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1982有个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全金属弹壳
张有信摇头:“不是,你这个稿费太高了,你写的诗有多少个字?他们是根据字的数量和诗歌的等级来定价的,最顶级是写一个字就给两角钱,艾青老师就是这样的。”
王忆懵了:“你问这么清楚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写的这首诗多少个字啊。”
张有信说道:“我好奇呀,你写诗竟然赚了16元7角的稿费,这真是了不得了。来来来,让我看看报纸,报纸上肯定有你的诗,所以才把这一版报纸给你随着汇款单邮寄回来。”
他随手拿走报纸,王忆不好阻拦,只能无语。
其实16元7角的稿费不高。
因为王忆为了能引起报社注意,直接上了大招——以海儿为笔名写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可是现代抒情诗中不能回避的一篇,王忆有信心发给报社肯定能发布。
事实也是如此,这首诗邮寄过去还不到一周时间人家已经给他回信了,考虑到邮电局的效率,那么除去来回时间,可能这首诗刚送到文艺编辑组,编辑组看后便拍板要录用。
根据稿费级别来看,人家给这首诗定的级别还很高!
他这边在沉思,张有信那边在好奇的数这首诗的字数,数完他震惊的说:“一共五十四个字,你一个字三毛钱?比艾青老师还厉害!”
王忆一听这话急了,问道:“怎么可能?我这首诗一百多个字,应该是一个字一毛钱——你看的啥啊?”
报纸文艺版有四首诗,其中一首诗的作者叫‘我先生’,张有信便是指着这首诗问的:“你是教员,这是不是你的笔名?先生以前就是教员的意思,是吧?”
王忆跟着看了看,‘我先生’发表的是一首短诗,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秋渭水在旁边仔细看四首诗,说道:“应该是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笔名是海儿,我觉得这首诗和笔名才符合咱们外岛的情况。”
王忆蛋疼的咧咧嘴。
恭喜你,猜对了!
他给《新民日报》投稿的诗歌正是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件事他失算了。
他现在很后悔!
剽窃诗歌非他本意:他确实没有既想当婊砸又要立牌坊,而是他在刘大彪和红树岛的关系上出现了误判。
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大彪会把一具尸体藏在岛上——当然这事现在他明白了,人不是刘大彪杀的,是李岩宏妻子杀的,而刘大彪垂涎李岩宏妻子的美色,就藏起了尸体以这件事来威胁李岩宏妻子。
可他当时不知道,他当时得知红树岛的树木和野鸟有省政府发的红头文件保护,便以为这货是偷盗珍稀鸟类然后在83年被毙了。
对于83年来说,因为这种罪刑而被毙不是什么奇怪事。
再一个他也想过,可能自己猜测是错的,刘大彪的刑案是别的方面的,但按照打听到的消息就是跟红树岛相关。
那么王忆就想,自己让省里头把红树岛给重视起来,这样就可以趁机对刘大彪发难,先干他一炮让他老实点。
但他只是个普通外岛民办教师,哪有能力能发动起关于红树岛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话题?
于是他就想了个招,先写几首诗歌给各家报社,把自己这个外岛海洋诗人的名气给打响。
之所以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有他的考量,第一这首诗歌明面上确实跟海洋相关。
也符合他的人设:大学毕业,只想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所以回到了家乡来报效家乡。
当然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内核是孤独凄凉之情——这也符合外岛的情况。
王忆可以解释为自己向往幸福生活回到了家乡,却发现家乡落后而贫困,因此为乡亲们感到难过、伤心。
除此之外他选这首诗另有一个念想,他自认为这个想法足以抵消他剽窃海子诗作的罪恶感:
他想尝试着利用诗歌跟这首诗原原作者取得联系,进而跟他成为朋友,好好开导一下他,避免他的自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原作者海子在写下这首诗后两个月多点的日子便卧轨自尽!
这件事发生在89年,而今年的82年海子已经出道了。
于是王忆以海儿的名字也出道了,想着尽量制造点偶遇让自己跟海子取得联系,进而成为朋友,改变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海子的卧轨着实是现代诗歌文化领域的一桩痛事。
这是个才华横溢又善良的六零后。
得到王忆的默认,秋渭水拿过报纸朗诵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用抑扬顿挫而激情昂扬的腔调读完了这首诗。
其实这首诗应该平缓有些悲情的朗诵。
不过这年头的社会风向是积极向上的,咸鱼、躺平、润等文化在当前的时代是没有土壤的。
秋渭水将这首诗读完,一脸震惊的看向王忆。
稍微文化素养的人读完这首诗即使没有感觉多么优秀,也能品味出一点它那非凡的味道。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即使是陌生人它都真诚的祝愿道你要“在尘世获得幸福”。
秋渭水呆呆的看着王忆说道:“这首诗与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仿,说的都是一个世外桃源,那么温暖、那么明朗、那么充满希望。”
“可是为什么我读完了后,却感觉心里头有点难受、有点悲凉?”
王忆感叹道:“因为人类情感的尽头,总是悲剧!”
秋渭水听后轻声说:“王老师,你真是太有才华了,不光会写歌,还会作诗,你是一位诗歌作家呀!”
王忆低调的摆摆手:“偶尔有点感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并非是我有才华,是恰好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的感情和灵感与这首诗的意境进行了交融,没什么了不起的。”
张有信高声说道:“你会写一个字一毛钱的诗歌这还没什么了不起?王老师,我看你是太谦虚了,你谦虚的过分了!”
“我没有!”
“你有!”
“真没有!”
“你就有!”
码头上有不少妇女和老人戴着草帽修补渔船破损处,他们听到了张有信的声音问道:“张同志你在嚷嚷什么呀?王老师怎么又谦虚了?”
张有信激动的说道:“王老师当作家了,大作家,他在《新民日报》发表了一首诗歌,他写一个字人家报社就给他一毛钱,他写了167个字人家就给他16块7毛!”
“太厉害了!”
听到这话妇女和老人们赶紧凑上来看热闹。
王忆不想出这个风头。
特别是如今刘大彪已经完犊子了,他不需要号召力去吸引大众眼光关注红树岛。
这样他还是安静点吧,现在他的念想就是找机会跟海子拉上关系,然后多开解开解他,尽量保住这位二十世纪末的文坛新星。
于是他对妇女和老人们摆手:“没什么事、没什么事,就是我写了一点东西发表在报纸上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秋渭水却有些崇拜他了,主动握着他的手腕说道:“王老师,这可不是不值一提,《新民日报》是大报纸,能在这上面发表诗歌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我读过你这首诗歌了,王老师,你、你写在我心里了。”
说这话的时候,姑娘多少有点羞赧。
但看向王忆的目光火辣辣的。
这首满怀希望却暗含悲凉的诗歌引发了她的共鸣。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愿意来天涯岛。
原来她也想要有一座房子,去面朝大海,去看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首诗开篇便引发了她的共情。
曾经那些昏暗的日子里,她多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没人知道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遭遇,没人知道她曾经看到过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可是她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
王老师这首诗让她有所感悟,喂马劈柴做家务,去放眼世界、去关心身边吃的用的,人生本就很简单。
她握着王忆的手腕,一时之间心情激动而满心柔情。
这个男人很懂我!
王忆让她眼神整的有点心里发毛。
哥们是教师不是教皇,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啊。
他看到上来凑热闹的妇女老人越来越多,赶紧拉着秋渭水拎着信封离开:“有信哥,帮我把东西都送到多宝岛啊,我地址和联系人已经写清楚了,我不送你了,再见。”
妇女老人们便围住张有信打听:“王老师干什么了?”
张有信钦佩的说道:“王老师成作家了——《新民日报》你们都知道吧?”
岛上社员虽然识字不多,但对报纸挺熟悉的,以前外岛要扫盲,于是就让教师领着他们读书看报,所以知道《新民日报》的权威。
看到社员们纷纷点头,张有信说道:“王老师写的东西被《新民日报》给发表了,写的是诗歌,写一个字人家报社就给他一毛钱,他写了167个字人家就给他16块7毛!”
社员们纷纷发出惊呼:
“太厉害了,王老师还是个作家啊!”
“我就知道详文家这娃了不得,有文化,绝对有文化,你们想想他说的评书,多好啊!”
“可是这太厉害了,他写一个字人家给他一毛钱?真的?”
“张同志是吃公粮的,他还能说错?写一个字人家给一毛钱,写一百个字给十块钱。”
“写一万个字的话……”
“给一千块!”
“十万个字,一万块,万元户啊!”
“难怪王老师给学生吃粮不收钱,他是万元户!”





我在1982有个家 181.天涯岛接班人学习班第一课
王忆拉着秋渭水离开,讪笑道:“你别多想,我没有”
结果秋渭水用轻轻而期盼的语气打断他的话,问道:“王老师,你在诗里写了,‘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是祝福谁呢?”
王忆尴尬的抠脚。
他感觉鞋垫子都要扣出清明上河图了。
可心上人都这么问了他能怎么办?
他只能低着头说道:“我、我其实这首诗,也是、就是,也是写给你的。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们虽然是陌生人,但那时候我就特别心疼你——这是真的啊。”
“我理解你的感受,所以我当时就希望你能好好生活,能幸福,能开心,所以我把我用过的药给你吃——这也是真的啊。”
“我没有怀疑你的话。”姑娘跟他并肩在一起也低下了头。
她是甜蜜又害羞。
霞飞双颊。
老王是昧着良心、眼神飘忽。
心有尴尬。
海子这首抒发他胸臆中悲凉的诗竟然被他用来泡了妞,他真不知道以后怎么感谢海子。
嘿嘿。
后面在两人慢慢悠悠的溜达中,太阳开始落山。
邻近夜间,海上的风大了一些,而海上的光则温和了一些。
王忆领着她坐在山顶看日出,还给她倒了一杯米酒:“你能喝一点酒吧?这种米酒度数很低,喝起来甜滋滋的,我们一边看日落一边喝酒吧。”
秋渭水扭头冲他微微笑。
多情少女的眼神中是满满的柔情蜜意。
甜而醉人。
烟波浩淼,渔船归来。
海面洒满淡金色光芒,抬头向西看去,一轮夕阳映照着大海、高悬于海面却又满满的落入海下。
起伏的波浪无穷无尽,那金黄的夕阳余晖撒上去,如星罗棋布的渔火。
码头上船归来、渔民归来,豪迈的说笑声也归来了,随着妇女老人下工,岛上又开始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王忆和秋渭水坐在山顶眺望海洋又俯瞰码头,海天壮阔,人间繁华,而我自怡然。
又是一天的黄昏,天与海与岛与人都逐渐变得昏黄起来,海光逐渐深沉、天色越发黯淡,此时就着柔和湿润的海风喝一口米酒——人间值得啊!
秋渭水喃喃道:“我从不知道外岛这么美,在这样的地方安稳的过一辈子,或许也很好吧?”
王忆点头道:“如果你远走天涯,去历尽繁华,再回头看便会发现自己的经历未必多精彩,那些美好只是一刹那。”
“所以,平静度日看似是碌碌无为,但能与家人安稳一生我觉得也是美好可贵。”
让一首诗给他整出偶像包袱来了,他不得不在姑娘面前绞尽脑汁的说些自己觉得不着五六的话。
但这种话就适合糊弄纯情少女。
秋渭水被糊弄的五迷三道。
她扭过头来看王忆,突然笑了起来:“王老师,六月份结束,我就要离开文工团了,到时候我不知道我能去哪里、我还能做什么。”
王忆迎着她期待的眼神能猜出她这话的意思,说道:“我午饭时候说过,天涯岛永远向你敞开大门。如果你家里人不嫌弃我们天涯岛又穷又落后,来我们岛上生活”
“好!”
秋渭水一口答应。
于是王忆把剩下的‘几天’两个字给咽下去了。
人姑娘比自己想的要勇敢!
王忆认真的对她说:“天涯岛会很好的,你在这里就知道,生活很平淡但是一点不枯燥。”
秋渭水笑道:“好的。”
夕阳终于彻底落下,月亮和繁星亮起。
王忆领着她去门市部,准备一天中最繁忙的生意时刻。
结果买东西的社员还没来,一群孩子拎着狗尾巴草出现了。
每一根狗尾巴草上都串着好几只蚂蚱。
王忆当场懵逼:“你们是想来换橘子水喝的?”
学生们讪笑。
不言而喻。
王忆无奈的说道:“没那么多橘子水呀,人家供销公司一共给咱送来了二十瓶橘子水,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多少人?!”
王向红背着手走来,喊道:“大晚上的不回家吃饭写作业,一个个的堵着门市部干什么?是不是今天的工太轻快了,明天准备跟着家里大人一起去烧沥青?”
学生们看到他来了一哄而散,不过把蚂蚱都给放下了,免费送给王忆了。
王向红先微笑着冲秋渭水点点头,又严肃的看向王忆:“王老师你太娇惯孩子了啊,他们现在不像话了。”
王忆说道:“行,以后我严肃点。”
王向红点点头。
他在门市部里扫了扫,问道:“你在新民日报上发了新闻?”
王忆说道:“不是新闻,是一首诗歌,没什么了不起的”
“你怎么老过度谦虚?”王向红打断他的话,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给我看看那个报纸。”
王忆无奈的把报纸拿给他,说道:“看来这消息已经传遍咱生产队了。”
他当时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尽快制造出在媒体层面的知名度,可不止是给新民日报投了诗歌稿子,还有其他几份有诗歌文艺版块的大报纸也被他雨露均沾。
其他报纸上用的诗歌也是日后的名作,应当一样会被刊登录用。
这样他得注意点,不能再让张有信给他过度宣传了。
作家、诗人之类的名声对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好的帮助。
王向红眯着眼睛把报纸凑到灯下看了起来,秋渭水很热情的上去给他指点:“王支书,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嗯嗯,这首呀,标题挺大,下面两个小字是什么?我老花眼了,看不清啊。”王向红问道。
秋渭水便很骄傲的给他介绍:“是王老师的笔名,海儿,大海的儿子。”
“也可以是冰箱。”王忆小声嘀咕。
王向红耳朵很好使,看向他问道:“你说什么?我听见冰箱了。”
王忆说道:“哦没什么,我就是在琢磨门市部的事,要是有台冰箱就好了,灯天热了可以卖冰棍卖雪糕给咱社员去暑气。”
王向红摆摆手:“这个咱别想了,电冰箱城里都很少吧?咱不去强求这样的东西,再说电冰箱没啥用,装不了多少东西还耗电,它是电老虎!”
他看过报纸和诗歌后心满意足的离开。
走着走着又回来了。
他指向报纸说道:“这是哪一期来着?我留意一下,后面我找个相框把这一期你那个版面给镶嵌起来挂咱大队委墙上。”
王忆苦笑道:“不至于吧,支书你的军功章、小爷的军功章不挂,挂我这么一篇诗歌?”
王向红说道:“不一样,我刚复员回来的时候都讲究要低调、要隐姓埋名,不能仗着有军功给集体增加负担。”
“现在改革开放了,我看报纸还有广播上都说要闹腾起来,要把优势展现出来,行嘛,咱们生产队有啥优势?不就有你这个大优势吗?”
他又挥挥手:“你和小秋准备晚饭吧,这事你不用管了。”
王忆哪能有空闲去准备晚饭?
队里的人接二连三来找他,三句话不离诗歌和稿费:
“王老师你现在写一个字就是一毛钱呀?那你一天上课黑板写那些字,那得多值钱。”
“王老师,写字能挣钱就得多写,一个字一毛钱,领袖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可以引申一下,世界上怕就怕坚持,你要坚持的写!”
“王老师”
“王老师饿了。”王忆无奈的说道,“大家伙吃没吃饭?”
“没吃啊。”有人立马说,然后等着王忆说‘没吃一起吃’。
结果王忆一拍桌子说道:“没吃饭还不赶紧吃?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又有人嘿嘿笑道:“不急不急,王老师,你这里有没有那个辣片了?有的话我就着来一角酒。”
王忆说道:“没了,你们吃饭不急我很急,我今晚要做海货,这海货不新鲜了就不好吃了,你们让让吧,我去忙了。”
他给秋渭水使了个眼色:“小秋,你给我看一下门市部,咱社员需要啥你让他们自己拿,他们都知道价钱,你给记账就行。”
秋渭水笑吟吟的抿了抿大辫子说道:“好,王老师你去忙吧。”
她饶有兴趣的看着社员们问道:“乡亲们都是对王老师写的这首诗感到好奇是不是?”
“是。”有几个人嘻嘻笑。
秋渭水说道:“那行,咱们来个共同学习吧,一起学习一下这首诗歌,来,我先给大家伙朗诵。”
王忆出门要溜,结果被人给拽住了。
拽住他的是王祥高,见此王忆是怕了:“老高叔,咱关系可挺硬的啊,你怎么还为难我?”
王祥高笑道:“我为难你什么了?我不为难你,是想跟你说,既然你和小秋爱吃海货,那明天早上正好有大潮,领着小秋去梅花滩赶海吧。”
他扯着脖子问秋渭水:“小秋呀,上次你在猪圈铡草的时候我听你说你好像没在咱外岛赶过海?”
秋渭水说道:“叔,我赶过的,但没赶过大潮,都是偶尔有空趁着早上水退了过去随便捡点东西。”
王祥高点点头:“那能叫赶海?赶海就得赶大潮,明天早上起的早点,咱一起去赶大潮怎么样?”
秋渭水痛快的说道:“那敢情好呢。”
王忆寻思着一起去赶海也行,上次他赶海还没有赶过瘾,然后就让刘大虎给打断了。
这次他兵强马壮,身边不光有大迷糊这门神,还有孙征南和徐横俩强力保镖,这样他还怕谁?去了梅花滩就是螃蟹也没有他走的那么横!
下午不知道谁给他送了两条新鲜的大黄鱼。
现在是22年的大黄鱼禁捕期,所以这两条鱼不能带过去只能自己吃,他便让大迷糊蒸了今晚包大黄鱼水饺。
在岛上有一件事不方便就是吃鲜肉,他那边时空屋里速冻肉不少,但没有理由带出来。
这样他就琢磨起来,能不能在门市部里再开个副食品柜台?
不太好弄。
这个不归供销公司管。
蒸鱼、和面、调馅、包饺子,王忆不用管,大迷糊和漏勺两个人就给全办了。
漏勺做海鲜是一把好手,包鱼肉馅饺子水平也不赖。
不过他是真吃腻歪海鲜了,直接问王忆能不能给他扯一点饺子皮当面条下着吃,他拌点小咸菜就行。
王忆让他自己决定,反正学校不给他开工资,管饭是应该的。
漏勺嘴巴碎归碎,干活没的说,在大灶里从不偷奸耍滑,把整个大灶收拾的干干净净、井然有序。
水饺包好王忆放下赤脚医生手册去门市部喊秋渭水,秋渭水正在无聊的看报纸。
王忆问道:“咦,人呢?”
秋渭水叹了口气说道:“他们压根不是真心想来学习诗歌,我才跟他们分析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中心思想他们就纷纷走了。”
王忆暗道这不是肯定的吗?这帮人是来搞八卦的,你直接给办了扫盲班,他们不跑才怪呢。
水饺下熟,鱼肉馅儿鼓鼓囊囊。
野生大黄鱼的腥气确实要轻一些,包饺子比马鲛鱼和墨鱼之类好吃多了。
1...130131132133134...5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