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伊不拉犹豫一下,刚想反驳几句,库罗及时制止道:“好了,事已此至,都是自己人,不要吵了,叔叔说得对,这是环境是差一点,但可以休养生息,我们身边有人、袋里有钱,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状大葛逻禄一族。”

    “少族长”伊不拉有些不满地说:“葛逻禄一族都沦落到要在诅咒之地安身立身,都这个时候还袒护你叔叔,只怕族民会不服。”

    换作自己做族长,伊不拉早就把苏尔哈察处置了,可库罗可好,一直左右逢源,处处维护苏尔哈察,就是到了现在,也没听他说怎么处罚苏尔哈察。

    库罗让伊不拉坐下,亲自给他倒了茶,然后一脸诚恳地说:“伊不拉,我的好妹夫,现在我们是骨肉相连的一家人,既是我的叔叔,也是你的叔叔,想必妹夫不会对自己的叔叔下狠手吧,说真的,当时知道苏尔哈察叔叔的所为,又惊又怒,恨不得把他五花大绑然后来个五马分尸,可后来一想,也并非不是好事。”

    没等伊不拉反问,库罗马上解释:“说到底,我们是大唐手里的一把刀,大唐不会真对我们推心至腹,一边用一边制一边防,难有出头之日,稍有不慎可能引来灭族之灾,跟吐蕃合作有些危险,未免不是一条新的出路,因为吐番是大唐的死敌,最好的结果是两虎相斗,我们从中渔利,最差的结果也坏不到哪里去,怕什么。”

    “据我分析,吐蕃在大唐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战事,吐蕃本来就不擅长攻城,大唐有水泥的帮助,到时更难攻,而大唐也不会轻易踏上吐蕃这片诅咒之地,叔叔说得不错,身边有人,袋中有钱,何愁不强大。”

    “咳咳咳”这时病榻上的艾则老可汗干咳几声,突然有些费力地说:“吾儿库罗说得对,葛逻禄只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环境说不定有新的际遇,既然来了,就把心静下来,还有,一定...一定要...齐心协力...”

    说到这里,艾则可汗举起的手一垂,脑袋一歪,很快没了声息,库罗、苏尔哈察和伊不拉脸色突变,连忙冲了过去。

    没一会,营帐房传来呼天嚎地的叫喊声和哭泣声.......

    勤政务本楼内,李隆基正在批改着大约一尺多厚的奏折,批到一半,突然有些乏味地放下笔,皱皱眉头说:“西域战事已毕,朕还以为能清闲一些,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奏折要改。”

    一旁的高力士连忙跪下请罪:“老奴办事不力,让圣人累着,真是罪该万死。”

    李隆基挥挥说:“力士,此事与你无关,要不是力士帮忙,这面前的奏折不知还要多多少。”

    奏折递上来后,高力士会先过滤一遍,在李隆基的培养上,大部分奏折高力士都能处理,至于那些不能处理或拿不定主意的,这才交给李隆基亲自处理,替李隆基省下不知多少时间。

    作为一个兴趣多多的皇帝,李隆基能抽出那么多时间打马球、听戏唱曲、宠幸庞大的后宫,就是靠高力士替李隆基分担了大量的工作。

    李隆基是幸运的,身边有一个能干又忠心不二的高力士。

    “谢大家。”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的脾气,闻言马上站起来。

    “力士”李隆基一边揉着眉心一边说道:“朕今日有些乏味,懒得看奏折了,给朕说说有什么重要的事。”

    每一封奏折都是高力士挑选过的,高力士记忆力很好,防止李隆基跟自己讨论,对重要的奏折都看过,闻言马上说道:“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不过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讲。”

    &n




671 金山
    红雀忍不住开口:“奇怪,野兽多数在有食物和水源边聚集,这片石头山有什么好,要水没水,要食物没食物,咦,看看,那野山羊不是饿晕了吧,还想啃石头”

    “所以说这里是风水宝地啊”唐成有些得意洋洋地说:“小的也是无意中发现,这里经常有猎物出没,差不多每次来都有收获,普通人还不告诉他,咦,将军,你在看什么....”

    本想问郑鹏什么时候出手,扭头一看,只见郑鹏拿出珍贵无比的望远镜正在看着。

    红雀抬眼一看,俏脸突然多了一丝红晕,小声地说:“下流。”

    视力很好的红雀,一抬眼就看到对面石头山有一只山羊抬起前面二脚趴在另一只山羊身后,还一抽一抽的,明显是在交配,这本来没什么,可郑鹏用望远镜看这些,感觉郑鹏有些无耻。

    两只羊交配都用望远镜看,不会无聊到这种程度吧。

    郑鹏听到红雀的话,老脸抽了抽,很快若无其事地说:“不错,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是啊,风水宝地”红雀暗讽道:“到这里可以满足某些人的不良癖好。”

    要不是身边没人,郑鹏还真想把这个动不动就能噎死人的红雀赶走,前面都忍了,还没完没了是吧。

    “不良癖好”郑鹏故意大声地说:“红雀姑娘,我想发财,这也是不良癖好”

    “看那种事,也能发财,姑爷你是准备卖票,让你的部下参观么”

    郑鹏有些无言地说:“一个人心里想什么,想法会左右他看到什么,在红雀姑娘眼里看到是下流的东西,但在本将眼里,看到是一座金山。”

    “金山对面不是石头山吗”红雀忍不住反驳道。

    这个姑爷,武艺稀松,可是脑子灵活,损起人都不用吐脏字,那话什么意思,讽刺自己内心龌龊

    郑鹏懒得理会,挥挥手说:“走,我们去对面看看。”

    唐成紧张地说:“将军,在这里用弓箭就行,射程足够,走近会惊跑他们,这些畜生都机灵得紧。”

    “少罗嗦,跟着就行。”郑鹏也懒得解释,率先向前行。

    郑鹏很快来到石头山,让红雀惊讶的是,对那些猎物郑鹏视而不见,任由它们逃跑,反而蹲下身,仔细看着那些石头,不时用手抚摸着,红雀捕捉到郑鹏眼里一闪而过的精光。

    姑爷怎么啦,难不成,这座山还真有金脉

    就在红雀浮想连篇时,只听“唰”的一声,郑鹏突然拨出横刀,二话不说一刀劈向面前的石头。

    “将军,没事吧”唐成吓了一跳,反手拨出横刀,一脸警惕地四下张望,生怕有人要对郑鹏不利。

    牵一发动全身,只听一片“唰唰”声,护卫队全部拨出武器,下意识把郑鹏围在中间,就是红雀也第一时挡在郑鹏身边,以血肉之躯充当郑鹏的肉盾。

    郑鹏被眼前的一幕惊到,楞了一下,很快笑着说:“放松,都把武器收了,没事,我就是想砍一下石头玩玩。”

    红雀刚想说郑鹏二句,没想到郑鹏收好横刀后,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还用舌头去舔。

    坏了,自家姑爷不是脑子坏了吧。

    看到郑鹏舔舌头,唐成一脸吃惊,张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最后一脸犹豫地说:“将军,你,你没事吧。”

    不会是这里靠近诅咒之地,郑将军中了诅咒吧。

    郑鹏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用力地拍了一下唐成的肩膀:“唐成,你立了一个大功,发财了,发财了。”

    唐成的老脸抽了抽,有些唯唯诺诺地说:“将军言重,不就是几头猎物吗,根本不能算军功,再说也不能发财啊。”

    郑鹏哈哈一笑,指着地上刚劈的碎石说:“唐成,你舔一下这些石头,看看有什么特别。



672 石头山盐矿开张
    郑鹏是一个行动派,当天就派人把石头山严密保护起来,经过三天试探式的开采,第四天一大早,唐成就带着一大笔钱直奔于阗镇,几天后带回六十多名健奴,就在健奴回来前,西门四军后勤营的工匠和杂役,已经石头山附近建了一排简易的木屋。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发现矿盐后,试采、建房、买奴、大量开采加起来不过区区半个月时间。

    四月十八日,是石头山盐矿正式开采的日子,郑鹏一大早就带着郭子仪和崔希逸一起在石头山旁边新筑的凉亭里,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健奴开发石头山盐矿。

    吉时一到,在盐把头的一块令下,六十三名健奴正式开始开采矿盐。

    崔希逸被郑鹏强行拉到这里,本以为郑鹏无聊,硬拉上自己去打猎,刚开始有些抵触,不太乐意,可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一会儿看看健奴开采情况,一会又围着那些制盐设备转圈,不时还拉着知情人问几句,就像一个好奇宝宝。

    “天啊,也就半个月没见,三弟又找到路子,还是一个盐窝子,厉害。”

    “这石头真是咸的,天啊,没想到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有盐矿。”

    “发财了,西域地区只产很脏的黑盐,在菜里撒一把,就是甜的也变成苦的,这盐看起来品质不错。”

    “三弟,厉害啊,你的鼻子是狗鼻子吗,怎么到哪里都碰着好事。”

    崔希逸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看了一会忍不住拉着郑鹏的手问道:“三弟,你的运气真好,就是打个猎也能找到一座金山,说说,怎么发现的,是不是有财神爷在你睡着的时候托梦给你”

    练兵时,崔希逸带着手下在这里转悠过多次,从没想过这里有一座盐矿,偏偏让郑鹏捡着了。

    郑鹏有些得意的摆摆手说:“也没什么,就是瞎猫碰着死老鼠,无意中看到动物很喜欢在这里舔石头,于是就看了一下,没想到好人有好报,发现这里有一座盐矿。”

    “三弟做事一向很认真、用心,有这种收获在情理之中。”郭子仪也忍不住说了几句。

    “大哥谬赞。”郑鹏闻言笑嘻嘻地说。

    郭子仪人很快担心地说:“三弟,现在你的职责是练兵,跑到这里采盐,合适吗”

    “练兵有你们不就行了吗”郑鹏一脸轻松地说:“有二位兄弟在,我可一点也不担心。”

    犹豫了一下,郭子仪小声地说:“三弟,这盐可不简单,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抓住把柄,你从发现这里有盐,说开采就开采,也不跟朝廷禀报,也没找相关盐池使报备,会不会有点逾越”

    关于盐的管理和税收,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直到隋文帝开盐禁,任由百姓煎煮,历时七百余年,李渊推翻隋建唐时,采用旧制,仍让百姓自由制盐。

    隋文帝开盐禁,主要是入隋后经济和农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农业税收充足,在这种背景下隋文帝废止北周税盐之制,开放盐禁;李唐初创,废除了很多苛捐杂税,为了笼络民心,再加上初唐统治者崇尚节俭,政府开销不大,仍然开放盐禁,到了高宗和武周时期,在内大兴土木,对外频频用兵,以至开销越来越大,于是在司农寺下设盐池使,开始盛产盐的地区征收盐税。

    对郑鹏私开盐矿的事,郭子仪有些担心。

    郑鹏不以为然地说:“大哥,不用担心,这里不是盛产盐的地区,又是军营重地,盐池使的手伸不到这里,再说西域也没有所谓的盐池使,一点小事,就不用报备了。”

    &n



673 恶客还是贵客?
    古代科学水平很低,很多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在开采盐矿的行业里,按旧例,正式开采的第一天,需要选第一批质量最好的盐用来供奉神灵,盐把头需要选出最合适的盐交由主事人检查,主事人同意后,放到预先准备好的神案供奉神灵,祈求开采平安顺利。

    徐功走到郑鹏前面,双手托起盘子,恭恭敬敬地说:“将军,山神爷赏饭吃了,看,这可是极品的雪花盐。”

    郑鹏眼前一亮,随手在盘子里抓起一小把盐,只见盐白如雪、细如雪末,闻一下,没有异味,用指点沾一点放到嘴里,除了咸之外,并没有苦涩的味道,虽说没条件测出盐的成份,但从味觉来可以判断出这些盐都是上等的好盐。

    很多食盐因杂质多,口感很差,像西域普通牧民用的,大多是最廉价的黑盐,郑鹏尝过一次,又咸又苦,有种像喝药的味道,只是尝了一口就吐了。

    吐蕃盐的产量很底,多是靠一些卤井,产出的盐都是质量很差的黑盐,每次下山打草谷,像胡椒、盐巴这些生活必须品,比金银财货还受欢迎,可以想像到,有这种雪花盐,在西域地区就是硬通货一样的存在。

    “不错,是好盐”郑鹏惊讶地说:“还以为要响午才能出供盐,速度挺快的啊。”

    矿盐需要开采、研碎、过滤、卤化、提纯、结晶等过程,一个时辰还没到就出了品质这么高的成品,速度很快了。

    徐功高兴地说:“回将军的话,某煮过海盐、打过卤井也挖过盐池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盐窝子,结成一块块,很多只要把表面那层泥沙刮去,敲碎研末就能得到上品的雪花盐。”

    郭子仪看过食盐后,高兴地说:“是好盐,现在普通的盐价大约是二十文一石,这些盐的品质这么好,估计翻番都不是问题,这可真是一座金山。”

    “二十文一石”崔希逸摇摇头说:“大哥,你是军营中人,平日心思都放在军中,对货物的价钱太忽略了,二十文一石盐,没错,不过这价钱只有沿海那些盛产盐的地区才有,出了盛产盐的地区,盐的价格不断升高,原因很简单,盐商把运费和人工的成本算进了盐价,还多算很多,以江南道的“二浙盐”为例,一石平价盐在江南道售价在二十文左右,运到西域,价格至少翻上三番,没六十文拿不到一石盐,这盐在运输中还会掺入杂质以谋取暴利,石头山所采的盐,有如雪末一样细腻,跟玉华盐不分上下,价格再翻三番,二十文别说买盐,就是运盐的成本也不够。”

    郭子仪吓了一跳,惊讶地说:“翻六番,天啊,一百二十文一石,这价太高了吧。”

    玉华盐郭子仪知道,玉华盐又名水精盐、君王盐,盐色晶白莹亮、辉映日光,状似琥珀,是盐中上品,绝大部分都是供应给皇室贵族,价格昂贵。

    崔希逸一脸认真地说:“大哥,一百二十文只是起步价,实际价格肯定更高。”

    看到郭子仪吃惊的神色,郑鹏心里大乐,拍拍他的肩膀说:“不用多想了,也不用费神,反正有我的一口,就绝对饿不着二位兄长。”

    郭子仪眨眨眼,有些得意地说:“那当然,跟你结兄弟相当于做财神爷做亲戚,某一点也不费神。”

    “巧了,某也是这样的。”崔希逸也挤眉弄眼地说。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很快就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后,三人又看由盐把头徐功主持的供奉神灵的仪式,看完后又各自散去。

    郭子仪和崔希逸回去继续练兵,郑鹏把心腹唐成留下来监督,自己跑到后勤营巡视去了。

    只要找对了人,走对了路,无论什么工作都容易上正轨,不用事事亲为,再说郑鹏的心思也不能全留在这里。

    刚回到喀尔巴山军营,还没进门就远远看到陆进在营门张望,一看到郑鹏回来飞似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大,你可算回来,再不回来某就得去找你了。”

    看到陆进有种小媳妇盼有人给他当家作主的样子,郑鹏忍不住有种想笑的冲动,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么急干什么,谁踩了你的小尾巴。”

    “老大,比踩尾巴还严重,你再不回来,小的屁股都让人踹烂了。”
1...363364365366367...470
猜你喜欢