
想到这里,王娡的心思更加火热。
她也不避讳一旁众多的寺人宫女南军侍卫,当即走过来说“要记得任命你舅舅做太尉!”
汉朝时候的相权很重,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开始的时候是军事内政一把抓,后来是吕后用手段把可怕的相权一分为二。
到了现在,大汉军政权利分别由丞相与太尉负责。
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号称执掌天下军务,是全国的军事最高长官。
不过相比起大权在握的丞相,太尉这里却是以虚职居多。
说是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还不如说是总参谋长来得贴切。
因为太尉没有虎符,调不了兵马自然也就只剩下了名头。
当然了,薪水还是不错的,秩比一万石呢。差不多就是六十万斤粮食的俸禄。
“好。”
王霄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下来。
他这么痛快,反倒是让王娡有些愣神,下意识的问“真的?”
不能怪她这么说话,而是因为以往小猪的确是瞧不上田蚡。可现在居然一口应了下来,前后反差过大自然是让她短时间内难以理解。
“自然如此。”
王霄点点头,迈步向着宫殿走去“天子金口玉言,岂是儿戏。”
看着王霄离去的背影,王娡心中依旧是在疑惑。
这怎么转性子了。
王霄不是转性了,而是他知道此时此刻身边没什么人,只能是用田蚡这样的外戚,名正言顺的过去占位置。
他不让田蚡站着位置,就会被被人给占了去。
这个权利那个权势的,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人事权罢了。
位置就那么些,用外戚田蚡占据个高位属于大汉朝的政治正确,不会有人多说什么的。
可若是王霄愣头青一样,上来就要把名不见经传的,主父偃,张骞,东方朔等人推上高位,无论是窦太后还是朝臣那里都过不了。
这时代可不讲究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时代的标准是看出身。
你爹,你爷爷有爵位有官职的,那你就能被举荐出仕。
反之如果没有的话,那做个小吏也就到头了。
王霄现在需要做的不是锐意进取,那样会引起所有人的反抗。从而再度引发被废掉的建元新政。
‘薤上露,何时曦,露曦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低沉的挽歌声中,停放汉景帝刘启的宫殿内外,已然是一片雪白的世界。
当然了,刘启现在还不是汉景帝,因为庙号还没来得及上。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方便阅读理解。
众多南军军士们手持长戈,戴孝布,批白麻。神色肃穆的站在大殿门外。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接到消息赶了过来,大殿内外到处都是哭泣之声。
汉初的礼法再不严谨,皇帝死了得大哭来表达哀伤还是懂的。
这要是谁没眼色,没心没肺的来一句‘早死早托生,毕竟病了这么多年...’云云的,估计立马就会被砍成碎块。
哪怕大部分人都是在演戏,可这是所有人都要参演的一场戏,谁敢搞破坏就是得罪了所有人。
此时此刻,所有有资格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全情投入其中。
王霄就看到了一员大臣风风火火的从自己身边跑过,看都未看穿着龙袍的身影,扑进大殿就痛哭流涕起来。
“这是谁?”王霄问的很是随意。
“此乃长乐卫尉程不识。”
这人王霄知道,虽然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什么赫赫威名,可在武帝一朝前期的时候,却是与飞将军李广齐名的不败名将。
程不识打了一辈子仗,生平未尝败绩。
比起要么大胜,要么大败的李广来说,程不识非常稳重。
“哦。”
王霄点点头,表示了解。
实际上从程不识的官职上,就能看出来他是谁的人。
长乐卫尉啊,长乐宫的卫队队长,妥妥的窦太后的心腹之人。
王霄不再言语,直接走进了宫殿之中。
这里已经有了很多人,都是在伏地哭泣,哀嚎痛哭。
若是真情流露,自然是景帝刘启非常得人心。
若是在众人面前表演的话,那演技也是甩粉嫩的小鲜肉们九条街。
能进这里的,没有一个是庸才。
就算是反派,也是有能力有本事的反派。
王霄面露不屑之色,这种演技也好意思在我面前显摆?
他深吸口气,接过白麻往腰上一系,随后眼泪啪答啪答,大滴大滴的流了下来。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棺椁,王霄声音略显低沉沙哑的哭腔,听着就让人感觉非常悲伤。
四周众人全都看了过来,纷纷为之动容。
这,才是真正的影帝级炸场演技!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旧时代的离去
影帝级的演技,直接炸裂全场。
已经来的还有刚刚来的,甚至外面正在赶来的,都为王霄的深情流露而震撼。
这世上如果说有哪个行业的人,最希望父母早点驾鹤西去,那肯定是‘世上岂有三十年太子’‘我已经做了六十年太子’的诸位太子们。
父母不远游,太子们就没机会上位啊。
理论上来说,王霄应该是大殿之中最为高兴的一个人。
可看他此时的表现,却是让人深深敬佩‘真是重孝道啊。’
大汉之前已经挂了好几个皇帝了,相关的流程步骤已经是非常熟练。
演技在线的王霄随大流,按照礼官的要求把所有的流程都给走完。
穿上了龙袍,拿到了传国玉玺,得到了窦太后的承认。
事实上身份方面,早已经经过了窦太后代表的外戚力量,群臣代表的军功集团,奔丧的诸侯王代表的地方分封势力的认可。
得到这三方的认可,就已经可以确定天子身份了。
只不过一个正式的仪式还是需要有的,这就是登基大典了。
历史上的刘彻,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算是扶植起来了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将之前的三方都给打倒,真正意义上的将整个国家掌控在了手中。
等到该来的人都来了,登基大典就在宣室殿举行。
龙袍上的白麻被取下,头上戴着的孝布也换成了十二旒的天子冠。
他一步步的在四周无数人的瞩目下,登上御阶走到了龙座这边坐下。
汉时的时候,还没有后世那种镶金描银的高腿龙椅,那玩意是胡人大举融合进来之后,才带进来的东西。
在秦汉时代里,皇帝都是坐在蒲团上,面前摆放着一张涂漆案几。
当然了,这些都是位于稍高的高台上。
曾经做过始皇帝的王霄,对这些都是熟门熟路的很。
“家上承号皇帝,上承宗庙,下安黎庶。”
大臣们按照各自的身份排好队,之后就是对王霄行三叩九拜之礼。
汉时很少会用到这种大礼,甚至上朝的时候百官们都是坐着的。
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是新皇帝的登基仪式,多少年都不见得有这么一次,自然是要郑重再郑重。
此时整个长安城内千石以上的官佐,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他们叩拜新君,向新君宣誓效忠,就是真正意义上在天下范围内定下了君臣之间的名分。
古人有云‘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假是借,给予的意思。
而‘名’者,官名也,职街也。
而‘器’者,权力也。
说到底,就是手握大义的名分,掌握着最为关键的人事权。
从此之后,王霄行皇帝之事就可以算是名正言顺了。
随后就是宦官们,将几枚玉玺呈递到王霄的面前。这其中自然就是包括被称之为天子之玺的传国玉玺。
把玩着手中的这枚玉玺,王霄心中也是有些怀念。
这东西他曾经数次拥有,曾经持有过很长时间。
现在又回到了手中,心情自然也是莫名的有些复杂。
收拾好情绪,王霄将玉玺收起来。
原本还是应该有一颗虎符的,这是调动天下兵马的凭证。
只是之前汉景帝刘启担心小猪控制不住局面,就把虎符给了窦太后保管。
王霄除非是去偷去抢,否则在窦太后死前,是没办法拿回来的。
他还在想着心事的时候,身前不远处的一个宦官,就已经高声唱喏“新君继位,百官参拜~~~”
随着宦官特有的嗓音扯动,文武百官以内定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的带领下,再次三叩九拜行大礼。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王霄的目光环视下边乌压压的人群,缓缓点头“朕安。”
正式的流程走完之后,就该是议论重要事情的时候了。
而此时此刻最为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讨论为前任天子刘启立庙,上庙号。
后世朝代,但凡是个皇帝,都能混个庙宇混个庙号,不管好坏都会有。
而在汉初的时候,这方面却是非常严格。
因为很多人看重礼法,认为贡献不足的不足以立庙上庙号。
刘启虽然做的不错,治理天下也算上有功绩。
可依旧是只能谥一个景字,庙号什么的想都别想。
这就是这个时代对于这方面礼法的严苛所在,这药一直等到汉宣帝,就是刘病已时代才算是彻底废掉这种桎梏,变成了是个皇帝都能有。
王霄决心从这方面开始入手,先确定一下自己的威信。
他的目光环视众多大臣勋贵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话说的,下边的人都是郁闷坏了。
谁要是反对的话,岂不是把老刘家给得罪透顶了。
要知道老刘家可不是什么慈眉善目的好人家,收拾他们的时候从来也都是不会手软。
现在王霄这话问的让人难受,谁敢在这个时候说我反对?
大臣与勋贵们的选择,是保持沉默。用无声的沉默来做反抗,以及对王霄施加压力。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的皇帝只是一个小菜鸟,说不定稍微吓唬一下就会退缩。
然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因为王霄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压力与无声的抵抗,而是直接选择点名。
“魏其侯。”王霄第一个点的就是窦婴“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在汉初群星璀璨的诸多名臣之中,窦婴绝对是一个奇葩。
这并非是贬义词,而是一种另类的褒义词。
因为大家都是老油条,都是为了升官加爵而努力,都是为了房子车子妹子在奋斗。
可唯有窦婴这个贵公子与众不同,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或者说,是个老好人。
只是此人的眼光有些问题,而且不擅于应对阴谋诡计。
他一开始支持太子刘荣,可结果却是刘荣被废,所有和刘荣沾边的人,没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除了窦婴,因为他是窦太后的侄子。
可窦太后想要推小儿子刘武做皇太弟的时候,窦婴却是主动跳出来搞破坏。
窦太后气的直接把他给赶了出去。
再往后,他就会倒在小人田蚡的阴谋诡计之下,到死都没能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性格。
是个正人君子,也是个圣母,不戴表。
所以听到王霄的询问,窦婴干脆利落的回应“臣赞同为先皇立庙,上庙号。”
王霄满意点头,之后目光转向了兴奋不已的田蚡“田太尉,你呢?”
善于表演,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的田蚡,当即大声喊着“臣赞同!”
刘启是他姐夫,他也是凭借外戚的身份做到太尉这种三公高位的。
只要不是智商不正常,都不可能和皇帝对着干。
之后王霄一个一个的喊着大臣们的名字或者爵位,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询问他们是赞成给先皇立庙上庙号呢,还是反对。
哪怕是真心想要反对,想要维护礼法的人。这个时候都会明智的选择低头,违心的说一句‘臣赞同。’
新皇帝给老皇帝弄身后名,这是孝道。
这个时候反对,就是反对了孝道。必然是会被新皇帝记在小本本上的。
而且老皇帝的老妈还没死呢,事后消息传到长乐宫里去,肯定也会被窦太后在心里记上一笔账。
同时得罪了皇帝于窦太后,那你还在大汉厮混个什么劲。
赶紧的麻利收拾好东西,立马出关去投靠匈奴人好了。
虽然塞外的生活条件很差,可最起码全族都能活下来。
在王霄直接点名的推动下,为刘启立庙,上庙号的行动终于是被强行贯彻下来。
而历史上并没有得到庙号的刘启,这次得到了仁宗孝景皇帝的庙号。
也是通过这次的事情,让大臣勋贵们见识到了,王霄并非是他们认知之中的年轻菜鸟。
这种认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霄对此都是无所谓,因为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才刚刚开始。
等到确定了这些之后,终于是到了送刘启的棺椁入陵寝的时候。
老刘家皇帝们,在上台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陵寝。
阳陵这里早就修好了,甚至就连迁移到附近聚集成城镇的各地富户们,也都已经全部到位。
就只差一位,不知道要在陵寝之中沉睡多少年的前任皇帝了。
一直到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又哭哭啼啼的把刘启的棺椁送入阳陵,这一切的一切才算是随之落幕。
属于汉景帝的时代就此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汉武帝的时代了。
而回到长安之后,王霄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召见心腹抓权势,也没有喊来漂亮妹子们唱歌跳舞喝美酒,而是去了长乐宫。
历史上的小猪,上台之后就热衷于推动建元新政,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垮一切陈旧力量的桎梏,从而完成大权独揽。
可年轻的小猪却是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人并不是他,而是长乐宫的窦太后。
小猪的激进新政刺激到了主张无为黄老派的窦太后,也刺激到了那些军功集团的勋贵大臣们。
然后就是窦太后出手,将小猪软禁起来,把他身边的那些人都给处置掉。
当时如果不是小猪身边有自己培养起来的羽林卫,估计有可能会被那些家中长辈宰过少帝兄弟的勋贵大臣们,给想办法弄死。
王霄清楚的知道这些,所以他选择先与窦太后联络好关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钱袋子
“天子当以国事为重。”
坐在榻上接受太阳穴按摩的窦太后,状似不耐烦的说“不用整天跑我这瞎眼老太婆这儿。”
这种话听听就行了,那边的王霄面露微笑“国事自有魏其侯与诸位臣工操劳,彻没有经验还是当以学习为主。说到学习朝政之事,自然是要与皇祖母学习。”
对待窦太后其实只要一个态度就够了,毕竟是一大把年纪的老太太,只要哄着她就行。
这位有吕后之权,却没有行吕后之事的窦太后,最多也就只剩下了几年的寿命。
王霄这几年可以选择低调一些,安心种田增强实力。
等到窦太后驾鹤西去,到时候收回虎符就可以真正大展拳脚。
“小滑头,倒是会说话。”窦太后笑骂一声,然后挥了挥手“快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
王霄笑呵呵的行礼告退,整个过程看着非常和谐。
实际上呢,这是刚刚上位的皇帝,与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之间的互相试探。
王霄可是知道历史上的建元新政,是如何被保守派给生生掐灭的。
带着壮志雄心上位的小猪,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从而名传千古。
小猪当时太年轻了,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直接就把真正手握大权的窦太后给略过,各种政策不断的指示下去,狠狠的得罪了一大批人。
作为新政,必然是一为权二为钱。
而这两样东西,是不可能凭空冒出来的。只能是从之前的所有者手里去抢。
建元新政,得罪了整个保守力量,也就是俗称的军功集团。
毕竟他们距离近,就在长安城里面,自然是要被先开刀。
这种得罪了整个军功集团的事情,带来的结果就是即将引发又一次的铲除诸吕行动。
因为此时大汉军权,大部分都是在这些军工勋贵们的手中。
而南军北军,则是掌控在窦太后的手里。
皇帝身边唯一能用的,不过是还没有正式成军的羽林卫罢了。
利益受损的诸侯军功集团们,蠢蠢欲动准备做大事。这个时候窦太后看不下去了,直接出手平息了这件事情。
她先是软禁了小猪,然后把建元新政全都废除,跟着就是那些为小猪做事的人,杀的杀,流的流都被清理干净。
从里子面子方面,补足了军功集团失去的利益。
要知道这帮人的父祖们,可是曾经为了争权夺利把少帝兄弟们都给砍死的。这个时候说不得就想要再来一次斩草除根。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年轻的小猪彻底清醒过来。
之后他就进入了卧薪尝胆的阶段,默默积蓄力量,等到窦太后死后收回虎符,然后大力提拔卫青等人。
再通过对匈奴的战争,让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外戚集团,成功凭借战功抢夺军权。
到了那个时候,曾经的军功集团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军权,接下来就是被小猪各种搓圆捏扁,各种免除爵位等等。
汉朝时期的外戚势力如此庞大,他这是有原因的。
王霄深知这些事情,所以从一开始就和保守派的大佬窦太后,保持最基础的友好关系。
至于建元新政什么的,可以先编写条陈,然后慢慢修改完善。
而什么时候正式用出来,那就要等着看什么时候能掌握大权了。
现在的王霄,要做的不是去推动什么新政,而是老老实实的种田。
“叫赵禹过来。”回到自己寝宫的王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搞定钱袋子。
他可是很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花钱,没钱的话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秦时全天下的钱都是归少府管辖的,不过到了汉初的时候,少府被一分为二。
公家的部分归于大司农来管,也就是说去收税。
而皇室私人部分,则依旧是在少府的手中,可以说是皇帝的小金库。
实际上少府一点都不小,甚至于有着整套从上到下的班子。
哪怕前朝直接崩溃了,少府这里都可以立马填补上来,成为皇帝手下的第二套执行班子。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具体规模有多大,甚至就连皇帝自己都不清楚。
王霄现在准备种田,首先就要数数清楚自己的小金库有多少钱。
毕竟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情,没钱的话,哪怕是皇帝也没人搭理。
赵禹很快就来到未央宫,行礼之后恭敬的等待着王霄问话。
在小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大汉朝廷之中的主力是黄老和法家。
1...499500501502503...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